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

看着屋内乱作一团的众人,许柴佬心中非常的失望。

大明禁海之初他们也确实力挽狂澜,组建了商人互助会。

又和李首领那边达成默契,让南洋的明人得以立足。

那时许柴佬心中对这群家主充满了敬佩。

可是近两年,面对土人的挑衅,他们暴露出了致命的缺陷。

软弱。

最开始的时候,只有零星的部落试探性找麻烦。

大多数土人部落,还是很忌惮明人身份的。

如果那时候就狠狠的还击,表现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态度。

以那些土人欺软怕硬的德性,还敢蹬鼻子上脸?

忍气吞声换来的是变本加厉,大多数部落都认为他们好欺负,想要上来踩一脚。

因为他知道,以这些人的德性,再商量一百年也不会有结果。

果不其然,很快就成了年轻一辈的佼佼者,深受各家赞扬。

大明既然打下了高丽,就必然不会再让其复国。

岑信通点点头道:“来南洋谋生之人众多,然多碌碌之辈,唯有大郎你能成大事。”

人还在,许柴佬心中松了口气,提高声音说道:

“笃笃笃。”三下敲门声,里面传来警觉的声音:“谁?”

岑信通很是满意,将他让进去,又把门关好。

现在,这个契机来了。

“陛下废除高丽国号,重建朝鲜王国,并改封潭王为朝鲜王。”

吱呀声中门被打开,岑信通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许大郎,我就知道你会来找我的。”

岑信通似笑非笑的道:“一旦你知道我的身份,将再无回头路可走,你还要问吗?”

“现在就有一场泼天富贵在眼前,不知大郎可愿放手一搏。”

就连父亲许光宪都不理解他,几次劝说他退一步海阔天空。

他曾经游说过各家主,希望他们强硬一点。

果然如此,许柴佬是知道锦衣卫凶名的,连忙行礼道:

“之前不知岑兄身份,若有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于是他留下一句:“我还有些事情,先行告退,诸位长辈且慢慢考虑。”

“好。”岑信通也不再犹豫,拿出腰牌印信:

“某乃锦衣卫密探岑信通,见过许大郎。”

出了家门,他直奔港口旁的一处小院。

这个结果,许柴佬并不算太意外。

“岑兄,是我,许大郎。”

“许大郎这么着急来见我,恐怕不只是为了道谢吧?”

许柴佬笑着反问道:“岑兄不也在等着我到来吗。”

“哈哈……”两人相视大笑。

于是就一改作风,一切以和为贵。

只是缺少一个爆发的契机。

那支舰队随时都有可能到来,时间紧迫,他已经懒得看这些人打嘴仗了。

“之前向你透漏诸多情报,也是一种试探……你没有让我失望。”

许柴佬深吸口气,按捺住激动情绪,说道:“谢岑兄提醒,此情柴佬永不敢忘。”

许柴佬说道:“今日我来,就已经表明了决心,岑兄无需怀疑。”

许柴佬自得的道:“岑兄过奖了,没有让你失望就好。不知岑兄所言大富贵为何?”

大明开海,他一定要趁此机会做点什么。

他很清楚,自己羽翼未丰,还没有资格和这些话事人叫板。

然后转身离去。 wWW● тt kán● ¢ 〇

许柴佬亲眼目睹了这个变化过程,对这些家主从崇敬变成失望,再到现在甚至有点鄙夷。

许柴佬毫不犹豫的道:“求之不得。但在谈事情之前,岑兄是否应该先表明身份,告诉我要做什么?”

“吾皇雄心勃勃,正是我辈建功立业之时。”

现在再想反抗,对抗的就不是一两个部落,而是整个土人群体。

岑信通严肃的道:“在说此事前,我要先告诉你一个最新情报。”

岑信通说道:“人往高处走,我不想一辈子都只是个见不得光的密探。”

换来了一个评价:冲动。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心中的那一簇火苗从未熄灭,反而因为压抑变得更加暴烈。

不论是设置郡县派遣流官治理,还是册封皇子就藩,都属于常规操作。

他只是有些不明白,岑信通为什么特意提起此事。

难道他想谋划吕宋?

可这里向来被视为化外之地,而且条件也确实很恶劣,朝廷也有兴趣吗?

这时,岑信通缓慢的道:“陛下有二十三位皇子。”

“咝……”许柴佬倒吸一口凉气,他哪还不明白对方的意思。

就是在打吕宋的主意。

以这里的土地面积,足够册封一到两个藩属国了。

如果真能参与其中,对他们来说确实是泼天大功。

岑信通盯着他,问道:“怎么,怕了?”

许柴佬深吸口气,大笑起来:“哈哈……我只怕岑兄的心不够大,又怎么会害怕。”

“但吕宋有土人三十余万,仅靠我们这几个人,恐怕还拿不下这里吧,还是说岑兄有援兵?”

