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新君VS顾命

皇帝,在朱由校的眼里,就是一份悲催的职业,看起来掌握生杀大权于一身,想杀谁就杀谁,想享乐就享乐,然而从坐上那张宝座起,就注定会成为孤家寡人,孤独将会伴随漫长的一生。

何为圣君?

何为昏君?

何为仁君?

何为暴君?

对待上述称谓的定义,最终的解释权是谁?为何他们可以定义,而皇帝自身却不能定义呢?

这就是人世间的复杂!

信息屏障,就是人性自我搭建的舒适区,没有人愿意终日活在指摘、痛苦的氛围下,哪怕再高高在上的也一样。

洪承畴走了。

干清宫依旧是那样,不会因为谁的到来,谁的离去,就会去改变什么。

“兵仗局下辖王恭厂、盔甲厂等处,针对所辖各类匠户、雇匠,所储各式火铳、火炮、火药、盔甲等军需重新进行登记造册,司礼监谴人手负责督察,期间兵仗局敢出现任何纰漏,造成内廷或京城的动乱,一律进行逮捕,夷三族!”

“着司礼监谴人于京畿展开勘察,就内廷兵仗局、工部军器局外迁尽快拟奏疏呈递御前。”

“着司礼监遣人就十王府下设膳田进行清查,未就藩之瑞、惠、桂三王,应体恤国朝困境,自即日起份例减半。”

“着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于京城所辖诸产进行清查……”

东暖阁内,不时响起朱由校的声音,进进出出的太监宦官,一个个低垂着脑袋,将所听上谕传达到位。

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这套体系,随着朱由校简拔的那批太监,在各处皆站稳脚跟,掌控住局面,围绕清查皇庄皇店的行动后续,更深层次的审查和调整,随着朱由校下达一道道上谕悄然展开。

明祚传承了两百余载,藏污纳垢所在众多,想要将滋生的弊政和毒瘤,一步步的铲除干净,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

纵使是内廷这套班底,朱由校也必须要遵循某种规律,待到简拔的那批新兴太监,逐步在各处掌握住大局,方能展开更深层次的清查。

想一鼓作气的将内廷彻底清查出来,那势必会让自身陷进危险之中。

“皇爷,方元辅他们来了。”

干清宫太监刘若愚,低着脑袋走进东暖阁,向伏案忙碌的朱由校禀明,忙碌下的时间过得很快。

“宣吧。”

朱由校放下御笔,端起手边茶盏,大口喝着放凉的浓茶,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的深化清查,想要圆满落下帷幕,势必要伴随着一批脑袋落地才行,这样新兴的太监群体,心底的敬畏才能彻底形成。

不急。

朱由校放下茶盏,嘴角微微上翘,他很想看看这场内廷清查进行完,究竟可以从依附皇权的太监宦官身上,查抄出多少金银。

皇权专制统治下的大明,内廷的太监宦官群体,想要借助皇权之威敛财,能借助的漏洞太多了。

“臣…方从哲,拜见陛下!”

“臣…刘一燝,拜见陛下!”

“臣…韩爌,拜见陛下!”

“臣…周嘉谟,拜见陛下!”

“臣…李汝华,拜见陛下!”

“臣…孙如游,拜见陛下!”

“臣……”

东暖阁内先后响起的声音,让朱由校回过神来,环视殿内所聚诸臣,朱由校双眼微眯起来。

有意思。

来干清宫的这些人,都有一个共性,

那皆是大行皇帝朱常洛钦定的顾命,这是有事情要聊啊。

“诸卿来干清宫,可是有何事要奏?”朱由校收敛心神,倚着软垫,深邃的眼眸看向方从哲他们,语气淡然道。

“禀陛下,臣有本奏。”

礼部尚书孙如游上前,手捧一封奏疏,低首禀道:“礼部及有司,已初拟大行皇帝谥号、庙号,还请陛下圣裁。”

朱由校向前探探身,涉及谥号、庙号之事,容不得有丝毫懈怠,该表现出的情绪,必须要表现到位。

否则被人扣上一顶孝道有缺的帽子,就算是大明皇帝,也会面临汹涌的舆情,这点轻重缓急,朱由校还是能分清的。

折腾这么久,涉及两位大行皇帝的谥号、庙号,到现在才算初拟出来,一方面能看出大明礼制的森严,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大明中枢的拖延。

