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辽民安置

朱由校接着说道:“而最重要的是军户之事,朕想废除军户制,然此事多艰,如何措辞而改祖制,如何整顿分田,如何使其不扰地方而又能安居乐业,这些事都要麻烦孙师。军户制度不改,将会是提高我大明军力的最大阻碍,建奴区区几万甲兵,竟然能够席卷辽东,将大明军队打得丢盔弃甲,这是一个警钟呀,希望孙师能帮朕想出一个好主意来。”

军户制度,是太祖所创,其实大家都知道,现在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而孙传庭在延安府改屯田,其实就是一个尝试,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但朱由校知道不可能延安府行,其它地方就一定行,还是要多多考查论证,才能得出结论,然后小心地慢慢推广至全国,所以孙承宗巡边可以说是事关重大,稍微有点问题,那就不是小问题,军户们揭杆而起那都是有可能的。

孙承宗道:“那臣先巡陕西,看一看延安府的情况,然后再到各地,看一看有哪些异同,听取文官和军户的意见,一起报与皇上圣裁。”

朱由校喜道:“孙师能如此想,那朕就放心了,这事不要嫌细,越细越好,引起的扰动越小越好,大家都满意,就是最好的结果。这事不要急,慢慢来,朕寻思用三年甚至五年时间解决此事,先谋划好,再就可以一鼓而下了。”

孙承宗见皇帝竟然约三年到五年为期,心中大慰,他一直担心皇帝年轻气盛,想一蹴而就,那就麻烦了。既然皇帝心里已经有数,那就不需要自己多说了。

孙承宗走后,毕自肃进来了。他是毕自严的胞弟,现任主客郎。进来见礼后,朱由校说道:“毕卿,现在有一个很麻烦的事要交给你,就是在京畿东安置辽民之事。”

毕自肃道:“陛下,安置辽民之事,一可安辽民之心,二可使其自足,此事于国于民皆为好事,臣不觉其麻烦,愿意为陛下分忧。”

朱由校笑道:“毕卿觉得不麻烦,是因为不知道这次安置辽民与以往的屯田不大同。徐尚书推荐了毕卿,认为毕卿擅长处理负责的问题,所以才让你来干这件事的。”

毕自肃有些好奇:“陛下,安置辽民不就是屯田以自养吗?”

朱由校道:“这次朕想要改革军制,准备用几年时间全部用募兵制取代原来的军户卫所制度,所以想先来在辽民中试一下。”

毕自肃道:“陛下,募兵制自戚帅时就已经实行,只是没有取代军户制度,募兵制臣倒是知道一些,这与屯田辽民有什么关系吗?”

朱由校道:“这个倒是真的有些关系,毕卿你且听我仔细道来。”

第二天皇帝下旨:着升毕自肃为辽民京畿安置钦差,于永平府迁安县设置辽民安置点,专门安置从辽东逃回的辽民。

毕自肃来到迁安县,县令前来拜见。毕自肃道:“明府可以先把鱼鳞册拿来,本官要在这里安置辽民,必须先把地方找好。”

拿到鱼鳞册后,毕自肃仔细审看后,发现滦河边有大片空地根本没有人烟,于是说道:“滦河以西地方,给我划一大块空地出来,专门用来设辽民新村。”

县令小心地说道:“大人,这里有时会有水患,所以才没有人居住开垦,大人要不要重新选个地方,迁安空地多得很呢?”

毕自肃笑了:“明府请放心,皇上命我建这个辽民新村,那是一定要有水或者低处才行的。”

县令道:“也还有地方有低处,大人不考虑一下吗?”

毕自肃道:“不急,慢慢来吧,会有大量辽民来这里的,先就建在滦河边上吧,明府带本官先去看下如何?”

于是县令带着毕自肃来到了滦河西岸,介绍道:“大人,这河西西南方都是大山,平地东西宽四十余里,南北长约六十余里,然后就到了卢龙县的地界了。基本上没有人住,大人可以将此地全部划为安置区。”

毕自肃看着滦河里静静的流水,满意地说道:“这个地方不错,如果平日地滦河涨水,要漫过此处多高呀?”

