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专利第一案(一)

十三天后,魏忠贤收到报告,英国公的印刷厂已经仿制成了几台印刷机。他立即带着专利检查司和东厂番子们扑向万书坊。

门子看到气势汹汹的锦衣卫,不敢阻拦,立即跑去找掌柜,掌柜一边让人去报告给国公,一边跪过来准备讲好话。他才开口道:“鄙人是万书坊掌柜,官员先坐坐,我们公爷马上就来。”

魏忠贤阴笑道:“原来你就是掌柜呀,绑上了,一起拖到里面去。”

里面买来的那台机器已经被拆开,旁边有三台机器立在那里,专利检查司的职员笑道:“厂公,这可是人赃俱获呀。”

魏忠贤笑道:“这个算不得正主,正主还在路上呢。”

不一会儿,英国公张惟贤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魏忠贤止住了他的见礼道:“英国公,您的礼咱家受不起。这是公事,咱家也就不叙礼了,按专利法,没收非法所得,也就是这三台机器。仿制三台一共罚款三万块。其它的处罚,就只能由圣上决定了。”

张惟贤怒道:“厂公,我们是做了三台机器,但是机器根本没有办法运行,我们正准备去兵器局买新机器的,看在我这张老脸的份上,就不能网开一面吗?”

魏忠贤苦着脸用手指向上指了指道:“英国公,这事通了天了,咱家可作不了主,圣上震怒,专利法才出台十来天,就有英国公这事闹出来,圣上责问英国公是不是特意来与朝廷作对的。”

张惟贤心中气苦,却也是无法,便让管家去取银子来。魏忠贤看着堆满银子的箱子笑道:“国公爷,现在我们没有看银两成色的验银师了,这东西只能先在银行换成银币才行,还要麻烦国公爷府将银子押往银行,我们在银行鉴定后直接收吧。”

张惟贤怒道:“把银子抬去银行,你们把这四台机器都拖走吧。”

魏忠贤道:“那台机器是国公府出钱从兵器局买的,所以不会没收,我们只拖这三台机器。”

等魏忠贤带人将机器拖走,去银行收罚款后。张惟贤恨恨地一拍桌子道:“太过分了,老臣可是首先从龙之臣,竟然如此对待于我。皇上,是你先不仁的,可别怪我不义。”

刚刚被松绑的掌柜道:“公爷,东厂是太嚣张了,一来就直接捆了小的,这是直接不给您面子呀。”

张惟贤一耳光扇过去骂道:“一群废物,东西摆在这里让你们造都造不会,还有脸说这个。”

掌柜是他现在喜欢的一房小妾的哥哥,所以才有些胆子敢说这样的话,一耳光挨着后老实了,说道:“公爷,那些匠人说,里面有些东西根本没有办法做出来,勉强做出来有些相似但还是不能用。”

张惟贤想起孙元化曾经劝过自己,有些东西确实要用到兵器局里的设备才行。自己当时以为不过是托词,看来确实是如此。他说道:“再从兵器局买五台印刷机,先把书坊的事解决了再说。”

说完他就回家穿上了朝服,进宫求见皇帝。结果通政司的小吏说,皇帝并不在宫中,而是在兵器局里。

他又赶往兵器局,天气已经渐渐热了,他身上出了些汗,很是不爽,心里又恨恨地咒骂了几句。

进到兵器局内,自然有人将他带到皇帝的实验室外。皇帝正在与方以智讨论铅字的问题。方以智认为用铅活字就很好了,而朱由校则认为直接先用铜活字或者铁活字作为模板,然后再打出铅字,这样效果会好得多。

其实他们已经实验过用铜活字打出铅字,确实效果比较好,但是花费也太大了。方以智觉得这样会大大提高印刷成本,而提升的清晰度却有限,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朱由校却不这样想,他甚至想到要试着用钢板当模板来印刷,因为以后要发行纸币的话,远远超过一般印刷品的清晰,就是最好的防伪标志。

不过发行纸币那应该是很久以后的事,至少二十年内应该是不太可能实行的。所以朱由校最后总结道:“小方呀,你还是专门研究铅活字,朕重新找人研究打出铅字的方式。”

方以智道:“陛下,学生可以同时研究两种方法,反正差不了多少,而且两相印证,说不定还会有促进作用。”

朱由校道:“这样也行,不过你要搞明白一个问题,朕所要的这种方法,不在于印刷速度,不在于方便性,唯一的要求就是清晰,精致,别人无法仿制。”

方以智转动眼睛问道:“陛下,莫非您想要重印宝钞?”

