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

也有人试图用统计数据说话,以求客观地看待MBA是否有用,比如《商业周刊》上有一篇文章详细地对比了是MBA的首席执行官和不是MBA的首席执行官业绩的对比。以前我也倾向于MBA确实没有用,但如果更加广泛地想一下,又有哪门学科真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有用呢?我们所谓的有用,不过是建立各种圈子壁垒的借口而已。MBA是没有用,但是其他学科又能有多大用途呢?任何学科最主要的用途不过是给予你机会,是人类建立圈子的一个通行证而已。

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只是从技术层面看到了世界正在“变平”的趋势。但是由于更为深刻的生物法则的存在,世界不太可能是“平的”,在一个圈子林立的生物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组建圈子的潜规则都是我们自私的基因在起作用。无论是背景、学历、工作经验、国籍等所有的因素,就其实质性的效用来看,都没有我们认为或者“希望”的那么重要。

“我可以让你成为网络工程师。”有一次,我对秘书说。

“不行啊,我没有专业背景,又是学文科的。”她回答。

“不需要任何背景和专业知识,只是需要背诵几个名字缩写,并搞清楚它的大体含义就可以了,成为网络工程师比任何学科领域所需的知识量都少,并且非常死板。”我说。

最后,她还是缺乏信心学习网络知识。事实上,圈子的建立有赖于自我评价和周围评价的调整。一只狼如何在狼群中确定地位呢?展现和斗争是必要的,但是完全像足球联赛的全循环方式来进行是困难的,因为成本过于高昂。群居动物形成等级的方式就是展示、搏斗再加上周边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调整,相信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正如詹姆斯·鲍德温所说:

社会能够让那些被赋予较低社会地位的人接受并相信自己的地位,这是社会最大的成功—同时也是社会最大的失败。

很多擅长观察的人都像鲍德温一样发现了一些人类行为中不太合乎情理的现象。从群体利益的观点来看,这很容易解释,问题是群体进化已经被证明是肤浅的、不正确的,必须从个体本身的利益来解释这种现象。就人的本性而言,自从有了文明约束以来,尚未有足够的时间形成非常大的进化上的变动。想象一下人类社会极为原始的组织形态,接受并相信自己的地位肯定比实事求是、斤斤计较的行为对个体更有利,任何搏斗必须权衡风险和收效,只要风险稍微大一些,非冒险行为就会被进化选择,我想这大概是本质上的原因。

对于文明社会,个人是接受还是挑战现有的组织规律和秩序,显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虽然人类组织向着能够发挥每个个体潜能的方向进化,但我们必须承认,到现在为止,尚未有一个真正的组织可以发挥每个人的实际才干。

任何处于高位的人,都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处于低位的人,倾向于埋没自身的潜力。这和动物是一样的,因为圈子不仅仅靠明文规定和各种规章制度确立,自我评价和周边评价的调整是圈子得以形成和相对稳定的“热力学”条件,否则一个圈子就处于不稳定的跃变状态。

罗纳德·汉弗莱设计了一个模拟的商业办公室,以证实这一现象。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其中一些人扮演经理,而另外一些人则扮演员工。和真正的办公室一样,经理给员工发布命令,自己负责较高级的工作。结果员工和经理认为同等能力的两者中,扮演经理者更有智慧、自信和乐于助人—就好像真的经理一样;同样扮演下属角色会产生降低自我感觉的效果。

圈子效应随处可见,在一个单位中,如果是秘书,即使整天在领导眼皮底下混,不乏有很多表现机会,但是想要晋升成业务员是十分困难的。假如你只是基层员工,上升到中层就非常困难。一旦你处于中层,即便是业绩和能力被证明很不合格,待在这个圈子里面问题也不大。从组织的观点来看,我们把这种现象轻而易举地解释成为了维护组织秩序,降低打破秩序的成本和风险。

圈子现象,从本质上说也是我们细胞里面的基因在起作用。权力阶层的各个成员之间,虽然也有勾心斗角的利益争夺,但相比异种侵犯的代价要小得多。它背后的现实是一旦没有经验者进入本应该是有经验的人才能工作的地方,那么就会无情地证明经验其实没有我们“公认”的那么重要,这种损失对于任何一个靠吃“经验”这碗饭的人来讲,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通过基因,人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进行各种各样的算计,以求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行动。哪怕些许的利益也会在进化中取胜,人类形成的层级关系就是较早时期取得利益的一种上策。

英国动物学家尼古拉斯·廷伯根(NikolassTinbergen)在动物中观察到了“强龙压不住地头蛇”的现象,他在一个大鱼缸中放了两条雄性刺鱼。它们在鱼缸的两端各自做了巢,并各自“保卫”其巢穴附近的水域。廷伯根将这两条刺鱼分别放入两个大的玻璃试管中,再把两个试管并排放在一起,只见它们隔着玻璃管试图相互搏斗,于是产生了十分有趣的结果。

