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

“皇上午膳在哪里用的?今日可是国事繁忙的紧?现下腹中饥饿不?

紫鹃,快去给皇上更衣!

坤兴从哪里得来的犬?快些丢到外面去!这东西又拉又尿的,无事之时总爱乱吠,弄得殿内乌七八糟!

你说你一个女孩子家,整日价都是学的何种物事!

你要不扔,改日我便叫人把它给溺死水中!”

看到朱由检牵着朱媺娖的小手进了殿内,周后先是关切的询问了几句,随后一眼看到朱媺娖怀中的肉肉,顿时邹起眉头呵斥到。

“我不!这是田国丈送于我的!我还要拿去给永王、定王看呢!

肉肉可乖了,我要看着它长大,还要亲手喂它!

娘亲要是不喜它,那我就带着肉肉住到承乾宫田娘那边!

哼!娘亲为何如此狠毒?还不是因着瞧不惯我!

还是爹爹好,无论我做何事,爹爹都不会凶我!”

刚一进门便被自己亲娘噼里啪啦一通数落,朱媺娖喜悦的心情顷刻间烟消云散,一只手紧紧抓着朱由检的大手冲着周后嚷嚷着,话语间直欲将周后比作后娘一般。

“好了好了!女孩子就是喜爱猫啊狗啊的,这是爱心。

再说这是田国丈送她的,你要真让人把它给弃了,田国丈知晓后会如何作想?

坤兴乖,带着你的宝贝去找永王、定王玩耍吧.

这般大的犬要喝奶,宫里有牛乳,先用牛乳喂它,等个把月后再让它吃其他食物,去吧!”

朱由检看到周后被朱媺娖的话气的面色发黑,眼看就要爆发出来的样子,于是他赶紧出来打圆场,顺势把朱媺娖给支到了别处。

这娘俩不知为何,彼此瞧着对方不顺眼,一见面说不上几句话就要呲牙。

“都怪皇上太过宠她!妾身说过多少次了,这么大的女儿家,要学的物事有多少?

琴棋书画不说,针线女红该学吧?

可她倒好,除了刁蛮任性,其余任何不会!连最该学的礼节都不懂!这般模样,将来出嫁还不是给天家丢人!”

周后眼看着朱媺娖得意地冲她挤了挤眼鼻后抱着小犬扬长而去,满腔怒火冲着朱由检而来。

“俗语说,树大自直,坤兴还未满十岁,现下还是小孩心性,这般大就要多由着天性来,等过几年长大成人,你就是盼着她这般任性跳脱也不可得喽!

坤兴已是懂得很多事,以后跟她说话,要多讲道理,尽量别训斥才好。

田国丈因为何事入宫?皇后可曾耳闻?”

脸上带着笑容目送朱媺娖蹦蹦跳跳的出了殿门后消失不见,朱由检略带感慨的回头笑着把话题转移开来。

时间过得真快。

脑海中,朱媺娖还是那个自己刚来时抱在怀里的孩子,眨眼间却已经有了大人的模样。

很多东西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

“田国丈为何进宫妾身并不知,嘉定伯倒是来过了,妾身将之赶了出去,并下令今后嘉定伯府之人若想进宫探视,须有妾身懿旨方可!”

朱由检最后的问话果然成功地将周后的注意力转移了过来。

周后气咻咻地反身坐回锦榻之上,将周奎的来意捡着紧要的说了几句,说到最后担忧地看着朱由检问道:“按理说军国大事,妾身无权过问,只是夫君此次弄出这等大事,会不会引发不虞之事端?左都督进宫是不是也与此有关?京师中勋贵众多,不知他们有何想法?”

“此事皇后不必担心,阳武侯、新乐侯等人都已就此事专门进宫找我,都表态明年夏收时会率先照章缴纳赋税给朝廷。

其余勋贵都未出声,不出意料的话,这些人都在看风色行事,到时一旦眼见大势难违,就算心中不愿,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下此事。

何况我还有其他应对之策,待明日便召集京师勋贵宣布,相信不会再有不识时务者敢逆势而为!

水哥儿还在熟睡?

我先去更衣,然后去其他两宫转一转,皇后命人准备晚膳即可,我与大伴由会极门一路疾行,午膳倒是克化的差不多了!”

朱由检简单解释了几句后,迈步向偏殿行去,紫鹃紧跟其后,王承恩则是挪回殿门口处,等待着朱由检出来,周后想了一想之后,轻叹一口,起身向后殿而去。

不过片刻工夫,换了一声宝蓝色便袍的朱由检从偏殿行出,带着王承恩去往了田贵妃住的承乾宫。

朱由检对这三个便宜老丈人的底细还是门清的。

袁也让为人最是低调老实,家中二子一女嫁娶的都是普通人家,袁家的收入以朱由检赏赐的店铺经营以及工程队的分红为主,置办的田地也不过万亩左右,在豪门云集的京师根本算不得什么。

袁家一年经商的收入大概有一万多两银子,加上田地出产,年入大概有两万两左右,虽然比普通人强之百倍,但在历代国戚里可以说是非常寒酸的了。

田妃的父亲田弘遇头脑灵活,为人四海,善于经营,结交广阔,名下的店铺商行每年收入不菲,再加上工程队每年的分红,不算田产的话,田府这几年年收入大概有五六万两之多,这在京师中也算的上相当不错的了,属于接近与豪门大户的水平。

朱由检对田弘遇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这位国丈在崇祯九年时曾经送了一万两银子进宫。

而那个时候因为朱由检还没有显示出强君的姿态,很多人并不买皇家的帐,所以田家还没有沾上多少光,这一万两银子可以算得上比较丰厚的一笔捐款了。

最让朱由检齿冷的便是正宗老丈人周奎了。

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渔利、以夷制夷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态站队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挡不住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五百六十六章 钦差人选、补充官吏数额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三百五十四章 缓图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九十章 平息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八十章 困难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四百八十四章 托孤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荡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阵击败你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六百二十八章 勋贵们的猜测和打算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业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战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