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临死也要带着别人陪葬

“繁若公,近日可有京师消息来到?

如此与民争利之大事,朝堂之上居然默然许之,此般情景,比之当年阉党为祸之时更甚!此乃欲亡我大明之兆啊!”

说话的是吴江本地乡绅韩玉国,是除了吴江头号官绅刘灿景之外,本地数得着的名士之一,家中良田有两万余亩,属于这次新政实施后利益受损最为严重的大户之一。

按常理来说,两万亩田地与那些宗藩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但这可是在繁华无比的江南地区。

整个吴江县总共才有七十余万亩良田,韩玉国与刘灿景两家便占有了五万多亩,从比例上来说,已经接近了各地宗藩田地的数目了。

“韩员外所言极是!

现下内阁以温长卿为首之诸人,日常均以巧言媚上、揣测帝心为荣,为保自家之荣华富贵,对今上欲断国之根基之举视若无睹,甚至是助纣为虐,公然蛊惑其逆天而行,此等贼子当天殛之!”

另一名当地士绅大户于元梅放下手中筷箸,拍着桌子痛骂道。

其余的乡绅也是纷纷用吴语指名道姓的痛斥开来。

“诸位,诸位,且听吾言!”

精神矍铄的刘灿景抬起双手往下压了压,止住了众人七嘴八舌的鸟叫声,随后接着道:“昨日间京师传来消息,为笼络人心,皇帝连连祭出大手笔,欲用此等卑劣伎俩来驱使天下官吏为其卖命。

堂堂大明天子,行事不是以大义为先,而是以小人之利为主,此等行径是欲羞辱天下读圣贤书之人吗?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辈自幼饱读诗书,事事处处皆以义字当头,对于皇帝此举当严词拒之,否则愧为读书明理之人!

诸位回府之后,要以面见或书信等方式,告知子侄故旧,对皇帝欲用钱财收买人心之举不必理会,一切当以江南民生为要义,为大义,牺牲此头颅又有何妨!”

刘灿景先是慷慨陈词一番,随后把皇帝最新推出的养老金制度、勤政养廉银翻倍制度、五品以上高官年底分红制度简略讲了一遍。

众人闻听之后,先是惊讶于皇帝如此败家行举,随后纷纷点头,表示回去后即刻按照刘灿景的嘱咐办好。

大明虽有当地人不得于户籍所在千里范围任职的传统,但这条举措严格意义上来讲,可以说并无卵用。

举个例子,松江府一名中榜进士因为这个规定去了杭州府任职,而杭州府某人则来到了松江府为官,双方上任不久,当地的官绅士绅便会找上门来,通过各种弯弯绕绕的关系,双方很快会在利益上达成一致。

如何一致?

你在松江府老家所有涉及官府的事情,我全包了,反之亦然。

就这么简单。

江南各地的官员大都与本地士绅的利益勾连在了一起,所以才有在座诸人的信心满满。

“繁若公,单单如此恐是不够吧?

若想使此残民之策废止,当以双管齐下为好,除却繁若公适才所言之策略外,号召江南各地民众群起反抗可为辅助之手段。

只要组织得当,江南各地民情汹涌,各个工坊罢工,漕运中断,那不用数月,宫里那位定会无法承受社稷动荡之祸患,此项恶政必会无疾而终!”

待众人表态完毕,韩玉国再次建议道。

“唔,韩老弟之言与老夫不谋而合!

此策乃是直击要害之良策,当须尽快付诸于行才好!

抵制恶政,确保江南繁华盛景,在座诸位贤良责无旁贷!

待稍后筵席毕,诸位贤良回返后,此二策可一并行之!

来!

诸位共同举杯!

为我辈行圣贤之夙愿,拯众民于水火,在座诸人共饮此杯!”

说到最后,刘灿景缓缓起身,红润的脸颊上意气风发,用慷慨激昂的语气大呼道。

其余众人也是纷纷站起举杯呼应,场上的气氛显得热烈无比。

就在这次宴会达到高潮之际,幽静的花园外似乎有呼喝声传来,众人纷纷转头看向长廊尽头的月门处,刘灿景已是眉头紧皱,不悦之情显露无疑。

就在他准备张口吩咐厅外的管家去看看出了何事之时,百余步外的月门处忽然显现一道道身影,打头之人停步迅速四下观望,待发现聚于此处的众人后,扬起手臂指向这边后喊叫了一声,随后带头向坐落在水榭上的鸣翠亭疾奔而来,一个个身穿蓝色罩甲的武士不断从月门处涌进花园中,随即分成两队,沿着两侧的长廊包抄了过来。

见多识广的刘灿景待来人奔到近处,看清楚那身蓝色罩甲后,面上神情顿时大变,两颊的红润顷刻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颓然之色,其余诸人看到一把把明晃晃的钢刀后也是相顾失色。

“哟呵,人不少啊,哈哈,这回可是发大了!

哪个是刘灿景啊?

瞧瞧你们这班老货,吃的倒是不坏!北地可有那么多穷苦人,饭都吃不饱!”

带队的吴谦当先迈步进入厅中,眼瞅着在座的足有七八人之多,心下大喜后扫视着一众脸色难看的乡绅开口道。

“老夫便是刘繁若!尔等何人,为何擅闯民宅?你等眼中还有王法吗?!”

刘灿景强忍内心的恐慌,端起架子斥责道。

“王法?呵呵,老子就是王法!

锦衣卫办差,都给老子老实点!

刘灿景,你与侄儿刘成仁欲行謀逆之事已经发了,现刘成仁已被逮获归案!

今日在场诸人说不定都是同谋!

来人!

许有成闻声缓缓转过身来,打量着身前数步外一身青色道袍、浑身微微抖动的刘灿景,静默片刻后轻叹道:“安享富贵不好?看你年纪也是快要入土之人,为何临死还要拖着一家老小陪葬?!”

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七百一十一章 废除选秀女制度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六百三十章 你们锦衣卫都是乡下人吗?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斗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蛊惑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置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三百八十七章 狭路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卫1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九十一章 善后第六百八十九章 孙传庭纳妾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章 客户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二百一十八章 弑父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五百零一章 新设府县与驻军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六百二十八章 勋贵们的猜测和打算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