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圣人言

第38章 圣人言

作为伴读,是有权利监督太孙学习的,还有义务辅佐他学的更好。

所以回来之后,陈景恪就找到朱雄英:

“太孙,今日课程你可能听懂?”

朱雄英说道:“之前启蒙先生讲过几篇论语,其中就有这一篇,倒是能听得懂,但也生出了许多疑惑。”

“哦,不知是何疑惑?”

“圣人之书教人向善,那些读书人做了官,为何会变成贪官污吏?”

陈景恪很是意外,没想到他竟然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不禁也陷入了思考,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俩,终于忙完想来问问朱雄英白天学的怎么样,还没进门就听到了这个问题。

朱元璋伸手拦住朱标:“先等等,咱想听听陈景恪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朱标心下很不以为然,陈景恪确实很有些见地。

可人力有限,不可能做到事事精通。

他已经在医术上做出了如此成就,还对历史有很深的研究,难不成在学术上还能有研究不成。

但自家父亲都发话了,他也只能停了下来。

屋内,陈景恪并不知道外面有人偷听,思考了一番才说道:

“学圣人言会经历三个阶段。”

朱雄英疑惑的道:“不知是哪三个阶段?”

之前可从未有人和他说过这个啊。

“相信,质疑,再相信。”

“啊?”朱雄英更是疑惑:“不知是何意?”

陈景恪解释道:“人之初犹如一张白纸,不能言不能行,需要一点一点认识这个世界。”

“那么就需要一个标准来告诉大家,何为善何为恶,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这个标准就是圣人言。”

朱雄英挠挠头,显然没有听懂。

陈景恪想了一下道:“举个例子,先秦时期曾有以人肉为食者。”

“还曾有人祭,就是将活人杀死祭祀苍天。每逢祭祀,都要杀死数千人。”

“当时的人视之如常,并不认为有什么问题。”

“后来圣人言,当物伤其类珍视生命,吃人、人祭、殉葬皆非正道。”

“从此之后,大家就不再吃人,也不再行人祭。”

“这就是圣人立下的标准在引导大家。”

朱雄英恍然大悟:“我懂了,圣人说这是恶的,我们才知道是恶的。圣人说这是对的,我们才知道这是对的。”

外面,听闻此言,朱元璋发出无声大笑。

压低声音道:“标儿你听到没,你听到没,咱乖孙的悟性就是高,像咱。”

朱标也很高兴,不过听到老爹的话,很是无语。

伱这是夸孩子呢,还是在夸自己呢。

陈景恪惊讶不已,这小子的悟性也太高了吧。

“对,正是如此。”

“所以我们初学圣人言,要相信它,视之如圭臬。”

得到夸奖朱雄英很是开心,随即又问道:“既然圣人言是对的,为何还要质疑呢?”

陈景恪回道:“因为随着年龄长大,见识越来越多,你会发现这个世道和圣人所言并不相同。”

“就如你方才所说,按照圣人言行事,天下早就太平了,为何还会有那么多贪官污吏?” “是人心坏了,还是圣人言有问题?”

“阅历越广疑问就越多,你自然而然的,就会进入质疑阶段。”

朱雄英毕竟年龄还小,并不是很能听得懂这番话的意思。

但也隐约明白,圣人言和世道是两回事儿。

“那为何要再相信呢?”

陈景恪继续说道:“等你开始质疑圣人言,就会思考,用自己的办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

“然后你就会发现,解决的办法全写在经书里。到了这一步,就可以称之为大儒了。”

“有些人想不到解决办法,又不愿意再相信圣人言,就会堕落。”

朱雄英不服气的道:“可是那么多人学了圣人言,世道也没变好啊,难道不是圣人言有问题吗?”

小子不错吗,这就开始质疑了。

陈景恪笑道:“如果你能抛开圣人言,找到属于自己的解决之法。那么恭喜你,已经是新的圣人了。”

朱雄英傻眼了:“啊?这……这……”

朱元璋和朱标也陷入沉思,这个角度确实很新颖,而且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

两人更惊讶的是,陈景恪竟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

显然,纵使没有钻研过学问,也应该是进行过一定研究的。

在学习医术的情况下,还有心思研究那么多东西。

关键他没有老师,全靠自己读书去悟,天赋太妖孽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们绝对不相信会有如此天赋绝伦之人。

屋内,陈景恪决定多给他讲一点东西,别管能不能听懂,灌灌耳音也是好的。

“圣人言就是我们所谓的道德,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遵守道德,如何来保证道德不被践踏呢?”