当他将两个试管移到刺鱼A的巢穴附近时,A就摆出进攻的架势,而刺鱼B就试图退却;但当他将两个试管移到刺鱼B的水域时,因主客易地而形势倒转。廷伯根只要将两个试管从鱼缸的一端移向另一端,他就能指挥哪条刺鱼进攻,哪条鱼撤退。很显然,两条刺鱼实行的都是简单的有条件策略:“凡是留驻者,进攻;凡是闯入者,退却。”这种行为的好处到底是什么呢?就是留驻者具有“地利”的因素,它们更熟悉环境,兴许还有援军,即“人和”的优势,但就其真实情况而言,这种优势不见得很大,胜率也许就是51%∶49%。就是这一点优势让地头蛇者处于有利地位,不怕地头蛇者因此消亡了。实际上,我们人类也进化出来这样一种非常明显的心理特征。

以上所揭示的现象,只是复杂生存法则中的一种策略而已。现实中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著名的大企业都把制造流程搬到了中国,很显然是因为中国有更低的综合制造成本。从生存法则的意义上来说,他们之所以能够招聘很多和他们不一样背景的人去那里工作,是因为事前已经进行了隔离—他们建立了一个保护层,新物种的入侵,无法威胁到现有圈子的利益。在任何一个外资制造企业中,都可以看到同样的岗位,由不同国籍的人担纲,其收入差距非常大的事实。按理说,一个理性的资本家,应该选择同工同酬的方式,这样可以将成本降到最低。他们并非是厚此薄彼的少数人,但他们必须屈服于细胞里基因的圈子压力和社会形成的记因圈子压力。

社会充满了藩篱

在潜意识中,我们总是非常痛恨各种圈子壁垒的,这不仅是因为圈子是提高社会成本的一种零和游戏,更重要的是我们总是倾向于高估自身的能力,由于圈子壁垒的存在,才使我们不能扩大领地。换言之,在圈子运动中,我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入侵者而非防守者。在NBA的后备队中,虽然只有5%能真正进入NBA,却有60%的人认为自己属于5%以内的人。

在挤公共汽车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人类竞争的基本法则。一辆满载乘客的公共汽车停靠在汽车站,乘务员总是在喊:“往里挤一挤。”车里面的顾客倾向于无动于衷,因为他们不希望新的乘客进入,进一步压缩自己的空间。一旦有人好不容易挤上来了,他就变成了车上乘客,便高喊:“快关门,已经上不来了。”此时,他已经转换成另外一个圈子的人,车上的人也因为无望把他赶下车,而将其纳入到自己的圈子,于是一致对外的圈子就形成了。

动物总是通过自然分群的方式把种群的个体数量维护在一个合适的尺度,这个尺度就是投入产出比最好的尺度。对于圈子内部的人来说,圈子策略总是以投资收益比来衡量,在这方面我们和其他群居动物大概是伯仲之间,难分高下。各种不同性质的企业或者人类社会的一个组织,由于存在不同的资源限定条件,赚钱的可能边界也被确定下来,于是不同的圈子策略就很快地优化出来了。

像高等院校这样的非营利性组织,尽管也在拼命地赢利,但是大多数都是个体行为,而非组织目标,所以他们的收入边界大体上是确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建立圈子会考虑的条件包括:

并不重视每个个体对组织可能潜在的实际用途,也就是说他们预期“好”的个体不会增加收益,“差”的个体也不会有所损失。那么他们可能获取的剩余价值是什么呢?就是包装。于是,文凭在这些地方简直就是一场军备竞赛,没用几年的工夫,现在大学教师的招聘条件已经以博士为门槛了。高校伪造引进国外教授的数量并不奇怪,因为这是给他们带来收益的途径。

从成本的角度来看,如果不采用“一刀切”的方案,会破坏秩序,提高成本。比如他们将招聘条件修改成博士或者符合条件的硕士,一定会有一些不太合格的硕士也会趁机而入,从而降低学校的“整体形象”。

生存策略极其复杂,我们通常会认为像中科院、高等学校这些地方理应由高学历的人才组成。殊不知,正是我们这样“认为”,才是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人们的想法影响了结果,反过来又验证了人们的想法。

