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机会要均等

“种花莫种官路旁,嫁女莫嫁诸侯王。种花官路人将取,嫁女王侯不久长。花落色衰情变更,离鸾破镜终分张。不如嫁与田舍郎,白首相看不下堂。”

马氏捧着诗稿,默默念诵,竟然忍不住长叹起来,“此人不只是才女,更是贤人,真是想不到,如此人物,英年早逝,被张士诚害死!重八,你可不能放过了张士诚!”

朱元璋连忙点头,就算没有这破事,他也不会让张士诚好过的。

“妹子放心,咱只是没有想到,这个江楠还有这么一门好亲戚。”

马氏呵呵一笑,把手里的诗稿合上,“这没什么难猜的,她一个女孩子家,敢送粮食到金陵,参加学士院考试,又条理分明,应对从容。。我早就看出来,她的家世不一般。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其实是胡说八道,没见识过,没领教过,什么都不懂,又怎么当家?”

朱元璋点头赞道:“夫人睿智……不过那个施伯仁却是有些糊涂得紧,白白活了一把年纪,倾家荡产不说, 居然还能被人用宝钞给骗了, 也着实可怜。”

马氏轻叹道:“这就是高高在上过惯了,骤然跌落承受不了……那几个宝钞贩子,可是抓到了?”

“抓到了,在他们那里, 搜出了足足十万贯的宝钞……所幸发现得早, 不然流入市面上,可是会出大事的, 这么算起来, 还是施伯仁立功了。”

……

他们夫妻俩聊着,而在另一边, 洗刷了冤屈的施伯仁,已经是万念俱灰, 虽然朱家军不会杀他, 但是事到如今, 他还有什么脸活着?又靠什么活着?

“舅舅,人生世上, 如何能一帆风顺?诚然这一次的打击太大了, 却也不必自暴自弃。我看朱家军法令严明, 官吏清廉,明辨是非, 舅舅不如想办法给朱家军做事,等日后杀回苏州, 也好给舅母报仇啊!”

“报仇?对!报仇!”施伯仁似乎一下子来了精神头,夫人死得太惨了,这笔账是要算在张士诚的头上,要报仇雪恨!

可很快施伯仁就无精打采了, “哎, 舅舅这样子,无用之人罢了, 如何能报仇雪恨?”

江楠也无言以对,她也不知道怎么鼓励舅舅了……可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到了他们暂居的客栈。

“恭喜江楠江粮长,通过考试, 加官进爵啊!”

江楠一怔, 考试?

通过了?

我,我要当官了?

她愣住了,更目瞪口呆的却是施伯仁,开什么玩笑?

自己的外甥女通过了考试?

一个女流之辈, 尚且如此,那自己这个大男人怎么算?

难道就是彻头彻尾的废物吗?

施伯仁彻底无语了,反复思量许久,绝对不能一死了之,总要做点什么,但凡有点用,也不至于一点用也没有!

这位大才子遭逢沉重打击之后,终于在应天府学,找了一份博士工作,负责教导易经。总算是可以自食其力,暂时也不能奢望太多。

可另一边,事情就有些复杂了。

江楠的成绩得到了认可,按照事先的承诺,凡是通过考试的粮长,最多能给到侍郎高位。

接下来该到了履行承诺的时候。

“江楠,你今年多大?”

马氏好奇问道。

“回夫人的话,刚过十八!”

马氏怔了怔,这个年纪着实是太小了……要说朱家军里面,就没有更小的吗?张希孟就没有她大,可张希孟实在是特殊,估计再也没人能和他比。

另外朱文正不到二十,就当了指挥使,李文忠才十五岁不到,也当了领兵千户……奈何军职和文职不一样,他们能打仗,立下了战功,给官职是情理之中的,只要立功够多,二十几岁,封侯封爵,也是情理之中。

文官却是不行,必须要讲究资历,还要有机缘巧合。

说实话,仅仅是送粮有功,通过考试,就能出任侍郎,老朱也是不认可的。

正因为如此,朱元璋在见过江楠之后,并没有直接颁布命令,任命官职。

这事情一下子又不一样了。

因为张希孟跟李善长谈过之后,老李已经做好了顺水推舟的打算,只要朱元璋愿意,张希孟同意,他无话可说。

但是现在老朱犹豫了,事情陡然复杂起来!

其实这破事的源头还在李善长身上……他为了鼓舞粮长士气也好,为了趁机扩充势力也好,提出让毫无根基的粮长,直接出任侍郎,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当然了,如果是个中年男人,还有些学识,进入六部之后,老老实实服从李相的安排,也是可以“胜任”的。

奈何这一堆人里面,冒出来个代兄送粮的江楠,一切就变味了。

江楠当不了侍郎,其他人自然也没法超擢。

到底该怎么办吧?

坐立不宁的李善长找来了杨宪几个人,连夜商议,但是越是商议,就越是惶恐焦躁。

“李相,上位那边未必愿意让江楠担任侍郎,可话既然说出去了,上位也不愿意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杨宪首先道。

杨元杲沉吟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提议,让江楠出任侍郎好了?”

李善长翻了翻白眼,自己这个同乡是真糊涂了。

“我们推一个女人上去,以后她要是出了差错,上位追究下来,我们又该怎么办?”

杨元杲顿时愕然,他能知道怎么办吗?

