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节 外交独立

朱敬伦眼前的这位公主,亚历山德拉1844年出生于丹麦都哥本哈根的王宫,她的父亲也就是旁边的克里斯蒂安是王子。网

但他刚才并没有介绍自己的王子身份,因为他并不是现任丹麦国王的亲生子,而是由贵族推举的王子,现任国王弗雷德里克七世没有男性后嗣,所以丹麦贵族疡了他表弟格吕克斯堡公爵的第四个儿子,克里斯蒂安为王子。

不过一旦瑞典国王诞下一个子嗣,他的王子身份也就不保了,所以克里斯蒂安没有介绍自己的王子身份,但他有资格长期居宗丹麦王宫,他的长女也出生在王宫,听说从型听安徒生亲自给她讲故事。

克里斯蒂安九世在位,没什么大的功绩,但也有所作为,小国的国王也不允许有功绩,但执政还是得到了丹麦人的认可的,外交手段相当出色,他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英国国王乔治七世,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和汉诺威的****,与维多利亚女王做对比被称作欧洲的岳父。

他的长子娶了瑞典国王的女儿,次子被习人国会选为习国王,用说这个国王的名声还是不错的,否则习人也不会疡他儿子做国王,后来童话家安徒生藏后写下“我的另外一个名字是克里斯蒂安九世”,也算是对他的认可。

相对于这种小国家未来的国王,朱敬伦显然对他的女儿更感兴趣,虽然还只有十七岁,已经是欧洲公认的漂亮公主了,也只有这种公主才能嫁入英国王室,朱敬伦对她感兴趣,并不是因为她的漂亮,尽管她确实比维多利亚肥婆漂亮多了,朱敬伦主要感兴趣的是她和他老公爱德华七世未来将成为欧洲时尚界的风云人物,这种王室推出的时尚文化,简直就是绝佳的品牌。

“当然可以,谢谢您的赞美。”

亚历山德拉十分稳重的笑道,周围还有一些贵妇皱起眉头,显然她们不打算接受被一个中国人亲吻手背的情况。

自从卢梭把中国人描绘成肮脏的,没有道德感的,充满商业欺诈的民族之后,中国人在欧洲人眼里就变成了野蛮的代表。

就跟卢梭的前辈们,伏尔泰等人把中国描绘成圣人王治理的国度,把中国人描绘成不信仰基督但一举一动都符合基督教义的上等人一样,两个政治哲学家的这些描绘,都不是真实的,而是带有各自的目的。

伏尔泰时代,欧洲最先进的还是君主****制度,他在推行他的君主****思想,因此可以把中国树立成为一个典型,需要用中国去刺激欧洲各国改变;到了卢梭时代,他在推行他的英国式民主思想,中国就一下子变成了反面教材,自然要把中国的美好形象打到在地。

这些从来没来过中国的大学者的能量实在是太大,以至于能够改变欧洲人的思想观念,这就是强大的文化话语权的力量。所以伏尔泰时代欧洲兴起了中国热,而卢梭时代欧洲人开始鄙视中国人。

朱敬伦看重亚历山德拉多过看重克里斯蒂安的原因就在于,亚历山德拉将来的文化话语权肯定比她父亲更强大。

但克里斯蒂安显然更关心外交,因此才以一个王子的身份,主动要求作为代表团团长到中国来。

简单的迎接仪式后,朱敬伦就邀请他们到了新安简陋的县衙,之后又安排他们坐船去广州。

简短的沟通了一番,朱敬伦向他们提交了一份通告,告诉他们,对于他们已经从清王朝政府手里取得的商业利益,朱敬伦保持默许,但是从现在之后他们跟中央王朝签订的任何协议,在广东都必须经过广东地方政府的同意,否则绝对不会执行。

接受这个通告,他们才能跟广东进行正式的外交活动,否则他们大可以去北京,但朱敬伦保证,他们从北京得到的任何利益,广东都不会接受,至少在广东境内得不到保证。

对于这份通告,丹麦和瑞典两国外交代表是有些茫然的,他们有些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到香港的时候,他们已经听本国的公使跟他们汇报过,说广东可能生了政变,但是他们没有接收到任何官方通知和外交要求,因此在法理上,他们必须继续承认清王朝才是这个国家的合法政府。

