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临死也要带着别人陪葬

“繁若公,近日可有京师消息来到?

如此与民争利之大事,朝堂之上居然默然许之,此般情景,比之当年阉党为祸之时更甚!此乃欲亡我大明之兆啊!”

说话的是吴江本地乡绅韩玉国,是除了吴江头号官绅刘灿景之外,本地数得着的名士之一,家中良田有两万余亩,属于这次新政实施后利益受损最为严重的大户之一。

按常理来说,两万亩田地与那些宗藩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但这可是在繁华无比的江南地区。

整个吴江县总共才有七十余万亩良田,韩玉国与刘灿景两家便占有了五万多亩,从比例上来说,已经接近了各地宗藩田地的数目了。

“韩员外所言极是!

现下内阁以温长卿为首之诸人,日常均以巧言媚上、揣测帝心为荣,为保自家之荣华富贵,对今上欲断国之根基之举视若无睹,甚至是助纣为虐,公然蛊惑其逆天而行,此等贼子当天殛之!”

另一名当地士绅大户于元梅放下手中筷箸,拍着桌子痛骂道。

其余的乡绅也是纷纷用吴语指名道姓的痛斥开来。

“诸位,诸位,且听吾言!”

精神矍铄的刘灿景抬起双手往下压了压,止住了众人七嘴八舌的鸟叫声,随后接着道:“昨日间京师传来消息,为笼络人心,皇帝连连祭出大手笔,欲用此等卑劣伎俩来驱使天下官吏为其卖命。

堂堂大明天子,行事不是以大义为先,而是以小人之利为主,此等行径是欲羞辱天下读圣贤书之人吗?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辈自幼饱读诗书,事事处处皆以义字当头,对于皇帝此举当严词拒之,否则愧为读书明理之人!

诸位回府之后,要以面见或书信等方式,告知子侄故旧,对皇帝欲用钱财收买人心之举不必理会,一切当以江南民生为要义,为大义,牺牲此头颅又有何妨!”

刘灿景先是慷慨陈词一番,随后把皇帝最新推出的养老金制度、勤政养廉银翻倍制度、五品以上高官年底分红制度简略讲了一遍。

众人闻听之后,先是惊讶于皇帝如此败家行举,随后纷纷点头,表示回去后即刻按照刘灿景的嘱咐办好。

大明虽有当地人不得于户籍所在千里范围任职的传统,但这条举措严格意义上来讲,可以说并无卵用。

举个例子,松江府一名中榜进士因为这个规定去了杭州府任职,而杭州府某人则来到了松江府为官,双方上任不久,当地的官绅士绅便会找上门来,通过各种弯弯绕绕的关系,双方很快会在利益上达成一致。

如何一致?

你在松江府老家所有涉及官府的事情,我全包了,反之亦然。

就这么简单。

Wшw⊙ ttka n⊙ ¢〇

江南各地的官员大都与本地士绅的利益勾连在了一起,所以才有在座诸人的信心满满。

“繁若公,单单如此恐是不够吧?

若想使此残民之策废止,当以双管齐下为好,除却繁若公适才所言之策略外,号召江南各地民众群起反抗可为辅助之手段。

只要组织得当,江南各地民情汹涌,各个工坊罢工,漕运中断,那不用数月,宫里那位定会无法承受社稷动荡之祸患,此项恶政必会无疾而终!”

待众人表态完毕,韩玉国再次建议道。

“唔,韩老弟之言与老夫不谋而合!

此策乃是直击要害之良策,当须尽快付诸于行才好!

抵制恶政,确保江南繁华盛景,在座诸位贤良责无旁贷!

待稍后筵席毕,诸位贤良回返后,此二策可一并行之!

来!

诸位共同举杯!

为我辈行圣贤之夙愿,拯众民于水火,在座诸人共饮此杯!”

说到最后,刘灿景缓缓起身,红润的脸颊上意气风发,用慷慨激昂的语气大呼道。

其余众人也是纷纷站起举杯呼应,场上的气氛显得热烈无比。

就在这次宴会达到高潮之际,幽静的花园外似乎有呼喝声传来,众人纷纷转头看向长廊尽头的月门处,刘灿景已是眉头紧皱,不悦之情显露无疑。

就在他准备张口吩咐厅外的管家去看看出了何事之时,百余步外的月门处忽然显现一道道身影,打头之人停步迅速四下观望,待发现聚于此处的众人后,扬起手臂指向这边后喊叫了一声,随后带头向坐落在水榭上的鸣翠亭疾奔而来,一个个身穿蓝色罩甲的武士不断从月门处涌进花园中,随即分成两队,沿着两侧的长廊包抄了过来。

见多识广的刘灿景待来人奔到近处,看清楚那身蓝色罩甲后,面上神情顿时大变,两颊的红润顷刻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颓然之色,其余诸人看到一把把明晃晃的钢刀后也是相顾失色。

“哟呵,人不少啊,哈哈,这回可是发大了!

哪个是刘灿景啊?

瞧瞧你们这班老货,吃的倒是不坏!北地可有那么多穷苦人,饭都吃不饱!”

带队的吴谦当先迈步进入厅中,眼瞅着在座的足有七八人之多,心下大喜后扫视着一众脸色难看的乡绅开口道。

“老夫便是刘繁若!尔等何人,为何擅闯民宅?你等眼中还有王法吗?!”

刘灿景强忍内心的恐慌,端起架子斥责道。

“王法?呵呵,老子就是王法!

锦衣卫办差,都给老子老实点!

刘灿景,你与侄儿刘成仁欲行謀逆之事已经发了,现刘成仁已被逮获归案!

今日在场诸人说不定都是同谋!

来人!

许有成闻声缓缓转过身来,打量着身前数步外一身青色道袍、浑身微微抖动的刘灿景,静默片刻后轻叹道:“安享富贵不好?看你年纪也是快要入土之人,为何临死还要拖着一家老小陪葬?!”

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绪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六百三十三章 临死也要带着别人陪葬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五十章 残暴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十八章 容情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四十章 大战4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四十五章 郑芝龙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二百九十二章 郑芝凤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标是马尼拉的大佛郎机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九章 皇庄5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绪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八百四十七章 长公主殿下召见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战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