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战略调整

92、战略调整

美国虽然进入战争较晚,但凭借着巨大的技术和工业能力,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几乎拉平了与共和中国和德国之间在军事装备上的一些差距。就装甲技术而言,他们较早装备的谢尔曼式坦克还与共和中国的35式或是德国的五号坦克有着一些差距,其性能甚至不如苏制的T-34-85,但在总结了苏式坦克、英式坦克和谢尔曼坦克在战场上的经验后,他们在一年的时间里就又重新生产出重达43吨,足以与共和军和德军最新装备的豹式坦克相抗衡的潘兴式重型坦克。

与共和中国相似,美国通用、克莱斯勒和福特三大坦克厂在设计和生产坦克时更多地是考虑到采用标准化配件和流水线式规模化生产,所设计和制造的坦克等装甲车辆更适合大规模量化生产,虽然不如德国坦克那么精致,但却更为简单耐用。

潘兴式坦克所装备的90毫米坦克炮拥有相当不错的贯穿性,其在1000米的距离上能够穿透140毫米厚的装甲,这表明由于坦克火炮技术的发展,到了目前这个阶段,任何坦克都无法抵挡住对方坦克主炮的攻击。

坦克绝对是反坦克最重要的武器,步兵火箭筒或无后坐力炮的攻击距离和杀伤力有限,而反坦克炮行动不便,需要预设阵地。对于装甲部队的冲击,应付的最好方式是使用装甲车辆与之对抗。

在双方装备了性能相当的坦克后,战争的结果一般就会更加倾向于双方数量上,也就是工业能力上的较量。

与另一个时空中不同的是,在这个时空,由于在澳洲和非洲需要面对比德日要强大数倍的共和军装甲部队。美国方面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装甲部队的建设方面,其陆军装备的性能也比另一时空同一时期时要增强了许多。

在战争时期就是这样,水涨船高,双方都在全力生产出能够抑制对手的武器出来。

赤红的一轮太阳即将落下,天边火红的晚霞把整个旷野都笼罩在一片血色之中。经过一天的激战,美澳联军向克朗克里退去,整个大地又恢复了沉寂。在这片方圆数十公里的荒原上,到处都是一堆堆被击毁的钢坦克残骸,这些原先威风凛凛的钢铁巨兽有的外表完整。有些则因燃烧扭曲变形。散落成了一堆废铁。

战场上随处可见一具具尸体,场面看来让人怵目惊心,炸毁和烧毁了的坦克遍地都是,残骸旁长长的炮管大部分蜷曲变形,这些原来令人恐惧的黑色凶器,如同被抽去骨骼的死蛇一般,毫无生气。

增援而来的共和军士兵在打扫着战场,一些还算完好、能够修复的坦克被装上大型的平板拖车,一片空旷的场地上摆满了一排排担架,上面蒙着白布。这些都是在这场战役中战死的战友。

克里克朗的战斗,损失对交战的双方来说都相当惨痛,共和军方面被击毁、击伤568辆坦克,而美澳联军方面的损失更巨,一共损失了837辆坦克,这其中包括132辆最新的潘兴式重型坦克。

共和军方面虽然赢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也失去了最重要的突击力量,在其后的十多天里,以第十九集团军为主的南方集群又损失了600多辆坦克。而固守克朗克里的美澳联军虽然也损失了几乎所有的坦克。却为麦克阿瑟赢得了时间。直到8月4日,共和军才艰难地攻克下克朗克里,然而此时。麦克阿瑟已经把在巴布亚和约克角的大部分守军都撤到了汤斯维尔以南,并依托大分水岭构筑了一条坚固的防线,共和军方面失去了一个一举将敌人击垮的机会。

整个澳洲战场又陷入到一场无休无止的拉锯战当中,麦克阿瑟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但澳大利亚广袤的战略空间还是给了他很大的调整时间。虽然损失了大约三十万人,但在收缩防线之后,一百七十多万美、澳、日军猬集在澳洲东南,反而更让人无从下手。

由于没有大的战役机会。双方谁也无法突破对手,陆上的战事反而平静下来,只是偶尔爆发一些局部的争夺战斗,现在整个战场的焦点转移到了海上的争夺之中。

“……目前,我们的任务是巩固在前一阶段所取得的作战成果,虽然现在我们取得的成就远远超出了当初在选择开战时的预期,但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没有能力也无意统治整个世界,但却需要建立一个符合我们利益的国际新秩序,需要在占领区内建立一个由我们主导的新型国际关系,这要有别于老的殖民体系。依靠军事占领和强行压榨的旧殖民体系绝不适合于现今的国际形势,建立一个有明确的国际分共和协作的共同经济体系,从而达到共同繁荣的目的,这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语言、价值观等文明的认同能够更好地促使国际合作,推动经济,不光是资本的投入,语言、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可才能更好地促进交流与合作,才能更为长久地维系这些合作关系。对占领区的一揽子经济恢复和发展计划,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发展教育和文化,只有教育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掌握先进的技术,促进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

在北京举行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国务总理董云生一字一句地念着讲稿,整个文稿的内容主要是根据总统的授意而整理的,战争进行到现在,很明显感觉到林铄开始有意调整着整个军事战略,由过去的攻势向防御转变。

“我产是需要和平,但英国人和美国人不肯答应,现在需要的是让他们彻底地认识到他们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共和军总参谋长林镕说道,“美国人现在已经登陆英国,正做着反攻欧洲的准备,但德国人却深陷在俄国!”

