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南洋特别行省

在购买这两块土地时,中国方面还是很注意国家形象,尽可能避免引起外界舆论的鼓噪,利用所有亲华的南亚媒体对外宣传,中国此举仅仅是一种商贸交易,用以缓解缅甸和暹罗的财政危机。同时还称,中国并不是慈善大国,也没有那么雄厚的财力援助太多国家,之前对越南、琉球、朝鲜等国家的援助,已经让国家财政承担了巨大压力,所以现在只能采取另外一种方式来帮助暹罗、缅甸。

缅甸和暹罗出让的国土,将以出售地区的地产均价为参考,合计总金额大约是四亿三千五百万共和币。中国将在三年之内分十二批次支付清楚,所有拖欠的部分愿意承担利息。

事实上,缅甸和暹罗两国政府就算拿到这笔钱,最终还是会交还给中国。因此两国所要购买的工业、农业设备以及民生基础建设工程,百分之九十以上将会委托给中国商人来负责。而且这区区四亿共和币对于巨大的财政漏洞而言,根本是杯水车薪,到头来依然还要继续向中国贷款。

而中国也不会像之前所说的那样,因为支援了很多其他国家,所以暂时没有多余的财力支持缅甸、暹罗。当缅甸、暹罗的财政大臣抵达中国后,中国官方银行、民营银行、合资银行的代表排成长队去推销自己的贷款业务,巴不得这些国家能贷更多的钱。

既然是通过“合法途径”购买到手的领土,就像美国购买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一样,吴绍霆不必再费尽心思去想着如何统治这些土地,因为它们已经是中华民国的领土。他宣布将购买到手的土地合并为一个省,亲自定名为“南洋特别行政省”,成为中华民国第三十八个省级行政单位。

由于地理原因和国际政治影响,吴绍霆宣布“南洋特别行政省”暂行半军事化管理制度,省府设置特别行政首长一职,统管全省民政和军事大权。同时在地方共设五个总督府,代替地方政府,总领地方政务和军务,相当于市级的特别行政首长。市级以下的县、镇行政单位,才设置县镇两级政府,协助总督府处理政务。

吴绍霆任命何福光为“南洋特别行政省”第一任特首,受封为南京一等大公爵。五位总督分别是:新南京总督师景云,新北京总督萧耀楠,新广州总督陈炯光,新天津总督王陵基,新武昌总督莫擎宇。这些总督所获得爵位,与他们所任职总督府的地名相同,除了在南亚战场的几位将军之外,其他尚在国内的人选要求一个月之内南下赴任。

同时,他还拟定在暹罗海湾的阁沙梅岛开设海军基地,另设一名海军总督。不过海军总督只负责海军基地的军务,民政事务不再其职权范围之内。

国策研究室的一名顾问希望将阁沙梅岛也改换名字,并且提议从元首的名字中取一个字,索性就叫霆岛。海军基地随同新岛名定为“霆岛海军基地”,总督自然也叫“霆岛海军总督”。这件事吴绍霆略作一番推辞,最终还是通过了提议,不管是沽名钓誉还是耀武扬威,对他而言一座小岛屿的名字不足轻重。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以及后世的历史记载中,人们普遍的认为澜沧联邦、暹罗王国以及南洋特别行省笼统的归纳为中华帝国X主义的象征和根基。

而在这些地方出任总督的中国官员,逐渐发展成为真正的实力派官僚集团,澜沧联邦的四位中国总督被称“北四督”,暹罗王国的两位中国诸侯被俗称为“中二督”,南洋特别行省则被称“南洋五督”或“南五督”。

这十一位总督奠定了第一批中国海外殖民地的基础,也为中华帝国X主义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甚至大部分史学家们都认定,中华帝国X主义就是从十一位总督就任开始形成,当然,也有人认为是从越南张盛霆公司开始。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华民国经过短短六年时间的发展,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一跃发展成为施行“帝国X主义”的大国,这不得不说是重要的世界历史转折点。

四月七日,弗伦奇元帅从德里抵达昆明,正式向中国递交了南亚战争投降书。

虽然这份投降书仅仅只是形式,但对于中英双方而言都有不同凡响的影响作用。中国再一次于战场上击败了欧洲列强,并且因为这份投降书而宣告南亚战争结束,使得长达数年的战争总算告一段落。

对英国而言,尽管利用这份投降书,摆脱了南亚战争消耗的困境,也使得中华民国提前结束世界大战的任务,大大缓解了欧洲战场的压力。但不管怎么说,这终归是一场失败的战争,不仅丢失了南亚几乎所用的殖民地,还背上了战败的耻辱。

只要消息传遍欧洲各国,相信对协约国的士气影响依然不小。

不过事到如今,再考虑这些事情也无济于事,欧洲的战争依然还得坚持下去,否则失败的后果将会带来更为严重的灾难。

英国递交投降书的消息很快在亚洲传开,对于那些坚定不移站在反殖民反侵略阵线上的同仁们而言,击败世界头号殖民大国英国的消息,无疑是让反殖民反侵略事业进入全新的高潮阶段,亚洲诸国对建立和发展崭新的主权国家信心大增。

