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

在距离南京城还有数里地时,卢象升吩咐停车,随后在随从的服侍下换上官服,一名护卫牵过五明骥,卢象升搬鞍认凳跨上战马,随员们打起全套钦差仪仗,护卫们骑马随扈四周,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着南京城进发。

从南京码头雇来的十余辆马车车夫们,目瞪口呆的看着迤逦而去的一行队伍,心里既感惊异又觉兴奋,没想到自己这辈子居然能有幸能运了一回朝廷大老爷。

话说,这些大老爷们不都是坐着八抬大轿吗?这位大官怎地与商贾一般乘坐马车呢?

这也太不气派了。

尽管卢象升素来低调,但他并不是不知变通之人。

在这里打出仪仗,为的就是不被南京官员们误认为他是故意便装暗访、存心来找茬的。

果然,老远便看到钦差仪仗后,把守聚宝门的兵卒立刻分出两人赶了过来,在问清楚是哪位上差之后,两人立刻一路狂奔回到城门处,带队值哨的队正立刻牵过一匹马来,打马向城内疾驰而去。

卢象升吩咐队伍放慢速度缓步前行,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左右的工夫,江苏巡抚赵之用带着左右布政使、按察使、南京知府冯友明及其他主官急急忙忙地赶到聚宝门外,迎候卢象升的到来。

年过四旬的冯友明原为工部都水司员外郎,因为几年来一直奔忙于大明受灾诸省,指挥和亲身参与到了各地开荒拓田、兴修水利的浩大工程中去,并且功劳卓著,所以被超擢为了南京知府一职。

与冯友明情况相似的就是现任江苏巡抚赵之用了。

作为从平凉府知府一下子被拔擢为一省巡抚大员的赵之用,其行事风格实属大明官场中的另类。

其实按照关系来说,赵之用与冯友明是颇有渊源的,两人在工部虽然共事很短,但也是彼此相熟,并且两个人的处事风格极为形似,都是踏实肯干的那种。

赵之用在任平凉知府前,曾在工部带过七年,最后是从营缮司郎中的位置被调到了陕西平凉府。

赵之用到任后,在感怀圣恩的同时,继续保持了低调朴实的作风。

他带着随从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跑遍了下辖大部分州县,了解当地情况并指导当地修缮和维护各地水利设施,以确保这些设施在灌溉农田后,还能有效地预防雨季带来的水患。

不过赵之用最近一段时间也正在为传闻中的新政已是头疼不已。

自从这个消息传开后,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都会有致仕官绅、势力极大的士绅大户们找上门来,以各种软硬不同的方式对他进行施压,逼迫他上本朝廷停止这项新政的出台。

这些纷乱复杂的人事关系,让习惯务实、不喜应酬、性格温厚的赵之用厌烦不已。

但因为这些来到衙门的各色人等,每一个人后面都是牵扯着无数的情面关系,身在官场的赵之用还不能轻易得罪他们,每次还得好言相劝,表示出同情和理解之意,直至对方离去为止。

就在赵之用感到身心俱疲之际,忽然接到衙差来报,说是有钦差已至城外,赵之用稍微一琢磨后顿时大喜过望。

他已经猜到来的是卢象升了。

这位内阁重臣南下已有一段时日了,此次突然抵达南京,意味着松江府之事已经办妥,这是奉命前来南京镇场子来了。

只要有这位威名素著的重臣压阵,自己这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

“卢阁部亲临南京,实是令下官等倍感荣幸!

阁部应当早些遣人知会,下官等可好去码头迎接啊!

此番不告而至,倒是让下官等感觉失礼直至!”

赵之用先是报名参见过卢象升,随后便将前来迎候的诸人向卢象升一一作了介绍,卢象升对诸人微笑点头示意后,拒绝了赵之用请他入轿的邀请,跨上战马进入城中,南京诸官赶紧纷纷入轿跟随在后。

约莫小半个时辰后,众人来至聚宝门南京城西南位置的官驿,卢象升翻身下马,在诸人的陪同下进入官驿安歇。

“闻道,本官于内阁时便翻阅过江苏行省几份奏报,其中所提俱是切合实际之奏请,江苏行省去岁取得之政绩也是卓然不凡,从这一点看出,闻道实属才能出众之人,这也是圣上及阁臣们最为欣赏之处,本官对此也是赞赏不已。”

按照一贯的行事风格,卢象升在入驻之后并未歇息,而是将赵之用和冯友明两人留下座谈,打算在询问和了解当地情况后,再与之商议接下来的对应之策。

“阁部如此夸赞,下官实是受之有愧。

下官与广志皆属本分务实之人,日常也是皆以亲力亲为为己任,其意便是想使治下黎庶能够早日温饱度日,如此方不负代天牧民之初心,目下虽是取得些许成就,但距圣上之托还是差之甚远,今后还需更加勤勉尽职方可!”

面对这位素无交集地重臣如此直言不讳的夸奖,赵之用心下温暖之际,赶忙起身拱手逊谢,顺便也将冯友明提了一句。

“二位且坐。

只要是一心为公、实心任事之人,不论是圣上还是朝廷自会看在眼中。

本官此次前来南京之意,想必你二人心里都清楚,对于此次士绅一体纳粮之新政,你二人有何看法?南京各方面反响如何?”

故此,圣上特遣本官前来,目的便是啃下这块硬骨头,在确保江南稳定的前提下,在南京全力推行新政,期间凡有阻碍者,均一力拔之!”

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极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二百七十二章 冲锋第三十六章 朝会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二百八十四章 设想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长公主殿下召见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赏、后事安排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