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节 西方使团

双方都是在跟时间赛跑,是朱敬伦在清王朝能够抽出力量动对他的讨伐之前,积攒到足够对抗整个清王朝的实力,还是清王朝在他没有准备好之前,就抽出足够的力量将他碾碎,就看双方势力谁能跑在前边,就看谁能跑赢时间了。81中文』网

如同是对朱敬伦无声无息成功的政变庆贺一样,陈芝廷带领的使团在几天后就回国了,朱敬伦让他们在香港停靠三天,等待自己组织人去迎接他们,朱敬伦要让柏贵、穆克德讷,以及广州府所有的官员,都到新安的码头上等候,他要将陈芝廷打造成为一个功臣,一个出使夷国的英雄。

被朱敬伦任命的十四个商贾县令容光焕了,他们看到朝廷对朱敬伦有求必应,他们的官印朝廷会给他们打造。

赫德重新修正了章程,制定了总税务司每月必到一港巡查,规定了每年广东政府按制度组建独立的监查团队审计海关的账目,监管制度化而不是个人化了;他取消了内外班制度,本地人和洋人采用一样的等级分类,一样的薪资标准,一样的升迁方式,一样的考察办法,这标志着人事制度统一了。

柏贵和穆克德讷神色凝重,柏贵的到来,也让穆克德讷了解到了北京的真相,朱敬伦根本就不是柏贵的人,更不是奕欣的人,朱敬伦是真的反了,但是朝廷却要安抚他,朝廷不能承认他真的反了。

柏贵得按住朱敬伦,不让他对朝廷用兵,穆克德讷得继续欺骗旗人,不让他们闹事。

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新安县的乡绅们更加单纯一些,他们是唯一一群自内心,没有任何心理纠葛的人,只有他们是没有抱着任何目的,前来欢迎陈芝廷,因为在他们的心中,陈芝廷真正是一个英雄,一个出使夷国,为民请命,力阻夷酋,保家守土的英雄,班、张骞不过如此。

这些人都做出了选择,只有陈芝廷还没有做出选择,因为选择还没有摆在他的面前,他还不知道广东已经姓朱的事实。

此刻,他从一艘巨轮上走下来,那是一艘多么巨大的巨轮啊,大到赤湾港没有一座码头能够容纳它,只能停在港外的伶仃洋里,然后让船上的人下到小船上,才能转运到港口。

这是一艘瑞典巨轮,瑞典人新造的巨轮,排水量五千吨,专门为中国贸易而建,巨大的货舱中装满了铁矿砂和铁锭,连船名都起的是大广东号。

船上走下来的不仅仅只有陈芝廷一个人,瑞典和丹麦的使团也来了,但人们的视线中心只有陈芝廷。

只见他上岸之后,手里高高举起了一张纸,就好像张伯伦从希特勒手里拿过一纸承诺一样,在众人面前公示。

这就是伦敦宣言的原本,上面有英国女王和相的印章,也有陈芝廷的私章,陈芝廷代表广东政府承诺,在通商口岸,本地人不再攻击英国人,允许英国人经商、居住,英国人承诺,不再谋求割让广东一寸土地。

对英国人来说,这张纸可能全无意义,历史上除了后来的新界,英国人也没再扩展过领土,割让九龙是因为香港没有腹地空间,展不起来,租借新界是因为九龙也展饱和了,可现在这个时代,英国人自己都对是不是要展香港寸有异议呢,多少官员和议员都认为香港就是一个赔钱货,是一个累赘。

当年侵华英军司令义律强占香港岛后,外交大臣巴麦尊指责义律没有执行命令,“随心所欲的凭自己的幻想来处理国家利益”,放弃攻打舟山,而占领一个荒凉的海岛,最后因为占领香港反而被英国很快解职,因为议会中很多议员认为,割让领土,会导致中国长期的敌视,殖民地还会长期成为英国政府的负担,继任者璞鼎查却逼迫清政府割让了香港,后来他承认割让香港是他的越权行为。

另外还有党派之争,自由党一直认为香港是在保守党执政的时候占领的,因此往往自由党上台后,就开始指责,尤其是在维持香港运作的庞大费用上喋喋不休,“早知开支如此巨大而又作用有限的话,当初就不应该占领它”。

朱敬伦很了解英国人的想法,所以他就一直在限制香港岛的展,所以他才派陈芝廷带着庞大的使团去英国,让英国人承诺不会再割地了,只要香港岛就那么点大,他就永远作用有限,而且还必须保持一定的开支,那么要从英国人手里要回来,就轻而易举了。

