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章 春节

北风那个吹

雪花那个飘

雪花那个飘飘

年来到!

年三十大雪飘了一整天,也就是在这一天的晚上,黄世仁半夜偷偷钻进了喜儿的房间里。

杨白劳夫妻俩啥都没发现,直到第二天给小辈们封红包的时候才觉得不对劲。

能怪谁,有炕和火炉的房间都被他们长辈给占领了,无论是沈光林睡的房间还是李蓉睡的房间都没有取暖设施。

俩人抱团取暖而已,不要大惊小怪。

李蓉跟着沈光林一起吃一起睡不是秘密,虽然没有公开化,不过大家也就默认了这个事实情况的存在。

毕竟,俩人一起去过那么些地方了,一个未出阁的闺女,跟着一个男人跑,要是啥都没发生,谁信呀。

而且,沈光林他们在天宫一号的新房子老两口也过去看了,说实话有点奢华的不像样,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说,有这样的物质条件,基本不用为他们的未来担忧了。

其实,从两年前沈光林上门做客的第一天,李蓉的妈妈就喜欢上这个小伙子了,小沈做自己女婿非常合适,要长相有长相,要学识有学识。

他们虽然没有领结婚证,不过这就是个形式而已,谁在意这个。

初一的习俗是起早,天不亮阿姨就起来了,她扮做圣诞老人晚辈们送压岁红包,然后就发现了被窝里正在睡觉的俩人。

听到动静,沈光林醒了。

“阿姨新年好!”沈光林被堵在床上也没太尴尬,因为他是穿着衣服睡的,昨天晚上俩人啥都没干,真的只是抱团取暖。

“还叫阿姨,你不觉得应该换个称呼吗?”

阿姨看着坐着的沈光林和躺着还在睡觉的李蓉,眼睛里发出了慈爱的目光。

老李就有点不开心了,他假装没看到他们在聊天,自己一个人默默的在门口给门神点1982年的第一根香烛。

沈光林酝酿了一下感情,张嘴就喊出了:“妈!”

“唉!”

岳母答应的也特别干脆。

沈光林叫起“妈”来没有任何心理障碍,他很自然的就把李蓉的妈妈当做自己妈了,女婿是岳母娘的半个儿嘛。

李蓉还在睡着懒觉,沈光林穿衣起床了,还等着他放鞭炮。

果然,岳母给沈光林封了一个大大的压岁红包,摸着厚度应该好几十。

沈光林也给岳母大人准备了新春礼物,一支从国外带回来的派克金笔。

老牌知识分子,一支有分量的钢笔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

“小沈,这个太贵重了。”岳母还是要推辞一下。

“跟她比起来,一点都不贵重。”

李蓉还在蒙头睡觉呢,也可能是假装睡着,反正俩人对话许久,她都没醒。

老李在门口却吃味了,“还不赶紧烧水煮饺子去,搁这里墨迹啥呢。”

“李叔过年好!”

老李就没有当爸爸的待遇了,按照沈光林的意思,不喊他哥就不错了,最多叫一句“李叔”,真的不能更多了。

看着老李有点不开心,沈光林还是拿出了给李叔准备了春节礼物,而且是比岳母那支金笔名贵的多的礼物,是一只进口的瑞士名表。

“我不要你这东西!”老李还有点傲娇:“李蓉,起床了!”

李蓉假装睡着,沈光林看到她故意把眼睛闭上了。

“这个表你不要那我可送给张叔了,他觊觎这个好久了我都没给,特意给您留着的。”

“他不是早就有表了吗?怎么还要。”

老李早就看到张鹏手上戴着的表了,瑞士积家的,看着和魔都产的就是不一样。

“他那个没咱这个好,这是专门为您准备的。”张鹏的表也是沈光林买的,确实不如给老李准备的好,毕竟还是有个亲疏关系不。

“那还差不多。”老李勉为其难的从沈光林手里接过表盒,打开来一看,确实很漂亮,一串英文字母“PATEKPHILIPPE”。

老李大学学的是俄语,不太懂英文,这个品牌他不认识。

“这是什么牌子的?”

“百达翡丽。”

“没听说过,怎么听起来那么像娘们喜欢的品牌。”

沈光林表示无话可说,真的应该给他买个劳力士金表的,低调的奢华他不懂啊。

初一的早晨起码有零下10度,房间里即使没有那么冷,也有零度左右。

反正手表是冰凉冰凉的,不过老李还是拿出来戴在自己手腕上,灯光一照,有点璀璨夺目。

沈光林已经起床穿好衣服了,俩人一边走一边点香烛,每个门口都要有,还要烧元宝,金元宝和银元宝都有。

“听说你现在讲课收钱是吗?”老李于是没话找话,因为再说兵器研发的事沈光就不接话茬了。

“这您都知道了?”

“不光我知道了,就连驻扶桑国的大使都知道了,前几天他们还调侃我,说我女婿掉钱眼里了,不给钱就去不上课。”

“我也就是赚点老婆本而已,也就是一点零花钱。”沈光林很谦虚。

不过,在老李这里,去给鬼子上课就应该收钱。

但是,到东南亚的新家坡,人家那里都是华人,是不是应该免费讲课呀。

“你前段时间去新加坡也开讲座了吧,收钱了吗?”

“收了。”

“收多少钱?”

“5万新币。”

老李并不清楚新币的汇率怎么样,反而问道:“那边是不是跟缅甸币和越南币差不多啊?”

