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选辽民入军

听到后面的马蹄声,大家慌做一团,眼看就要逃散,毕麻子大叫一声:“慌什么,镇定点,不要乱了自己的阵脚。”众人这才稍安,细想有什么好怕的,自己是民壮呀。

毕麻子停了下来,转身看到只有三个骑兵不由大喜,自己有十多人,只要对方没有防备,对付这三个骑兵应该没有问题,这可都是功劳呀。

旗长离他们五十步时停了下来说道:”你们方向错了,那是往建奴那边去的。“

毕麻子说道:”真的吗,我还以为是往关内去的呢,那我们往回走吧。“说罢向毕三使了一个眼色,就带着大家一起往旗长方向走来。旗长调转马头,从来路往回走。毕麻子急了,于是叫道:”将军,我们又累又饿,能给我们点东西吃吗?“

旗长记住卢象升的话,也不停马说道:”我们的食物放在前面五里处,你们先忍一忍吧,很快就能有吃的了。“

毕麻子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将军,我有个同伴脚扭到了,请将军捎他一程可好?“

旗长先已经看得清楚,这些人行走都很正常,这些人可能会有问题,于是说道:”前面两里有我们的大部队,到那里就有多余的马了,你们先架着他走好吗?“

听得此话,毕麻子停了下来,小声说道:”动手。“他手下有弓箭的立即拉弓就射,几枝箭分别奔着三个骑兵而去,三人早有防备,躲过射向面门的箭,旗长笑道:”果然有问题。“

这时卢象升也已经看到了情况,于是带人冲了下去,将毕麻子等人围了起来,毕麻子吓了一跳,立即跪倒在地叫道:”请将军饶命,我等不应该想抢将军的马。“

卢象升笑道:”端的是好说辞。“说罢举弓向他射过去,毕麻子虽然一直看着他,但箭来得实在太快,根本还没有想好躲已经射在头上,将他的头巾射了下来,露出了丑陋的金钱鼠尾。

毕麻子叫道:”大人,小的冤枉呀,请听小的细说。“却突然咽喉一凉,一颗头颅已经飞上了天空,原来卢象升出手了。

斩了毕麻子,卢象升道:”脱下头巾和帽子,快点,不脱就死。“

毕三等人自然不愿意脱下,脱了露出了光光的头和那小小的辫子,结果可想而知。毕三叫道:”杀了他。“有几个笨蛋也拿起武器向卢象升冲来,而更多的人却是跪在地上,叫道:”官爷,小的被人胁迫,请官爷明察。“

卢象升骑马上前,大刀翻飞,将毕三斩成两段。然后叫道:”都用刀杀了。“众骑兵也下马端起了火铳,用刺刀将他们一个个地刺倒在地。

很快连李先生,十七人都倒在地上。骑兵们用马刀砍下了首级,卢象升道:”皇上说过,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没有什么人情可言,投降建奴者必死。“然后迅速调转马头,带着骑兵向西方而去。

这样一路走一路收人,三天后终于赶到了前屯,鲁之甲本来就是在这里安排辽人的,就问询卢象升是不是把十三山人都安排在这里,卢象升道:”入关,原来安置的人也一起入关。“

袁崇焕急道:”难道关外一城也不守吗?“

卢象升答道:”皇上有旨,京畿东有大量荒地,可用于安置辽人,山海关外不准有辽民屯田。“

袁崇焕自己假传圣旨骗了鲁之甲,自然不相信卢象升的话,于是说道:”下官斗胆请学士出示圣旨。“

卢象升一愣道:”皇上此旨自然不是下给本官的,不知袁参政为何要本官出示圣旨,如袁参政不信,不如随我去山海关就知道了。“

袁崇焕这才发现自己问得有点问题,于是道歉说:”下官一时昏了头,请学士见谅。“

卢象升笑道:”袁参政不必如此,我们还是先上路吧。“

朱由校现在有钱了,除了修大明皇家大学城以外,当然要开始扩军了,而扩军的首选对象当然是辽人。以辽人守辽土这个口号本来是王化贞提出来的,虽然老王现在日子不好过,但并不妨碍他的这一策略的正确性。朱由校想先收缩防线,将辽西扔掉,集中力气来练兵,等兵练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开始反攻辽东了。

朱由校准备大肆扩军,袁崇焕出发后不久,卢象升等人就从山东平乱回来了。于是朱由校派近卫军将领前去山海关招收辽民进入近卫军。

卢象升是第一批来山海关的,他负责进行防谍防奸方面,他带了一个骑兵营,而第二批是曹文诏,他负责辽兵的身体素质挑选。

卢象升带着一个骑兵营,还有许显纯带的锦衣卫,刚到山海关,王在晋就接到了赵率教的家丁的求援,卢象升还没见过后金兵,又听说是十三山来的辽民,于是自告奋勇地接下了救援任务,前来接应。