陈芝廷不懂得这些,他是用农业国家的领土观来猜度海洋民族的土地观的,所以他认为他为广东两千多万同胞要到了一个不被侵犯的承诺。

至于他擅自答应的香港政府对九龙英国人的管辖权问题,他觉得那不过是疥癣之痒,不足为道,他也做好了被广东地方政府追究的心理准备,大不了就是一个弃官不做吗,一个小小的县丞谁在乎。

乡绅们不顾柏贵、穆克德讷和朱敬伦等高官的存在,欢呼着拥挤到了码头上,围在陈芝廷身边叽叽喳喳要看那份保证书(宣言),陈芝廷则小心的收了起来,真怕这些人给他撕坏了。

接着被簇拥着来到了柏贵等人面前,恭敬的向各位上司行礼问好。

柏贵点点头,穆克德讷很木讷,朱敬伦则笑了起来,接着说了一番话:

“总督大人,陈大人千难万险,越洋西行,面对英王,不堕上国天威,并迫夷酋不敢再犯边疆,此乃大功一件。下官斗胆保荐陈大人为广州知府,不知总督大人何意?”

柏贵能说什么,他就是无条件来安抚朱敬伦的,他知道如果他不答应,朱敬伦自己直接就任命了,那时候连面子上的好看都没有了,还不如直接就答应了下来,起码在外人看来,他这总督还是有点威严的。

于是点了点头:“朱大人所言极是,本督也是这么看的。”

陈芝廷有些愣神,他出洋了一趟,怎么回来就直升广州知府了,从一个小小的县丞,升到广州知府,这根本就不是度的问题,而是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要知道县丞只是一个杂佐官,根本就不需要正经的出身就能做,一个监生也能做县丞,所以才有那么多人拼了命的想要考科举。

但是知府这样的要职,就是多么拼命,也是做不到的,有清一代,极少见到有进士以下的官员做到知府级别,陈芝廷虽然有一个举人的身份,可他也知道,考不中进士,做大官是没有希望的,因此才一直坚持科举,没有出来做官,直到沙井被洋人攻击,他才改了想法,打算留在本地做官,也就熄灭了考进士的打算。

本来都准备做一辈子杂佐官了,没想到突然就高升知府了,一时间被幸福冲昏了头脑。

“愣着干什么呢?还不谢谢总督大人的提拔。”

陈芝廷一激动,直接就在码头的花岗岩地面上跪下磕头谢恩。

柏贵把他扶起来,一番勉励是少不了的。

陈芝廷又感谢朱敬伦,朱敬伦摆摆手:“回家休息几天,准备好了就去赴任吧,广州府不能总缺一个知府。”

广州府知府是缺员,这倒不是因为抗拒朱敬伦而挂印,而是因为这个职位已经缺了好久,1856年第二次鴉片战争爆前,知府是郭凡,1857年9月,战争虽然已经爆,但是清政府并不认为战争生了,叶名琛还在用他的抚夷招数,根本就不知道英法两国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郭凡这时候在家养兵,后来英法联军占领了广州,他羞于与洋人交往,一病不起第二年就死了。

郭凡死的时候,广州城还在英法联军手里呢,后来柏贵升任总督,耆龄接替巡抚并兼任了知府,广州知府就一直由巡抚接任,耆龄任总督之后,别说知府了,巡抚都还没来得及派来,朱敬伦就动了兵变。

所以这个知府一直是空缺。

主政一方,这是要职,朱敬伦手里没人,他资历太浅,又一直是暗中积攒实力,根本不可能跟士大夫阶层建立联系,这些文官士大夫们虽然很不像话,可他们已经是最有执政经验的群体了,也正是因为手里没人,朱敬伦才一次性任命了十四个商贾当县令。

陈芝廷还在兴奋中,朱敬伦却拉着他:“客人来了,不迎接一下,不是主人之道,给我引荐一下吧。”

他说的是,是一个个站在码头上,周围围着一群指指点点的乡绅的那群洋人,瑞典和丹麦的使团。

两个刚刚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的小国,非常渴望能打开中国庞大的市场,当他们看到中国人对世界产生关切,派出了使团之后,真的是兴奋莫名,朝野一致都希望能够也向中国派来使团。

“这位叫做安德…瓦…”

陈芝廷始终念不好洋人的名字。

“安德烈·奥斯卡·瓦伦堡!”

瑞典人自己介绍了起来。

大名鼎鼎的瓦伦堡家族创始人,与洛克菲勒、摩根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等显赫家族并列的瑞典贵族商业家族,朱敬伦还是听说过的。

伸出友好的手:“欢迎您,来自瑞典的尊贵客人!”

接着一一介绍了多达五十多人的瑞典代表团成员。

之后是另一波泾渭分明的洋人。

为的还是一个公爵之子:“格吕斯克堡的克里斯蒂安!”

