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蜂拥

乾清宫中这一番君臣奏对,本来应该秘而不宣,毕竟泄漏禁中语从古至今都是极大的罪名。然而,遇到一个不走寻常路的皇帝,那就不一样了,在皇帝的授意下,要大规模派出官船远航的消息不胫而走,这立时就引来了京城上下的轰动。

而紧跟着,又一个天大的消息,把所有人震动得七荤八素。这么大规模的远航,要耗费的钱粮人手是显而易见的,可皇帝竟然声称,不动用国库,而是动用一支从太祖皇帝开始草创,太宗皇帝年间正式成形,如今已经有十八条船的船队,以及所有船员来完成此事。

船队的事,从前皇家秘而不宣,朝廷官员品级高的隐隐有所耳闻,品级低的却一无所知,民间也就是有好事者神神秘秘说说,但多数会被请去衙门喝茶,所以久而久之就成了默认的隐秘。所以,面对这绝大的手笔,一时间也不知道多少人在议论纷纷。

不止寻常百姓,就连上层的官宦子弟也不约而同地八卦了起来。尤其是赚钱兴趣非同小可的陆三郎,那更是捶胸顿足,只觉得自己自豪不已的文化产业,相比当年太祖太宗那生意头脑,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当然,下一刻他就被朱莹捶了——本钱能相比,地位能相比?既然都比不了,那就别去羡慕那两位的未雨绸缪,更别惊叹当今皇帝的气魄。但想要建功立业的人,不如想一想自己有没有那绝大的勇气,甘冒葬身鱼腹的危险,在这支如今从私变公的船队中,谋一个差事。

而朱莹这话在陆小胖子的蓄意宣扬下,顿时一传十十传百,成了人尽皆知的秘密,也不知道多少人在暗地盘算,悄悄思量。

虽说官宦子弟有的是饱食终日,自得其乐的,但也有文不成武不就却自命缺乏机会的,更有野心勃勃希望,家族却素来不重视,自觉困在高墙生不如死,于是打算闯一闯的。

这一天,楚国公张瑞去了乾清宫,受命设立海事司,同时听懂了皇帝暗示,知道自己恐怕要做好准备,随时接任赵国公朱泾这兵部尚书一职——这就说明皇帝对太夫人的状况很不看好。虽说他和赵国公朱泾那是真的有仇,可对那位太夫人却还是有几分敬重的。

所以,他出宫的时候,没什么幸灾乐祸,反而觉得心里沉甸甸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纵使再英雄豪杰,临死还不是一杯黄土?就比如太祖皇帝,那般盖世英豪,临到老埋在哪里都不知道,也难怪一向仰慕太祖皇帝的当今天子,会做出那样的抉择。

想着想着,他出宫的时候难免就有些出神,等听到动静不对,抬起头时,他就发现自己面前赫然是乌压压一大堆人。

哪怕不觉得有人胆大包天,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围堵自己这个楚国公,张瑞还是微微皱眉,然后却不退反进,直接上前了两步。因为他看到了内中竟然有熟悉的人影,那就是自己的侄儿,襄阳伯张琼的儿子张无忌那绝大的块头!

他往那一站,见其他人纷纷后退,他这才冷冷问道:“这是在干什么?”

张大块头见了自己的父亲襄阳伯张琼,那都犹如老鼠见了猫似的畏畏缩缩,更不要说自己这位更加位高权重的大伯父了。可今天他不止是一个人,身后还有一大堆人,绝对不能怂,因此哪怕后背有些发凉,他依旧鼓起勇气嚷嚷了出来。

“我们是来主动请缨的!”张大块头说着就用力挥舞了一下拳头,仿佛是想为自己鼓劲,从而能顺利一抒心头块垒,“与其让那些盯着皇家这些船,籍籍钻营的那些小官儿登船,败坏了朝廷的名声,还不如我们这些不怕死的上!”

“我们不怕死!我们会把大明的声威扬遍五湖四海!”

张瑞简直又好气又好笑,可是,当听到张大块头这一句话之后,一个个人都挥舞拳头纷纷嚷嚷了起来,他认出其中几个好像真的出自相熟的几家勋臣贵戚,但到底是老大老二,没有朱泾那过目不忘本事的他就记不得了,当下,他到了嘴边的呵斥不知不觉又吞了回去。

淡然和这些人对视了好一会儿,见有些人畏怯地低头避开实现,却也有人鼓足勇气和他对视,他这才笑了一声:“主动请缨,承担这种艰险的任务,确实是好事,但是,我且问你们,你们中间有多少人真的坐过船?”

“不是你们府邸里那些荷塘上的小舟,也不是什刹海上那些稳稳当当的船,更不是运河上平稳的漕船,乃至于大江大河上大多数时候都能平平稳稳的江船河船,而是大海上动辄就会遭遇风暴,技术再好的船工也只能听天由命,然后求老天保佑的海船!”

