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五)

这时阿敏浑身是血地闯进屯里来。代善关切地问道:“二贝勒可是哪里受伤了,医生你快去看看。”

阿敏一挥手道:“不用看了,已经包好了。现在怎么办?呆在这里也不是办法。”

代善道:“刚才给大汗包扎了一下伤口,准备前住沈阳,不知你有什么好建议。”

阿敏道:“先走吧,离明军越远越好,不要让他们包围住了,我刚才可是拼死才逃出来的。大妃抢出来了吗?”

代善笑道:“岳托聪明,将大妃和多尔衮兄弟抢了出来。”

阿敏道:“那就走吧,先到沈阳再说。”

这时城外喧哗,一个甲兵前来报告道:“大贝勒二贝勒,近卫军追上来了。”

阿敏恨恨地道:“他妈的追这么紧,快走吧,再等一会他们围住城了就走不了了。”

这时追来的近卫军只有那个营长带的一百多名士兵,但在这个时候,一百多名已经是很大一股力量了,后金兵虽多,但全都兵找不着将,将找不着兵。近卫军直接攻击王大人屯的南门,根本没有遇到抵抗,等他们冲进王大人屯时,代善等人已经冲出了北门。

于是从辽阳到沈阳这一条路上,不同的部队都在向北赶。近卫军虽然疲累,但大家极其兴奋,特别是在满桂带着骑兵(骑马的步兵)赶上卢象升后,在他们俩人的策划下,近卫军中开始传播一个口号:“活捉努尔哈赤!”这样的荣誉面前,疲累又算得了什么。

不过在到达柳条寨后,卢象升命令停止追击。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而前方的虎皮驿驻扎着后金的五个牛录,近卫军赶上去,又没有大炮,也不见得能讨得什么好,还是先整顿休息一下再说。

大军就在这里休息。近卫军在柳条寨的粮仓里找到了一些粮食,大家草草用过饭后,便开始休息。一天的战斗,在白天打得正欢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感觉,但一躺下来后,就觉得全身各处没有一个地方不痛。不过即使全身都痛,还是很快就打起了欢快的呼噜。

卢象升和满桂查过警戒的情况后,来到临时的指挥所商量后面的行事。满桂道:“学士说怎么办就行,末将一定听从。”

卢象升无奈道:“谦益,我是这么想的。努尔哈赤似乎受了伤,现在应该不能视事。既然现在建奴只剩下沈阳一地,如果我们兵逼沈阳,建奴便会齐心协力来对付我们。如果我们让他们松口气,那老奴受伤后,那些小的不就会开始争权夺利吗,我们就可以坐收渔人之利了。”

满桂道:“早就说学士说的末将照作就行了。学士这一条毒计可不是我们这些粗人能想出来的。如此甚好,那就先不急攻沈阳,等他们打出脑浆来了再说。”

旁边的副官不由得窃笑,毒计是个好词吗?卢象升知道满桂是个耿直人,也只好笑笑不语。

代善一行人终于进了沈阳城,心里先安定了下来。医生迅速地来给努尔哈赤诊断开药,由大妃阿巴亥照顾着努尔哈赤。

当天晚上,有人通知大家努尔哈赤醒了过来,各位大小贝勒立即赶到沈阳行宫。

努尔哈赤有气无力地闭着眼道:“我知道自己不行了,身后事趁着还能说话先交待了吧。”

众人神色一凛,努尔哈赤道:“多铎,你上前来。”

多铎红着眼睛走上前来,握住努尔哈赤的手。努尔哈赤睁开眼道:“我死之后,多铎为汗。代善,你可有意见?”

代善连忙上前道:“父汗所说,儿子自然遵从。”

努尔哈赤看向阿敏,阿敏上前道:“阿敏遵从大汗意愿,愿意奉多铎为汗。如果有人阻挠,必与他不死不休。”

德格类,豪格,岳托,杜度,阿济格,多尔衮一一上前,在努尔哈赤面前宣誓会忠于多铎。

努尔哈赤满意地点点头道:“正黄旗主多尔衮、镶黄旗主阿济格、正白旗主豪格、镶白旗主杜度、正蓝旗主德格类、镶蓝旗主阿敏、正红旗主代善、镶红旗主岳托。八旗旗主共同辅佐多铎,先据守沈阳,再图辽阳,辽东之地肥沃,可以安顿我们建州女真,不可让明军占据。”

众人点头称是。努尔哈赤摆摆手,闭上眼睛道:“我累了,你们先出去吧。”

出了宫门,岳托冷着脸一言不发。这时杜度叫道:“二哥,我想去你那里坐坐。”

岳托点了点头,两人来到岳托府上。杜度一进门就骂道:“竟然要我们听这个小屁孩的,真是老糊涂了。”

岳托笑道:“能够如何?四大贝勒现在只剩下两个了,而且他们都会支持多铎,我们能有什么办法。”

杜度道:“叔叔为什么不自己坐上汗位?我们有三旗了,加上豪格,就有四旗,阿济格可是不会服多铎的,剩下阿敏和德格类绝对是两不相帮,只剩下多尔衮一个小孩子,能够如何?”

