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魏国抉择

“大王,正如公孙衍先前所说,如今各国结盟只是暂时,打败齐国之后,天下的局势就会再次发生变化,各国的战略目标将会从新确立。”

“如果我们魏国到时只和秦国结盟,那么就会陷入孤立,一旦秦国来攻打我们,那么我们就会没有援军。所以和楚国交好乃至结盟,对我们魏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能来救援魏国的,不是韩赵两国就是楚国。但是能对抗秦国的,却只有楚国。”

这几十年来,面对秦国越来越强大的压力,赵魏韩三国曾数次结盟对抗秦国,但是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

现在魏国对三晋联盟能否大败秦国,表示严重的怀疑。

魏惠王点头道:“也就是说,如果这次公孙衍是来替楚国和我们魏国结盟的,那么我们就答应他。”

田需摇头道:“大王可以交好楚国,但是结盟一事还需要慎重,就目前来说,我们魏国还不能立即与楚国结盟。”

魏襄王问道:“这是何故?”

田需回答:“大王,因为齐国和秦国,秦国和楚国虽然讲和,但是依然相互戒备,一旦我们魏国单独和楚国结盟,那么秦国就会敌视魏国。”

田需顿了顿继续道:“大王,当前各国的主要目的是齐国,我们魏国也是如此,秦楚两国只要出兵攻齐,那么对于魏国来说都是好事,如果秦楚两国同时伐齐,那就更好了。”

“但是,如果秦楚两国只有一个国家出兵,而另一个国家袖手旁观,这对我们魏国来说,其中就有极大的差别。”

魏襄王一愣,不解问道:“相国,请细说一二。”

田需点头道:“大王,如果楚国袖手旁观,一旦大战正酣的情况,楚国要想兴师偷袭,那么楚国会攻打那个国家?”

魏襄王想也不想道:“楚国既然没有趁机攻打齐国,那么出兵的方向,无非就是秦魏韩三国,但是大战之中,战场必然离我们魏国极近,那么排除魏国,只会是秦韩两国。至于具体是秦韩两国中的哪一国,恐怕秦国的机会还要高一些。”

田需道:“大王所言甚是,微臣也认为秦国的可能性高一些。但如果秦国要行偷袭之举,那么大王认为哪一个国家被偷袭的几率高?”

魏襄王想了一下,讪讪道:“可能都有吧?”

田需低下头行礼道:“大王言之有理,要是秦国出兵偷袭,无论是魏国还是楚韩两国,都有机会遭到秦国的偷袭。”

“大王,这就是微臣所说的区别,面对秦楚两国出兵偷袭的选择,如果让我们魏国来选择一个出兵齐国的国家,那么就选择秦国吧。”

“难道拒绝楚国的结盟要求吗?”魏襄王问道。

田需摇头道:“大王,我们也不能拒绝楚国,现在我们魏国正在和齐国相争,而且盟友秦国也不可靠,正需要楚国的支持。”

“···”魏襄王两眼茫然的看着田需,被他说糊涂了。

田需回答道:“大王,如果楚国是来结盟的,那么就同意楚国的结盟的要求,但是为了避免秦国震怒,我们要延后一段时间。”

“在这一段时间,以大臣翟强为使者,前往秦国求援,请秦国即刻出兵齐国,另外把楚国有意加入联盟的好消息告诉秦国。如果秦国依旧不出兵,那么就告诉秦国,我们魏国就顶不住了,让秦国自己看着办吧。”

魏襄王有些疑惑问道:“相国,大臣翟强虽然亲近秦国,但是同样也亲近齐国,派前往秦国是不是有些不好?”

“大臣楼庳不仅亲近秦国,而且亲近楚国,如果用楼庳出使秦国,或许可以促使秦楚两国共同出兵齐国。这不正是相国所说的,对魏国最有利的就是秦楚两个共同出兵齐国吗?”

田需摇头道:“大王,楼庳虽然有可能让秦楚共同出兵齐国,但他更会做的一件事,那就是让秦魏楚三国结盟,虽然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极少,但也不能不防,一旦秦楚结盟,那么他们秦楚两国出兵的方向,除了我们魏国,那就只有韩国,现在魏韩两国唇亡齿寒,韩国的削弱,同样也是魏国的削弱。”

“所以对于我们魏国来说,秦楚结盟远远不如秦楚构难来的好。”

魏襄王明白后,再次问道:“那么我们如何拖延和楚国的结盟一事呢?”

田需想了想道:“大王,我们可以向楚国提要求,要求和楚国在结盟的关系上更进一步。”

“更进一步?”魏襄王先是有些吃惊,随后点了点头。

在结盟的关系上更进一步,那就是结为姻亲了。

虽然这个很不靠谱,各国结为姻亲后,马上翻脸打的死去活来,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在国家层面来说,总感觉结为姻亲后,心里踏实一些。

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结为姻亲后,双方所生育的下一代,有可能即位为王。

而被自己女儿或者妹妹生育教养的他国国君,在外交上,会不自然的受到自己母亲的影响。

当然,要是两国交恶,那么该怎么打还是怎么打,要是两国想要再次结盟,那么有了亲属关系这一层面的天然亲近,会来的更加方便些。

魏襄王想到这,猛然摇摇头道:“难道寡人还要把自己的女儿送给楚王不成?”

显然,魏美人昔日被割鼻的事情,对他的影响很严重,魏王现在依旧耿耿于怀,即便是楚国传出楚王再次宠爱魏美人的消息,魏襄王也不信。

田需一见魏王不乐意,立即道:“大王,微臣的意思不是让公主嫁给楚王,而是楚太子。”

魏襄王一怔,道:“楚太子?”

田需点头道:“大王,正是楚太子。如今楚太子即将成年行冠礼,而且还未有婚约,若是大王将公主嫁给楚太子,那么楚魏两国必然亲上加亲,结为姻亲。”

魏襄王闻言喜道:“善!”

数日后,公孙衍带领楚国的使节团到达魏国。

“外臣公孙衍拜见魏王。”魏宫大殿之上,公孙衍自称外臣,向魏襄王行礼。

此时公孙衍和魏襄王的心里,都是极为复杂的。

就在不久前,在这个大殿上,公孙衍还是魏国的臣子,现在,依旧在这个魏宫的大殿中,公孙衍却成了楚国的臣子,自称外臣。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惊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八百二十五章 当堂晕倒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八十八章 战船上岸第七百九十章 赵国之乱第二百五十六章 机会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一千两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国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结束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雨第九百七十六章 谣言再起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一千两百三十五章 罢免田骈第六百零四章 襄阳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杀机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韩国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一千两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一千两百六十七章 南风北吹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渔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杀机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东风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转直下第八百七十一章 齐诡赵异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产神器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一百八十四章 庄辛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六百九十八章 群起围攻第一千两百六十章 君臣试探 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一百零四章 恐吓韩国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六章 燕国灭亡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云集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核第四百零七章 试探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国第二百四十七章 议分兵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赵叛齐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军归来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国北上第八百五十二章 颁布爵位 中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锁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动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内外第六百九十章 条件第三百一十章 马政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终始第三百六十章 高价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军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七十九章 兵贵神速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标 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围城打援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战 一第七百三十六章 赵王回都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难第一百二十二章 税收改革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千两百八十九章 田文献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忧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八百零二章 弃我去者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礼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军求和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对策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发现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选定目标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盘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围一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谣言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军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战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齐 下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赵叛齐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军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