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东进西出

“可是。”

樗里疾对张仪的策略并不认同,出言质疑道:“相国,这次楚国联合各国攻打魏国与上次不同,上次楚国主力还在与齐国作战,仓促联合各国围攻魏国,这才被魏国挡住。但这一次,楚国接连联络其他国家,分明是打算主攻魏国。这一次,魏国面对各国的围攻,想要挡住精心准备许久的各国围攻,肯定不会如上一次那样容易,即便有齐国相助,恐怕也艰难异常。

而魏国本来就是反覆无常的国家,数十年来,每一次被我秦国打败,就会投靠我秦国。所以,在下以为,这一次,魏国同样也会如此。一旦魏国战败,十有八九就会背叛齐国,再次与楚国结盟。那时,若我们攻打义渠的行动还没有结果,而楚国却下令三晋围攻我们,恐怕我们秦国不仅不能打下义渠,而且还会遭到削弱。”

张仪点了点头,无法否认,樗里疾所说的情况很有可能会发生。

只是,此时的张仪,自从先王驾崩,新王即位后,就突然发现他已经不再年轻。随着身体的越发老迈,尤其是上次先王求快失败后,年轻时的积极进取,让秦国快速称霸各国的心思,也突然淡了许多。

现在,在进攻魏国,然后跟齐楚争霸这一种路线,与先稳定后方,获取了义渠的人力物力,在积极向关东进取之间,他更加倾向于后者。

更何况,这几年赵国那边所发生的骑兵问题,令张仪心中有些担心,故而,张仪更加想要义渠国的牧场牧民以及战马。

只有自己扎实了,走的沉稳,才能走得远。

想着,张仪开口反驳樗里疾道:“将军,魏国实力并不弱,尤其是休养数年后的魏国,实力已经有所恢复。诚然,面对各国的围攻,魏国难以抵抗,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不能出兵攻打魏国,以便让魏国能调集更多的军队抵抗各国魏国,这样才能让魏国多抗一段时间,为我们秦国攻打义渠留下足够的时间。”

“不然。”樗里疾对张仪的提议并不认可,说话的声音愈发高亢,驳斥张仪道:“相国,在下以为相国这是主次不分,义渠国仅仅乃是孤立于各国之外的偏远小国,灭亡义渠国乃是为了与各国争雄。现在,机会就在眼前,相国却放弃这个机会,去攻打贫穷的义渠,这就是主次颠倒。

而且,更重要的是,关东各国,尤其楚魏两国,皆是霸主遗业,一旦分出胜负,就可以轻易团结赵韩两国。那时,我们秦国再想出关,面对的将会又是一个联盟。

之前楚国联合三晋封锁秦关,我秦国数年不敢出关东进,我深以为耻。如今楚魏两国交战,各国暂时放下对秦国的戒备,争相与秦国交好,这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趁势夺取魏国的蒲阳,打开东进的道路。

否则,机会一旦失去,那下一次这么好的机会,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张仪闻言立即红着眼睛针锋相对······

“这···”

秦王荡听着张仪与樗里疾的争论,顿时难以抉择,两边都是机会,似乎难分利弊。

顿了顿,秦王荡打断了争红了脖子的张仪与樗里疾两人,向一旁的魏章甘茂问道:“两位贤卿以为如何?寡人应该先伐魏,还是先攻义渠?”

魏章与甘茂对视一眼,然后魏章率先出言道:“大王,臣以为相国之言甚是,义渠国的实力正在恢复,不能再等了。而东面的各国,已经快分成两派,这次机会没了,很快就会有下次,所以,臣以为应该先攻义渠。”

樗里疾闻言心中一凉,瞥了一眼魏章,眼中冒出一缕寒意。

这魏章乃是张仪的死党,他们两一文一武,联合起来,给他的压力太大。

另一边,甘茂在魏章话音落下后,跟着道:“大王,臣附议。”

秦王荡点了点头,三票对一票,结果很显然。

“好,既如此,就依相父之策。”

张仪四人同时应道:“唯。”

秦宫中的争论,作为楚国使者的景鲤自然不会知道。

景鲤离开秦宫后,便开始拜访与楚国交好的大臣,请他们出言劝谏秦王。

一连两日,景鲤都在奔波中渡过,直到秦王大婚的到来。

这一日,整个咸阳城全都陷入一片喜乐之中,城中的喜庆之色,似乎将秦国这几年来的抑郁之气全都一扫而空,似乎整个咸阳都充满着活力。

秦王荡的婚姻上,景鲤作为秦国最重要的来宾,自然受到秦国最为热情的欢迎。

期间敬酒者无数,先是秦王,接着便是秦相张仪,而后便是秦国的大臣,还有各国的使者。

而景鲤同样也来着不拒。

今夜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喝酒。

尤其是秦王离去,张仪又与各国使者喝了一杯,便托病不饮酒后,景鲤这个在场的身份最贵者,一时间成了场中的焦点。

······

次日上午,咸阳外的行宫中,景鲤还在宿醉未醒,迷迷糊糊间,就听到有人在呼唤。

“君上···君上···醒醒···”

不多时,景鲤睁开沉重的睡眼,迷迷糊糊间,见是自己的门客丁况正不断摇晃他,一搭手,便在丁况的帮助下从床上爬起,靠着床栏坐好后,头疼欲裂的开口问道:“况,出了什么事,为何此时叫我。”

丁况自然知道景鲤的现状,听到景鲤的询问,立即激动的答道:“君上,出大事了,天大的事,秦国相国、秦王相父张仪死了。”

“噗···咳咳咳···”

景鲤驺然听到这个消息,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噎死。

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以手抚额,轻抚着隐隐作痛的头颅,没好气的道:“况,难道你将本君叫醒,就是为了跟本君开这个玩笑不成。”

景鲤对丁况口中的消息,压根就不信。

几天前景鲤还与张仪在秦宫中说过话,张仪一切都很正常,就在昨日,景鲤还和张仪喝过酒,张仪也并无任何不妥。

这好端端的,怎么会说死就死了呢。

感谢书友18655867227的打赏!

第九百六十六章 谣言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间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乱其心志第三百零五章 议联姻第二十八章 难以决断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蜡第二十八章 难以决断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国出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长人口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六百一十五章 议宋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内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疯狂第二百七十章 决心第一千两百三十八章 王孙乂归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见鄂君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四百七十七章 东进西出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转直下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气郁于内第五百二十章 轻取渡口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赵谋第一百七十章 铁剑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国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雨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赏第七百零一章 毫无退让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内外第一千两百四十章 胜败根源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剧恶变第六百一十九章 两种可能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坟第三十一章 连越抗齐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疯狂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触即溃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间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标 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冲突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后的朝议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二百九十三章 实施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气郁于内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动来降第一百八十章 调回唐昧第五百三十六章 决战 一第七百四十一章 荐贤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一千两百一十七章 出面调停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三百八十章 对策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四百二十三章 战起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赏赐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钱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赏赐第四百六十四章 剑指濮阳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级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四百七十二章 内外之事 (为盟主暮云_遮加更)第一千两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鸟之飞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赵谋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虑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结束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七百一十五章 垦荒招安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一千两百三十九章 拒绝参与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谋宋第二十一章 国人逃亡(求推荐)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一千两百九十六章 如疯似癫第四百一十三章 贪婪与忧虑第一千两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一百一十章 连横之策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进滕城第四百零五章 调离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一百三十一章 齐越再战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八百五十六章 齐王崩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六百八十八章 鹖冠子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一千两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