在来之前,朱由校已经和他商量过以后对付建奴的策略,两人对山海关外不驻扎部队这一点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朱由校是从经济方面考虑,而卢象升则是认为从战略上,海上进攻应该会更有效一些。所以他出发时,朱由校已经下旨王在晋,要求不准军队出山海关屯田。

同时朱由校派了杨光皋和满桂前去东江见毛文龙,要求东江只保留战兵,所有妇襦老幼将渡海而至登莱,东江将成为从背后攻击建奴的基地。

卢象升等人进入山海关时,曹文诏已经带着一营步兵赶到了。王在晋给辽民让出了一个大军营,反正只是选人而已,选好后还是要回京师去训练的。

十三山青壮们饱餐一顿后,在军营外面排成了队,杨三和刘伯泽等人被卢象升请来,协助进行青壮的鉴别事宜。

所有的人都去掉帽子或者头巾,经过近卫军检查后来到军营门口。第一步就是站队,杨三带着他信得过的兄弟们,按照籍贯分成多个组,每个组都有一个人举着写着如”沈阳“,”辽阳“,”锦州“,”广宁“……等的牌子,然后周围的人开始叫喊”沈阳的来这里“,”广宁的来这里“……等有了一定人数后,就又有一人举着相同的牌子带着他们进去,外面的仍然继续招人。

各种求,谢谢支持!

第八十八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二)第一百零八章 论孝第两百七十五章 攻下旧港第一百三十四章 孔府低头第两百八十一章 东吁第一战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要开启民智第七十二章谈判(三)第两百四十章 近攻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宁愿对你不好第两百一十七章 殷地安(二)第两百七十六章 金洲和渤泥第三百零六章 围攻府衙第两百五十一章 武装到牙齿的雇佣军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击与反追击第一百六十二章 听证会第一百一十章 中体西用第一百六十二章 听证会第两百五十八章 拍卖开采权第十六章 选妃第三百六十章 张宗灵的进击第六十章四面困辽东之蒙古第一百二十一章 觉华岛之战(中)第七十一章 安南(六)第六十八章 安南(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孙抚民的失败第一百四十四章 吕宋的反华运动第两百七十九章 云南备战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龙江将军第两百六十章 林丹汗的野望第一百三十八章 算旧账的来了第两百七十四章 进攻亚齐国第两百四十六章 雇佣军第两百六十五章 牧羊行动之外喀尔喀第二十九章 铅笔第七十五章 安南(十)第十二章读书可以明理第一百四十七章 准备战斗第三百四十八章 占领鄂木斯克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遇哥萨克第二十二章 大明周报第十九章 对降将的处理办法第九十六章海湾之战第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第一百三十七章 朕要微服私访第十一章 十三山第两百六十章 林丹汗的野望第五十九章 蒸汽轮船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皇家海军学校第一百三十五章 剑指南海第三百三十七章 锤子和钉子第七十六章 粮食问题第十五章贪生怕死第一百七十一章 路通天下(一)第十八章 冶炼钢铁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锅端第两百二十章 私有财产保护法(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稳定军心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第两百七十六章 金洲和渤泥第十七章 游击战第两百四十四章 开始谈判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村新貌第两百六十六章 牧羊行动之漠南蒙古第二十二章 登基第二十九章 初战(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誓杀皇太极第三十一章 《大明科学报》第三百五十四章 使团归来第一百七十八章 查税(四)第十二章读书可以明理第两百五十章 汉人不得为奴第八十七章六科教授朱由校的日常第三百五十三章 从欧洲到美洲第八十四章辽东与西南两百八十六章 东吁局势第两百二十四章 倭国的劳工输入第五十八 北虏犯延安第一百五十章 何腾蛟第一百七十二章 路通天下(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穷得有道理第三十六章 东林应对第两百五十六章 修铁路的人有了第两百八十一章 东吁第一战第八十一章朝鲜政变第十三章 大撤退第九十七幕府来援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通天下(三)第两百二十二章 私有财产保护法(下)第三十九章 交税光荣第五十章总算全身而退第一百二十八章 来援第六十一章 征途是大海第一百五十二章 远洋舰队第一百三十三章 准备突围第两百四十二章 林丹汗的决定第一百二十章 觉华岛之战(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细则》第二十三章迁安新村第五十四章 初到延安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