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

表演完镫里藏身的那名清军见势不妙打马向一侧狂奔而去,与此同时他来了个故技重施,整个身子全都缩到马腹下,试图借着战马的遮挡逃过一劫。

马祥麟搭箭后吐气开声将长弓拉满手指一松,弓弦嗡嗡的抖动声中,三棱长箭带着轻微的啸声飞奔而去,眨眼间命中正在奔跑之中的战马的马腹。

点钢箭尖如快刀切豆腐一样穿透马腹,战马悲鸣一声侧翻倒地,穿过马腹的长箭将另一侧的那名清军扎了个透心凉。

十余息之间,马祥麟射毙三人一马,不远处的数十骑清军探马呆愣片刻后,慌忙打马向后奔逃而去。

看到自家将主如天神下凡一般的神勇之举,前队的白杆兵们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看向持弓端坐马上的马祥麟的目光也是充满了敬仰和崇拜。

马祥麟身边三名亲兵催马驰出,将两匹正在主人尸体附近徘徊的战马牵了回来,一名亲兵则是下马将三颗首级割下,顺便收回了马祥麟射出的三支长箭。

“夜不收勿要前出哨探!以免为敌所趁!”

马祥麟将长弓斜挎与背后,环顾四周沉声吩咐道。

宁远城外的地势平坦无比,在晴朗的天气下,数里之外的景象可以尽收眼底,就算敌军马队来袭,白杆兵也足以来得及排好阵型迎敌。

现在坐在马上已经隐约能看到北门外秦军的旗帜了,只要再向前行进小半个时辰,川军便能与秦军会师与北门之外。

白杆兵之所以没有和亲军一道从北门出城,是因为孙传庭考虑到,一旦清军看到官军势大,就不会冒险发起主动进攻,那样就无法对清军造成有效的杀伤。

按照朱由检的意思,兵部下达的指令便是用蚕食的方法消灭清军的有生力量,能多杀伤一个就削弱其一份力量,让清军在觉着有取胜机会的同时,于不知不觉中损失掉大量人马。

因为白杆兵阵型变换极快,负责骚扰拦截白杆兵的两千清军骑兵虽然分作四队,打算轮番进行冲刺袭扰,但往往还没冲到白杆兵阵前,便看到眼前明晃晃一片枪尖直冲着自己。

在这种防守严密的阵型面前,蒙八旗的骑兵是绝对不会正面进行冲击的,在试探过数次之后,马力也已消耗的差不多,清军马队也只能停止了对白杆兵的骚扰,在远处目送着白杆兵与北门外的秦军合兵一处。

当日下午巳时左右,在看到清军由进攻转为防御的姿态后,当即下令秦军移营向前推进。

秦军的四千名长枪手在右翼合在一起,左翼则交给了白杆兵,然后左右两翼同时向前移动,以保护中间的铳手和炮营移营。

一直在壕沟内的两千马队被分派到长枪手所在的右翼靠里的位置,作为机动兵力随时四面策应。

左右两翼的明军一直推进到距清军大营三里之地才停止了前行,随后在各自上官的号令下,右翼的长枪手面向外侧组成了两个间隔五十步的方阵。

左翼的白杆兵同样分出四千人,面向外侧组成两个方阵,不同之处在于,长枪方阵由两千马队作为策应,而白杆兵的方阵中间则是有两千名弓弩手协防。

阿巴泰早就下令清军步卒全部退入营寨内防御,留在外面的清军马队虽有数千,但对于这种步卒大阵他们根本不敢正面去冲。

轻骑兵冲击防御森严、阵型紧密的步卒大阵就是自寻死路。

在看到白杆兵中间的弓弩手之后,清军马队放弃了上前骚扰的打算。

按照蒙古骑兵传统的骚扰战术,他们需要冲到明军阵前三十步左右的距离内,以骑弓进行射击,这样一次次接连不断地骚扰和杀伤下,步卒方阵基本都会崩溃。

但有弓弩手在的话,这种战术就毫无用处。

弓和弩的射程远远超过骑弓三十步范围内的杀伤力,你还没冲到自己弓箭可及的距离内,就会被人家集群射击射成筛子。

右翼的明军马队隐于长枪方阵内侧,如果清军上前骚扰射箭,里面的明军马队会趁着你射箭时降低马速,然后兜转马头回返时冲出来,一个正面冲击,你背后朝着冲锋的马队还有活路吗?