岑信通失笑道:“呵……还是大郎敢想,竟然想靠我们这几个人拿下吕宋。”

许柴佬却没有笑,而是定定的看着他。

岑信通收起笑容,说道:“朝廷的船队会先到南洋,一为通商,二为宣示宗主国地位。”

“我所依仗的,就是这支舰队。”

“但大明乃宗主国,不可行不义之事,不可发动不义之战。”

“想要打吕宋,就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只要我们将出兵的理由准备好,剩下的事情反倒是简单了。”

许柴佬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不知岑兄以为什么样的理由合适?”

岑信通说道:“勾结倭寇。”

许柴佬连连点头,道:“好计策。”

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就商量好了细节。

许柴佬负责制造证据,岑信通负责和下南洋的舰队联络。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解决,那就是李奇义集团。

许柴佬将李奇义的事情详细讲了一遍,道:

“李首领与我们唇齿相依,我不能不顾他的生死……不知朝廷对他们的态度如何?”

岑信通赞道:“大郎倒是重义气之人……伱放心,张士诚早已成为过去。”

“之前流落在两广的张士诚残部,去年也被太孙诏安,被分配了土地安居乐业。”

“只要他不与朝廷做对,老老实实做正当营生,朝廷不会怎么着他们的。”得到保证,许柴佬放下心来。

之后两人又聊起了大明这几年的变化。

作为锦衣卫密探,岑信通知道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即便很多涉密信息他不敢说,仅仅是能吐露的那些,也足够让许柴佬震惊的了。

期间他问了一个问题:“那位应命贤臣陈伴读,到底是何许人也?”

岑信通脸上露出敬仰之意:“将世上所有的溢美之词加诸在他身上,都不为过。”

“如果你有机会进京,可以不见任何人,一定要找机会拜会他。”

“若能得他点拨一二,就可使你受益无穷。”

“若能入得他的眼,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见他对陈景恪如此推崇,许柴佬试探的问道:

“莫非近几年的变革,真的与他有关?”

岑信通说道:“有些事情不能说,不过有些事情已经半公开,告诉你也无妨。”

“黄河改道确实是他的计划,据我得到的情报,这次谋划辽东和高丽也是出自他的手笔。”

即便早就知道陈伴读不简单,也早就猜到他参与了近几年的变革。

听到这番相当于是明示的话,许柴佬也不禁感到震惊。

“如此奇人,真恨不得当面聆听教诲。”

又聊了一会儿,许柴佬告辞离去。

回去后立即通过信使约见了李奇义。

双方见面后,他开门见山的说明了当前的情况。

李奇义得知大明近几年的变革,也是大为震惊。

“朱……咳,天子真乃明君也,陛下输得不冤。”

天子指的是朱元璋,陛下说的则是张士诚。

许柴佬说道:“大明单独组建水师衙门,足见对海洋的重视。”

“此番开海必然要有一番大动作,不知李首领准备如何应对?”

李奇义沉默良久,才说道:“我们只求能回归故里当一老农。”

许柴佬诚恳的道:“你们都是知海懂海之人,若就此回归故里,实在太屈才了。”

“如果李首领信的过我,不如采购几艘商船,咱们一起……”

李奇义态度非常坚决:“谢许大郎美意,我意已决。只求许大郎能帮忙说项,让我等回归故里。”

许柴佬惋惜的道:“可惜……好吧,既然李首领已经有了决定,我也就不再多劝。”

“待时机成熟,我就请人将此事上奏,看能否让你们回去。”

李奇义感激的道:“谢许大郎相助,若有用的到我的地方尽管开口。”

“只要我能做到的,绝不推脱。”

许柴佬犹豫了一会儿,才说道:“还真有一事,想要请李首领帮忙。”

李奇义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说道:“哦,不知是何事?”

许柴佬说道:“之前咱们没少受这些土人的气,现在大明的力量重返南洋,我准备借机出一口恶气。”

李奇义松了口气,大笑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如果是出气,那也算我一份。”

“不知你准备如何做?又需要我怎么配合?”

许柴佬露出凶狠的表情,说道:“大明最痛恨的敌人,必然有倭寇一席之地,我准备……”

他如此这般说了一番。

不外乎是栽赃陷害,污蔑某些土人和倭寇勾结。

考虑到李奇义的身份,他没有说是为了谋划吕宋,只说是为了报复欺凌他们的土人。

以免李奇义产生别的想法,坏了他们的大事。

“如果李首领能冒充倭寇,和部分部落接触,并留下证据……”

“待大明船队到达南洋,我自有渠道将证据呈上。”

“相信大明会给他们一个足够深刻的教训。”

