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渔利、以夷制夷

到了李怀普这个级别,已经有获知朝廷机要大事的权利。

比如这次明军在日本的行动,在相关消息传回国内后,朝廷会将其以通报的形式及时下发到从四品以上的高官手中,以这种有意识地举动来培养高官们的大局观,同时也能让更多朝官获得参与政务的荣誉感,增强朝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李怀普在题本中坦言,朝廷想要经营好日本,最好要借助外力,在其国内制造不可调和之矛盾,这样大明留驻人员才能够在其中扮演调停和仲裁者的角色,用各种手段不使一方做大,维持其国内局势的平衡,以凸显大明的重要性。

而从交趾向日本大量移民,也能使大明避免重蹈成祖年间,在交趾设立布政使司失败的覆辙,让明人成为交趾北部真正的主人,这样才能做到长治久安。

李怀普的方案有点后世某朝“以夷制夷”的味道,虽然这个策略在当时因国力衰微而失败,但现在的大明国力却处在异常强势的地位,所以这个策略还是有很大希望能够成功的。

这就考验派驻日本的大明官员的政治智慧了,只要把握好火候和时机,掌控日本全局会更加容易。

尽管李怀普没有明确说明应该采取何种具体措施,但朝堂大佬们都是贯使手段的官场人精,哪能不懂得题本里没有表达明白的意思。

以交趾人狡狯狠辣的习性,当他们被移民到日本之后,肯定会与当地人产生发生矛盾和冲突,而一旦双方冲突加剧,出现多人死伤、局势动荡的情形,那么在日本国内武装力量被解除后,也只有大明驻军才能起到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只要略施手段,双方谁也翻不起大的风浪。

不过如此一来的话,交织移民的数量就不能太少,并且不能分散安置,只有让这个族群形成大量的聚居安置区,才会让日本当地人感受到威胁。

李怀普的策略受到内阁重臣的广泛赞同,朱由检看过之后也是颇为赞赏,同时也对这位大臣的能力表示了认可。

在这份题本的票拟上,内阁提出了更加完善的策略。

阁臣们认为,李怀普策略可行,但实施却不要急于一时。

现在日本全境局势并未彻底稳定下来,毕竟大明与日本隔着东海,信息传递极为不便,太子虽然与日本新幕府签订了《平户条约》,但具体操作起来并非一朝一夕就会见到效果的。

尤其是解除武装这一条,中间应该会遇到不小的阻力,大明官军清剿各地大名怕是会费一番手脚,这个过程或许会有年余的时间。

既然如此的话,那广西布政使司可以先着手做好准备,等到时机成熟后便开始展开迁移工作。

这种准备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交趾人进行甄别,将那些凶顽之户罗列出来,温顺听话的则会被留在当地。

迁移的方式也没必要太过怀柔,所需粮食物资就让移民们自带就可以,反正是搬家吗,交趾人当然要把家当全部带走。

到时候就告诉交趾人,要把他们迁到大明内地,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只要到了港口上了船,就由不得他们了。

广西总兵要派遣军卒负责全程武装押解,路上要是有挑事闹事的,直接就地斩首,相信铁与血会让交趾人学乖。

移民总人数初步定在三十万左右,人数每次以五百户左右为宜,一次性迁移太多,会给各方面带来不小的压力。

五百户的话,人口当在三千左右,只要前队出发五日后,第二队接上,这样不间断的外迁,三十万左右的丁口也就两年左右就能迁走。

以交趾人超强的繁殖能力,这三十万左右的人口看似不多,但数十年后,就能在异国他乡繁衍出数倍,至于再往后能达到多少人口,那就要看历史的变革了,这是朱由检无法预估的,也是没办法左右的。

内阁的票拟建议,在开始一名之前,广西官军要寻机对盘踞在升龙府的郑氏老巢发动攻击,争取将其一举覆灭,彻底消除郑氏集团武装力量给大明移民带来的威胁和隐患。

两年来,广西官军与郑氏集团的军卒交锋不断,狼土兵们以剽悍的武技、对地形和气候极强的适应能力,在新式枪炮的加持下,给与郑氏军卒予以重大杀伤。

据粗略统计,经过大小数十次战斗,官军共杀伤郑氏军卒以万余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郑氏集团的财力几近枯竭之境,最近半年来已经很少组织起大规模武力反攻。

郑氏基于此点,内阁建议皇帝下旨,命令广西总兵黄震挑选精干人手,对升龙府进行突袭,争取将郑氏一脉重要人物一网打尽,大伤其元气,使之再也无力与大明进行对抗。

阁臣们认为,郑氏遭到毁灭性打击后,南交趾的阮氏肯定会借机夺取郑氏占据的土地,而郑氏在北交趾统治多年,有雄厚的根基和人脉,到时绝不会任由阮氏为所欲为,双方定会因此而发生战争,那郑氏便很难再对大明新占土地构成威胁,大明自可坐山观猴斗,从容发展和巩固已占领土。

提出命令广西官军对郑氏老巢进行突袭的是次辅卢象升,而他的灵感便是来自于李定国在日本采用的“斩首计划”。

在获悉李定国制订的这一崭新作战方案大获成功后,内阁几位知兵的重臣,孙传庭、卢象升都对这一方略大为赞赏,就连极少夸人的陈奇瑜也对这个方案表达了欣赏之意。

这几位重臣均对李定国这位军中后起之秀不吝夸奖之词,认为此战与盛唐李靖率兵奇袭突厥王庭一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攻其不备,并且事半功倍,大大加速战事结束的进程,实得兵法中所言,用兵存乎一心之精髓。

陈奇瑜甚至建议朱由检,往后但有大型战事,还须遣此子为帅,结局定不会让圣上失望云云。

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七百五十章 医疗和教育决不能商业化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六十章 追击2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二百七十二章 冲锋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遗贤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尔的新生活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四百零一章 开战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三百章 证据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绪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