朱敬伦有些意外,格吕斯克堡家族后来曾显赫一时,丹麦、挪威和希腊王室都出自这个家族,只是不知道这个克里斯蒂安是不是历史上那个公爵之子。

克里斯蒂安一个个介绍他的代表团成员,全都是丹麦的一些大企业家、银行家,以及政府官员。

最后还有一些没有职务的,克里斯蒂安都有些不愿意介绍,朱敬伦问起他才说道。

原来这些人不是来谈判的,他们是来游览的,是一些丹麦的贵族。

这很好,朱敬伦很感兴趣。

“这是我的长女亚历山德拉!”

克里斯蒂安向朱敬伦介绍一个穿着华丽洋裙的小姑娘道。

朱敬伦心里一跳,没错了,这个克里斯蒂安就是几年后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就是他上台后给了俾斯麦攻击丹麦的机会,之后的普奥战争,普法战争最终让普鲁士崛起,统一了整个德国。

而他的长女叫做亚历山德拉,嫁给了维多利亚的儿子爱德华,后来爱德华成了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这个小姑娘将来会成为英国王后,这真是意外的收获。

朱敬伦立马对小姑娘礼貌的说道:“我能吻您的手吗,美丽的公主!”

第一百三十八节 夺情第三百一十七节 司法改革第七百八十六节 大明的傀儡政权第六百零九节 制衡第一线第一百一十七节 茶叶危机第八百零四节 中国的东亚秩序第七百七十九节 昏君混臣第四百零六节 进错洞房 2第三百九十一节 中国种族的悲哀第五百八十四节 大不列颠之桥第六百三十节 深化改革 1第四白零三节 皇帝家的鸭子第三百七十九节 变法第六百三十九节 希望还是噩梦第七百一十九节 十年保护期第一百七十七节 使团第四百三十一节 牌坊第三百四十三节 檄文第十四节 行动(2)第五百四十五节 交货的麻烦第七百二十五节 大明犯了拖延症第六百二十三节 太平天国有奸商第一百七十五节 升官发财的黑狗第四百二十二节 访英第三百七十三节 湘军撤围第一百零四节 朱敬伦的千金马骨第六百三十五节 法国的困境第六百四十五节 琉球流亡政府第六百七十二节 环太平洋利益链第四百一十八节 给日本人贷款第七百九十三节 工业巨头的春天第三十二节 擒王(1)第六百零六节 付出的代价第九十三节 伪军守的碉堡更好打第一战第二百零四节 招募八旗军第六百一十七节 德国推祸水第七百四十六节 夏威夷海战第八百一十九节 用的只是这个身份第五十五节 围三阙一第八十节 练兵第三百七十二节 美国要调停第六百五十六节 战争财第一百五十七节 立约毁约第五百八十一节 台湾问题后续第六百三十三节 工业革命降临第八百二十四节 关于加州的战和第三百二十八节 大造军舰第七百四十一节 美国华人大起义第二十三节 墨琴第四百零五节 进错洞房 1第九十节 探访新安第六十五节 底线第38节 救人第三百一十五节 站在哪一边第五百七十七节 大事件之越南问题 1第六百七十三节 移民谈判第一百三十九节 谣言升级了第四百四十九节 各方联动第七百五十九节 阿拉斯加的总督第四百四十九节 各方联动第七百零六节 岘港会战 1第40节 真假巴夏礼第八百三十一节 日本人的小算盘第40节 真假巴夏礼第43节 实话第一百一十九节 十三行巨鳄第八百零一节 赫德的图谋第五百九十五节 太平洋铁路的命运第七百四十七节 愤怒的美国第三百一十六节 九龙开港第六百七十三节 移民谈判第一百八十三节 拿破仑的想法第八百零一节 赫德的图谋第二次新加坡和谈第四百零七节 真的洞房第六百零七节 代价并不高第五百九十一节 东清铁路第三百一十节 引入竞争第七十节 帮办团练第一百八十一节 伦敦宣言第八百一十节 中英太平洋协定第四百三十七节 等香饵的金鳌第六百八十节 备战第七百一十节 战火扩大第三百五十节 一群传教士第一百二十七节 迷惑英国人第六百零四节 唯一责任政府第五百八十四节 大不列颠之桥第两百节 瞎眼石人第六百六十三节 唐大买办第六百四十二节 琉球国还是冲绳县第五百五十九节 普法战争红利第三百零三节 一封信第一百三十九节 谣言升级了第一百三十七节 丁忧制度第五百八十八节 天国从此不太平第十九节 取信(3)第三百九十二节 藏污纳垢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