糟糕的是,这种由高素质、高学历的人设计的领地策略,也许不比低智商的土狼设计的领地方案更好。由于资源极其有限,同时又具有边界的束缚,象牙塔内的群落,并非都是名不副实的包装产品,也有相当数量的物超所值者,他们一方面受限于自身建立的圈子策略失败,另外一方面,圈子之所以能够达到平衡,最重要的是进入者的数量大体相当于走出去者的数量。它之所以呈现出平衡状态,必定存在着较高的输出壁垒,不管是出于行政的原因还是心理的原因。总之,看似合理的生存法则,却并不优化。在任何一个群落里,生物争夺完全相同的资源,都因为缺乏互补性从而缩小了每个个体的所得。农民早就知道,一块地不能每年种同样的作物,不同种类的作物轮种更能发挥土地的潜力。

对一个营利性组织而言,他们潜在的收入基本上没有多少边界限制。此时建立圈子的策略就较为开放,他们总是在产品包装和产品实质之间做成平衡的选择。所以能否较好地发挥潜力,制定更合适的组织规则和外界压力(或者说诱惑力)关系很大。

在中山市小榄镇的一个制造工厂,一位只有中专文凭、负责现场管理的主管,年薪达到了100万元,并非因为这个工厂钱特别多,而是因为老板认为他值这么多钱。越是小的公司越注重程序员的实质性能力,越是大的公司越在乎文凭。在深圳的科技园有很多小公司在开发中等复杂程度的产品,开发人员通常都不到10个人,令人非常吃惊的是,他们总是能找到不错的程序员,不是因为他们出的价格高,而是因为他们总是非常注重“产品”的真实价值。

组织秩序靠能量差来维持

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自然状态下,缺乏能量的注入,自然界总是趋于无序。人类的组织是有序的,那么,它需要不需要某种能量来维持呢?

“同行是冤家,文人相轻”这样的俗语揭示了一种生存策略,而“同行是朋友,文人相亲”也是一种生存策略。不管是哪种方式,本质上都是为我所用的自私策略的一部分。

第25章 群居生活的后遗症 (2)第1章 前言 (1)第29章 自私的由来 (2)第46章 同化 (1)第23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4)第51章 预知未来 (3)第24章 群居生活的后遗症 (1)第11章 越生物的进化原理(2)第26章 群居生活的后遗症 (3)第9章 达尔文的学说 (3)第3章 人性与财富 (1)第26章 群居生活的后遗症 (3)第20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第38章 竞争与协作 (2)第27章 群居生活的后遗症 (4)第38章 竞争与协作 (2)第30章 鹰派的终结 (1)第24章 群居生活的后遗症 (1)第18章 企业是进化的生物 (2)第45章 分化 (3)第5章 人性与财富 (3)第34章 生存斗争 (1)第31章 鹰派的终结 (2)第16章 试错 (2)第50章 预知未来 (2)第10章 越生物的进化原理 (1)第42章 三种自然选择 (2)第35章 生存斗争 (2)第27章 群居生活的后遗症 (4)第2章 前言 (2)第15章 试错 (1)第46章 同化 (1)第32章 鹰派的终结 (3)第39章 进化压力 (1)第9章 达尔文的学说 (3)第10章 越生物的进化原理 (1)第15章 试错 (1)第15章 试错 (1)第2章 前言 (2)第45章 分化 (3)第34章 生存斗争 (1)第23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4)第32章 鹰派的终结 (3)第34章 生存斗争 (1)第33章 鹰派的终结 (4)第46章 同化 (1)第36章 生存斗争 (3)第41章 三种自然选择 (1)第51章 预知未来 (3)第23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4)第33章 鹰派的终结 (4)第44章 分化 (2)第45章 分化 (3)第17章 企业是进化的生物 (1)第2章 前言 (2)第26章 群居生活的后遗症 (3)第12章 文化:本能的软件处理方式 (1)第38章 竞争与协作 (2)第38章 竞争与协作 (2)第6章 人性与财富 (4)第41章 三种自然选择 (1)第3章 人性与财富 (1)第12章 文化:本能的软件处理方式 (1)第15章 试错 (1)第22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3)第20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第48章 同化 (3)第49章 预知未来 (1)第14章 文化:本能的软件处理方式 (3)第44章 分化 (2)第43章 分化 (1)第10章 越生物的进化原理 (1)第39章 进化压力 (1)第22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3)第35章 生存斗争 (2)第24章 群居生活的后遗症 (1)第40章 进化压力 (2)第19章 企业是进化的生物 (3)第6章 人性与财富 (4)第8章 达尔文的学说 (2)第47章 同化 (2)第49章 预知未来 (1)第45章 分化 (3)第7章 达尔文的学说 (1)第3章 人性与财富 (1)第20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第17章 企业是进化的生物 (1)第5章 人性与财富 (3)第24章 群居生活的后遗症 (1)第33章 鹰派的终结 (4)第40章 进化压力 (2)第14章 文化:本能的软件处理方式 (3)第51章 预知未来 (3)第20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第13章 文化:本能的软件处理方式 (2)第16章 试错 (2)第25章 群居生活的后遗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