李奇义眼皮子直抽搐,许大郎好阴险的计谋,好毒辣的心肠。

大明对倭寇的痛恨有多深,在海边谋生的人最清楚不过。

如果真被他栽赃成功……那教训确实足够深刻。

说不定部落都能被愤怒的大明水师给推平了。

不过……

“哈哈……好好好,许大郎果然不是一般人,这个计策我喜欢。”

——

前面说过,吕宋国与其说是国,不如说是部落联盟。

大部落几千几万人,小部落可能就只是几百人的村子。

最大的几个部落相互妥协,推举出一个首领,并以这个首领的名义向大明朝觐。

平日里各个部落都是各自为政,互不统属。

首领想要做什么事情,也要得到其他大家族同意才行。

这种情况直到前世二十一世纪,都没有得到本质改变。

这种松散的联盟政治,大大方便了许柴佬的计划。

李奇义冒充倭寇,私下联络了几个中小型部落的首领,以超低价向他们售卖了许多从大明劫掠来的商品。

这些首领根本就没有丝毫怀疑,将这些商品全都买下。

甚至还按照规矩,挑出了一些珍贵的,献给了上面的大部落首领。

大部落首领同样没有放在心上。

虽然倭寇找他们销账很罕见,可也不是没有可能。

关键是,这些东西太便宜了,不买就是傻子。

至于大明会不会生气……双方远隔重洋,大明不可能知道消息的。

退一万步,就算是知道了又如何?

我们就说不知道对方是倭寇不就行了?大明还能因为这点小事把我们灭了不成?

想好借口之后,这些人用起赃物就更加的明目张胆。

甚至对于民间突然传出的,吕宋和倭寇有勾连的传闻,也只是下令不要传谣,然后就没什么然后了。

但以吕宋这种松散的部落联盟,这种禁令几乎没什么用。

大家公开在大街上讨论,都没人过来制止。

甚至有土人,直接跑到南洋明人面前进行威胁:

“不给钱,就找倭寇将你们全杀了,钱财全给你们抢光。”

谣言越传越离谱,慢慢的就变成倭寇是受到吕宋支助的。

倭寇全靠吕宋支持才能纵横大明沿海。

我吕宋扶持的倭寇,能将大明打的禁海,你们区区商人算什么?

拿钱。

殊不知,暗地里已经有人将这些证据都收集起来。

六月二十二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大明第一支远洋船队出海,第一站就是吕宋。

第239章 下次一定121.第121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131.第131章 犹豫啥,联姻啊。第361章 各人的命运第57章 实践157.第156章 蓝玉:请太孙示下234.第233章 谁能比陛下更疼媳妇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废春节快乐158.第157章 蓝玉:太孙心里有我第327章 时代的尘埃第344章 血染淡马锡(上)第52章 解决之法152.第151章 他还得谢咱呢第54章 目标,倭国133.第133章 天降异象160.第159章 陈大师教我生儿子吧第326章 有钱任性第62章 制度上的无奈第360章 无题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第2章 大明嫡长孙第77章 成为时代的探索者第287章 朱元璋的无力第10章 险恶的政治斗争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吗?第45章 葬礼?秀场!第287章 朱元璋的无力190.第189章 无不怀念我大元啊第310章 蓝玉超进化第294章 又一新课程第363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19.第218章 改土归流第309章 那啥无题第81章 老朱觉得自己又行了第345章 血染淡马锡第25章 明心志102.第102章 假钞第7章 将计就计205.第204章 某高丽(完)103.第103章 我搞定无酸纸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第363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禅位大典第73章 皇恩浩荡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个屋檐下124.第124章 从批阅奏疏开始第364章 高,太高了。第72章 共创佳话第68章 小小朱驳老朱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192.第191章 不结婚就想生孩子?第262章 给你封个猴儿吧第268章 无题第347章 明朝的苏武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盗第303章 你们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第313章 见闻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96.第96章 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大明藩王157.第156章 蓝玉:请太孙示下第28章 给朱元璋讲史第340章 方孝孺也配写史?第11章 鸵鸟朱标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177.第176章 异常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马耕地第315章 赶鸭子上架224.第223章 太孙长大了第342章 无题第346章 血第23章 再出手第83章 让他当驸马?第23章 再出手188.第187章 党同伐异第337章 解缙的震惊143.第142章 新都畅想第366章 法第21章 从调教太孙开始第355章 公平交易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废第246章 是的,我们灭了一个国家133.第133章 天降异象153.第152章 你就这么想喊我姑父?第362章 大明周报87.第87章 病之源第262章 给你封个猴儿吧第22章 突破口208.第207章 禅让就是笑话第51章 老朱强大的理解能力第82章 心眼真多啊第273章 大课堂第71章 自古以来第247章 比武将还激进的文官集团133.第133章 天降异象105.第105章 十年后让位给你第334章 我们已经被渗透了154.第153章 这画面不对啊第312章 敢于打烂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