一百三十六章 备战西北

历山大一世要头疼了,塔河会战沙俄的损失太过严不仅丢掉了辽阔的西西伯利亚平原,还折损了两万多步骑大军,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快速解决涌入乌拉尔山脉附近的二三十万平民日后的生活。

自从十七世纪初,沙俄进入西伯利亚时间已经过去了二百年,历代沙皇花废了多少苦心才在荒凉寒苦的西伯利亚营造出如此场面。七十万人,亚历山大一世登基之时,算上归附的布里亚特人(蒙古人)、通古斯人,西伯利亚已经有了七十万人。虽然比起广阔无垠的西伯利亚来七十万人太过微渺,可这些就是沙俄帝国统治西伯利亚的基础。

只要根基还在,缓过一阵沙俄依旧可以再次席卷辽阔的西伯利亚。但这一次他们的对手手段太过毒辣了,鄂毕河西岸百里之内几乎所有的城堡、村庄都被付之一炬,十余万无力抵抗的平民在被搜去几乎所有的物质钱粮之后被无情的驱逐出生活的家园。在更西面的俄罗斯人看到如此惨景之后,恐惧之下也纷纷逃离家园。短短的半个月,沙俄在这片土地上统治的根基被清扫一空。

除非乌拉尔山脉附近的俄军可以快速击败中华军,可这明显是不太现实的,而且亚历山大自己也知道现在的第一当急是在解决数十万流离失所的帝国子民的生活。在完成这件事情之前,俄军是不可能展开大规反击的。不然的话,但是庞大、复杂、纷乱的后勤保障就足以压垮俄军。再说了,冬季已经来临了。现在亚历山大一世只能把希翼地目光投向奥伦堡了,那里是南线俄军的总指挥部。可惜那里的战斗依旧在激烈的进行,想要分出胜负只能等待明年了。何况击败哈萨克联军之后,还有中华军这一关卡呢!

梁明现在终于明白了亚历山大一世的底气所在,原来现在的俄国“独善其身”了。

十月中旬,趁着最后的一趟西南季风一艘快船抵达了广州港。三个小时后,一封军情局地最新密文送递了皇宫。

短短半年而已,欧洲的局势大大变了个样!

今年三月份,拿破仑命令成立两只侵英舰队。

五月十六日,英国单方面废除了刚刚签订一年的《亚眠和约》。

五月十八日。英国对法宣战。

七月份。三万人地法国部队占领了汉诺威;同时还解散了汉诺威军队。

如果说英法之间地关系影响地是欧罗巴大势。那么丹麦、瑞典、俄罗斯之间地关系影响地就是整个欧亚大陆北部地局势了。俄丹继续结盟。且丹麦、瑞典交恶。形势地变化使得俄罗斯一时间竟没了“敌手”。

丹麦和瑞典地关系很让人头疼。两国之间和和闹闹二三百年。总体来说还是属于敌对关系地。

12纪中期以后。丹麦地瓦尔德马一世(1157~1182位)便开创了强盛地君主专制封建王朝。通过侵略战争占有爱沙尼亚、易北河以北地区和果特兰岛。(易北河。二战时期美苏最早会师地地方。相当恐怖地。)

西元1397年在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一世(1353~1主持下召开卡尔马会议。丹麦、瑞典和挪威组成联盟。丹麦处于统治地位。卡尔马联盟前后共维持了126年。原挪威属地格陵兰、法罗群岛转归丹麦管辖。在此期间。丹麦为打破汉萨同盟对波罗地海经济支配权继续对外扩张。经过长期战争并吞了石勒益苏格和荷尔斯泰因。

长期的对外征战耗费了丹麦大量地财富,并引起了联盟内部的反对,而第一个挑头的就是瑞典。

克里斯蒂安二世(15133~1523在位)于152C年亲率重兵攻克被瑞典独立派占领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并且屠杀了大批参与叛乱的瑞典贵族,触发了达拉纳起义,1523年丹麦军队战败,瑞典宣布独立。

瑞典独立之后,北欧由丹麦一国独大变成了两强相争,围绕着波罗地海双方厮杀了百余年。如1563~1570年的北方七年战争、16111~1613年地卡尔马战争等,但历次战争都以丹麦失败告终,致使其疆土日蹙。

三十年战争期间,丹麦情况更为不利,1657年全境为瑞典所占领。其后,在1675~1679年斯堪尼亚战争、1709~172北方战争中也败于瑞典。

三十年战争使得瑞典一跃成为欧洲强国,1654—1719年为瑞典的强盛时期,领土包括现芬兰、爱

、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俄国、波兰和德国地波罗的区。

随后俄罗斯强势崛起,彼得大帝其间经过长达二十一年地大北方战争最终击败了瑞典,进而取代了瑞典在欧洲政坛的地位。由此可见,北欧三国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彼此矛盾,你杀我打的一直就没消停过。以瑞典来说,现任国王的父亲古斯塔夫三世,励精图治数十年最终还是为了夺取昔日的辉煌,同沙俄连番大战,最终巩固了瑞典在欧洲二等强国的地位。

因为父亲的死亡,瑞典现任国王古斯塔夫四世一直对法国大革命保佑敌视态度,即便在拿破仑强势崛起之后也不变其态度。而丹麦其航运业和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商船队仅次于英国居欧洲第二位,并拥有一支规模可观的舰队。16世纪末丹麦成立东印度公司,在西印度群岛和几内亚拥有殖民地。西元1767年丹麦宣布同俄国、瑞典组成“武装中立同盟”,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独善其身,法国大革命期间丹麦再次中立。可英国不愿放任其埋头发展而不管,不宣而战,于18011年发动哥本哈根之战。派遣名将霍雷肖纳尔逊率领的舰队炮轰哥本哈根,丹麦海军损失惨重。

