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章 玩具

听说老李搬新家了,准备拜年的不少人都找错了地方。

这个时刻就要看关系亲疏了,如果关系足够好,自然是不会找错地方的。

穷在闹市无人知,富在深山有远亲嘛。

今天过来的是老李从延安时期一起长大的一位同学,他是教育部教材司的,姓章,刚毕业那会最喜欢指点江山,动不动就找老李玩耍。

这几年交往的少了,主要是双方的地位开始有差距了。

也是因为这几年国家军事动作比较大,再加上李老爷子也还活着呢,老李的升职很快,不说位高权重,也算中流砥柱。

章同学就不行了,虽然根红苗正,但是父亲去世的早,他大学毕业进了一滩死水的教育部门,如果不是一号大领导近年说要提拔年轻干部,那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了。

这都四十几岁了,还只是一位有为的“年轻人”,因为单位里过花甲之年仍然恋栈的有的是。

终于在去年,章同学晋升到副司长了,自觉不比老李差多少了,这才重新又跟老李取得了联系。

毕竟是几十年的兄弟情,俩人都表示今年过年的时候一定要好好亲近一下。

这不,大年初一他们就来做客了。

昨天下了一天雪,路并不好走,但是一家三口还是过来了,直接三辆自行车,每人推着一辆。

这才是这个年代豪横家庭的日常状态。

像沈光林这种赚钱如流水的货色,那就是挂B,不能代表时代特色。

现在才1982年,他就拥有自己的小汽车了,简直要不得。

听说老李夫妻俩搬到圆明园附近的福缘门居住了,老章也是一顿好找。

不过,沈光林的这套院子够大够醒目,找起来并不算太麻烦。

“老李!老李在吗?”

院门是开着的,大年初一的,不用锁门。

“老章,是老章哥来了吧。哎呀,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

教材司一直都是顶有钱的部门,无论处在哪个年代都活的挺滋润的。

即使到了2021年,全国依然布满了并不赚钱的新hua书店,何也?他们垄断了教材发行,保持了足够的利润。

而教材的印刷成本才多少钱?

你看盗版书卖多少钱就知道了。

好单位,体现在职工福利上就会比较好,无论住房面积还是生活水平,那都大大超过了社会平均水平。

现在,老章已经是局级领导了,家庭待遇立刻就要跟上配齐的,家里住宅面积直接上了200平,独门独院,真的不比老李在兵工所的房子差了。

当然,这么好的房子自然是“租”的,一个月租金大约三五块钱,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这是我女儿小蕊,这是你李叔,你李叔可是我从延安时期一起长大的发小。当时我是孤儿,你李叔的情况也差不多,那会就数我们俩关系最好,后来我学习成绩好考上了人大,你李叔成绩差上了哈军工”

老章给双方做着介绍,两个人的友谊已经延续三十几年了,真的不容易。

不过,老李的父亲还活着呢,俩人的境遇怎么可能差不多嘛,老李那么早就做了单位的领导,未尝没有李老爷子的功劳。

老李没有听出来老章心里的不甘:“小蕊都这么大了呀,上次我见她还没读小学呢,现在应该已经工作了吧?”

“李叔叔过年好!我已经工作两年了,也在教材司上班,管小学教育。”

小姑娘长得不错,说话脆生生的,很是俏皮。

“好,这工作好,适合女孩子。这样,外面冷,咱们进去再聊吧!”

几个人一边寒暄着,一边往里走。

这院子真的大,有假山有鱼塘不说,还要两个联排的玻璃蔬菜大棚,透过玻璃能看到里面郁郁葱葱的绿色,非常打眼。

“行啊,老李,还是你会生活啊,这个大棚硬是要得,这日子比中南海的邓公还舒服啊。”

老章自从做了领导之后,眼光格局就大气了很多,再也不局限于一亩三分地了,动不动搞攀比什么的最没意思。

“小打小闹而已,就是因为有这么个菜园子,我家那口子才非得搬过来住,我单位那里住着挺好的,周围都是几十年的老同事。”

老李是真不舍得兵工所大院,来了这里都没人陪他喝酒了,沈光林酒量不行,张鹏工作太忙,真的馋的不行了,还是李蓉陪着他喝一点。

老李带着老章他们一家三口简单参观了一下院子就往堂屋里面让。

这会家里没什么人,张鹏带着老太太去他们新家参观去了,中午估计不会在这边吃饭,这会儿在家的只有李蓉的妈妈,她在厨房忙活午饭。

“你们这房子真不错,可比我们单位的房子好多了,虽然我们的房子是四室两厅的,有厨房卫生间住着很舒服,可论起面积来还是你们这儿大,宽敞,接地气。”