朱雄英正想说不知道,眼睛不经意间扫过书架上的大明律,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

“刑罚。”

陈景恪都有些震惊了,这小子悟性太高太聪明了吧。

“对,正是律法。”

朱雄英小脸乐开了花,好不得意。

“若无律法兜底,人人皆可违反道德,那道德将毫无意义……”

“其实律法就是根据道德来制定的,但对人的要求远低于道德。”

“比如道德要求扶危救困,律法就没有相应的法条。”

“故德与法是相辅相成的,道德是律法的根本,律法是道德支撑。”

朱雄英连连点头,这个解释简单易懂,他完全能听的明白。

门外,朱元璋和朱标倒是还好,这个道理他们早就明白了。

真正让他们惊喜的是,朱雄英竟然能自己想到道德需要律法来维护,实在太难得了。

屋内,陈景恪继续问道:“那你可知道,律法的尊严是靠谁来维护的?”

这次真把朱雄英问住了,思考了好一会儿都没有头绪。

脸上也再无方才的得意,羞愧的道:

“不知,还请景恪解惑。”

还真是小孩子心性啊,陈景恪心下好笑,也不再兜圈子,道:

“靠兵家,准确说靠军队。”

“正是因为有百万大军的威慑,大明律才能通行全国。”

(本章完)

132.第132章 因为尊重第62章 制度上的无奈第40章 演戏第308章 新书构思第320章 他怎么舍得的啊?第64章 朱雄英突袭方孝孺第50章 老朱脸上挂不住了第309章 那啥无题第59章 无意中改变历史157.第156章 蓝玉:请太孙示下215.第214章 太孙出巡143.第142章 新都畅想117.第117章 统统砸碎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抢女婿第256章 历史赋予的使命第30章 预见能力第66章 傲娇的父子俩第66章 傲娇的父子俩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第254章 何为盛世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165.第164章 谁说儒生讨厌改革第321章 不会写,是真的不会写104.第104章 大户就是养肥的猪第336章 人才掠夺计划210.第209章 阳谋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48章 给老朱上课迫在眉睫119.第119章 新钞问世惊群臣136.第136章 扒皮王第62章 制度上的无奈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82章 心眼真多啊第264章 动起来的大名第311章 用工荒第51章 老朱强大的理解能力第256章 历史赋予的使命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222.第221章 太简单了没意思第249章 传说中的大人物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征第282章 来自学生的质疑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第290章 布局和收获第3章 夺嫡旋涡121.第121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第316章 伟大思想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来全在你手里了99.第99章 你们父子逗大家玩是吧第35章 大本堂开课第308章 新书构思第15章 太孙伴读第248章 什么吕宋,叫楚国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第310章 蓝玉超进化第309章 那啥无题第76章 因时而变135.第135章 太孙天命在身第79章 扩招的缘由第254章 何为盛世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来全在你手里了第310章 蓝玉超进化105.第105章 十年后让位给你193.第192章 化学源于爱情?207.第206章 妙锦让问的231.第230章 无题171.第170章 如何动摇儒家地位171.第170章 如何动摇儒家地位225.第224章 此生仅有的机会112.第112章 方孝孺疯了?第240章 你的算计也太可怕了第76章 因时而变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138.说下加更的事情吧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开线了第47章 货币226.第225章 我不养闲人第335章 永恒的变200.第199章 钱钱钱第29章 惊叹的朱重八235.第234章 谁最会讲荤段子第33章 学问哪来的?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319章 天竺攻略第16章 李善长的怨愤第44章 这孩子,能处第343章 火烧锦衣卫衙门153.第152章 你就这么想喊我姑父?142.第141章 被吓出病的李文忠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214.第213章 来自日本的情报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吗?111.第111章 出关第34章 新篇章第37章 需要拉拢的人才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