“差不多。”

老李没继续说什么了,大老远的跑一趟,象征性的收点钱也应该。

现在中越战争期间,有从那边逃回来的华侨,持有的还是那边的币种,我们定的政策是1比3000给他们换成人民币。

这么折算下来,5万新币应该没多少钱才对。

一通鞭炮之后,大部分人都起来了,包括张鹏家的两个熊孩子。

“光林哥,你怎么没把鞭炮留给我们放啊。”

“等会下饺子的时候你再去呀,还有一挂呢。”

“好嘞!”

沈光林也没准备红包,两个人直接每人10块钱的压岁钱。

小崽子们高兴的不得了,早就忘记了昨天受到的伤痛,但还是提出来一个要求:不要这么多,给一块钱就行。

“为什么呀?”

“因为给了十块钱都不用等吃饭就上缴了,只有给了一块钱我们才能拿去买花炮。”

有道理!

问题是沈光林钱包里的钱都是10块的,谁让现在最大的面额就是10块呢。

迫不得已,沈光林又拿两张10块钱从李蓉那里换了两张一块的,孩子们这才开心起来。

吃过早饭饭,沈光林带着李蓉和两个小兄弟出门溜达,因为今天有不少人要过来给老李拜年。

不想参与这些事,那就躲一躲吧。

这种天气也算大雪封城,还能去哪呢,也只能在颐和园附近转一转了。

别说,大年初一,颐和园的人还挺多,虽然收门票,但一样很热闹。

过年嘛,最应景的小吃就是冰糖葫芦。

沈光林请客,每人两串,吃一串拿一串,一路走一路啃。

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现在能够让普通民众参观,也是沾了没有皇帝的光,西山什么时候能够让老百姓游览呢。

今天出门的大多数是像沈光林和李蓉这样年轻的男女,个个花枝招展,春心烂漫。

不过,现在才是1982年,军装绿依然是主流色,其次是灰色色调,也只有沈光林他们两个穿了羽绒服。

其他人,即使是爱美的姑娘,也只是扯了几尺花洋布做个罩袄,里面仍然是传统的粗布棉衣。

羽绒服现在国内还没有厂家生产呢,沈光林的这些衣服是从扶桑带回来的。

其实,羽绒服的发明历史已经很久了,它诞生于1936年。

美国冒险家为了追求最优秀的登山外部环境的结果,发明了世界第一件用羽绒填充的衣服。

沈光林在颐和园闲逛,自然遇到了不少京城大学的同事,毕竟这里学校实在是近。

“沈老师过年好,您也逛颐和园呀。”

“是的,刘老师您也过年好!”

“这是你爱人吗?长得可真好看。你孩子都这么大了吗?”

“对,这是我爱人小李,不过这俩孩子不是我的,是我小叔家的堂弟。”

“长得真壮实,回见了您内”

“回见!“

遇到熟人,寒暄的内容总是类似的,然后等快看不到人影了,还会继续讨论几句。

“这是你们学校的老师啊,这么年轻。”

“嗯,是的呢,物理学院的,现在已经是正教授了呢。”

“那你们院长是不是姓沈?”

第六四六章 冲突(2)第912章 窒息(1)第三五四章 晶体硅第五四四章 滑铁卢(5)第九十五章 装的圆满第965章 观点第二二八章 授权第八三六 仪式(2)第四二一章 情敌第八四九章 应对第四零四章 规则第三七五章 后盾第922章第七八一章 安排(4)第三七九章 投资第十四章 上课第七零九章 树敌(1)第二九五章 发年货(感谢春暖九州老哥的打赏)第五九九章 科学的力量(2)第七八二章 新发现(1)第三九一章 春假第七二七章 本行(1)第八三零章 融资第946章 立威第七七零章 合作第一二零章 出国之前第941章 强项第七八零章 推荐(1)第七三一章 收获(1)第五五九章 学生(1)第二十五章 宝藏第四一一章年轻人的世界第二九四章 经营之道第六九三章 整顿(1)第八九六 撞车(1)第八二一章 传道第四九二章 开发第七四九章 生意(这章先不要看,修改中,2号1点之后再看)第五六七章 市恩(1)第九零九章 邀请(2)第七六二章 婚纱照(2)第三八三章 威胁第八八八章 证明(1)第一零二章 显摆(3/8)第六八五章 我不同意(1)第一一九章 扶桑来信第八零七章 新成果(2)第四三零 对外贸易第五零一章863第八二二章 拒绝(1)第三九二章 联谊第四五六章 家第六八零章 取消临床(3)第一六八章 惊蛰第二八九章 糖衣炮弹第七四八章 接见(1)第二九四章 经营之道第一一九章 扶桑来信第八九二章 腰痛第七十八掌 留第六零二章 对第二七二章 论文第一一二章 开学季(求月票1/4)第二四三 动心第五五八章 盘点(今天一更,今天淋雨,有点不舒服)第一零四章 散伙(5/8)第四一八章 介绍第一五五章 在路上第七八七章 新鲜度(2)第八七三章 团聚(2)第四二四章 照顾自己第一三八章 打开思路第二五三章 嫁给他第六六零章 待遇(1)第四九零章 总部第七零八章 处分(2)第三零七章 招徕第六二八章 动物实验(2)第四零九章 雷峰塔第八一一章 视察(2)第五五二章 球迷老李(2)第七五七章 功夫在诗外(2)第八十二章 还乡第六二五章 含沙射影(1)第八一一章 视察(2)第一九五章 兄弟第五一四章 自驾游第945章 资格第十一章 购物(求收藏推荐票)第五五〇章 信了邪(3)第一七三章 在扶桑第二三四章 模板第六三五章 1987年 (1)第961章 会见第六四五章 空饷众(1)第三四八章 荣誉第二十二章 自行车第三零二章 混合双打第五五〇章 信了邪(3)第九十六章 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