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

看到许有成犹豫半天,最终答应了自己的请求,方文心下大感舒爽,随后两人就接下来如何行事再次商议一番,方文心满意足地起身告辞离开。

在迈出千户所大门数步之后,方文突然敏锐地觉察到,在街头巷尾间,正有不少隐藏的目光正在观察着自己。

他心里顿时醒悟过来,这些肯定是苏州城内的士绅大户们派过来打探情况的,因为惧怕门口值哨的校尉的缘故,所以躲在远处观望着风色。

反应迅速地方文随即停下脚步,脸色在一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他先是抬头望天呆愣半晌,然后装模作样地摇头叹息了一声,缓缓转身冲着卫所署衙上下打量一眼后,一甩袍袖迈步走向停在一侧的官轿,等候在此的管家打起轿帘,方文躬身钻入轿中,随后四人官轿晃晃悠悠地起行而去。

卫所门口值哨的校尉看着方文这一连串莫名其妙的举动,心里不觉有些诧异:这位知府适才还一脸轻松的模样,怎地忽然之间就变了颜色呢?

这当官的真是变脸如翻书啊。

那些偷偷摸摸窥视方文的各家各户派来的管家仆从,在看到方文离去之后随即也四散而走。

方文回到府衙之后,立刻打发管家去把任元山喊到了后宅的书房之中。

“老任,本官之本意,原是想借着锦衣卫这把利刃,威吓一下不服朝廷号令之人,没想到此次许有成居然有借揭帖之事大肆牵连之意,若是任由厂卫肆意妄为,那苏州之士绅可就有灭顶之祸啊。

刘繁若此等四品致仕高官说拿就拿,其他人谁敢言能脱得过去?”

方文一脸沉重之色,语气中透着一股无奈之情。

“那该如何是好?

府尊来苏州府已有两载,应该知晓,这些士绅大户其实并无视朝廷如无物之意,咱们苏州府每岁上缴之赋税也是在各府中名列前茅,此次事端看似汹汹,实则众人只是一时之间有些肉疼,想着借机发泄而已,若是被以謀逆论处,下官也替他们觉着冤屈啊!

府尊,关键时刻,身为苏州主官,你可得想法阻止他们才好,要不然咱们这官声在士林中可就彻底毁了啊!”

任元山在苏州任职日久,与部分士绅日常之间走的很近,听到方文如此说道,任元山不由得有些着急起来。

这事不能再无限制的扩大下去了。

要是与自己交好的士绅也不幸被厂卫罗织罪名拿进厂卫大牢,这万一要是把自己抬出来,那可就黄泥巴落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本官此去有许有成面议,试图说动他放弃株连、只诛元凶。

开始他也是执意不肯,妄想于此事中捞取晋升之资本,但是在本官晓以大义、直指其此举可能会破坏圣上大政方针之后,许有成态度有所松动,但最终仍未松口。

本官在回返路途之中静思一番,觉着此事应当从两处着手,或许会取得可喜之成效,不过,此事尚需老任你从中费一番力了,你要是能在接下来之事情中有所收获,那此事大有可为!”

方文先是说明了一下今日去千户所的结果,随后目视任元山,将自己打算让苏州城的士绅大户签下保证书的计划讲了出来。

“府尊实在是高明!此策的确大有可为!下官以为,只要能确保不被牵连进謀逆案中,苏州府大部分士绅还是开明的!

下官这便去召集相关人等与其协商一番!”

任元山琢磨了片刻,觉得眼下来讲,方文这个办法应该是最佳策略了,只要别把与自己相熟之人牵扯进去,那自己就不会深陷其中,落得个无妄之灾。

“老任,咱俩也不是外人,本官跟你说句腹心之言。

只要圣旨到达,我苏州府能在士绅一体纳粮这等大事中拔得头筹,那你我之名定会入得圣听,本官估计在此地也不会待多久了,而苏州知府之位。。。。”

为了最大限度的激发任元山的办事热情和效率,方文不失时机地抛出了一张大饼。

“府尊说的哪里话,为圣上尽责,为朝廷办差,是我等义不容辞之事,升擢一事下官根本不去多想!

府尊且安座,下官去也!”

任元山强忍欣喜之意,义正言辞的表明了态度,随后起身告辞疾步而去。

接下来的几天内,任元山连续召集苏州城数得着的乡绅大户们与会,摆事实讲道理,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劝说士绅们认清形势,千万莫要行错踏错,最终落得人财两散的结局。

期间虽有不少士绅因为恐惧害怕的缘故,在任元山的一番说辞之下动摇起来,当仍然有一部分人接受不了任由别人抢自家钱财的事实,举出大明历代帝王如何善待士绅种种事实,与任元山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任元山将劝说无果,数次大怒之下便欲起身离去,但因为考虑到很可能自己会身涉其中,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就在几次会商后,双方向陷入胶着状态时,击垮士绅们最后一丝幻想的残酷现实到来了。

接到了将松江府袭官案犯押赴苏松常各府闹市处斩的圣旨后,一队队锦衣卫各自押解着或百十口,或几十口的人犯分赴各处城中,在闹市中将各家大小人丁当众砍下了脑袋。

一时之间,苏松常三地府城中观者如山,随着监斩官一道道命令发下,各个闹市区顷刻间血流成河,强烈的血腥味冲击下,不少人吓得晕倒当场,有个别胆小的甚至吓得大小便失禁。

或是亲眼目睹,或是听人描述这一惨烈场景后,苏州城所有士绅大户都吓破了胆,随后便在任元山再次召集会商时,痛痛快快地在拟定好的文书上签字画押。

也由不得他们不害怕。

顾吕徐周四姓海商在江南一带可是赫赫有名,不论是家世还是财富都是冠绝一时的人物,没想到这回却被厂卫连根拔起,所有荣华富贵眨眼间烟消云散。

苏州府的士绅们在恐惧之余,各自掂量了一下,从四姓海商到最近的刘灿景,哪一家的分量都是不轻,可最后如何?

在刀把子面前,什么名望关系、豪宅钱财,统统没派上任何用场。

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三十六章 朝会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七百零九章 现皇后找前皇后诉苦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赏、后事安排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六百三十三章 临死也要带着别人陪葬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标是马尼拉的大佛郎机人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五十七章 破敌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八章 皇庄4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惧怕的怪兽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态站队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五百六十六章 钦差人选、补充官吏数额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