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鲤使秦

秦宫中。

受秦王重礼相待,脸上容光焕发的景鲤向春风得意的秦王道:“大王,臣受寡君所托,除了送公主来秦以外,还有就是商议与秦国的结盟之事。”

秦王荡笑了笑道:“秦楚两国结盟的事情,早已商议妥当,不想,楚王竟让先生亲自来秦国与寡人会盟,幸甚幸甚。”

秦王荡没有想到楚国会把令尹景鲤派来秦国商议结盟,这待遇与派出一位重臣要厚重不少,可谓诚意满满。

景鲤见秦王答应,立即问道:“不知大王以为何时可以正式结盟?”

秦王荡想了想,秦楚结盟的事,应该尽快进行。但是,此时秦齐两国也在联姻,在迎娶王后的时候宣布与楚国结盟,难免就会得罪齐国,这十分不妥。

现在眼看东方大战在即,齐楚两国秦国都想交好,以便让他们放心去打。

想着,便开口道:“先生亲自来秦,这是寡人的荣幸,与楚国结盟,一直都是寡人的心愿,为此,寡人打算斋戒七日,以示诚意。但是,如今寡人婚期将近,却无时间进行长时间的斋戒。故而,寡人打算在婚后的第十日,正式与楚国交换盟约,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景鲤本想在秦王婚后立即与秦国结盟,但是秦王提出的斋戒以示诚意的理由,他完全没有办法反驳。

总不能大大咧咧的说,随意就好,我楚国不在乎。

景鲤算了算时间,秦王婚后的第十天,距离公主大婚也是十天,时间不差。

想着,便拱手道:“愿听大王吩咐。”

顿了顿,景鲤接着道:“大王,秦楚两国世代联姻,如今从归于好,寡君甚是欣喜,愿意将武关之南的商南等六县交给秦国,以示楚国愿意同秦国交好的诚意。”

此言一出,殿中立即传来阵阵惊呼之声,楚国的大方出乎秦国群臣意料之外。

不仅是秦臣,连秦王荡自己也被惊住了。

武关之南的土地,自从先王驾崩后,就被楚国夺走了。现在楚国交还的商南六县,基本上就是大半个於中地区,土地接近两百里,实在是一件大礼。

楚国如此大方,秦国不能没有表示。

但秦王荡想了想后,顿时陷入无奈中,这几年秦国被楚国与三晋打击的厉害,关外的地区基本全都丢了,可没有什么土地交换给楚国的。别说百里,就是五十里地也没有。

想着,秦王荡不由看向一旁的相国张仪。

虽然这两年来,张仪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休养,甚少在朝中议事,虽然这段时间秦国内外的事情基本都是秦王与樗里疾做决定的,但是,现在楚国来访,张仪身为相国,就在殿中,这种事情还是应该交给张仪。

不仅因为张仪本来就擅长与各国打交道,而且也因为张仪这段时间虽然闭门养病,但是对朝中影响力并没有弱多少,即便秦王荡极力抬高樗里疾,樗里疾也不能压倒张仪。

张仪见秦王投来询问的目光,立即从群臣中走出,向景鲤问道:“楚王如此厚礼,敝国受宠若惊,不知敝国有什么可以为楚王效劳的吗?”

景翠看了一眼张仪,长叹道:“不瞒武信君(张仪伐巴蜀以军功封武信君),之前魏国在齐楚大战期间帮助齐国对抗楚国,寡君十分恼怒。但是,上次围攻魏国的战事,却因为赵国被胡人偷袭的缘故而失败。故,寡君愿以商南六县为代价,请秦国出兵,与楚国一同攻击魏国,给魏王一个教训。”

“这···”张仪面露难色。

见此张仪迟疑,并未立即回答,知道基本已经被楚国搬空的於中地区无法满足秦国。

于是,景鲤再抛出一个诱饵:“大王,武信君,魏国的反叛行为,同样也为各国不齿,如今赵王韩王宋王都已经答应寡君的请求,准备出兵魏国。各国围攻,魏国即便有齐国相助,也难以首尾相顾。到时,秦国出兵攻打魏国,汾阴蒲阳等地,必到手到擒来。”