老李没说话,因为这房子不是他的,他也只是借住。

房子当然很不错,进门就可以看到一排屏风,四联的紫檀木精工雕刻,很精致的同时又很大气。

绕过屏风再往里看,墙上一副松鹤延年图,画前面摆放着一张八仙桌,黄花梨的,还配了两把官帽椅。

屏风和八仙桌之间配备了几张单人位的圈椅,中间是茶几和烤火炉,没有布置沙发,主要是怕风格不搭。

老章他们进屋来的时候李蓉的妈妈正在厨房剁鸡呢,看到客人来了赶紧出来打招呼倒茶水。

大家又是一阵寒暄,说着过往的故事,中间夹杂着各种人生感叹。

真是时光荏苒啊,转眼都到了孩子们谈婚论嫁的年龄了。

小章姑娘很文静,坐着不说话,一小口一小口的喝茶水,顺便听长辈们讲故事。

看到李蓉妈妈擦干手进来了,老章的媳妇也开始说话:“嫂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女儿章蕊,京师大毕业的,现在也分配到教材司了,我寻思过来带她串串门。”

老章的媳妇一边介绍着女儿,一边打量着房间,“你们这个宅子真好,这家具有历史又有牌面,怎么没见着你家闺女啊,听说长得可水灵了。”

她过来还是带有一些对比的心思的,自己这女儿长得那叫一个标志,肯定比老李家的闺女好看吧。

好不好看不知道,老章家的孩子章蕊比李蓉大个四五岁,她们小时候见过面,但是玩不到一起去,大个一岁还好,大个两三岁就不是一代人了。

“小蕊都这么大了呀,长得可真好看,能嫁一个好人家。我家闺女今天没在家呢,老二在扶桑留学还没回来,老大去颐和园逛街去了。”

“这么不巧,我还寻思让她们姐妹多热络一下呢,这都多少年没见了,说不得还能想起小时候在一起玩耍的日子呢,也是我家那口子不争气,说是没成绩一直不好意思到李哥家里来。我说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跟亲兄弟一样,怎么还能生分了呢。”

老章的媳妇特别能说会道,几句话就把多年不来往的事情揭过去了。

“你们先聊着,我去做午饭。”

“一起一起,姐姐,我跟你搭把手。”

“阿姨,我也去帮忙吧。”

“不用不用,大姑娘手嫩,你就在客厅看电视。”

客厅电视很大,24寸的大彩电,扶桑产的,显人非常清晰,沈光林让人在院子里竖起了好高的天线,都可以当避雷针用了。

等饭菜做的差不多的时候,沈光林和李蓉带着两个小家伙回来了。

李蓉先进屋,那仨人还在门口炸会雪堆。

扎粪坑的事没人敢提了,因为别人骂了好几天街,沈光林猜到是他们兄弟干的,不过也没有揭穿他们。

今天这俩小人可开心了,跟着父母一起玩从来都没这么自在过,这个年代的一块钱也是真的经花。

舔的粘牙的麦芽糖只要2分钱一大块,特别好吃的无花果也只要5分钱一包,吹不烂的大气球也是5分钱一个,不过蓉姐姐不让买,说是上面有油,不干净。

不然买就不买呗,林哥哥一笑她还脸红什么呢,是今天风太大了吗。

李蓉回到家就看到老李和一个陌生中年人正在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还有一位年轻的扎俩辫子的姑娘在看电视,看的很专注,电视上放的是歌舞剧《东方红》。

章妈妈听到院子里有动静,从厨房出来了,“是蓉蓉回来了是吧,哎呀,咱闺女长的可真俊,上次见你还在读育红班呢,转眼都这么大了。”

说着她还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看着挺厚实的,不容分说的递过来。“你阿姨也不知道你喜欢些啥,这不是过年了嘛,缺点啥就买点啥,姑娘家家的,不能委屈了自己。”

