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景翠东移

秦惠文王点头问道:“相国,现在如何拆散楚魏联盟?”

张仪回答:“大王,当前最重要的是先破除楚魏联姻。”

秦惠文王一听张仪提起,立即明白张仪要说的是什么。

“楚魏联姻!相国的意思是太子?”

张仪点头道:“大王,正是如此。”

“如今魏王在婚嫁年龄的嫡女只有一人,那么魏国要和楚国太子联姻,那么也就只有一人。”

“太子虽然离行冠礼还有几年时间,但是如果只是前去求亲,那也足够了。”

“现在楚国和魏国只是有联姻意向,楚国并没有向魏国正是提出求亲,那么我们秦国只要抢在楚国求亲使到达魏国正式向魏王求亲之前,提出为太子求取魏王公主为妇即可。”

“如果魏国同意秦国的请求,那么楚国见魏国反悔,遭到魏国的戏弄,必然会与魏国交恶。”

“如果魏国不答应秦国的求亲一事,那么接下来秦国以魏国背叛联盟要挟,逼迫魏国不得和楚国结盟,那么魏国面对秦齐两国的两面危险,必然会同意秦国的要求的。”

秦惠文王同意道:“可,太子虽然距离行冠礼还有几年,但是此时向魏国求亲正当其时。”

说到这里,秦惠文王迟疑了一下,接着道:“如今楚国出现如此大的转变,寡人深为忧之,况且我们能阻止魏国一次,却不能阻止魏国第二次第三次,就算能阻止魏国,却不能阻止赵国。”

“何况守久必失,我们秦国如何才能扭转这种不利的影响?”

张仪闻言道:“大王,只要我们秦国一日不出兵齐国,那么这种不利影响就一日不会消除,但是我们却可以暂时稳住赵魏韩三国。”

“如何稳住三晋?”秦惠文王问道。

张仪回答:“大王,给三晋一个肯定答复,就说我们秦国已经准备出兵齐国,但需要一些时间准备,只需要给三晋一个定心丸即可。”

秦惠文王点点头。

甘茂此时进言道:“大王,不仅是三晋,我们秦国还要派出使者前往越国,请求秦国和越国结盟。”

秦惠文王闻言知意,秦国和越国之间的距离极远,哪怕单人独马快马加鞭,从秦国赶到越国也需要极长的时间。

如果秦越结盟,那么它的象征意义远远超过了实际意义,目前来看,可以恶心楚国。

司马错想了一下,兴高采烈道:“妙啊,大王,秦越结盟之策甚佳,我们秦国和越国结盟之事,有百利而无一害,请大王明察。”

甘茂看着司马错喜形于色不由一愣,心中暗自纳闷,难道这个纯粹恶心楚国的计划,还有其他出乎意料之外的作用?

秦王张仪等人好奇的看着司马错,不知道他发现了什么。

樗里疾笑着问道:“不知客卿以为秦越联盟对秦国有什么好处。”

司马错向秦惠文王郑重的行礼道:“大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臣在蜀数年,日夜忧思,却毫无办法。”

秦惠文王问道:“客卿为何而忧虑?”

司马错答道:“大王,臣为楚国忧虑,如今能对去秦国造成威胁的只有楚国,而我们秦国进攻楚国的线路,只有三条,其中两条是水路。”

“天下皆知,楚国的水师冠绝天下,而我们秦国的水师面对楚国水师,根本不值一提。”

“如此一来,我们秦国虽然占据上游的有理地势,却始终不能将优势转为胜势。楚国虽然地处不利,却能凭借水师之利,无惧我们秦国。”

“臣为此深感忧虑,想在巴蜀之地打造一只水师,却苦于没有优秀的造船师以及优秀的水战将领,故而虚度三年,劳而无功。”

司马错说着,脸上的忧虑消去,露出喜色道:“如果我们秦国与越国结盟,则会极大的扭转秦国在水师方面的劣势。”

“楚国的水师之强大,天下皆知之,而楚国水师的犀利,天下同样知道,楚国精通水战,越国同样精通水战。”

“大王,如果我们秦国和越国结盟,用重礼向越国求取造船师和精通水战之士,越王必然同意。”

众人一听就知道司马错在继续出售他的一统天下的计划,但是建立水师的事情,对秦国来说,也是弥补自己短板的重要一环,由不得在场的人不重视。

众人想了想,齐道:“大王,臣等附议,与越国结盟。”

秦惠文王闻言立即拍板,道:“好,依客卿之言,派出使者携重礼向越国结盟。”

就在此时,宫殿之外走进来一个宦官向秦惠文王禀报道:“大王,将军魏冉求见。”

“魏冉?”秦惠文王微微一顿,魏冉一向知进退,如今正是商议国事的时候,没有重大的事情,他是不会来打扰的。

秦惠文王立即道:“传他进来。”

“唯。”

很快,殿外走进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到了大殿中向秦王行礼道:“臣魏冉拜见大王。”

秦惠文王问道:“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魏冉面不改色回答道:“大王,微臣刚刚收到楚国的情报,楚国的景翠所部,在不久前移师东向,目的不明。”

“什么?楚国的军队动了,为何是景翠而不是屈匄?可知是什么原因?”张仪一听楚国的惊变,立即出口问道。

魏冉摇了摇头,道:“相国,可以确认不是屈匄而是景翠所部,具体原因还未查明,探子查探到楚国的动静,就立即赶回汇报,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查探。”

司马错问道:“景翠带走了多少人,是二十万全部人马还是只带走了部分人马?”

魏冉答道:“回客卿话,是全部的军队。”

魏章问道:“现在屈匄所部有何动静?”

魏冉回答:“据探子回报,景翠率军离去后,屈匄接收了楚国大营,正在修筑防御工事。”

樗里疾面带喜色,向秦惠文王道:“大王,楚国此举是在向我们秦国表明,楚国要攻打齐国了。”

司马错摇头道:“大王,还需静观其变,以防楚国有诈。”

张仪叹了口气,向秦王道:“大王,楚国此举是在继续向我们秦国施加压力,逼迫我们攻打齐国,现在,留给我们秦国反应的时间更加少了。”

第六百零四章 襄阳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择第三百二十七章 应变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绝第一千两百八十七章 财尽人散第八百五十九章 剑指宋国第五百四十一章 恶战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择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阳君薨第十三章 初见端倪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国三心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扬镳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进退之间第三百零三章 挫败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会盟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蜡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准备好了吗第九百四十章 公孙父子第三百零二章 虚实第一千两百二十二章 杀人诛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计重施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战八第五百八十二章 动摇心志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杀第六百零七章 战和之辩第二百五十一章 樗里疾离都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钱第六百四十五章 转机出现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韩第一千两百六十三章 乐极生悲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争 下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第二百八十三章 战中第五百一十七章 布局第二百三十一章 强攻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韩王来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军求和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万事俱备第六百零五章 备战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东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计重施第九百三十五章 军议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疯狂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五十一章 犀首迟疑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争辩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见文雀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个朋友第一千两百二十章 请杀郑袖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长人口第三十六章 赵国齐国第一千两百零七章 谒者黄歇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群臣请命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国的破绽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挣扎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会盟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动散布第九章 目标巴蜀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军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产神器第一千两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师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来楚 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颁布爵位 上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九百零三章 启用昭滑第一百二十一章 齐使苏代第三百一十章 马政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见鄂君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风点火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变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强赵国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辞封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惧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产神器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杀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准备好了吗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辞第一百三十章 面粉计划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应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