秦王荡闻言露出期待的神色。

商南等地还好说,东面就是楚国,楚国强大,难以取胜。而蒲阳这块地方,一旦被秦国所得,那么秦国就打开了通往东方的缺口,不会被三晋与楚国锁在关中不得东出了。

想着,秦王荡心中一阵火热,自然即位以来,秦国的军队就没有离开关中,现在,似乎机会来了。

仅此一项,这次秦楚结盟,实在是太值了。

秦王荡整了整衣冠,正欲答应之际,张仪的声音传了过来。

“先生,楚王的好意敝国虽然很想接受,但是敝国不幸,不久前被赵国大败,如今又在忙着大王的婚事,故而,出兵伐魏这种大事,不如等敝国商议一番,等秦楚两国正式结盟之色,再给先生答复,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张仪的回复出乎景鲤意料之外,但是,此时秦楚结盟在即,景鲤也不愿紧逼秦国,于是便应道:“当然可以,如此在下愿静候秦国佳音。”

景鲤离去后,秦王荡驱散群臣后,留下张仪等重臣,问道:“相父,刚刚楚国愿意用商南等地请我们围攻魏国,为何相父不答应呢?”

听着秦王的问题,见樗里疾等人也看了过来,张仪解释道:“大王,不久前楚宋两国伐齐,结果宋国独占战果薛地。另外,一个多月前,楚王与韩王会与许,然后楚国将安陵交给韩国。这些种种迹象表明,楚国正在联络各国围攻魏国。”

听到这里,樗里疾开口道:“相国,正是如此,魏国即将被各国围攻,这是一个难得的良机,我们不就应该答应楚国,一同出兵魏国吗?”

张仪摇头道:“不,楚国攻打魏国的决心已下,那么我秦国是否参与其中,楚国都会对魏国开战。既如此,我们又何必攻打魏国呢。”

樗里疾一愣,心中难受道:“相国,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的看着各国围攻魏国。”

“当然不是。”张仪摇头道:“我们与赵国在上郡大战两年余,夺回数县,再加上不久前赵国归还的两县,义渠国已经与赵国分离。义渠国自从三年前被我秦军击败,已经元气大伤。所以,我的意思是,趁各国伐魏,在义渠元气未复之际,先集中主力,解决掉后顾之忧义渠国,然后再出兵攻打魏国也不迟。”

震惊,今天七月再次推书,上次是本书发布不久后,在《战国明月》里推了本书,这次又在《秦吏》中推书,感激不尽!

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连雨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宝第八十七章 渡河战起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转机出现第十章 绝交齐国第九百二十二章 齐聚宜阳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张若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伪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五百三十三章 调将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来袭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问第六十章 目标霸业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三百一十三章 笼络第八百七十四章 齐燕决战第三十六章 赵国齐国第二十七章 张仪归秦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陈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二十一章 国人逃亡(求推荐)第十二章 脍炙人口第一千两百二十二章 杀人诛心第二百三十章 齐国援军第五百二十八章 献地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结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二百二十六章 连楚伐齐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韩决战第一千两百九十五章 潜龙勿用第一千两百三十章 主将人选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战起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应 下第八百零四章 议楚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四百四十八章 内忧外患第四百一十章 贿赂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诈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惊变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罚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一千两百六十九章 亲子待遇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粮第二百五十九章 义渠第一千两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导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动散布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营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五百八十二章 动摇心志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为国分忧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战魏国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诏令第二百三十章 齐国援军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杀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一千两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庙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阳君薨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谋上庸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陈举之死第八百七十四章 齐燕决战第八十三章 亲自救援第五百四十一章 恶战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军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八十一章 大梦初醒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惊变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诺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九百六十六章 谣言第九百二十七章 计定第五十一章 犀首迟疑第一千零四十章 韩王崩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杀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一千两百八十七章 财尽人散第八百七十二章 齐国出兵第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试之以喜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别人的路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忧第一千两百五十九章 师徒来楚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议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争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