李蓉推辞不过,看妈妈说这是老李发小的一家人,这才收下来。

进得门去又是一顿招呼,李蓉也重新认识了小蕊,想起了十几年前她抢自己玩具的故事,到现在都没有能够忘怀呢。

哼,你是我一辈子的仇人。

不过,再次见面,也算是相逢一笑泯恩仇了,俩人开始讲起小话来。

接下来是午饭时间。

章妈妈这才主意到沈光林的存在,刚才他带着俩孩子放鞭炮呢。

沈光林的帅气只能说不差劲,但是气质是出类拔萃的,有这个年代人们没有的自信和洒脱,无论遇到谁都是不卑不亢的。

看到一个这样的小伙子,章妈妈非常有好感,跟李妈妈第一次见他的感觉差不多。

“还没问呢,李哥,这是你家亲戚呀,小伙子长得真不错,倍精神。”

老李还没想好怎么回答呢,沈光林主动做了回答:

“阿姨您好,我们也算是亲戚吧,我和李叔的弟弟是同事,这俩淘气鬼是他的孩子。”

李蓉家的亲戚,沈光林还是很讲礼貌的。

“哎呀,老李,你还有个弟弟呢?我咋没听说过啊。”老章也是第一次听说这回事,很是惊讶。

老李解释了一嘴:“老家的弟弟,最近来京城工作了。”

“那感情好,一家人团圆了。”

“小伙子,你参加工作了是吧,以后有什么难处尽管开口,在京城地界上,大忙帮不上,一般的小忙都没点问题的,还有,小伙子贵姓呀,哪里人呀。”

老章特别想在老李面前证明自己,这些年可憋坏了,如今手里掌握了一些权力,还没有机会谋私呢。

“叔叔您好,我是参加工作了,免贵姓沈,老家是金陵人。”

“好地方,龙盘虎踞,东南形胜,你现在做什么工作啊,看你年龄也不大,刚毕业吧。”

“是的,刚工作两年。”

接下来的话题就有章妈妈掌控了:

“哎呀,那跟我们家小蕊一样啊,她也是刚工作两年,小沈你是哪年的?属什么?”

“57年的,属鸡。”

“几月?”小蕊姑娘也不看电视了,也不和李蓉聊天了,听到沈光林是57年的,她反而来了兴趣,接过妈妈的班开始追问起来。

这么帅气有精神的小伙子,是她以前没遇到过的类型。

“2月。”沈光林只能继续回答。

“几号?”问这话的时候已经带着惊喜了,因为她也是1957年2月出生的。

“14。”

“好巧!我是2月15,刚好小你一天。你是哥哥,我是妹妹。”

沈光林没有接话了,因为李蓉的脸色不太对,要是接着浪,有可能晚上过不去这一关,再说了,姑娘你不是小我一天,你是大我39年零364天。

不过话说回来,这位姑娘还是有几分姿色的,扎两个辫子甩来甩去也挺有意思,要不要让李蓉也扎一下。

一手扯一只辫子,是不是比扯手臂更

正聊着呢,饭菜来了.

所有人都被叫上桌,由于自己是晚辈,沈光林很自然的坐在了端茶倒水的位置,至于两个小家伙,表示早前零食吃多了,不想吃饭。

本来就是一家人,不用讲究,不过章母还是用鼻子哼了一声:“小蕊,你这读书都读傻了呀,你年纪轻轻的,倒茶水这事应该你来做呀,怎么能让你沈哥做这些呢。”

小章这才反应过来,“沈哥,我坐这里吧,我来给你们倒酒,在单位我就干这个的。”

“不用不用,你还年轻,倒酒这里面的水很深,我怕你把握不住。”

酒水拿上来,沈光林的家里白酒红酒都有,白酒是杏花村,红酒是张裕。

在老李的带领下,每人都透了一个,这才开始吃菜。

酒过三杯,自由发挥。

可以看得出来,老章一家人对沈光林是真有兴趣,章母又主动问道:“小沈,你现在在做什么工作?”

“我在学校教书。”

“这么巧的嘛。咱们都是教育系统的人,现在学校的福利待遇可不行,要不调你到教委来吧,就管教材编写,我们家小蕊管教材发行,刚好是兄弟部门。”

“不了,谢谢阿姨,我在学校教书挺好的,我喜欢这份工作。”沈光林真的不想装,但是没有想到这位阿姨这么热情,这不会是要相亲吧。

“学校教书多没前途要多久才能混到校长啊,发那点工资都不能养家糊口,还是早点找出路,你章叔现在是教材”章妈妈的话语跟着思路走:“你在哪个学校教书啊?”

章母突然想起来还没问他在哪里教书呢,就开始帮他安排退路了。

“京大”

“哪个京大?”

“就南边这个。”沈光林向南一指,京城大学距离福缘门也就一公里的路,很近。

“你说京城大学?”

