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

青州知府宋政远在与府衙同知、通判等几位主官商议一番过后,考虑到事情的特殊性,以及耽误工期带来的不良影响,遂一致同意,派遣李建业前往淄河水库工地,作为临时主事,负责主持水库修建等全面工作。

李建业这次看准机会挺身而出,就是想寻求在这项大型水利工程中立下功劳,以便有机会摆脱吏员的身份,从而一跃成为朝廷经制官员,让自己的家族成为官绅阶层,为此,在青州府颇有势力地李家也是下了不小的本钱。

朝廷选官制度早就有了巨变,这是众所周知之事。

衙门中的普通吏员如果在政务处理中表现出众,只要活得上官首肯,在层层上报和审核之后,是有极大希望获取官身的,这也是各地官府中的能吏一改以前慵懒散的作风,极力表现才能的最大动力。

朝廷新规实施数年来,青州府下辖两州八县中,已经有三名各房吏目,凭借自己在某项政务中的突出表现获取了八品到七品不等的官身,这种成功的事例更加激发了像李建业这种家资颇丰、但却并非官绅阶层的吏员。

但是,想要让家族迈入官绅阶层,能力是一方面,机会也是相当重要的。

李建业虽然因祖传技艺在身,精通大小水利土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但却一直苦于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因为青州府这几年并没有什么大型水利工程开建,平时各州县顶多就是修个水渠、挖个稍大些的塘坝蓄水之类的,这些技术含量太低的工程根本用不到专家来知道,当地官府工房就给办的明明白白的,李建业想立功都没得机会,这也让年近四旬的他郁闷也不宜。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

就在李建业越来越失望的时候,淄河水库经朝廷批准开工了,并且工程量十分巨大,初步预算的话,整个工程至少需要三至四年的工期,这期间保不齐就有什么机会。

果不其然。

工程刚刚开始两个月就因意外被迫停止,而这个意外恰恰是李建业最希望看到的。

活该李家祖坟冒青烟,各种机缘巧合之下,终于轮到李建业闪亮登场了。

在获准全面主持工程施工任务后,李建业带着几个同样精擅水利工程的堂兄弟连夜赶到数十里外的淄州府衙,在第二天与州衙主官们取得联络并拿到相关资料图纸后,不顾旅途劳顿,当即赶赴施工现场进行勘察。

由于工程已经停下了近十天的工夫,驻留在工地的万余青壮劳力每天的吃喝嚼用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因为没有接到上峰遣散的命令,淄州府衙也不得不从库房中拿出粮食物资供应这万余劳力,虽说不干活的日子不用支付银钱,但粮食物资的消耗也让淄州衙门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就在州衙仓房眼看支撑不了数日,州衙已经向青州府衙去函询问到底如何处置,顺便再索要钱粮之际,好消息终于来了。

李建业的到来让淄州主官们松了一口大气。

毕竟这万余人聚在一起,要是一旦粮食供应不上,工地上再出现什么意外,这么多人以出事就不是小事。

现在州衙的衙役捕快早就被派去工地巡视,州衙主官们也是轮流每人去工地值守三天,就是为了防备出现不可控之事,真要有什么意外发生,那他们这官帽子可就难保了。

停工近十天,万余无所事事的青壮民工已经出现不稳的迹象,打架斗殴等小事件屡屡发生,很多人吵嚷着要返回家中,要不是有拿着武器的快班捕快们强力压制,再等上几天,说不准真的会发生不测之事。

李建业等人在花费半天时间,对照图纸勘测现场后,当即与值守的州衙主官商量一番后,将青壮们召集到一起当众宣布,工程即时复工,所有各村带队的里长工头照原方案带队开始施工。

为了激发士气、稳住人心,李氏家族特意拿出上百银币,购买了百口肥猪,几十只肥羊,安排家里的管家带着十几名仆从将牲口赶到工地上,并在复工当晚宰杀后供施工青壮们食用。

此举果然奏效。

在大吃一顿后,青壮们精气神迅速恢复到原先那种良好的状态,从第二天上工后也是个个干劲十足,这种状况也让连日来神经一直紧绷的州衙人员彻底放松下来。

李建业在复工后去往各处工地巡视中发现,青壮们使用的推车装载土方太少,这就导致从挖土装车,一直到把土方运到坝基,大部分的时间都耗费在中间的路程上,长时间累积下来,工程的进展速度极慢,工期将会比预计的还要延长许多。

在经过几天的思索考量后,李建业拿出了一张现用推车的改进图,将其交到来工地巡视的淄州知州王家方手中,后者当即拍板,安排人手立刻拿着新型手推车的图纸,回州衙组织人手,找到材料后马上开始装配试制。

这种新型推车其实很简单,就是将现在的推车车架加宽,车轮还是一个,但车架加宽后,运土方的垛篓从一个变成左右两个,并且在推车的前部装上一块木制挡板。

没过两天,新造的两台手推车便送到了工地上,李建业特地吩咐找了一名膀大腰圆的壮汉,一名瘦弱矮小的普通青壮,两人分别用新推车进行装运实验,结果是出人意料的好。

那名壮汉使用新型推车,一次可装运千斤左右的土方,那名普通青壮也可装载六七百斤之多,这比之前那种单个垛篓、最多装载三五百斤的旧式推车,效率提高数倍,并且平衡感更好,装载土方虽多,但比从前行走起来更加稳当。

王家方见状大喜。

他立即吩咐下去,州衙拿出银钱,组织人手大力生产新型推车,并准备回到衙门后,将这一新的生产工具往上呈报,在给李建业邀功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朝堂大佬的视线中。

在没有机械化的时代,任何新型生产工具的诞生,都是对生产力的极大推动,这可是大功一件。

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四十五章 郑芝龙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渔利、以夷制夷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三百五十四章 缓图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二百五十七章 会面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七百一十六章 错估形势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七百一十六章 错估形势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渔利、以夷制夷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毁江南利益集团核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五百零五章 会商裁兵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八百七十六章 医疗不能私有化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心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