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七章 永兴改制

张斌当然不是和朱慈烺产生了矛盾,他是真的累了,累的站着都差点睡着了,回到内阁值房之后,他足足眯瞪了半个时辰,这才拿起奏折,缓缓向御书房走去。

下了早朝,永兴帝朱慈烺也累的不行了,他感觉自己的眼睛都有点睁不开了,头更是直往桌子上砸,这状态,别说批阅奏折了,拿笔都成问题,他不得不趴桌子上小憩起来。

王承恩等值守太监自然不敢打搅他,知道张斌过来了,王承恩才在外面轻声道:“启禀皇上,卫国公求见。”

朱慈烺其实并没有睡着,他只是实在坚持不住了才趴下了眯了一阵,听闻张斌来了,他顿觉精神一振,他知道,张斌肯定是来跟他商议内阁改制的事情,这两天真把他累的够呛,他对内阁改制的想法也更为迫切了。

这次,他还没来得及起身相迎,张斌便已经进来了,双方匆匆见了个礼,张斌便将手中的奏折递到了他的手上。

朱慈烺接过奏折一看,《奏议内阁改制疏》,果然,张斌是跟他来商议内阁改制的事情,不过,他着实没有想到,才一个晚上的时间张斌便把内阁改制的章程写好了。

这改制疏的内容并不多,他很快就看完了,不过,他并没有立马跟张斌商议,而是对着奏折逐字逐句的琢磨起来,这批红权下放可不是小事,他自然不能草率从事。

看了半晌,他才好奇道:“师傅,为什么还要选出九名勋贵来问政呢,有都察院监察百官不就行了吗,这样岂不多此一举?”

张斌并没有解释,而是举例道:“魏忠贤当权的时候都察院左都御史崔呈秀是他的干儿子,温体仁当权的时候都察院左都御史唐世济是浙党骨干也是他的亲信。”

朱慈烺闻言,瞬间就明白了,这是为了防止人结党营私呢,当一个朋党权势熏天的时候,都察院他们绝对会拿下,那个时候都察院就起不到监察百官的作用了,反而会成为他们排除异己的工具。

这其实只是个小疑问而已,朱慈烺心中还有一个大疑问呢,他微微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张斌,这才小心的道:“师傅,如果朕现在宣布改制,朝臣会不会说朕听信了您的谗言,将朝堂大权都交到了你的手中?以后,大家会说朕是个昏君还是个明君呢?”

这小子,肯定是崇祯跟他说过什么,文臣掌权就一定会造反吗?这他吗什么狗屁理论!

张斌沉默了一阵,这才淡淡的道:“皇上,微臣斗胆说一句,奸臣是必须防,但是,不能把所有文臣都当奸臣防,文臣中也有赤胆忠心的,也有为国为民的,比如宣宗宣德朝的杨士奇、杨荣、杨溥,比如孝宗弘治朝的李东阳,比如英宗正统朝的于谦,又比如神宗万历朝的张居正,他们是忠是奸呢?”

朱慈烺闻言,不由尴尬的道:“他们当然是忠臣,朕这不是担心人言可畏吗。”

小子,你是怕我这个师傅夺了你的权吧?

你真以为我想当这个内阁首辅啊,每天帮你处理朝政不累吗?

张斌思索了一阵,便做出了决定。

干脆,辞了这个内阁首辅算了,再把孙传庭和卢象升带走,这样一来,总没人说我是为了揽权吧!

想到这里,他郑重的道:“皇上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为今之计,微臣只有辞去内阁首辅之职以证清白了,这样,皇上就不用担心别人说三道四了。”

朱慈烺闻言,大惊道:“师傅,你别生气啊,朕也就是随口说说,没别的意思。”

他还以为张斌生气了,要跟他翻脸呢。

没想到,张斌竟然微笑道:“皇上,微臣其实早就不想当这内阁首辅了,一天处理政务也挺累的,微臣还要时常领兵出征,这样一来,微臣一年到头几乎都没什么时间休息,现在,正好趁这个机会辞去内阁首辅之职,微臣也轻松了,皇上也不用担心人言可畏了,这不是一举两得,皆大欢喜吗?”

皆大欢喜?

朱慈烺小心的问道:“师傅,你真没生气?”

张斌摇头笑道:“微臣为什么要生气,以前微臣之所以霸着内阁首辅的位置,还不是为了拨乱反正,尽快将大明引入正轨,现在大明已然政通人和,中兴在望,我还霸着这个位置干嘛,还不如早点退下来,去干点更有意义的事情呢。”

“这。”朱慈烺不由好奇道:“师傅,还有什么比主政内阁更有意义的事情吗?”