可现在广东地方政府向他们提交了这样一份通告,让他们觉得很难处理,先这不是一份独立声明,也不谋取丹麦和瑞典承认他们的独立国家地位,只是在商业外交方面,表达了他们的态度。

虽然无法对照西方的外交程序,但是所有的外交程序,不也是从实际中探索出来的吗,而且基本的外交准则,都是英国人对外政策的方法,所以西方人认定的是,现代外交制度,就是英国人的对外关系准则。

但中国人显然打破了这些准则。

可是他们只能接受,不然就不谈了,他们来这里还有什么意义,两国之所以共同组建一个代表团,就是因为出使费用太过昂贵,那种大轮船来一趟好几万英镑的消耗,再加上两国都自知自己只是小国,联合起来谈判,也许能取得更大的利益。

185o年代,这两国几乎同时启动了工业革命,国内工厂不断建立,生产力飞展,对外部市巢更为依赖,如果中国这么一个大国对他们开放了商业,会让他们这样的小国不再为市厨愁。

于是两国经过短暂的协商,共同回复了朱敬伦的通告,表示他们接受这个条款,他们今后跟清王朝签订的协议,都会跟广东地方进行协商,经过广东地方政府同意之后才会生效。

这样,他们才被请到了广州去。

“你们大概很疑惑我为什么会先要你们同意跟朝廷签订的条约,必须得到我们的同意,你们可以这么理解,拿破仑时代之前的德意志帝国的情况,那时候的德意志帝国也是帝国,可是跟帝国皇帝签订的外交条约,你觉得可以在其他邦国运行吗?”

瓦伦堡和克里斯蒂安曳,那时候的德意志的名称是神圣罗马帝国,被西方人成为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就是一个松散的联邦,帝国皇帝由各个拥有奄资格的选帝侯投票决定。

如果那时候奥地利邦国的国王做了帝国的皇帝,然后跟英国签订一个外交条约,普鲁士公国是不可能接受的,巴伐利亚王国也是不可能接受的,黑森、汉诺威、符腾堡这样的小邦国也不会接受,甚至连汉堡这样的帝国自由城市都不可能接受,最后连皇帝本人的奥地利都不会接受,他必须以奥地利国王的身份签订的条约他们才会接受。

但他们还是不理解:“可是中国是一个上下一致的完整国家,而不是神圣罗马帝国那样的松散邦联啊。”

朱敬伦摆手:“目前还是这样。我们的皇帝依然对各实有统治的权力。但是在广东生了一点小的变化,这种变化你们可能不理解。但是我用你们理解的方式告诉你们,那就是至少在外交领域,我们今后独立了。”

这是主权范畴的问题,外交权也属于主权的一部分,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西方人看来,取得外交权的独立,已经意味着一个地区的独立,和一个国家的建立。

他们根本不理解中国王朝并不是最在乎这种外交权利,当然地方政府独自对外交流,也是犯忌讳的,那叫做私结外邦,但却不是西方政治意义上的外交,在中国是带着政治意义,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叛乱,可如果朱敬伦只在外交上自行其是,不打出公开造反的旗帜,清王朝除非有能力镇压,否则他们是不会干涉的,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不知道。

朱敬伦看他们茫然继续解释:“好吧,你们可以这么理解,你们今后跟清王朝签订的条约,需要我们的认可,才可以在广东地区执行。因为我们将执行自己独立的外交政策,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瓦伦堡和克里斯蒂安对视一眼,懂了,或者说不需要去懂,只需要知道结果就行,结果就是广东可以自主的跟外界进行外交了,也就是说,朱敬伦愿意的话,可以单独跟他们签订外贸条约。

这让俩人有些惊叹,他们更愿意跟朱敬伦交往,因为情况已经很明了了,这是一个非持意跟西方沟通的中国官员,而现在他取得了广东的地方政权。

本来其实并没有政治方面外交活动的俩人,心中开始盘算,是不是在这次纯粹的商业外交活动中,加上一点政治味道呢?