骑兵交锋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失去了速度的骑兵只能被动受死。

在两翼布置好阵型之后,一辆辆牛马车辆运来了无数的圆木,上千名辎重营民壮来至右翼,在往东六十步左右的地方摆放了许多拒马后开始挖土立栅。

而白杆兵防守的左翼也在同一时间内进行着工事的修建。

这一切就在几里外清军骑兵的注视下完成的,当清军派遣百余骑过来探查时,营栅已经立起了不少,正好将两侧清军马队隔离在了外面。

清军马队看到这般情形后也懒得再去理会,大部分骑兵已经开始下马歇息、喝水进食,同时也给战马喂食,以便让战马保持体力。

随着民壮们完工撤回后营,二十门装载车子上的佛郎机炮从后面推了上来。

与前次不同的是,明军这次没有修筑炮台,而是只将炮阵简单布置一番,二十门大炮一字排开,全部对准了两百余步外的清军营寨。

此时营寨内的清军早已布置完毕,营栅后面也是挖土构筑了数道间隔数步的矮墙,用来防范明军大炮带来的轰击,清军两千弓手分散在这数道矮墙后面,准备对突进营寨内的明军进行杀伤。

清军之所以有如此规范的防备明军火炮的布置,是经过了已经率部赶来的尚可喜的指点。

尚可喜也是看到守卫粮草辎重营地的秦军防范炮击的布置后学到的,他在率部抵达并获悉对面明军大炮同样犀利后,当即现学现卖,把这个有效防御炮弹的法子献了出来。

阿巴泰对于尚可喜的方法非常满意,不知内情的他也是对尚可喜好一顿夸赞。

在如此牢固的工事下,明人想要突破大营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阿巴泰本以为明军两处合兵后会迅速对自己的大营展开攻击,以便尽早突破防线前去救援辎重大营,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明军好像并不着急,而是堂而皇之地在对面搭起帐篷,立起了营盘,完全是一副准备与清军耗下去的姿态。

阿巴泰和尚可喜商议半天也没猜到明军的真实意图,随后便只能下令全军戒备,营栅土墙上的哨兵严密监视明军动向,防止其中有什么诡计,最主要的是防备明军的夜袭。

初春的天色黑的很早,大约在申时末左右,黑夜便已降临。

为防明军的偷袭,包衣们在营栅外每隔五十步便点燃一堆篝火,并且每一堆篝火旁都有一两名经过挑选的包衣负责看守。

这些包衣都是日常对大清忠心无比、并且在包衣中混的不错的汉人,清军并不担心他们会趁夜逃走,因为他们的妻儿老小都在建州,在这个注重血脉亲情的时代,没有人会为了自己苟活而放弃血脉相连的家人。

令清军感到意外的是,对面的明军阵营一直安静异常,并没有大军调动发出的巨大声响,也没有明军士卒去将营寨外的火堆破坏,看这情形,明军并没有夜袭的打算。

夜半子时左右,就在大部分清军士卒早已入睡,看守火堆的包衣们也感到心安的时候,如雷般的巨响响彻天际,二十门佛郎机的炮口几乎在同时冒出了橘红色的火焰,与黑夜融为一体的弹丸悄无声息的向清军营寨内砸了过去。

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获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业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杀官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四百零一章 开战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二百三十五章 卢象升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四百章 布防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八百五十一章 内讧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胜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