县令道:“一般要比我们站立的地方高五尺左右,最大的一次据说是万历十二年,高了七尺。”

毕自肃点了点头道:“那就修河岸,修一丈高,这总会安全了吧。”

县令惊道:“大人,修一丈高的河岸只怕没有那么多的人工可用。”

毕自肃没有作声,有了皇家施工队的龙门吊和水泥,修河岸真的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至于人手的问题,皇上说了,王恭厂就要修好了,正好接着在这里开工。

县令接着说道:“大人,我县可以提供一部分役力,但数目可能不是很多,请大人体谅。”

毕自肃说道:“本官不要你县的徭役,本官直接用钱来招人,你让人下去给我说,这里只招身强力壮的人,每人每天一百文,管一餐饭,本官一共要三千个人,不过你可以先招一部分来,明天最少要来五百。”

县令大喜,不占用他的徭役,又用钱来招人干活,而且工钱这么高,不管如何都是自己县里赚了,于是立即让衙役去人烟密集之处张贴告示,并让各处的保正们安排人站在告示前讲解给农民们听。报好名后让保正们送他们一起来到工地。

第二天上午,五百多人来到了工地上,毕自肃带来的人,除了两个从人,其他全部是太监,没办法,皇家建筑队本来就是由太监管理的。魏朝还在王恭厂进行收尾的活计,所以现在带队的是建筑队的副队长李四清。

毕自肃将人招来后就把人全部交给了李四清,其实也有看内官笑话的意思,没办法,文官和内官总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去的。

李四清带来了五十多个太监,他先把五十个太监分成二十五组,然后每组带二十个青壮,拿着锄头和铁锨。然后又有两个太监各推着一辆奇怪的小车,车轮极大,车轮上面还有一条极醒目的白线。

各种求,谢谢支持!

第二十七章 讲武堂第三十九章辽东开发公司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葩家长第八十八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二)第一百一十五章杨涟也会杀人第五十章总算全身而退第七十章 “八大皇商”第三百零六章 围攻府衙第一百二十章 安定宫内第三十六章军衔与勋章第十章 练新军(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农业合作社第一百零三章朝堂议日和第九十五章 多说无益第一百七十四章 路通天下(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也不能凌驾法律之上第五十三章 东林分裂第七十五章淡水和鸡笼第三百二十八章 模拟第两百五十四章 雇佣军二旅第一百四十四章 吕宋的反华运动第一百一十八章 东林人不得报考大学堂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家科学基金会第一百三十二章 炸药包第十七章 由之知之第一百四十章 宗教与教育第一百二十二章 觉华岛之战(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袁崇焕再次出场第一百三十二章 炸药包第两百五十七章 修铁路的钢也有了第二十二章 茅元仪的妾室第三十四章 研究院的新科目第十二章 挑选军官第二十四章 秦良玉第十五章贪生怕死第三百四十八章 占领鄂木斯克第五十一章 专利第一案(一)第十章 练新军(二)第三百零一章 曹变蛟第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第两百零三章 收复河套(八)第两百章 收复河套(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赌博第六十三章 李旦第两百零七章 收复河套(十二)第一百二十章 觉华岛之战(上)第三十四章 研究院的新科目第八章 进展第三百三十三章 穷得有道理第两百一十三章 收复河套(十八)第两百九十九 科举与文化第十五章 年前杂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汤九州第十一章 军制第七十九章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两百八十二章 再下莱林第十五章贪生怕死第三章 鲁钦的进击第四十一章王丙第四十九章近卫军的初次失利第十五章 赏灯赏月赏宝珠第三百二十九章 哈萨克汗国屈服第七十九章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六十四章 颜思齐第一百八十章 查税(六)第六十八章 安南(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帝很急第八十三章 兵围辽阳第两百四十八章 对蒙古策略第五十二章卢象升的应对第六十五章天子门生第一百八十四章 查税(十)第六十四章 耕者有其田的试点(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说服察哈尔第两百二十一章 私有财产保护法(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使团归来第六十三章一封信第三十四章 收税准备第七十五章 安南(十)第一百四十二章 议院(中)第七十七章辽东大败第两百八十九章 打开交流之门第九十九章上下同欲者胜第七十六章 袁崇焕出场第一百二十七章 农部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葩家长第三十九章辽东开发公司第九十章初战萨摩藩第七十八章海军都督第七十一章再见故人(为第一堂主“朕躬钦处军国事”加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培高田地法第七十章 安南(五)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行修路的想法第七章 清京营第一百九十三章 当官不如为娼,为娼不如从良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村新貌第一百四十九章 黑峪第七章白莲教乱第八十九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三)第两百二十七章 新年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