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野心

黄淮只得匆匆将胡季牦请入屋舍,进了屋,黄淮为胡季牦沏上一碗清茶,道:

“寒舍无甚长物,些许清茶,明公莫要嫌弃。”

“不知明公乔装至此,是遇到了什么急事么?”

胡季牦瞥了一眼黄淮递上来的茶汤,并没有多作理会,而是抬起眸,做出一副痛惜的模样道。

“我为上皇臣子,本不该置喙上皇决议。可……范小友与我一见如故,实不忍小友你落得如此下场。”

“是以,只得乔装前来……”

说完,他看向黄淮。

黄淮心道来了,马上做出一副意外的模样。

“明公何出此言?上皇……上皇可是下达了什么处置吗?”

“正是。”胡季牦道。“上皇欲要谴范小友任县令,就在我大越与占城交界之处。”

“占城与我大越常年敌对,那一处……无异于龙潭虎穴啊!”

他一面说着,一面观察着“范淮”的神色。

黄淮怔了一怔,做出几分意外模样。他当然知道自己这个新科进士忤逆了那个“上皇”,定然会受到那位上皇的报复。

只是,他也不曾想到,那位上皇,竟会想将他直接发落到南边的边陲之地。

占城国与安南国,长年皆处于敌对的状态,而今安南国弱,两国之间动辄开战,不死不休。胡季牦与阮多方这一对“结义兄弟”,最早,便是在与占城国的战争之中起势,乃至于有如今的权势。二人能够因对抗占城,而取得足以让家族成为权臣的丰厚封赏,足见与占城国之间的战争,对安南朝廷而言,是一件多么重要的大事。

虽说这些年来,占城国因为大明朝廷“不得妄自兴兵”的要求,以及大明水师的威慑,不再大举兴兵进攻安南。但两方之间,小规模的摩擦却从未停止。在毗邻占城国的地方当县令,确实动不动就会有性命之虞。

“吾实不忍小友受此苛待。范小友,你可上疏于上皇请罪,再有我为小友进言,当可使小友得脱此难。”胡季牦道。

黄淮心知这是胡季牦的试探,且他也早预料到,胡季牦会来探问他的口风,是以便按着自己先前的定计,做出一副惊愕但又很快释然的模样,道:“明公乔装至此,原来是为了提点于淮。”

“淮谢过明公厚爱。只是,淮并无罪状,如何请罪?”“范淮”做出一副义正严辞的模样,这副模样,自然也被胡季牦收在眼底。

“我知小友清正,但……”胡季牦劝说道:“毕竟性命攸关,些许委屈,受了也是无妨。小友当以性命为重……”

“明公身为太师,安能做此言语?”黄淮听闻胡季牦此言,竟是双眉一扬,一副激动的模样站起身道。

“当今之大越,民弊官腐,天下动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上皇却沉湎于酒色歌舞,对天下万民百姓所遭受的苦难置若罔闻。”

“君者,当承天下之重,上皇如此作为,这是可以的吗?”

“淮虽只七尺微躯,却也有一腔热血,愿效松柏之洁,宁为死谏之直臣,不为庸庸之禄虫。”

“做个边陲县令又有何妨?若先前之作为,能够警醒上皇,淮何惜此身?明公以为淮是贪生怕死之徒么!”

他的胸膛急剧起伏着,一副被胡季牦羞辱了的模样。胡季牦定定的看着他的神情,似乎想要从中找出破绽一般,良久方才开言道:

“小友爱民之心,吾甚是钦佩。可若是……”

“即便以仁人义士之血,依旧无法规劝上皇,那又如之奈何呢?”

“那……”“范淮”一脸犹豫,露出纠结的模样。良久才道:

“那,淮也没有办法了。”他露出颓丧的模样,感慨道:“民生多艰,吾人微言轻,也只能徒呼奈何。”

“唯恨不能有伊尹、霍光之辈,以挽天倾……”

……

“兄长,如何了?”见胡季牦从范宅中出来,在马车中等候多时的胡季牦的胞弟胡季貔,待他坐进马车后问道。

“颇为有趣。”胡季牦掸了掸衣袍上不存在的灰尘,将方才与“范淮”的对话全都对胡季貔说了一遍。

“……这么说来,此人竟还是个义士。”胡季貔道。只是语气之中,却只有几分调侃的味道,并无太多敬意。

“竟然连死也不怕么。”

所谓的发配边陲之地,自然只是他们胡氏用来吓唬那范淮的说辞。上皇陈艺宗虽然昏庸奢靡,但却也懒得处理这些朝中事务。

对于新科进士们如何安排,也只是打发给他们胡氏去做而已。对那范淮的安排也并没有多做吩咐。之所以今日忽然来此,只是为了试探此人。

“终究还是年轻人,不碰个头破血流,便不知回头。”胡季牦道。此时的他,早已没有了方才在“范淮”面前所表现出的那份“真诚”与“恳切”,眼中只闪烁着莫名的光芒。

先前,范淮在他的面前时,就始终是一副愤青的模样,因此,胡季牦倒也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之处。

“此人可用吗?”胡季貔问道。

胡季牦思考稍许,方点了点头道:“应该可用。”

“此人并非庸人,否则,也不会受到大明周王之青眼,被收为弟子。”

“且……他在我面前,提及伊尹、霍光,你当他只是妄言么?”