张斌郑重的道:“当然有,比如开疆扩土就比坐内阁批阅奏折有意义多了。”

朱慈烺闻言,不由恍然道:“师傅说的有道理,这开疆扩土可比批阅奏折有意义多了,要可以的话,朕都想亲率大军去开疆扩土呢。”

张斌不由摇头苦笑道:“皇上,请恕微臣斗胆,你那点兵法学识,还是算了吧,开疆扩土的事还是交给微臣来吧。”

朱慈烺闻言,讪笑道:“是啊,是啊,朕压根就不懂什么兵法,还是师傅领兵打仗厉害。”

张斌见他这副样子,忍不住如同他小时候一般,轻轻拍着他的肩膀慰藉道:“皇上,您放心,微臣不会生您气的,微臣的确是想去为大明开疆扩土,这次正是个机会,让伯雅和建斗也跟微臣一起去吧,他们指挥打仗的本事可比处理政务的本事强多了。而且,他们一个管着兵部,一个管着吏部,如果他们不下台,别人还是要说我抓着大权不放的。”

朱慈烺怔怔的看了张斌一阵,这才感动点头道:“那好吧,师傅没有生气就好。”

朝堂官员都预感有一场风暴即将来临,第二天早朝,风暴果然来了。

早朝刚一开始,朱慈烺突然抬手让鸿卢寺礼官先不要宣布奏对开始,紧接着,他便站起来朗声道:“诸位爱卿,大明经过这几年的风风雨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走上了中兴之路,朕心甚慰。不过,随着大明的中兴,随着大明疆域不断扩大,这奏折是越来越多了,现在每天奏折都不下六百份,朕都有点力不从心了。为了不影响朝廷的正常运转,朕决意,改组内阁,以后,票拟和批红都交由内阁负责!”

“嗡!”

他的话刚落音,整个皇极殿前的广场明显一震,几乎所有官员都忍不住冒出或大或小的惊叹声。

这风暴来的并不突然,但是,这皇上说出的话却是任谁都没想到的。

皇上竟然要将批红权交给内阁,这不是让内阁主政嘛!

第七十九章 崇祯上钩第一章 筹备归京第五十五章 妙计对奇谋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三十章 天灾人祸(下)第六十二章 投降第三十三章 试种第二五三章 来自葡萄牙的求助第六十七章 升堂审案第一六六章 终于熬到头了第八章 讨价还价第二十六章 松浦氏怂了第二三四章 比比谁更狂第五章 大清洗第二二五章 东瀛被打到集体自闭第二十三章 步子太大第六十四章 温体仁慌了神第七十四章 被染红的浑河血日第五章 大清洗第十章 张捷上任第二十九章 罗汝才扛不住了第九十三章 复起第九章 你们想造反吗第二十六章 用刑第六十章 建奴求和第九十三章 复起第一八五章 闹剧第六十一章 见鬼了第一三八章 突如其来的尽头第九章 戚家军出山第二二九章 东瀛最后的希望第二十三章 恶人还需恶人磨第二十六章 反贼为什么要造反第四十九章 剧情突然反转第三十八章 辽河之谋第三十章 留着磨洋工第十章 陷害忠良第九十一章 海州城将陷第五十六章 多多益善第十六章 没事找事第七章 狗急跳墙第六十六章 无法无天第一六五章 美人相赠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九十七章 胡乱攀咬第一二九章 后金铁骑覆灭第三十章 留着磨洋工第二五〇章 这钱还是不够用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给朕赶走第二三三章 安抚永乐勋贵第一二六章 炮弹的滋味第十二章 混蛋相亲第二十四章 鸿门宴(上)第七十五章 剿灭海盗第一章 一梦四百年第三十三章 挺进关中第二五〇章 这钱还是不够用第九十二章 灾情蔓延第四十六章 嘴炮误国第二十九章 罗汝才扛不住了第三十七章 都察院易主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六十八章 好戏上演第三十六章 唐世济进去了第二五〇章 这钱还是不够用第八十九章 两督师见面第七十六章 经抚不和内斗起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二八二章 计救国王第十章 亲人聚第二一五章 要不要枉杀忠良第三十三章 挺进关中第十四章 不归路第七十二章 荷兰人来干涉了第一二七章 火炮不是这么玩的第七十七章 还是打洋人收获大第一五六章 巨贪第六十八章 太子召见第一章 进京第三十二章 劳役第二十二章 京城内鬼(下)第二十八章 建宁制药第四章 造反就是要当皇帝第三十八章 辽河之谋第五卷 第七十一章 开放通商口岸第六十章 自己人第七十九章 两场大捷也枉然第二十六章 崇祯教子第三十章 辽东在行动第十四章 投其所好第十章 亲人聚第四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二四三章 向北延伸的铁路第三十五章 责任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张斌复出第十五章 葡萄牙服软第十六章 新城新气象第六十四章 震撼人心第五十二章 惊天大捷第三十一章 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