“你们知不知道,有些人在陆地上,那是上马能马战,下马能步战,但是上了海船却吐得犹如一滩烂泥,没几天就消瘦得不成样子,只能病恹恹地被人抬下来?你们知不知道,从太祖年间开始,皇家那些船遭遇风暴或是其他事故,累计沉了多少条,死了多少人?”

“又有多少人险死还生,逃出生天?”

一番话把面前一群刚刚还雄赳赳气昂昂的人问得哑口无言,张瑞这才哂然笑道:“我不怕自揭其短,那个上了海船吐得一塌糊涂的人就是我。而且,上船要学的东西很多,你们与其在这时候堵着我表决心,不如回去好好打听打听,海船上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有,看看人家张学士,你们都在那议论纷纷,他却已经建议开一座新学了——学一学异邦语言,学一学如何在海上辨识星象,学一学遇到紧急状况之下如何自救,包括新手在船上不要犯傻。他就料到,有的是人想要拼命一搏,但在赌博似的登船之前,该学的东西得先学好。”

之前已经被自家大伯父震慑得够呛,此时听到是张寿的建议,张大块头立时闭上了嘴,而不止是他,其他人也一个个大气不敢吭一声。

张瑞这个健硕善武的人到了海船上之后,都一度吐得形销骨立,他们是不是把海上的营生想得太简单了一点?建功立业确实很吸引人,可要是连海船上生存都成问题,那都用不着什么风暴,他们直接就死了!

张大块头眼看着张瑞就这么拂袖而去,他站在那里犹犹豫豫好一会儿,有心追上去,可想了又想,最后却拔腿跑去一旁找到了自己的随从,上了马就直奔公学。

作为张寿的正牌学生,这时候不去找老师指点迷津,难道还去找自己的老爹讨骂吗?

而张大块头这么一走,其他人面面相觑了一阵子,最后有人嚷嚷了一句跟着去,一时间,一大堆人竟不是一哄而散,而是纷纷去找自己的车马,随即迅速追上了张大块头。

虽说对于这些跟屁虫非常不满,可骂也骂不走,打……如今张大块头也没那么冲动易怒了,而京城的大道上更是严禁驰马,防止伤人,所以他在骂了两句之后,也只能扭过头当成没看见。而就这么紧赶慢赶地出了城门,匆匆骑马赶到公学,他恰是只见张寿出来。

如此迎面相遇,对他来说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他一点都不想带挈背后这些闲人,于是立刻想都不想就一跃下马奔上前去,随即殷勤得搀扶住了张寿的胳膊:“老师,您这是要到哪去,学生送您?”

张寿莫名其妙地瞥了张大块头一眼,再看到其背后那乌泱泱一堆人,耳报神还没这么快的他压根没想到这是什么情况,可发现张大块头那分明是用大力气把他往里头拉,他就看出了人的心思,当下就调侃道:“你这是犯了什么事,被人追到这儿来了?”

“我的老师耶,您不知道,您被我大伯父给卖了!”

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张寿越听越觉得糊涂,结果,下一刻背后就传来了一个声音:“张学士,咱们之前去找楚国公,主动请缨为国分忧,可楚国公说您上了奏疏,您就指点指点我们吧!”

这极其没头没脑的话,张寿却终于听懂了。他最近有且仅有一个奏疏,当然知道自己究竟谈了什么事情。此时此刻,他扫了一眼这起码二三十个人,当下就笑了:“原来张无忌不是因为打了人被你们这么多人追,然后到这来避风头,而是因为带你们来求主意?”

他也不理会一旁百口莫辩,恨不得说老师你别理他们的张大块头,气定神闲地说:“楚国公那是个急脾气,应该把该说的话都说了,论理不用我再啰嗦,而你们若是要建议,我就只说一条。”

“皇上虽说要动用船队,人手之类也都是现成的,但不会这么快就成行。过两个月就会有船从登州去高丽,这也是宋元以来很成熟的一条海路了,快的话没几天就能到,你们要真的有那样的决心,就不妨随船去体验一下。”

话说到这里,那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可随之张大块头就率先开口问道:“可是,老师,就算要派船去高丽,咱们这些人,怎么可能上得去?”

正打算回家去好好筹谋的众人这才一个激灵醒悟了过来。是啊,就算从张寿口中提前知道这么一个计划,可是……他们怎么才能去?

幸亏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秘密,张寿摇头笑了笑,随即就直截了当地说:“派船当然不是为了去高丽打仗,也不是为了去做生意,而是为了两国友好交流。毕竟,高丽隔三差五就派王族子弟来大明国子监求学,那么,我朝派一些贵介子弟过去看看,不是很正常吗?”

见面前刚刚那一张张兴奋不已的脸,此时却变得犹如见了鬼似的,他就笑得越发开心了:“怎么,不信?就是去游山玩水的,而且还会给你们带上一批最好的通译!虽说那是个穷地方,但他们前朝的前朝的前朝,也就是曾经的高句丽,也是打败过隋炀帝和唐太宗的。”

张寿那前朝的前朝的前朝这个描述着实有些累赘,众人也就是听到后来人点明了高句丽,这才算是恍然大悟——当然,也有不学无术根本就对唐宋元没什么印象的家伙,此时依旧顶着一张非常茫然的脸。

可这时候张大块头却没有使劲从深处去掰碎了琢磨张寿的话,因为就他对张寿的了解来看,人应该就是说的实话!

