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

既然“老司机”如此着急,那要不趁机敲他一杠子,把矿泉水高价卖给五内俱焚的荷兰人,似乎有点说不过去,毕竟跑了这么多年的货运,“老司机”还是相当有钱的。

在召集内阁重臣以及五军都督府大都督们会商后,针对荷兰方面的诉求,大明朝廷发布了郑重声明:

大明帝国朝廷一贯坚持贸易自由的方针和政策,愿意与各国之间开展各项贸易往来,以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并期待通过多边贸易给本国民众带来更多福祉。

大明帝国朝廷坚决反对有关国家单独制订歧视性贸易法案,对此不予承认。

为遏制贸易保护主义苗头的出现及发展势头,大明帝国军队将会在必要时,采取有力手段,坚决打击这种危害各国经济发展的行为。

大明帝国与荷兰王国之间有着悠久且友好的交往历史,双方在诸多领域都有着非常良好的合作和往来,大明帝国皇帝陛下及大明朝廷对此表示满意和认可,并期待双方在更多层次和领域开展更加密切的合作,使两国关系上升到新的高度。

为彰显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应荷兰王国政府的诚挚邀请,大明帝国海军混编舰队,将会远赴欧洲,与荷兰海军在“特定”海域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以促进两国军队之间合作关系再上一个新台阶。

除了这份必须的声明外,经过一番时间不长的谈判,荷兰方面接受了大明给出的解决方案。

荷兰将以四十万两白银的价格,购买金州造船厂已经完成海试的一艘“昆仑级”战舰。

“昆仑”级和其他级别战舰的设计图纸一直留在金州船厂,在首舰服役后,已经摸索出经验的船厂工匠们,在几个大型船坞辛勤劳作,并于十八个月内相继造出了一艘“昆仑级”、两艘“裂天”战舰,随后在武备齐全的状态下完成了各舰的海试。

为了维护海上贸易的安全,防范类似于《航海条例》的法案再度出现,双方认为必须加强海军的建设,荷兰将会派遣造船专家,协助大明工部将作局,在金州造船厂设计并开建新型战舰。

初步方案为,新型战舰吨位在两千五百吨左右,长度约为三十丈,也就是一百米左右,宽度为七丈左右,约合二十米,配备各种口径的火炮一百到一百二十门。

大明帝国海军将与荷兰方面共同管控马六甲海峡,并择期在相关地点建立海军基地。

大明支持荷兰在北美开发活动,反对其他国家对荷兰在北美已开发土地的侵害行为,并愿意与荷兰对北美进行共同开发。

之所以特意提到这一条,就是为了防止历史上英国在击败荷兰后,向北美地区移民所产生的隐患。

大明海军混编舰队将由北海舰队一艘“昆仑”级、两艘“补天”和“裂天”级战舰、南海舰队两艘新接收的“裂天”级战舰以及其他共计十六艘各型舰只组成,官兵约为四千人,由北海舰队都督刘国能作为舰队提督,南海舰队都督郑芝豹副之。

“昆仑”级战舰造价已经降低至二十五万两左右,这次可以从荷兰人那里赚到十五万两银子。

作为全球第一造船大国,对从大明购买战舰一事,荷兰人心里当然是不情愿的,尤其这艘战舰还是荷兰人设计的,但因现在荷兰缺乏这种重型炮舰,所以明知道自己建造会省下大笔银子,由于时间紧迫的缘故,现在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此事。

此次大明海军编队远航欧洲所需费用预计约为五十万两白银,此项支出将由荷兰政府全额负担,并于五年之内分期支付给大明户部。

在协议达成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将会派人前往金州造船厂接收战舰,之后与北海舰队新入役两艘“裂天”级战舰及官兵一道奔赴马尼拉,与大明混编舰队汇合后向欧洲进发。

在与大明达成相关协议之后,巴列维特和范布隆霍斯特都是欣喜不已,能够从遥远的东方获得强大的助力,这对荷兰海军接下来与英国海军的一系列海上会战有着十足的助益。

此次虽说大明派出的舰队从数量上看,似乎并不起眼,但荷兰人却非常清楚,这十六艘战舰上的火力配置可是十分强悍的。

只要明荷两军配合默契、战术得当,集中优势火力寻找战机,争取一战将英国海军主力舰队打残,那么不单是眼前的困难迎刃而解,而且作为战胜国,荷兰方面将会从中得到更多的好处。

现在唯一令人担忧的是大明海军高级将领的海战指挥经验,以及对战争开始后复杂的海上地理条件的熟悉度和适应度,为此,范布隆霍斯特在谈判中委婉的提出,能不能让荷兰海军军官参与到大明每艘战舰作战时的指挥调度上,以免影响整个战事的进程和结果。

荷兰人的担忧并不是毫无根据的。

相对于以郑家为主体而组建的南海舰队来讲,北海舰队虽然实力雄厚,拥有当时最具威力的战舰,但刘国能、张文耀以及手下的将领们,对于海战的经验还是十分匮乏的,在与海战经验极为丰富的英国海军对战时,一个应对失误,很可能就会让整个舰队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在得知荷兰人提出的建议后,朱由检从善如流,答应了荷兰方面的要求,允许有着大把海战人才的荷兰海军派遣军官登上大明战舰,“协助”指挥大明海军舰队作战。

对于双方语言沟通存在障碍的问题,几年前出访欧洲使团的成员们再次派上了用场。

经过细心挑选,数十名粗通荷兰语的留学少年被派往各艘战舰上担当通事,以便于明荷将领之间能够更好的沟通。

至于双方战舰之间如何配合,除了上述举措外,荷兰人还将把压箱底的宝贝拿出来与大明海军共享,那就是刚刚诞生不久的新型指挥方式--------旗语。

旗语是英国人的最新发明创造,在这次与荷兰的海战中进行了尝试,效果还是不错的,荷兰人也是从被俘的英国海军军官那里“学来的”,为了确保战争的胜利,荷兰人“无私”将其贡献了出来。

大明海军这次远征,也并不是去了马上参战,双方将会磨合一段时间后,再根据情况进行部署和调配,这种基本的战争常识大家都明白。

崇祯十八年九月,大明混编舰队在荷兰战舰的引领下,从马尼拉出发,跨越破涛汹涌的印度洋,奔赴欧洲战场。

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杀官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四百三十九章 后路危机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二百章 客户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战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渔利、以夷制夷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四十章 大战4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七十章 商路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五章 皇庄1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三十六章 朝会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十七章 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