没错,他们来广东,并不是跟广东政府进行政治外交谈判的,那是他们去北京的目的,他们来广东,是为了纯粹的商业利益,丹麦有些羡慕瑞典跟广东的合作,通过帮助朱敬伦建立兵工厂,这两年瑞典人卖了十万吨铁矿给朱敬伦。

而瑞典人来此,则是希望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他们听说朱敬伦正在自己仿制轮船,他们觉得这方面,他们也可以帮得上忙,如果朱敬伦愿意购买他们的钢铁的话,他们不介意出技术,帮朱敬伦在修建一个造船厂,当然朱敬伦得出这笔钱,承建一座大型造船厂本身,也是一笔大生意。

可既然广东馏自主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提一提商务条约呢,跟广东地方签订一个优厚的商业条约,哪怕就是一个地方政府,他们所控制的国土和人口,也远一个欧洲国家,也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于是瓦伦堡第一个提出了要求:“如果我们可以帮您进行造船方面的支持,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在钢铁出口方面,给我国一个优惠的税率呢?”

朱敬伦指了指面前的厚厚的谈判内容:“你们提交的谈判条款中,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第六百八十节 备战第四百四十七节 战争冲击第七百九十四节 让电老虎去撕咬第六百六十七节 铁路扯动的政局第五百五十二节 怡和丝厂第七百一十节 战火扩大第六百九十四节 百团大战第六百九十五节 王师南征第七百七十九节 昏君混臣第三百一十六节 九龙开港第三百三十二节 科举是一把钥匙第三百九十七节 场外游说 1第六百九十七节 明越兄弟同盟条约第五百七十五节 赫德的改变第四百一十五节 巴黎世博会第八百二十八节 德国需要保证第七百零四节 顺化战役 3第三百二十二节 广府银行第六百七十七节 经商别学胡雪岩第一百五十节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三百六十七节 大明的阿拉斯加第六百六十一节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六百九十六节 明法战争爆发第一百九十八节 又送女人第三百三十三节 候补官选拔制度 1第五百八十二节 启蒙第一百六十五节 张千山的麻烦第八百零四节 中国的东亚秩序第三百二十二节 广府银行第三百九十三节 最后的罪恶之城第六百四十一节 琉球灭亡第七百四十四节 得意时要知进退第一百五十四节 夜读管子第三百九十七节 场外游说 1第一百零五节 种子已经种下第二十五节 大红包第三百七十节 基于道义的谈话第一百二十三节 瑞典顾问团第五十五节 围三阙一第一百六十二节 回报友谊的方式第一百八十九节 闹饷还是造反第三百节 归程第九十九节 土地和祖宗都不能放弃第八十二节 双枪队第一百五十八节 神经病一样第五百五十一节 李秀成的上海第三百三十七节 肇庆会战 1第七十一节 敌国外患者第二十五节 大红包第三百四十九节 洪秀全死了第一百一十九节 十三行巨鳄第三百二十四节 控制军权第七百零八节 顺化会战 3第一百四十七节 美国顾问团第一百三十二节 最大的目的第八百一十一节 国际局势复杂化第七百四十八节 大明的盟友第六百零八节 大明军国主义第三百四十五节 楔形冲击第一百四十四节 美丽的误会第五百四十八节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八十一节 参战第六百零三节 生命之路第七百六十二节 朝鲜东学道起义第五百五十六节 不要让人绝望第十九节 取信(3)第三百八十八节 明清和谈第五百八十节 议割台湾第七百一十三节 湄公河三角洲之谋第三百四十一节 威震天下第六百零四节 唯一责任政府第六百五十七节 政治和文化遗产第三百一十八节 荒山茶园第七百一十六节 利益分享第四百四十四节 大明的威势第七百四十八节 大明的盟友第十节 门第四百四十三节 巨头之间的战争第七十二节 广东是个好地方第六百七十节 私有垦殖地第二百九十七节 控制广东 2第七百二十五节 大明犯了拖延症第二百零四节 招募八旗军第三百九十四节 压力重重的宰相第一百七十三节 军事演习第六百三十七节 英国的小动作第四百三十九节 金融战第三百三十七节 肇庆会战 1第五十二节 回城第六百六十九节 度过蚕瘟危机第一百六十八节 昭常一样的忠臣第五百六十三节 军事改革 3第三百一十七节 司法改革第四百一十节 继续扩大茶叶优势第六百七十九节 越南乱局第七百七十四节 休斯敦大会战 4第三十节 愿与你结拜第三百一十七节 司法改革第五十四节 买断烟土第一百三十八节 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