与此同时,英国在亚洲的战败果不其然的给协约诸位国带来严重的士气打击。

英法联军内部矛盾重重,塞尔维亚饱受着奥匈帝国、意大利以及土耳其三国的围攻,其他国家也面临严重的战争经济危机。事实上这股战争经济危机已经不是片面的存在协约国阵营,长达三年的大规模战争,平均每天都会数以万计的伤亡。

大量的人口流失,土地荒芜,工厂生产压力激增,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民生产业停滞或者发展缓慢,民间的负担早已无比沉重。整个欧洲正处在于一种社会萧条的状况,如果战争继续持续下去,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当然,在这个时候任谁都不会轻易停战,正是因为他们已经付出了太多,所以那些高高在上的政客们,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取得战争胜利之后的收获上面。这是一场拼国本的战争,拼的就是对方的国本,只要能够坚持到最后的胜利,丰盛的战利品将会弥补所有战争消耗,并且还能带来更为优越的发展空间。

然而,对于吴绍霆来说,中华民国的根基实在太浅,能够击败日本已经是侥幸。在南亚发动的侵略战争基本上是趁着英国将注意力放在欧洲才得以成功,至于北伐沙俄那完全就是一次虚张声势的行动罢了。

如果中国真的继续参加世界大战,只怕等不到这场战争结束,国家已经陷入崩溃了。

可以说,中国对外发动的所有战争基本上是以战养战,先是利用占领区的资源维持军队,随后又是在“东亚经济复苏工程”上收获多少用多少。到目前为止,南京总统府的财政赤字依然超支了大约两年的税收。

总统府之所以能够维持运转,大部分资金还是从张盛霆公司的盈利上分担而来。

因此,这次与英国在南亚议和,对吴绍霆而言确实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到了四月十五日,缅甸、暹罗、西藏等地的军队基本上完成收兵,英国方面也早早的遣散了大队民兵以减少财政支出。南亚的局势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从先前的激烈交战中彻底走了出来,除了国际政治势力格局发生改变之外,一切重新回归于平静。

根据南京总统府国防X部的规划,南方第二集团军的防区将会扩大到西藏、澜沧联邦和南洋特省,每个地区驻扎大约一个师的部队。规划完成之后,二十师为西藏常备师,二十一师师部设于河内军事管制区,负责河内和澜沧联邦防务,二十二师和二十四师驻扎在南洋特省,二十三师驻在高棉,二十五师返回昆明镇守云南。

暹罗、缅甸的军务则全部交给三个大陆桥兵团负责,总共十四万人分布在两国要害地方。当然,考虑到缅甸是一个主权国家,再者又有南洋特省在南边协助军务,所以大部分兵力依然屯驻在暹罗境内。

第1029章 ,狂热民族心第88章 ,贪污事件第255章 ,狙击手显神威第119章 ,误入闺途第475章 ,生产线第1109章 ,一个不留第178章 ,起义告捷第616章 ,突然之间第379章 ,豪赌第428章 ,军屯运动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训第650章 ,拉拢川军第1137章 ,放弃南亚第1190章 ,军事博览会第673章 ,梧州战火第92章 ,大校场上第323章 ,援闽计划第1029章 ,狂热民族心第1118章 ,四国首脑会议第1079章 ,南亚进展第216章 ,一夜之间第155章 ,策划起义第909章 ,一场阴谋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1132章 ,转折点之战第277章 ,北面大战第409章 ,初见蔡锷、蒋百里第336章 ,韶关防线第645章 ,迁徙第423章 ,另外一场谈判第872章 ,滨口的外交第37章 ,追击行动第102章 ,副总经理第144章 ,划分势力第1103章 ,破竹之势第971章 ,另一种战场第1104章 ,春川大捷第614章 ,年后南方第433章 ,广东内部小派系第453章 ,孙中山的考虑第877章 ,尘埃落定第346章 ,突然反攻第233章 ,中国愤青第180章 ,巧遇德国领事第1000章 ,分拆计划第817章 ,海战开始第997章 ,裂痕渐起第382章 ,停战协约第690章 ,荣归第234章 ,中德张盛霆军械公司第893章 ,初次联系第1213章 ,内幕对话第681章 ,围攻桂林第778章 ,迎风而向第269章 ,争夺第336章 ,韶关防线第733章 ,洋人的态度第999章 ,高处不胜寒第918章 ,复活第1089章 ,僵局第691章 ,最后的联合会议第889章 ,分寸第556章 ,北京行动第752章 ,中华革命党第752章 ,中华革命党第284章 ,沈鸿英末路第955章 ,三路渡江部队第270章 ,亲临前线第1125章 ,贸易中心制度第911章 ,蔡锷的想法第1222章 ,尼古拉耶维奇的决心第842章 ,会议第604章 ,升级第244章 ,北方的反应第1132章 ,转折点之战第355章 ,硝烟中的爱情第252章 ,黄埔小将第1022章 ,游斗第144章 ,划分势力第1029章 ,狂热民族心第357章 ,复制格里芬行动第622章 ,江边花园第609章 ,第七师团的主攻第792章 ,小试牛刀第1079章 ,南亚进展第1145章 ,沙俄二月革命第835章 ,向肥肉下手第1167章 ,文化发展第19章 ,孚琦警告第377章 ,特殊安排第112章 ,打击报复第742章 ,最后的北洋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153章 ,盘下码头第22章 ,有事相求第75章 ,以德服人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113章 ,拔出隐患第134章 ,南军北军第242章 ,上海戒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