这下子,心思简单的他登时喜形于色:“那老师的意思是说,这事儿很简单,只要咱们愿意,就一定能去?而且去了之后就是走走看看,没什么特别的差事?”

“那当然。但是……”张寿突然来了个转折,却是煞有介事地说,“前提是你们不晕船!估摸着到时候到了登州,会让船载你们出海试一试。否则,这要是上了船吐得淅沥哗啦,还没到高丽就因为晕船而形销骨立,甚至一命呜呼,那可就完了。”

“等去过高丽回来,估计你们也对海路行船有些真切的了解。若是日后真的有意从此建功立业,那么再去好好学一学相关的东西,你们也就算是人才了。”

这却和刚刚楚国公张瑞的意思差不多,既然如此,一大帮人闹哄哄地行礼道谢,不多时就散得干干净净,却是都忙着回家去打听是否真有此事,有的话,又该如何筹谋。于是,最后只剩下了一个孤零零的张大块头。

这下子,人反而高兴了,他还想殷勤地继续把张寿往里头搀扶,结果却听到了一声轻轻的咳嗽。等一抬头发现阿六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张寿身后,他方才赶紧缩回了手。

被阿六瞪得又缩了缩脑袋之后,他这才小心翼翼地问道:“老师,您这是要往哪去?”

“去女学接你小师娘,怎么,你要一块去?”张寿似笑非笑打趣了一句,见张大块头吓得把头摇成了拨浪鼓,他这才轻声说道,“海路多艰险,别看这条是走熟的海路了,可却仍有不可测的风险,从前也不是没有淹死过高丽使节,否则他们也不会大多往陆路走。”

知道张寿是在善意地提醒自己,张大块头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沉声说道:“我知道老师是为了我好,可我这个人读书其实只不过半吊子,又空有大块头却学不好武艺。与其人生就这么虚掷,我愿意拼一拼!”

第七百四十四章 连心第六十三章 千字文和密码第三百二十五章 礼贤下士?第七百四十七章 恣意第七十二章 八股文大会?第六百二十九章 今非昔比第四百一十五章 查功课了!第七百九十章 意难平,过不去第一百七十九章 针锋相对第二十章 竹君子和宰肥羊第三百六十六章 将死亦可从容第七百五十六章 降伏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兴师问罪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寻常路的大戏第三百三十一章 孝子顶罪?第八百四十章 张生借书说第六百六十五章 紧急任务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忽悠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一百七十章 空心汤团第二十八章 激将第八百四十三章 没完没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条道走到黑第五百九十九章 适可而止第六十章 葛府堵门事件第八百零七章 都挺好第八百二十章 学习使人进步第三百三十二章 请君游“花园”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如辞京去?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第二百四十九章 拜年和骗婚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刀阔斧第一百二十一章 放手做,别要钱!第三百二十六章 耀武扬威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爷和育种第五百零七章 因为无知,所以弱第六百一十六章 决裂,负荆第一百九十二章 死对头第三百九十二章 撒手掌柜做不成?第三百九十章 利口如刀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如辞京去?第五百零三章 迂腐老夫子,记仇熊孩子第六百二十七章 熊孩子同盟第七百四十四章 连心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说夫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第七百九十七章 求知若渴第四百九十九章 愿为前驱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场,头铁第八百一十八章 家庭教师第四百四十五章 秋风扫落叶第一百九十二章 死对头第五百一十章 千里马和伯乐第一百六十七章 临阵换将第七百四十章 姑嫂第五百一十章 千里马和伯乐第二百四十五章 让轿第八百零五章 千般滋味在心头第六百六十章 惨不忍睹第两百三十一章 冢中枯骨,绵绵情话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张旗鼓,退避三舍第五百八十章 为老不尊第二百九十九章 泄禁中语?第四百三十一章 请君上船第七十一章 公主的邀约第六百零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四百八十三章 谁爱嫁谁嫁!第五百九十九章 适可而止第七十二章 八股文大会?第四百五十五章 敲人头壳问配方第四百零一章 逞强就灌安息汤第八百一十章 交心第三十四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第五百一十七章 我也很绝望啊第八百章 证明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愤和蹭饭第三百八十九章 通风报信,意外之喜第八百零一章 同情和词典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懒和猜测第八十七章 当卤煮开始掉书袋第七百四十四章 连心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寻常路的大戏第三十四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第五百九十三章 枷锁第四百零四章 不争这口闲气第七百一十七章 同心,异心第五百二十八章 宇内强国第七百一十一章 跋扈,早朝第四百五十六章 跌了一地眼珠子第六百四十一章 闹洞房的熊孩子第四十一章 葛门徒孙第六十二章 免费赠阅第七百五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六百七十章 纷至沓来第八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闹事第三百三十九章 没出路的武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动若雷霆第七百九十八章 最佳捧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