“此子之大胆,更胜过其他人。他这是在希望我成为大越之伊尹、霍光,来革新朝政啊。”

伊尹、霍光,皆是华夏历史上,曾经废黜昏君、扶持朝政的权臣代表。他胡季牦是大越的宰相、太师,是说一不二的权臣。

那范淮故意说出伊尹、霍光的名字,这是希望他以权臣之尊,行废立之事,废黜昏庸的陈艺宗,以匡正朝纲,。

由此可知,此人对上皇陈艺宗,并没有太多忠诚之意。

“此人背后,有大明周王殿下之背景。虽说只是个弟子,但多少,能为我等取得大明之支持。”

“拉拢此人,大有好处。此人既然出言试探于我,说明他也有了要投效于我胡氏之心。”

“他还颇有智计,今后或许能成为我胡氏之助力。季貔,你可与他于暗中多加接触。”

“是,兄长。”胡季貔道。随后,他的眼中露出一抹玩味:“陈氏倒行逆施,早已失尽天命。”

“兄长如今已一统朝野,这范淮既然有劝兄长为伊尹、霍光的心思,想来若是兄长成为大越皇帝,他也不会置喙吧?”

“毕竟,只有兄长,才能使我大越更加强盛……”

“希望如此。”胡季牦道。他略微掀开车帘,看向了皇城所在的方向。

眸中闪烁着的,是野心。

……

“据宗豫送来的密信,胡季牦于前日,曾亲自探问于他。宗豫以伊尹、霍光之言试探,胡季牦亦无有动作。”

武曲港中,朱肃召集了一众心腹,向他们陈明了如今的状况。

“依我看来,胡季牦的狼子野心,已是掩藏不住了。”

众人闻言,亦是窃窃私语。

“闻听此獠已基本掌控了安南朝堂。看来,已是迫不及待要进行下一步了。”李景隆道。“五叔,只怕要不了,胡季牦就会动手夺权。”

“我等是不是该调兵前来,以充实租界防务?万一此地兵锋一起,以租界之兵力,或许会难以抵挡。”

“暂时无妨。”朱肃摆了摆手,否决了李景隆的提案。“胡季牦即便再无谋,也没有那么早就敢篡权。”

“陈氏余威尚存,陈艺宗尚在,”朱肃分析道。“胡氏,名义上仍只是陈氏之臣,大义仍握在陈艺宗手中。除非陈艺宗忽然暴毙,否则,他便决然不敢有所动作。”

“难道还要等到那劳什子陈艺宗忽然暴毙么。”李景隆显得有些不耐。他的父亲李文忠,与蓝玉、沐英等将领,已经为南下安南筹备了许久。

若要等那陈艺宗自个儿暴毙,还不知要等到几时。

“稍安勿躁。”朱肃安抚道。“比起我们,胡季牦必然比我等更急。”

“陈艺宗虽然昏庸,但万一有一日突然意识到朝权尽在胡氏之手,必然会对胡氏出手……而胡季牦必然也是担心着这一点,这才会主动对宗豫出言试探,以培植只忠诚于他,而非对忠诚于陈氏的势力。”

“这份压力,会促使着胡季牦早早动手。毕竟夜长梦多,如今的陈艺宗,可以说是胡季牦唯一所忌惮的人物。”

“五叔……”李景隆眼睛一亮,道:“不如,由我们动手,将那陈艺宗……”

他眼中闪过一抹狠戾之色,朱肃却是骤然肃容,呵斥道:“不可。”

“陈氏好歹也是君主,安能以刺杀之法杀之?”

李景隆面色一白,朱肃继续道:“刺王杀驾,哪有那般容易?且其中干系甚大,若为人所知,我大明如何自处?”

“今日我大明能刺杀他国国君,改日,是不是就会有人刺杀我大明朝臣、官吏、藩王、乃至天子?”

“我大明秉大义之名,此例断不可开。区区一个安南,还不值得我大明付出丢掉大义的代价。”

李景隆身形微震,他确实有些鲁莽了,竟然想到了刺王杀驾的主意。这先例确实是开不得。

自己今日的这心思,若是不慎传了出去,甚至会给他曹国公府带来可怕的灭顶之灾。

“是,是九江无状了。”李景隆道,乖乖的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上。

“嗯,九江不过是妄言,我等自不会放在心上。”朱肃朝着四周的亲信们使了一圈眼色。众人自是心领神会,全都眼观鼻、鼻观心的做出一副没有听到的模样。“不过。”朱肃继续道。

“不过,倒是可以开始在升龙城中,多多安插人手。”

“胡季牦并非仁善之辈,我担心,等陈艺宗死后,他会想方设法的对陈氏不利。”朱肃道。“九江,此事便由你负责安排。胡季牦很可能,会想办法将陈氏所有后人想方设法全都赶尽杀绝。”

“若有那日,我等,需要至少护住一名陈氏后人、”

“这……”众人闻言,都流露出惊讶之色。“当真会如此狠辣?”