“为了恢复占领区的经济,国内计划在1943年开始每年向这些地区投入不低于50亿元的投资和经济援助,其中大约包括每年7亿多元的无偿援助,用于这些占领区的生产恢复和发展。但目前的军费开支已经达到了每年1670亿元,占到了国民工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六十,这会进一步加大我们的财政赤字!”财政部长周作民说道,“虽然由于实行了严格的配给制,但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将会极大地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

“国内的生产情况怎样?”林铄转头对经济部长李铭。

“就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国内工业增长预计全年能达到百分之二十八,但主要集中在军工和造船业,一般民用工业增长只有百分之六点五,反而低于去年的水平。农业生产基本上是与去年持平,增长不会超过百分之二,农业机械和化肥等生产由于受军工生产的影响,反而有所下降。我们正在会同工业部、农业部和商业部协调解决这些问题!”李铭回答道,国内工业生产在战争之后已经增长了一倍多,达到了每年1650亿元,但主要集中在军工生产方面,对于正常的经济发展的民用工业部门,由于受原材料的影响,反而增长缓慢。

“这种情况必须有所调整,在我们的战略进行调整后,军火的消耗会有所降低,但我们要保证飞机和军舰的生产,要想维持在太平洋上的力量均衡,海军各大舰队需要维持至少六艘航空舰,再加上四到六艘机动力量,我们需要维持至少三十六艘舰队航空舰,加上护卫舰队,每年正常的维护消耗就要花费三百多亿元,这海军建起来不易,养起来更难。但要保障在战争中的主动权,海军和航空兵还要大力发展,为了今后长久的利益,大家还要勒紧裤腰带,忍受几年的苦日子。”林铄说道,“我们必须逼迫希特勒与苏俄达成和议,一个受到严重消弱的苏俄存在是符合我们的根本利益的,否则西伯利亚与欧俄统一在一起,迟早就会成为心腹大患。我们需要一个铁幕,把西伯利亚与欧俄分割开来。”

“希特勒在俄国的夏季攻势似乎遇到了麻烦,德国方面正极力要求我们出兵!”外交部长施肇基说道。

“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答应他们一起出兵苏俄,拖着他们的援助,等到了冬季,德国人就会遭受失败,也许只有如此,希特勒也会接受我们的和平倡议!”林铄摇了摇头,如果不是希特勒一意孤行,也许能为协约国增强很大的力量,但现在他却要看到德国人的失败。

第473章 多少钱二十伏击第371章 安全事故第372章 诺基亚不朽二黎段相争第404章 我还想找他们问问呢第400章 打算第493章 挂什么旗第448章 三言两语推股价二二转变的历史第461章 坐地起价57 新几内亚五第393章 缺口不小79 中途岛三十八教育十一捷克军团第418章 相亲吧抱歉二拦截十六登陆舰队第402章 你们不亏十华工营26 日落四第491章 胃口大第472章 不是空话二芜湖第351章 不一样的孔天顺二二不一样的装甲舰十五拯救海天号六捕获第379章 别致的测试五恩巴河二三战列舰八空战第470章 虫草出世第489章 官第386章 落后一个世纪十八教育第449章 总装备部的要求十阅舰式72 直布罗陀六113 强国的态度第441章 动全球39 装备问题第388章 崩你牙52 大漠狼烟二十一黑土地上第378章 部长驾到第402章 你们不亏77 中途岛一二十伏击第438章 新授权106 被迫的合作八在德国二四袁去黎继第400章 打算101 珊瑚海七十三文明战争十八装甲力量十八黑龙江第439章 有好处七汉阳铁厂第382章 昔日情缘十八装甲力量第493章 挂什么旗第359章 老师要失业二二工商的发展第352章 蛋式激光飞行器二三南印度洋海战1 卡那封二风起台湾46 驰骋大西洋第458章 争利49 吕宋二十六积蓄力量三莫斯科六彷徨的东京二黎段相争31 撤退计划104 渐进战略第447章 分量很重七诱饵二七安庆新军69 直布罗陀三54 新几内亚二十七军工第376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33 追踪第376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第458章 争利七观察团第444章 付出代价第455章 不要浪费二四z舰队八改元共和第411章 刺探21 山崖城堡九动手的时机第361章 缉毒装备第380章 还要绿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