丹麦转而支持拿破仑。

而此时的俄罗斯,因为前沙皇保罗一世的因由,并没有马上同拿破仑翻脸,两国之间一直保持着不冷不热的关系。

如此一来,丹麦同瑞典再度交恶,并继续保持着同俄罗斯结盟的密切关系。

这样一来,俄罗斯就可以从东线抽调出相当一部分力量,又因俄土之间尚且平静,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黑海一线也可以抽调出一部分兵力。这样一来“独善其身”的俄罗斯面对中华帝国的挑战,由不得亚历山大不上心。

想通了这一点梁明呵呵一笑,沙俄如今的“独善其身”显然很不稳固,在拿破仑的强势之下,任何欧洲强国都会投入所有的力量。而且俄罗斯同土耳其之间也不可能存在长久的和平。

“看来应该给沙俄降降温。”梁明暗自咐道。塔河战役的胜利让他心中放下了一块大石头,比起哈萨克的战事,西伯利亚的局势更让他忧心。远东军团的兵力确实有点薄弱,全军战斗力只有一万五千人,加上五千余收编的布里亚特人和捡便宜的蒙古人也不到三万人。去掉安守后方的力量能用到前线的兵力只有两万出头,而且其中的布里亚特旅战斗力显然比不上整编十五师。

当远东军团位于叶尼塞河附近时,虽然运输部队可以走北海直上,但路途还是很艰难的。

可现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已经到手了,如果运输部队从新疆、哈萨克出发,那期间的成本消耗将要远远低于走北海一途。

但这样一来,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也就是哈萨克北部一带的奥伦堡总督区就必须被扫清,以此才好打通北上的途径。而扫清了奥伦堡总督区之后,也能加快向西伯利亚的移民速度,新疆境内的汉人、回部、蒙古部落就可以放心的迁移到鄂毕河流域了。这样一来无会大大减轻移民对朝廷带来的压力。

按原先的计划,从关内迁移来的汉人将分成两路,东路是从关东北上;而西路则要经过蒙古高原,由北海转而西北,经过中西伯利亚高原之后才能进入西西伯利亚平原。而相比将汉人来说更能适应寒冷的蒙古人,他们想要大规模北迁,或是扩大自己部落的牧场,就只能依靠战功前来换取。这也是远东军团为什么会出现大规模蒙古附庸军的缘故。

但现在如果能打通新疆的路线,扫清奥伦堡总督区,特别是奥伦堡总督区的东部,那么对中华帝国的益处将是无法言表的。

若是有了可以直接通到到西西伯利亚平原的运输道路,那么对前线后勤的压力将会至少降低一半,中华帝国完全可以轻松的在鄂毕河一带维持一支三万人的部队。

换句话说,中华帝国就可以完成对西伯利亚的鲸吞了,而不是原计划——以鄂毕河为界。

而且还可以直接从从新疆移民。新疆,特别是天山一带的回部对汉人很是排斥,同蒙古部落的关系也比较紧张(土尔扈特部)。现在多了这么一块空白地段,自然能够较好的缓解一下牧场需求的压力。

西北真的是要好好地打一场大仗了。打一场能换来百年安稳的大仗

一百四十四章 名将的悲哀五十三章 流年表一三十五章 心结二十四章 船头一百零六章 清廷失德十一章 开打一百四十章 伏尔加河畔的蒙古人上一百零九章 父与子二十九章 遣使二十一章 枪炮一百一十六章 进军西伯利亚中二十一章 敌溃第33章 多线作战(二)四十章 淡边激战下第22节 火炮一章 南洋四十一章 大局五十一章 京师暗雨一三十三章 商业一百二十九章 覆灭西南水师下九十六章 让人恶心的小国五十章 京津定第14节 晒盐之事三十一章 美国三十八章 前奏杭州湾登陆十五章 监察三十二章 中华海第9节 红糖十一章 安定第27章 接战二十一章 敌溃第28章 火器四十章 海战三三十七章 鏖战马六甲五八章 监察二十一章 做买卖第14章 天高三尺第20节 缘由十一章 中华朝见五十六章 驱满一十四章 生活二十五章 破敌一八十四章 燕京军校十六章 家宴一三十九章 大军要启航八章 监察三十三章 鏖战马六甲一六章 攻占拉瓦格一十七章 伏击八十二章 两万汉军一百四十五章 出奇不足以制胜二十八章 过路费第23节 飞渡三载(上)一百三十一章 黄河北徙十四章 生活二十五章 征兵七十七章 帝王之尊二十七章 海军初成五十三章 圆明园十八章 和第9节 红糖第19章 攻掖县二十五章 顺利十二章 起端二十二章 歼敌三六章 决定四十章 海战三二十四章 沧海一百二十九章 覆灭西南水师下三十四章 海波不平一百零五章 不同寻常的夜晚三十二章 中华海六十一章 风雨欲来第15章 生死之战三十六章 福康安的动向一百零四章 劫杀十章 中华军力八十章 军变古北口下第11章 可谓“匪乱”三十二章 中华海六十一章 风雨欲来一百二十七章 狭路相逢第28章 火器十七章 开战十六章 马尼拉一百一十九章 收北海一一章 军报二十四章 斩首行动七十三章 祥瑞动乾隆三十三章 鏖战马六甲一三十二章 初战四十三章 乾隆的淡定十二章 硬仗四十三章 大海战下二十六章 美国来使第9节 红糖三十二章 福康安出场第34章 反映八十章 军变古北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