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叙旧

今天广州码头上肃穆等待的人群,正是为了迎接这支出省推动革命事业的粤军回家。

在场的老百姓当中,几乎有一大半人在期盼着亲人归来。革命粤军第二师一去就是十一个月,多少父母妻儿日日夜夜的思念和担忧,泪水代替言语,只有数不清道不明的伤悲。只可惜,他们当中将会有五分之四人等不到亲人归来,每个人都希望牺牲的是另有其人,然而现实永远是残酷的。

随着一声低沉的汽笛声从远处飘来,一艘大型邮轮的巍峨身躯划破海湾的雾幕,缓慢的向码头靠来。最后的时刻让很多牵肠挂肚,一些妇女已经忍不住开始啜泣。学生团体在统一的指挥下举起了手中的花束,向远方沉重的挥舞着。

十几分钟过去了,邮轮终于靠岸,船上和岸上的工人们忙碌了起来。

经过一番准备,船舷的挂梯放了下来,另外一边衔接船舱的门也打开,由一块舢板架接。

吴绍霆带领一众官员走上去,他知道从挂梯上走下来的是住在一等舱和部分二等舱的旅客,相信应该是革命粤军第二师的军官。至于另外一边舱门,则是直接与三等舱连接,从这里走出来的都是普通士兵。

第一个从挂梯上走下来的人正是陈炯明,他穿着一身泛旧的军服,整个人消瘦了一圈,下巴上的胡子似乎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整理,只有头发在下船之前稍微的沾了水梳理了一番。他步履蹒跚,几乎要扶着挂梯扶手才能行走,俨然如同遭受数十年牢狱之灾的人。

陈炯明早在甲板上翘首以待停船时,双眼不知不觉红润了起来。当他走下最后一格挂梯的台阶,踩上这阔别十一个月之久的故乡,泪水如同不禁潸潸而下。

吴绍霆快步走上去,郑重的抓住了陈炯明的手,他受到这一幕的感染,心中对这些为了革命事业奋不顾身的广东男儿们感慨不已,脸色庄重而感动。

“竟存兄,真是辛苦你们了……”

早在心中酝酿许久的话语这个时候仅仅只有一个开头,剩下的话让哽咽的情绪堵在了喉头之中。他实在没办法再冠冕堂皇的说一些废话,只能用力的握着陈炯明的手,发自肺腑的摇动着。

“都督,炯明丢了广东的脸面,丢了粤军的脸面,实在是无颜面对家乡父老!”陈炯明声音很是嘶哑,一个历经战火的大男人,在这一刻竟然激动的颤抖了起来。陈炯明极力的想保持自己的神态,可是突然爆发的情绪感触让他没办法坚持。

“竟存,你千万不要这么说。第二师是我们广东的骄傲,是我们革命粤军全军的楷模,你们为中华民国的成立打出了最有力的一战,在历史的篇章之中,第二师必然会代表广东留下精彩的一笔。”吴绍霆肃然说道。

“都督……”

这时,侍从官走上前送来了一套崭新的冬装军袍。吴绍霆亲自接过军袍抖开,为陈炯明披在了肩膀上。他重重的拍了拍陈炯明的肩膀,脸色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随后开口说道:“竟存,广东现在不算太平,不过你放心,你们第二师远征归来,自当好好休整。等过段时间粤北战事缓和下来,我们再共商重组第二师的大计。”

陈炯明点了点头,正色的说道:“一切听从都督的安排。”

这时,紧随陈炯明之后上岸的是关仁甫,而关仁甫身后的军官吴绍霆几乎都不认识。

关仁甫的情况比陈炯明更糟糕,他身上穿着的军服还是年初北伐的那一套,破了好几个洞,有的打上了补丁,有的就这么无暇顾及。胸口和臂膀的地方还有许多干涸已久的血渍,让人触目惊心。

他的手掌让子弹打穿了,黑漆漆的伤疤占了小半个掌心,这个伤让他的三根手指永久失去了知觉。他的脸颊也有一道刮痕,让原本正直刚毅的容貌显得十分狰狞,那是攻打南京时让清军的炮弹碎片造成的。

吴绍霆上前与关仁甫握了握手,艰难的说道:“嘉善,你受苦了……”

侍从官也送上了最新的冬装军袍,吴绍霆亲自为关仁甫披戴而上。

一番煽情的寒暄之后,吴绍霆向关仁甫问了道:“李福林和黄明堂呢?”