朱由校愣了一下,大笑道:“小方呀,你可真是个鬼灵精呀,你觉得如何?”

方以智笑道:“陛下,学生年纪尚小,不过听大人曾经说过,宝钞后面贬值得厉害,其实已经算是没有什么用了。不过如果陛下重印宝钞的话,当然不会重蹈覆辙。”

朱由校好奇地问道:“你小小年纪,难道竟然懂民生经济?”

方以智回道:“陛下,学生不懂民生经济。”

朱由校道:“那你怎么知道朕重印宝钞一定会成功呢?”

方以智笑道:“陛下天纵聪明,算无遗策,如果想要重印宝钞,那显然是已经确定会成功时才会实行。”

朱由校很是受用,年轻入世未深者的肯定比老油条官员的奉承更让人高兴。他笑道:“这个现在是绝对不可能恢复的,等以后再说吧。但技术方面先准备好,那总是好的。”

这时太监来报,英国公求见。朱由校让方以智他们先出去,说道:“让他进来吧。”

张惟贤一进来就跪在地上道:“陛下,臣一时糊涂,竟然触犯了陛下新颁的律条,内心惶恐不已,今日特来请罪。”

朱由校笑道:“在往日说来,张卿家本来就没有错。不过朕刚刚颁布了专利法,卿家却明知故犯,这让朕很是难做呀。如果处罚你吧,卿家世代忠良,国之柱石,朕又如何忍心呢。”

各种求,谢谢支持!

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太极的担忧第两百四十一章 汉蒙联手第七十六章 粮食问题第三百五十章 出使欧洲第一百八十章 查税(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农部第一百一十七章 皇太极之死第两百六十九章 十年纲领第四十四章 一个国家,一个领袖第一百六十四章 冬天之争第一百七十六章 查税(二)第九十三章 大难来时各自飞第一百七十五章 查税(一)第一百一十八章建奴要攻觉华岛第一百四十九章 苏禄求援第一百七十九章 查税(五)第四十章 内阁的冲突第八十章 法学院的讲话第两百一十六章 殷地安(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复河套(三)第二十七章京师大学堂第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第七十章谈判(一)第一百五十章 何腾蛟第九章布局海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查税(四)第七十五章淡水和鸡笼第九十二章 兄弟阋于墙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皇家海军学校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里津和喀山第二十五章 廷推与五年计划第五十一章 专利第一案(一)第两百六十章 林丹汗的野望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细则》第一百五十五章 向五鬼宣战第两百六十四章 牧羊行动之费奇米第二十一章 对袁崇焕的安排第一百四十一章 贫穷是万恶之源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会第五十一章 大明皇家银行(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游西苑第四十六章 苏州抗税(二)第一百六十章 东方领土问题第两百八十七章 缅甸归顺第七十四章移民小硫球第十四章 独断专行第两百零五章 收复河套(十)第五十九章陕西巡抚第两百六十九章 十年纲领第七十三章前倨后恭第两百三十二章 太子上学(五)第三十五章近卫军回京第十六章矿税之议第九十章初战萨摩藩第六章 对广宁失守的处理结果第三百零五章 对宗教的管理第三十八章 商业税(庆祝第一舵主“朕躬钦处军国事”诞生)第五十四章城门洞的战斗第九十九章 辽东策略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通天下(三)第九十四章神炮满桂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锅端第八章 孙屠夫的第一击第二章 初见第三百四十一章 移民与分家第九十四章神炮满桂第一百六十三章 培高田地法第五十一章 专利第一案(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准备突围第七十七章 捕鲸第一百九十四章 粮食储存署第二章 魏忠贤出场第四十章辽南有变第二十八章 宝钞司第两百三十九章 远交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家科学基金会第三百三十九章 驿站第一百零八章德川家光的决定第两百三十三章 太子上学(六)第七十六章 袁崇焕出场第二十五章 东江清兵第两百七十四章 进攻亚齐国第一百二十二章 觉华岛之战(下)第五十七章海州撤退第五十四章 初到延安第三十六章军衔与勋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议院(上)第三章 鲁钦的进击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学城的雏形第二十八章 宝钞司第六十一章抗金援蒙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荡漾魏公公第三百章 史可法知海西第十五章 赏灯赏月赏宝珠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击与反追击第四十五章 苏州抗税(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用红薯喂猪第七十四章 安南(九)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家科学基金会第一百零八章 论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