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

皇家理工学院已经创立十二年整,附属其名下的师范学院也早在崇祯二十年独立出来,首批毕业的一百名师范生被分配到各地,在各种条件齐全的学堂开启了自己的执教生涯。

首期师范生可以称作是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这批教师都是基础数学、物理、天文等理科方面的人才,所任课的学堂是礼部严格筛选后挑出来的,学生都是年龄在十二岁到十六岁之间的少年,具备一定数理知识底子,程度相当于后世的高级小学的水平,他们将会从新的老师那里学到后世初高中的理科内容和知识。

在朱由检的要求下,师范学院暂不开设文科,只培养理工方面的人才。

不是他瞧不起文科,而是他认为,文科对于大明科技发展没有任何作用。

两百多年来,大明的进士举人秀才已经够多了,在这数万甚至数十万文科生的引领下,大明一步步走向衰弱,直至灭亡。

今后的大明需要更多的理工人才,人文方面有千百年来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足够社会从中吸取营养了。

再说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并不缺乏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方式和思想的极度热衷者,不鼓励文科并不代表去限制它,只要不去限制,那就自然会涌现出大批文科方面的人才,根本无须刻意培养。

既然要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务实的风气,那理科就是必由之路。

实干方能兴邦,空谈只会误国。

大家都坐而论道,等到敌人打进来,难道会听你瞎哔哔?

师范学院目前的规模还比较小,引进的教育类人才数量还不算太多,所以培养出来的师范生也较为稀少。

一边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一边培养本土优质人才,这是师范学院乃至理工学院长期指导方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每一项伟大的事业都不会一蹴而就,坚持不懈才是成功之道,急于求成的思想和方法都会被严厉禁止。

将来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当绝大多数民众在物质条件得到充分满足的条件下,文科生就会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将会以各种方式为社会提供大家所需要的精神层面的养分。

以大明现在的社会构成来看,各种曲艺杂耍评书快板歌舞之类的艺术形式,足以保障绝大多数民众精神层面的需求,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些形式足够满足社会需求。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精神追求是要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苦中作乐的情况只能说是无奈之举,仁义道德也得建立在衣食无忧的基础上。

人的私欲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就是圣人也不可免俗,所以,先发展生产力,让民众富起来才是硬道理。

皇家理工学院建立以来,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这些成就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理论方面,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将其中的某些技术转化为实用暂时还不具备条件,这其中,蒸汽机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蒸汽机是由皇家理工学院一名叫做丹尼斯·巴本的物理学家率先研发出模型来的,经过将作监能工巧匠们耗时半年的努力后,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终于在崇祯二十四年问世。

朱由检闻讯之后曾经亲自到现场看过,但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

这台体型庞大的机器虽说在将煤炭转化成热能后能够正常运转,但由于比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诸多关键零部件尚未发明出来,所以这首台蒸汽机结构非常简单,所具备的功能也只是最基本的抽水,而且抽水深度不超过六米。

目前来看,这个硕大的机器还须经过无数次的改造才可以投入到实用,想要驱动舰船行进不知道还要多少年。

尽管心中失望,朱由检还是下旨对参与该项目的所有人员给与了重奖,丹尼斯··巴本获得一万银币的巨额奖金,其他人员根据功劳大小领取了数额不等的奖金。

只要是在科技领域的创造性发明和突破,都要重赏。

这是朱由检定下的规矩,此前皇家理工学院也发出过奖金,但额度都没有这次之多,消息传出后,所有人都为之震惊,更多有心人也是暗中铆足劲,想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取得重大突破。

这个结果也让知道消息的朱由检欣慰不已。

他还特意吩咐有司,把这此重奖事件传去欧洲,将广告效应发挥到极致,争取吸引到更多的海外人才来到大明。

崇祯二十六年,在结束了数年的部司观政后,二十五岁的太子朱慈烺告别父母妻儿,只带着几名装扮成仆从的护卫,在贴身太监赵信,以及贴身侍卫程坚的陪同下,踏上了去往济南府泰安州莱芜县的路程。

朱慈烺化名朱长生,被吏部选官任命担任莱芜县知县一职,任期为五年。

这也是朱由检刻意安排的结果。

太子虽说经过多年的历练,眼光和见识都较同龄人高出许多,但朱由检觉得,太子还需要亲自参与地方执政,方能切实体会到为政的各项不易。

作为主政一方的亲民官,在官风已经大变的今天,诸多事只有亲力亲为才不致出现决策错误,也更能从中体验到生民的艰辛,这五年的磨练足以使太子真正成熟起来。

由于皇长孙只有两岁,如此幼小的年龄不耐长途奔波,所以太子妃与两个孩子暂时留在京城,期间太子妃会去往莱芜探亲,当然了,这一切也都需要轻车简从。

为了充分保障太子的安全,住莱芜的锦衣卫小旗也提前改为百户所,兵力增加到一百人,锦衣卫都指使李若链还特地向莱芜秘密派去了二十名缇骑,他们将会以各种身份混杂在城内,日夜护卫朱慈烺的安全。

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二章 骆养性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三百八十七章 狭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八百五十一章 内讧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会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四十五章 郑芝龙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业推出的新酒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业推出的新酒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十五章 哗变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标是马尼拉的大佛郎机人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