关仁甫沉重的叹了一口气,脸色露出了一股忧伤,一时没有说话。

吴绍霆心中已经猜出了大概,他再次看向陈炯明,想要听到确切的消息。

陈炯明的神色与关仁甫一样忧愁,他低沉的说道:“在攻打徐州的时候,黄明堂牺牲了。李福林兄弟是在南京陷落之后,张勋要强行收编我们时,跟张勋发生了口角冲突,让张勋的侍卫给杀害了……”

吴绍霆捏紧了拳头,神情骤变,咬着牙说道:“这个仇,迟早要报!”

关仁甫和陈炯明对视了一眼,两个人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他们在福建的时候已经听说了广东的情况,就目前看来别说为李福林和黄明堂报仇,广东自身尚且难保。当务之急更应该加进应对北洋军入侵才是。

与陈、关人见过之后,吴绍霆又与其他军官简略的见上一面,一一的向他们道问了一声“辛苦”。最后,他带领都督府的官员来到另外一边,向那些出征归来的粤军士兵们慰问了一番。他没有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这个时候说什么话都不能表达自己的心情。

他目光缓缓的扫过全场,这些如同逃难归来的粤军士兵们,承载着革命事业的重要里程碑,自己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郑重的说道:“诸位同志、兄弟,我吴绍霆……向你们鞠躬道谢。”

他说完,立正弯下了腰。他不得不承认,这一次自己没有任何做作之心,无论是语言还是动作,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慨。

站在后面的都督府官员们也一同弯腰鞠躬。

面对广东省最高领导人的这般大礼,不仅第二师的士兵们震惊了,就连在码头外围迎接的老百姓、学生等人群同样惊呼不止。记者们伸长了脖子记录这一幕,镁光灯纷纷鸣响。

半个小时后,广州预备役司令部派来的马车和医护人员,将第二师士兵全部接到了东郊军营休息,所有前来认亲的军人家属都安排在东郊军营进行。吴绍霆特意吩咐,所有认亲的家属提供免费午餐和临时休息地,亲人阵亡者每家发放三十块的抚恤金。

第1123章 ,增兵计划第186章 ,荣誉勋章第1061章 ,大势已去第518章 ,留一手准备第941章 ,接见朝鲜人第1207章 ,美国刺客第1107章 ,王公联邦第304章 ,蛇岭对峙第875章 ,关键会议第394章 ,汤乡茗的手段第813章 ,是死是活谁说的算第680章 ,扫清广西第734章 ,案件进展第848章 ,局势迫切第533章 ,朱成贵变节第539章 ,走访李厚基第939章 ,交换条件第431章 ,绝不善罢甘休第524章 ,张小雅先见之明第331章 ,张小雅的想法第392章 ,岑春渲南归第998章 ,风声第1031章 ,风卷残云第331章 ,张小雅的想法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995章 ,见义勇为白崇禧第1103章 ,破竹之势第183章 ,当仁不让第437章 ,越南生意拓展第123章 ,谋而后动第129章 ,检阅之前第1112章 ,和谈前提第425章 ,返回广州第171章 ,占领将军府第266章 ,两面的重伤第179章 ,新的一天第898章 ,黄兴的变化第142章 ,总参谋长第830章 ,最后一击第403章 ,陈炯明在檀香山第801章 ,制空权第823章 ,被迫投降第501章 ,袁世凯的算计第236章 ,请出山第528章 ,攻进泉州第201章 ,授勋第777章 ,明确远东战略第681章 ,围攻桂林第457章 ,德国人的帮忙第1154章 ,五年裁军第731章 ,“猎雕”作战室第1137章 ,放弃南亚第811章 ,情势急转第105章 ,又见不屑第776章 ,索要青岛第857章 ,前奏之动第909章 ,一场阴谋第744章 ,趋势稳定第352章 ,北洋军的痛楚第762章 ,徐州战事第876章 ,决裂第684章 ,泸州黔军行营第102章 ,副总经理第708章 ,苍南县伏击第354章 ,不期而遇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势第987章 ,德国再次来访第267章 ,粤桂战争第901章 ,海防线计划背后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动态第897章 ,南访第837章 ,舆论攻势第532章 ,拉拢和新生意第60章 ,装模作样第551章 ,签署盟约草案第795章 ,夜袭第679章 ,梧州事后第525章 ,胡宗南发现敌情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561章 ,廖仲恺突然来访第1040章 ,吴佩孚的决心第950章 ,战前会议第683章 ,西巡计划第788章 ,年轻的空军将领第251章 ,陆荣廷之怒第681章 ,围攻桂林第1044章 ,伏笔第988章 ,换一种合作第284章 ,陈炯明回归第1095章 ,突袭吉林省第451章 ,醒来第878章 ,一次报复第808章 ,第二阶段作战第257章 ,广西战略第1015章 ,黄雀在后第1090章 ,扭转第824章 ,中德夜谈第997章 ,裂痕渐起第958章 ,鏖战第477章 ,盛业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