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

随着拴在码头铁墩上缆绳的收回,几根粗大的竹篙轻点,双层客船载着六十余名乘客缓缓驶离了通州码头,顺着水流向南驶去。

一身蓝色直裰、头戴四方平定巾的庄元洲端坐在二层的客舱内闭目皱眉凝神思索着。

不算宽敞的客舱中布置简单,只有一榻一椅一几,而就算这样的房间一天也需要五钱银子才可。

年过五旬的管家庄成悄悄进入客舱,伸头看了看庄元洲身侧方几上的茶杯,提起茶壶续上半杯后,然后轻手轻脚的出了舱房,反身把舱门轻轻掩了过来。

自从崇祯十年春闱及第后,庄元洲在礼部观政一年期满,本来会被分派到翰林院担任编修,但在朱由检提倡的“新科进士须历州县”的要求下,被吏部安排为了曲阜知县。

在礼部观政期间,随着孙传庭率秦军抵京,二人便时不时地在孙府小聚宴饮,交流对时政大事的看法以及应对举措,这其中也曾谈及过衍圣公之死而导致的爵位空悬一事。

对于孔胤植死亡的真相,就算聪敏洞明如孙传庭者,也并未察觉这是人为造成的,只是对皇帝虚悬衍圣公爵位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由于有锦衣卫在朱由检的授意下间或放出的孔府丑闻,两人对孔家的印象也随之大坏,圣人府邸满是肮脏龌龊的传闻,使得孔府两千年来顶着的圣人光环渐渐消失殆尽。

庄元洲认为,曲阜孔家若拿不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对传言中那些巧取豪夺、草菅人命、残民自肥的恶行悔过自新,那孔府在世人心中的形象将会一落千丈,甚至会累及到圣人学说在士林中的统治地位。

孙传庭则是敏锐地观察到了皇帝对儒家学说已经非常不满地一面,但他并不知道,这是由于朱由检对前世孔家一系列奴颜婢膝的丑态提前做出的反应。

作为世家子弟出身的孙传庭,虽然对皇帝意图通过打击孔家来降低儒家地位的做法并不太赞同,但目前为止,皇帝欲推行哪一种思想并未显露出来,所以他同大多数官员一样,暂时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但他和庄元洲一致认为,孔家的行径已经脱离了圣人仁义礼智的基本范畴,已经与那些没有底蕴的地方豪强并无区别,朝廷必须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相应地惩处。

令庄元洲没想到的是,时隔半年之后,自己竟然以曲阜知县的身份来直面孔家了。

想到这里,面色沉静地庄元洲嘴角牵动,露出了一丝苦笑。

他已经听闻,这份差遣乃是在皇帝亲自授意下得来的,这其中蕴含地内容令人产生了无限地遐想。

直达圣听、皇帝中意地人,这是官场对他赴任一事最为直观的认识。

朝廷重臣都知道,孙传庭在陕西为官的几年中,身边都有哪些亲信,他庄元洲属于其中名气最大的。

他虽然只是初入官场地新人,但已经被贴上了孙党的标签。

皇帝对于孙传庭的信任和倚重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在不同场合下,皇帝时常拿出孙传庭为例,以此来表达对孙某人的恩宠。

此举虽然导致很多朝臣对孙传庭既羡又妒,但直到现在还没有人敢跳出来对孙传庭展开攻击。

因为实在是没有抓到孙某人的把柄。

人家从慨然赴陕,一直到剿灭为祸陕西的数股大贼,期间更是直接将威震天下的巨寇高迎祥擒获,更别提数年间屯田安民取得的重大成果。

剿贼无数,更兼活命无数,这些政绩都是有目共睹的,根本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因为现在孙传庭已赴关外指挥与建州的战斗,所以庄元洲来不及写信请教,在略作准备之后便踏上了行程。

虽然家中颇有资财,但庄元洲并没有花费五十两银子包下整艘客船,反倒是选择了以普通书生的身份与众多形形色色之人混杂在一艘船上。

前途未卜之时,不能太过高调,以免将来上任后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后遭人耻笑。

对自己这次的差遣,庄元洲心中并无太多把握。

皇帝的用意已经非常明显,曲阜知县就是为了打压孔家,自己此次可谓是身负重托,但皇帝并未给他任何暗示。

不管将来在曲阜发生何事,这都是他的个人行为,与皇帝没有丝毫关系。

一国之君不会亲自出面为一个七品知县站台的,哪怕他是孙传庭的人也不成。

庄元洲心里清楚,自己还没资格引起皇帝的充分关注,除非在对付孔家之事上做的非常出色,之后才能让皇帝高看一眼。

曲阜既是他仕途的起点,也可能是他仕途的终点。

他与孙传庭探讨过孔家的行举,虽然令人不齿,但似乎也并未太过令人愤怒。

很多士绅大户也都这样做过,并没见皇帝对此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只是在圣人以人为本、仁字当先的旗帜下,孔家却行诸多不义之事,此一点确实让人轻看了许多。

打压孔家、虚悬衍圣公爵位,目标就是冲着儒家来的。

坊间有传闻甚嚣尘上:皇帝对孔家南宗始终耕读传世、未曾沾染豪门世家的恶习似是颇为赞许,难道这是要逼迫北宗让出衍圣公之位、让南宗北返祖籍不成?

极有可能!

想到这里,庄元洲不由得心头一动。

如果自己这样的判断正确,那就不是简单的打压曲阜孔家了,而是要将其彻底打垮才行。

皇帝这是在考验自己的胆识和魄力。

因为如果自己于孔家斗个你死我活,那就会面临着来自官场和士林的双重压力。

这等同于在与大半个官场和士林为敌。

要是自己缺乏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在试探一番之后,因为承受不住这种巨大的压力而临阵退缩,那自己的仕途绝对会到此为止。

不和皇帝一条心,那皇帝干嘛用你?

即便是有孙传庭的面子在,自己这辈子也只能在下层厮混了,只要今上在位,自己绝无翻身的可能。

话又说回来了,自己做的是朱家的官,只要皇帝满意,荣华富贵也是皇帝赏赐下来,士林风评再好,谁会给你这些?

拼了!

其实也不算拼。

只要自己坚定的站在皇帝这边,哪怕与整个官场士林为敌,那未来的前程将是一片坦途。

皇帝这几年来的举动越来越强势,朝野上下已无人敢正面掠其锋芒。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内平流贼,外荡敌寇的基础上的。

庄元洲对官军扫荡关外有着充足的信心。

手握绝对忠心的强兵,减免税赋,赢得了天下百姓之心,这个世上要是再有人敢不听话,那可真是自寻死路。

自己到曲阜是去破局的,根本不必担心成败,最终皇帝会收拾残局的。

想明白了其中关窍的庄元洲,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六百二十八章 勋贵们的猜测和打算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六百三十章 你们锦衣卫都是乡下人吗?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权分给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爱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业推出的新酒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二百零二章 禁运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怀德的土著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会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万胜!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四百零一章 开战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渔利、以夷制夷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