“是的。”

章母脸色像莲花一样绽放开来,她对沈光林更满意了。

“你是京城大学的老师呀!小蕊,赶紧跟你光林哥学习学习,人家只比你大一天,就已经是京城大学的老师了,看你以后还敢目中无人不。”

得亏沈光林没说他是京城大学的教授呢,不然他们更热情。

不过,老李一家对章家人的态度开始产生变化了:你们这是到我女婿家里来挖我女婿的墙角来了吗。

喝酒,喝酒。

酒足饭饱自然还要羁绊一会,年轻人跟老年人没有共同语言,李蓉带着章家小姐姐去她的闺房玩耍,沈光林陪着俩中年男人继续聊天。

这时候就不是风花雪月了,而且国际大势。

在这个方面最有发言权的其实是沈光林,因为他是过来人,老李也很尊重他的看法。

在沈光林看来,这几年我们故意没有接苏联丢过来的橄榄枝,在向着花旗国靠拢,能够争取七八年的经济发展时间,哪一天苏联撑不住了,估计花旗国会跟我们反目成仇。

老李和老章都不信,CCCP是全世界领土最大的国家,资源极其丰富,怎么可能撑不住,现在苏联的GDP可是花旗国的一半了。

不过,他们两个对于沈光林的其他观点还是蛮认同的,觉得他有国际视野。

李蓉带着章蕊进了自己房间,俩人闲聊,李蓉主动说道:“我记得咱们上次见面是十几年前了,当时你拿走我最喜欢的玩具,我可伤心了,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具。”

章蕊略有尴尬,不过很快就自我化解:“你现在还在读书吧,你想要什么,姐姐给你买,算是补偿你的玩具了。”

“那倒是不用了,只要你不继续抢我的玩具就行了。”

第七九二章 年轻(1)第六六九章 解密(1)第十一章 购物(求收藏推荐票)第三四七章 打人第四一八章 介绍第五三七章 秋风(3)第六九九章 募捐难(1)第八八九章 证据(2)第七七七章 橄榄枝(1)第二八六章 团建第七六九章 熟人(2)第886章 战略第七零四章 否决(2)第八三四章 外来和尚第四三零 对外贸易第六一三章 入职(1)第一六零 春节第八七二章 谈心(1)第二五四章 学习第三三三章 我不杀伯仁第七七九章 厉害(3)第二二二章 发病第七十章 开讲啦第五三二章 调解第三零二章 学术争端第897章 意外收获第921章 鸵鸟(3)第一六一章 入席第三六三 练功第一六四章 登门求教第979章 论断第六三八章 寻亲之旅(2)第四二二章 味道第六七七章 休息(2)第三五九章 蹭热度第三七二章 研发新阶段第六八七章 借钱(1)第三零四章 开除第六零一章 往事(1)第928章 资格第六零六章 鸡犬升天(2)第七四三 谈(2)第一八六章 合作建厂第八九三章 回家(1)第六一三章 入职(1)第七一六章 砸盘(2)第五十一章 上课第一二二章 痴汉第三五二章 乱弹琴第三九三章 更好的选择第912章 窒息(1)第961章 会见第五五八章 盘点(今天一更,今天淋雨,有点不舒服)第三零六章 风起第八三九章 立威第八八七章 对质第八二四章 加码(1)第四七五章 总部第八五五章 品牌(1)第二十三章 冰箱(求收藏,推荐票,求月票)第八二零章 捐钱(1)第938章 贼船第一三六章 避难第七十八掌 留第三一七章 成果验证第五九六章 有意思(1)第五三八 招待(4)第一二三章 生鱼脍第六六二章 发布会(1)第六二六章 突破(2)第八三一章 商圈第七四三 谈(2)第六十三章 团长第五零六章 初衷第三三九章 解释第六十二章 脱团者第四四五章 舞会第二三七章 回国第二0四章 做客第八八二章 名字(2)第八一三章 要账(2)第947章 带孩子第二一五章 足球第二二五章 客户需求第八二九章 演员第960章 基调第五零三章 说服第五一八章 工作(出差路上,今天一更)第916章 战略 (5)第910章 欲扬先抑(5)第七五八章 拍卖(2合一)第二零九章 输入法第十四章 上课第六八六章 回京(2)第六九五章 晚会 (1)第三四一章 计算机的时代第三四四章 毕业第二九八章 广告第五三八 招待(4)第一九四章 新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