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

“爹爹爹爹!秀芝不要离了爹爹!秀芝能挑水、打猪食、做饭、捡柴、收田、浆洗衣衫,怎样的活计都能做得!秀芝吃的也少!秀芝只想着与爹爹弟弟到老了也在一起!就算死也要死在一处!”

一直站在屋外倾听父亲与吴伟业说话的秀芝冲进里屋,扑到躺着的父亲怀中一边大哭一边央求着,恳求爹爹不要将自己和弟弟卖掉,无法动弹的孙成也是悲从中来,伸出颤抖的手抚摸着女儿的发髻,热泪忍不住滚滚而下。

他恨自己现在成了残废之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只有七岁的女儿挑起了养家的重担,用稚嫩的肩膀扛着这个家艰难前行,可她还只是个孩子啊!

吴伟业深吸一口气,强压住翻滚激荡的心绪,缓缓开口道:“今日既是吾遇到秀芝,亲眼目睹汝家之困境,那便绝无袖手旁观之理!”

说罢,吴伟业迅即转身出了里屋,向着院外大步而去,秀芝赶忙直起身来,抹了抹眼泪后追出屋外。

“大叔!天都黑了,你可要举火把!村子外面有野兽!”

吴伟业闻声停住脚步,转过身来,在昏暗的光线中注视着几步外这个过早成熟懂事的女童,心中的怜悯之意大盛。

“秀芝小娘子,大叔保证,不用数日,你将不会再如此艰难存活!

大叔将会尽自己之力,使天下诸多如你般之孩童整日笑声充盈!”

天色黑的透彻时,永安禅寺后院的一间客舍中,吴伟业正在明亮的烛火下奋笔疾书,但这一次他写的却并不是诗词游记,而是对近日偶遇秀芝以及孙成一家困境的描述,并且用大段文字,表达了自己对底层民众的同情,也对朝廷施政方略提出了质疑。

孙成一家的状况,在大明绝非少数,尽管皇帝所施行的仁政是千古未有之举,但在这种惠及万民的策略下,还会有很多被无视和遗忘的角落,在这些角落里,也有无数鲜活如秀芝般的生命,挣扎在死亡线上。

如何尽可能的让每一条生命都能更有尊严的活着,而不是如孙成一家那样整日苟延残喘着,直至最后无声无息地离开人世,朝堂大佬们应该对此反思并予以解决,否则便是尸位素餐之辈,不配坐于高位。

吴伟业在结尾时毫不避讳的将这段话写了上去。

已经醒过酒来的龚鼎孽在看过吴伟业的行文时不置可否,只是劝说他不要太过锋芒毕露,这篇文章若是刊发在皇明周报上,指不定会得罪多少大人物,那样的话对他的仕途极有可能产生很坏的影响。

没想到的是,龚鼎孽自以为一番好意的说法却让吴伟业彻底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性情中人的吴伟业很希望能从这位好友口中,听到与自己相似或是一致的观点,那便是对人性的关怀和关切,而对方看完这篇文章后,首先想到的便是前程和利益,这让吴伟业顿时大为不齿。

在假意与龚鼎孽寒暄几句后,吴伟业便以困乏为由送客出门,心下已经打定了与其断绝来往的主意。

道不同不相为谋。

有才无德之辈,哪里配得上与吾为友!

多年的交往,算是自己识人不明!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早早便起床洗漱完毕后,在给龚鼎孽留下一张有紧急公务在身的便笺后,吴伟业便匆匆乘车动身赶回京师,吴家的仆从则是暂留寺里,龚鼎孽主仆将会乘坐另一辆马车回返。

明天便是新一期皇明周报发行之日,吴伟业要赶在排版定稿前,把自己这篇文章刊登在上面,然后他会安排府上的管家再来一趟赵各庄,把秀芝一家三口接到京师,给孙成医治断腿,之后把他们一家人收留在府上。

作为皇明周报的副主编,吴伟业享受的是从四品的待遇,每月六十五两俸禄,每年年底养廉银四百两,再加上四海商行的分红股息,一年收入一千五百两左右,更别提昆山老家家族中的产业红利了,林林总总算起来,吴伟业身家算不上豪富,但也是相当可观了。

回到京师的吴伟业并未回府,而是直接让车夫驾车驶到报社公署,吴伟业下车进门后直奔主编朱之瑜的公房。

“骏公不是携友登高去了吗?怎地回返如此仓促?可是香山盛景入不得汝之目?”

看到匆匆而入、一脸严肃神情的吴伟业,正在审稿的朱之瑜先是一愕,随后叫着吴伟业的字开玩笑道。

对这位比自己小十岁的大才子,朱之瑜还是非常欣赏的,平日里两人也是时常清茗一杯、坐而论道,在诸多事务上,两人的观点还是十分相似的,在朱之瑜严谨务实的作风影响下,一年多来,原本有些浮躁轻狂的吴伟业也逐渐变得沉稳内敛,对时政和民生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多,整个人变得更加有血有肉起来。

“楚屿兄,香山盛景的确美不胜收,览之令人沈醉其中!

只惜,如此美景之下,确有令人痛心之事!弟观闻之,便觉当登载于报纸之上,使有心人为之警醒,莫要再以身处千古盛世而自傲!”

吴伟业拖过一把交椅坐在了朱之瑜大案的对面,随后自袖中掏出自己昨夜写就的文稿递了过去。

朱之瑜有些诧异的放下手中的稿件,接过了吴伟业递来的文稿笑道:“吾观骏公颜色,似是遇有不平之事,不过,汝之所言吾倒是甚为赞同!

吾以为,崇祯盛世只是刚刚开启,离鼎盛之日还是相距甚远,吾辈之人当以手中之笔针砭时弊,力促这盛世如你我所愿!”

说罢,朱之瑜低头看起了文稿,随即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骏公此次香山之行所获甚巨!

若非骏公此文,吾亦不知在京畿之地,竟然有如此困顿之户!

而据此推断,天下如孙成之家者不知凡几!

此事不仅当使朝堂诸公警醒,我皇明报社亦当引起反思!

采编诸人虽亦亲临市井之间,以观动态而征素材,但却足不出京,无法体验更多民间疾苦!

此策当改之!

骏公此文当于明日头版头条予以刊发!

报社要成为天下之良心之所在!”

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六章 皇庄2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六百九十章 未来的接班人选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瘪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四十五章 郑芝龙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会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二百九十二章 郑芝凤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八百五十一章 内讧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