一直以来,有意放女人为官的都是张希孟。如果是张希孟硬推,他们自然可以暗中掣肘,可以肯定说,女侍郎绝对当不好。

然后他们就能劝说朱元璋,从善如流,把女人为官这事给掐死!

再也不许提了。

可现在麻烦的粮长是李善长提的,出了个女粮长,朱元璋又是那个态度,事情都压在了李善长头上。

“李相,我说句不客气的,这个女侍郎,无论如何,也当不好的,下面人不会答应,咱们也约束不住人心。一旦出了差错,从上到下,都会责怪咱们的!”

李善长唉声叹息,“还是希武看得明白,可我现在如何能劝说上位收回成命?要知道夫人盯着,上位又一心给女人一条出路,鼓舞士气。我要是说不行,只怕……”

老李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谁都明白,你满足不了朱元璋的要求,那就只有从位置上下来!

按理说杨宪也不是不想扳倒老李,奈何此时李善长滚蛋,他也捞不着任何好处。

“李相,要我说,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请张相善后了,他一直引而不发,肯定是有主意的!”

还要去找张希孟!

李善长无奈长叹,他已经把左脸送过去了,现在又要贡献右脸,在张希孟面前,他是彻底抬不起了头了。

但是又有什么办法?

第二天李善长顶着黑眼圈,早早等在值房门口,恭候张希孟到来。

果然,等张希孟出现,李善长立刻向前施礼。

“张相,没有别的说的,只求你能想个办法,帮我渡过这一关,我感激不尽!”李善长简直就是哀求了。

这个破事越来越难办了,本以为江楠无关紧要,结果她的舅舅居然是施伯仁,舅母是郑允端!

这位大才女可是太不同寻常了,李善长身边的士林名宿,不少人都提到了此女,觉得她的死,万分可惜。

要是再不妥善解决,朱元璋震怒,马氏不悦,下面议论纷纷,等于往老李的裤裆里,塞了一只刺猬,而且还是活力十足左突右撞的,这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现在可是刘备吃花椒,输麻了啊!

就算他有办法也不管用,整个朱家军,能收拾这个烂摊子的,就只剩下张希孟了。

什么叫众望所归啊!

不过张希孟却不敢疏忽大意,因为这事情绝不是任命不任命一个女官那么简单!

“我以为真正的要害在于用人,到底该用什么人……纵观历代用人习惯,有布衣卿相,有唯才是举,也有九品中正,开科取士。总体来说,我们的用人范围是越来越广的。”

“按照这个思路发展,任用粮长,甚至是任用女人,也不是不行……但是我以为不该是决定某个位置,就让他们填充进去,这不合适。如果把任用女人为官,变成要在官场中多一个女侍郎,这就是本末倒置,甚至是居心不良!”

张希孟说得很不客气,等于是把老李的鬼把戏点破了。

你想给女人机会,他就塞给你个女侍郎。也没有任何准备铺垫,就让她去做事,周围再安排一大堆掣肘的,等她出了一大堆的错误,就可以借着否定这个人,推翻这项政策。

这种故意挖坑的手段,自然是行不通的。

“要想让女人为官,就必须走正规流程,就要通过考试……而我们现在又规定所有科举考试,必起自学校……那我们是否可以让女人进入官学呢?貌似还没有!不要说官学,就连蒙学都没有女人的位置……从一开始,就是不给女人机会,不许女人读书……这样一来,又何谈从女人中间选拔人才呢?”

“所以要我说,不是增加几个女官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给女人一条通道的问题!道路给了,机会摆在那里,如果本事不行,没法在仕途上走得更远,也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

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变,从教育开始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难为和尚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师来投第六百八十八章 赶快叫爹第七百五十一章 彻查仓场第一百零四章 全员反叛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七百六十八章 张太师的亲戚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驸马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七百二十九章 双赢就是我赢两次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国法最大第五百四十一章 来自皇家的肯定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四百七十三章 张相的好学生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七百四十九章 无愧朱元璋之子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强鲶鱼效应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伙在此!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统拖不得第五十章 天命所归第八百章 债务,老朱背第六百六十八章 华与夷第三章 书与画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罗马的结合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万岁,大明万岁第五百七十二章 赢麻了的朱元璋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八十章 上学啦!第三百七十三章 华天夏地大明朝第四章 汉高祖如何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标的反应第八百零九章 双胞胎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孙伴读第五百五十二章 张相封神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张相公第六百八十九章 张相住我家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诗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资产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盗的张希孟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二百五十四章 张李同心,其利断金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长第四百一十章 欢迎投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图谋天下的雄心第二百五十二章 联手李善长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盘棋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一百零五章 赵均用覆灭第四百一十八章 斩!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强的朱元璋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还债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绝境的陈友谅第七百四十九章 无愧朱元璋之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谢大明皇帝第四百一十八章 斩!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军的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学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挥使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七百八十八章 还是儿子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饭,使朱家的钱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卫司惹祸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无止境第五十四章 杀出来的公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万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来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处罚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图书馆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镇校之宝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七百八十八章 还是儿子第八百四十七章 勋章来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权在握的朱棣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三百五十章 诈降的人选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四十八章 善长归心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们也是人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还债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三百二十三章 脸都不要了第一百零四章 全员反叛第二百八十九章 军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买李善长的价码第四百八十八章 这个大明不一样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张希孟第五百九十四章 顽强的朱标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来买粮的(新年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卫司惹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