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

就在关外的战斗连场打响的时候,关内的京畿一带仍旧是一副太平安定的模样。

早春二月,返青的冬小麦让略显荒芜的北方原野上呈现出了勃勃地生机,田地里随处可见农人的身影,农户们正在给自家的庄稼锄草浇水施肥,以求夏粮能有个好的收成。

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

老祖宗传下来的古谚字字句句都透着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此时朱由检乘坐的马车正在驶往军器监的路上,王承恩弯腰侍立在不断摇晃地车厢一角,不是偷眼看一下靠着软塌闭目养神的皇帝。

自从昨日接到四轮马车已经试制成功的消息后,朱由检便迫不及待的想亲眼目睹一下这种划时代交通工具的真容。

马车虽然很早以前便在中国诞生,并且很快成为了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但由于种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奔驰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一直是两轮马车。

四轮马车直到清末才由西方传入中国境内,但还没等国人使用多久,随着汽车的诞生很快就被淘汰掉了。

相较于四轮马车,两轮马车有着很明显的几个缺点和劣势。

首先,两轮马车的负载量很小。

由于与地面接触只有两个轮子,马车载重量太大就会增大压强,导致路面车辙更深,一旦马车陷入较深的车辙当中,要是再想把马车拖出来可就相当费时费力了。

其次,马车的负载部分全部压在牲畜上,加大了牲畜的负担,使得拉车的牛马等牲畜无法全力拉车。

其三,车辆行驶极不稳定。

由于无法要求牲畜的身高和轮子处于同一平面上,所以车子始终是倾斜的,导致车厢中的人和货物摆放也倾斜。

而拉车的牛马等牲畜在发力奔跑时,四条腿来回摆动,它们的背脊始终处于一上一下的振动状态,因此车厢也被迫一起一付,导致车厢里的货物不稳。

其四,每当路途当中需要停车歇息时,必须拿个东西放在前面扛着车辕,以便把动物卸下来休息。

这在平时也可能就是在车上多放木架等支撑物,这些粗老笨重的物事肯定会占用不小的空间,从而使得载人和装货的数量大大减少。

两轮马车的最大问题便是马车的转向问题。

这个旷世之难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始终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在想到改进两轮马车之后,朱由检费劲脑力冥思苦想后世时所学的知识,终于在一个难以入眠的深夜中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

这篇短文中提到了四轮马车和两轮马车的最关键的问题:转向系统。

虽然文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物和制作流程,但却提到了解决这个难题的思路。

四轮车前两个轮子是装在一个车架上的,而后两个轮子则是装在另一个车架上,后面的车架架在前面个车架上,中间由一根立轴连接。

所谓的四轮车实际上是两个两轮车的组合。

这就是著名的四轮车转向问题。

大明并不缺少能工巧匠,他们缺少的只是一种思路和创意。

只要有人把创意和想法说出来,这些心灵手巧的匠工们就会把你的创意转化为实际的物品,甚至更胜你的想象。

就在朱由检凝神思索的时候,马车停了下来,军器监到了。

事先得到通知的工部尚书范景文和左右两个侍郎、挂工部尚书衔的毕懋康、已升任军器监监丞的毕懋康的门人张继孟,以及他醉心与研发而无意科举的两个侄子毕登辅、毕登翰等人,全都站在军器监的大门处迎接朱由检的到来。

“臣等参见圣上!”

范景文等人拱手作揖行礼道。

而张继孟等人则是行了跪礼。

前段时日,朱由检已经下旨申明,除非祭祀大朝等重大场合,日常四品以上官员见到皇帝无须跪拜,一律以揖礼代替。

这项开明的举措受到了所有高官的一致好评。

皇帝此举明显是带着尊重之意,而文人们最向往的就是唐宋时,大臣与皇帝“站”而论道的样子。

“众卿免礼!今日朕是来看四轮马车的,只是不知实物与朕所想一致否?”

一身便服的朱由检笑着摆了摆手后开口道。

“启奏圣上,实物已是于数日前打造完毕,几名工匠又经过些许改动后方才宣告完工!至于是否入得圣上之法眼,臣也不得而知,但此物较之以前之两轮车确实是有天壤之别!”

范景文笑着拱手回道。

自从皇帝遣人将四轮马车的构想告知工部之后,范景文可是异常重视。

作为大明少有的技术性高官,范景文对四轮马车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只要道路条件良好,四轮马车巨大的运输能力将会使得更多的货物在大明各地流通开来。

因为范景文知道,在皇帝的授意下,硬化道路的利器已经制出来了,如果再配上四轮马车,那大明境内的主要道路将会变成繁忙的坦途。

宋应星主持的水泥烧制工艺已经大功告成,并且已获得了朱由检的首肯。

但由于窑炉太少的原因,水泥现在的日产量不是很高,两座窑炉每天只能产出约几百斤的水泥。

已经生产出来的水泥现在都已在仓房中储存起来,并做了防潮处理,达到一定数量后,便要按照朱由检的吩咐,先把运河通州码头到京城这一段的路面加以硬化,加快南北货物运输的速度,降低运输成本。

现在新的几座大型窑炉正在门头沟附近建设着,等到这些体积更大的窑炉建好并投入使用,将来水泥的产量就会有一个巨大的提升。

“毕卿,四轮马车前后车架之间的立轴使用何种物事供其运转?”

朱由检背负双手漫步向军器监内行去,范景文与毕懋康左右落后半个身位紧紧跟随,王承恩落在两人身后,其他人则是远远跟在后面。

一行人的前后左右都有便装校尉怀揣利器监视着四周,远处的高墙上有弓弩手的身影隐现。

对于这种如同窗户纸般一捅就破的东西,朱由检并不担心工匠们造不出来,他最好奇的是立轴里面的轴承是用什么东西代替的。

目前大明的车床还造不出铁或钢制的滚珠,那工匠们又是用的何种材料呢?

“回禀圣上,圣上所问之物事确是极为要紧之物,若无此物,马车虽然造出但也无法运行。为激发工匠之巧思与干劲,老臣便于监中悬赏五百两纹银以求之,最终一名叫做孙宽的匠人想出了一个方法:用质地极硬之铁力木车成滚珠以使其运转,试行之下果然奏效!此举可谓是解了四轮车之最为棘手之难啊!”

第十五章 哗变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五百五十七章 终成眷属、赐银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四章 洪承畴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四百三十九章 后路危机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荡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六章 皇庄2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机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卫1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四百三十九章 后路危机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八百七十六章 医疗不能私有化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