“防范于未然罢了。”朱肃道。但其实并非如此,毕竟历史上,胡季牦在夺权之后,就下了黑手要斩杀所有陈氏子孙。

毕竟只有这样,他的儿子才能够名正言顺的以“陈氏之侄”的身份,来继承安南国的大统。

而保全一位陈氏后人,对大明来说,就十分具有必要。

“给宗豫去信,让他主动投往胡季牦幕下吧。”朱肃转头吩咐三保道。“让他好生表现,以博取胡氏之信任。”

“日后,若要对付陈艺宗之时,胡季牦必会大力起用他。毕竟其他人,他胡季牦未必能信得过。”

“是。”三保点头,表示会派人前往黄淮处传信。李景隆接着问道:“五叔,那么教苑的事,该如何解决?”

“这几日,那黎利已经求见了不知多少次。若再不见,恐怕那些教苑学员们,心中就要生出怨气了。”

“嗯。无妨。今日里,我就会接见黎利。”朱肃道。“此人……亦是一柄利刃。”

“若能得用,日后必有事半功倍之效。”

朱肃笑着说道。

教苑已即将解散。这武曲港的教苑,本就是因朱肃驾临安南,而临时设立的一处教学机构而已。如今已设立了大半年,自然也该解散。明面上的理由是周王朱肃即将返回大明,朱肃何等身份,自然不可能一直在安南驻跸。

当然,更深层次的缘由是因为要激化安南矛盾。毕竟朱肃在这里一日,胡季牦便不能算是安南真正的“学术领袖”,只有朱肃回到大明了,胡季牦才能更大程度的借助新学之力,排除异己。

甚至因为“范淮”的原因,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大明遗留在安南势力的支持。

现下里,诸多的布置已经完备,唯一需要的,就是给予时间让胡季牦自己膨胀,膨胀到将安南炸个天翻地覆,而后大明才好以救世主之姿,入场收取渔利。

第235章 夜宴第779章 冥顽不灵第261章 各怀鬼胎第869章 欲加之罪第904章 解缙的复仇第575章 拿捏高丽第931章 贵州建制第1070章 黎利之死第899章 不让须眉第522章 黄雀在后第585章 绝户倭地第756章 战后安置第51章 朱标想要做肥皂第361章 夹击第827章 飞跃天堑第465章 新学遇劫第594章 天花第711章 双线疑兵第944章 无人可用第674章 一触即发第130章 找你借一样东西第530章 目标,平安京!第759章 司马伦第1012章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第46章 狗儿第836章 占据三佛齐第134章 金大腿第658章 百密一疏第953章 反思第582章 成亲之日第477章 铁铉明志第557章 太原之战第598章 祸乱朝纲第1028章 商贾们的野心第350章 元军攻城(下)第1057章 威吓第32章 中书省,危!第35章 杠第721章 雪夜突围第239章 乱事将起第563章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我大明之第870章 百无聊赖的蓝玉第913章 进万民书第3章 我大明败啦!第110章 城外皇庄第244章 被忽略的茹太素第202章 抄书遇到正主了!第472章 拉拢铁钟第398章 朝会风云第423章 与黄子澄辩斗第355章 张定边的消息第223章 重开丝路第160章 朱肃的经济之道第163章 高丽学子第79章 毛骧!第258章 朱棣的分析第347章 星星之火第416章 真正的儒家第871章 贵地诸官第1014章 三顾茅庐,请个内奸第537章 万寿节第209章 单刀赴会第1014章 三顾茅庐,请个内奸第229章 御前奏对第689章 取道印度第756章 战后安置第708章 决战序幕第627章 曼古歹战术第681章 万事俱备第785章 西夷的窘境第671章 朱棣论战第430章 李善长的打算第640章 明堆土山,暗挖地穴第317章 姚广孝的嘱咐第426章 热气球升空!第728章 疑兵减灶第10章 马皇后的忧虑第715章 前所未见的战术第264章 何谓禽兽第885章 剑拔弩张第118章 黑衣僧第308章 出海剿倭第772章 败絮其中第176章 大哥你也要卖我?第238章 夺城计第880章 雌凤陨第377章 大明的正统性第925章 跪下第667章 伪造国书第116章 尽信书,不如无书第791章 挟持第244章 被忽略的茹太素第142章 原来我在觊觎太子之位?第651章 登天子堂第581章 老朱赐字第292章 华夏一心,一统宇内第434章 大明的第一炉钢铁第126章 会见第671章 朱棣论战第674章 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