岳托道:“父亲不想成为大汗,英雄气短,我们支持他也是没有用的。”

杜度道:“不就是阿巴亥吗?成了大汗,还怕得不到她。”

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位大妃,生了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个儿子。而阿巴亥曾经送食物给代善和皇太极,皇太极倒是拒绝了,而代善则吃得很香甜,而且阿巴亥经常和代善会面,两人常常眉目传情。

有人告诉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大怒之下让人调查,结果属实,他废掉了阿巴亥的大妃之位,并对代善一直没有好脸色。但后来到底还是舍不得,一年多后又复了阿巴亥的大妃。

杜度的父亲是代善的同胞哥哥,他和豪格一直与岳托交好,却与自己的亲叔父不大亲。只是现在这形势,想推岳托上位是不可能的,只能先把代善推上去,然后再让岳托接代善的位子,才是正经。

德格类是努尔哈赤第二位大妃所生,与莽古尔泰是同胞,他也不喜欢阿巴亥,至少不会支持阿巴亥的儿子多铎。而阿济格正好认为父汗偏心于多尔衮和多铎,更是不会支持多铎。

各种求,谢谢支持!

第一百零四章 粮食方面的新问题第九十一章讲道理的白健森第三十八章 商业税(庆祝第一舵主“朕躬钦处军国事”诞生)第五十一章建奴恶毒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战第两百九十三章 银行无限放款第五十七章 有关议院的设想第一百九十四章 粮食储存署第二十二章 登基第六十九章 安南(四)第六章 检举箱第两百一十八章 殷地安(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龙的决定第一百一十六章前赴后继地贪污第一百二十一章 稳定军心第三十五章近卫军回京第一百八十五章 议东林第八十一章朝鲜政变第十七章 大婚第一百五十二章 远洋舰队第二章 初见第八章 进展第三百三十九章 驿站第三百二十三章 激战第三百六十章 张宗灵的进击第一百九十四章 粮食储存署第两百章 收复河套(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冬季攻势的失败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安堡之战第四十七章 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第二十五章 东江清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查税(八)第一百九十七章 收复河套(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查税(五)第四十一章 攻新都第一百七十六章 查税(二)第两百八十一章 东吁第一战第七十七章颜思齐的野望第三百六十章 张宗灵的进击第四十八章苏州抗税(四)第两百一十四章 收复河套(完)第两百四十一章 汉蒙联手第二十七章 讲武堂第两百四十二章 林丹汗的决定第九十四章 老奴之死第三百五十七章 袋鼠和黑人第八十三章 兵围辽阳第三十五章近卫军回京第九十八章 取沈阳第四十八章 日月堂第四十五章战海州第八十四章琉球第五十四章城门洞的战斗第一百九十章 拔苗助长的科学研究第一百零六章 细胞学说第四十六章计划有变,要守海州第九章 顺天府减租第两百八十五章 血战东枝第一百一十八章建奴要攻觉华岛第一百一十五章 论二代的正当性第三百六十二章 欧洲方略第一百五十三章 西班牙人来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宁愿对你不好第五十四章城门洞的战斗第七十三章前倨后恭第一章 心脏与手足第一百五十八章 溯游而上第两百二十一章 私有财产保护法(中)第两百一十二章 收复河套(十七)第十八章 再驱东林第三百零八章 全军动员第六十八章商量对策第三百五十四章 使团归来第一百三十五章 剑指南海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学城的雏形第一百九十章 拔苗助长的科学研究第七十章谈判(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再起战端第五十七章 有关议院的设想第五十三章 带路党引起的思考第一百五十八章 溯游而上第九十五章打下鹿儿岛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帝很急第八十四章琉球第两百四十六章 雇佣军第一百七十二章 路通天下(二)第两百九十二章 金矿拍卖第五十五章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第两百九十五章 送不出去的支票第两百零四章 收复河套(九)第十三章 宝珠的礼物第三百五十三章 从欧洲到美洲第十七章 由之知之第一百八十八章 用红薯喂猪第五十章总算全身而退第九十二章 兄弟阋于墙第三章 哕鸾宫失火第八十九章准备攻打萨摩第三十七章 杨三的遭遇第两百七十章 严峻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