从刘若愚的手里,拿过那份奏疏,朱由校神情严肃的御览着。

万历帝的谥号庙号,泰昌帝的谥号庙号,没有因为朱由校的存在,继而出现什么偏差。

一个庙号定为‘神’,一个庙号定为‘光’,对于谥号庙号的拟定, 朱由校没有想过要改变什么。

想有效干预和制衡朝堂,让外朝的诸党各派能安稳下来,围绕的核心势必是红丸、移宫两案,在此之际,还需有条不紊的亮出别的手段,使得满朝文武的注意和精力,都被牢牢的吸引才行。

看来东林党开始改变斗争方向了。

在看这封奏疏时,朱由校暗暗思量起来,此前涉及谥号庙号等事,乃内阁次辅刘一燝亲抓,时下却由礼部尚书孙如游奏请,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红丸和移宫两案并案调查,不仅打乱了东林党的节奏,还在外朝产生相应影响,这到时一个好的现象。

“对礼部及有司初拟谥号庙号,内阁是怎样想的?”

看完这份晦涩的奏疏,朱由校抬头看向方从哲几人。

似这等专业性极强的事宜,朱由校对礼部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咬文嚼字之事,本就是礼部擅长的。

或许万历帝御极登基期间,有着不少颇具争议的事宜,但万历帝终究是驾崩了,即便是想要亮明观点,文官群体也是极其隐晦的。

神:民无能名曰神;壹民无为曰神;安仁立政曰神;物妙无方曰神;圣不可知曰神;阴阳不测曰神;治民无为曰神;应变远方、不疾而速曰神;能妙万物曰神;道化宜民曰神;显仁藏用曰神;则天广运曰神;定这样一个庙号,可见耐心寻味之处颇深啊。

面对新君的询问,内阁首辅方从哲、次辅刘一燝、群辅韩爌,算是充分体现出语言的魅力,所讲的那番话,令朱由校觉得好笑之余,表面却只能强忍着。

第345章 诸院第74章 京营(1)第103章 明君与暴君(1)第100章 巡视丰台第217章 白杆扬威第367章 暗涌(1)第58章 银号第4章 这大明是朕的!第162章 漕粮也敢动?第236章 康庄大道第235章 撞击式燧发枪第48章 新君VS顾命第145章 传奉官!官场大震第181章 对弈第47章 帝王心术第351章 查!第266章 滔天恨意第56章 罢职夺籍!第303章 反对!第342章 万民歌颂第47章 帝王心术第107章 廷推(1)第92章 二个极端第200章 辽南血第58章 银号第135章 午门叩阙第69章 帝国军人,心胸如此狭隘?第362章 治辽策第107章 廷推(1)第289章 预热第310章 津门变局(1)第286章 少府举债第158章 户部没钱?朕就有了!?第113章 魏忠贤归京第233章 再议海河第68章 猛将进京第183章 血洗沈阳!第283章 京城之变第42章 态(2)第329章 论功行赏第48章 新君VS顾命第168章 抽丝剥茧第301章 国贫民富第219章 溃了第50章 协理京营戎政第33章 诏修实录!翰林诸官第90章 杀一儆第257章 文斗(1)第176章 天下为棋局,世人皆棋子第360章 督抚定权第230章 国子监之辩(1)第104章 明君与暴君(2)第186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172章 将军抽车第236章 康庄大道第138章 一出好戏第235章 撞击式燧发枪第115章 选秀?那就选吧第218章 明威第2章 朝会暗涌第288章 民心民意第1章 帝国的黎明第283章 京城之变第329章 论功行赏第18章 广撒网,聚英贤第322章 裂变第78章 思变(2)第47章 帝王心术第157章 意外惊喜第273章 盐法侍郎第190章 愿天下大同第366章 联合缉私第13章 仆欺主,杖毙!第140章 大明,是怎么了第236章 康庄大道第109章 大明财相第362章 治辽策第251章 祖制?那就辩法吧!第315章 直隶之乱(1)第195章 东林决断第264章 辽东新局第263章 当醉第250章 国本,断不可动摇第166章 众生相(1)第75章 京营(2)第50章 协理京营戎政第12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310章 津门变局(1)第312章 津门变局(3)第56章 罢职夺籍!第213章 行路难(2)第198章 这就是政治第260章 辽左奏捷第284章 惠政第360章 督抚定权第309章 杨涟之怒第309章 杨涟之怒第155章 富可敌国第266章 滔天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