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杨涟这话其实有些淡淡的讽刺意味,不过朱由校并不在意。他加重语气说道:“朕之所以想要改变东林,是因为朕觉得,东林发展到这个样子,已经成为大明不可忽视的一股势力,朕当然可以凭皇命将他们压制,使其永远不得翻身,但朕觉得可惜了。”

在朱由校想来,党派的出现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唐朝时的牛党李党便已经有了党派露头的端倪,虽然与现代的党派有极大的区别,但总算有了个雏形。更不用说宋朝时激烈的党派斗争,将当时的国之俊才如王安石,苏轼都卷入其中。

原来历史上东林党的形成,对于大明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个好事。因为他出现的时机,正好是大明处于内忧外患的时候,东林党想要改变皇帝独大的局面,寻求自己的声音。这必然会使得整个朝廷的内耗加剧。

东林党与皇帝斗,与别派的大臣斗,朝廷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无论是对外的兵力部署,还是对内的税收改革,都有东林党掣肘的影子。所以说,明亡于东林这句话,虽然不是全对,但也其实是有几分道理的。

在紧急状态,独裁显然是最适合于一个国家的统治方式。所以朱由校登基以后,便在很多方面撇开了文官集团,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这使得文官集团对他的制约降到了万历以来的最低点,而这几年的形势也证明了,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但是朱由校作为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的青年,自然明白民主是大势所趋。从我党的二十四字真言第二句便是“民主”二字,便可见一斑。

至于如何慢慢地打下民主的基础,朱由校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因为在后世的学校里并没有办法接触到相关的知识。但他至少知道党派的形成在民主的架构中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东林党其实已经具有了党派的一些基本特质,如果善加利用,未必就不能在大明形成接近于后世的真正的政党。

叶向高大喜道:“陛下,东林人也许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但我们当初的出发点是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强盛,更加公平的大明。如果陛下肯稍加指导,东林一定会成为陛下统治大明的最大助力。”

朱由校心想,自己可不是想要统治大明,而是想让大明人自己统治自己。当然这样说出来,会将叶向高吓倒。文官虽然在竭力想要摆脱皇帝无孔不入的压力,想要发出自己对于朝政的声音,但他们还是没有想到要让大明人自己统治自己的,最多他们只觉得应该让文官集团有更多的权力来对这个国家的政策进行指导,也就是所谓的精英政治,还脱不出宋代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臼巢。

朱由校道:“指导是不可能指导的,朕说一点看法吧。其实所谓东林党,并不是因为大家有一个理论,一个目标而集结在一起的,而是因为要和其他学派作斗争,所以来抱团取暧。朕希望你们成为一个有理论,有政治看法,有施政纲领的组织,……“

叶向高大惊道:”陛下,我们东林人如何可以施政?我们是衷心拥护陛下,为陛下拾遗尚可,其它并不是为臣子应该做的。“

朱由校没好气地说道:”如果东林人被朕任命为首辅,他准备如何做,这就是施政纲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叶向高仍然道:”陛下,施政这个词不妥。即便是首辅,从其名称来看,也不过是辅佐君王罢了。“

朱由校冷笑道:”张居正也不过是首辅。“

叶向高急道:”张太岳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然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正是因为如此,张太岳便不可以为例。“

朱由校知道和他们讲这个自己是没有胜算的,于是只好说道:”朕准备以后扩大首辅的权力,叶师会反对吗?“

可怜的叶向高,一下子陷入了两难当中。如果皇帝是真的想要扩大首辅的权力,自己说要反对的话,那可就是将大明文官两百多年的努力一笔抹杀掉了。而如果皇帝只是试探的话,自己说不反对,会不会让皇帝认为自己在为文官争权呢?

朱由校看着沉默的叶向高,基本上明白他心中所想。他表情变得严肃道:”猜忌,天下之乱源也,君臣不可疑,疑则为乱。“

叶向高连忙回道:”陛下,臣不是猜忌,而是在想这事的利弊关系。太祖废除宰相,便是因为宰相权力太大。如陛下扩大首辅之权,则首辅与宰相何异?“

朱由校知道他心里想的绝对不止是这样,不过也不说破,笑道:”叶师忠心,朕是深知的。朕刚才说的扩大首辅之权,并无试探之意,朕是要实行的。但在此之前,还有很多事要先打好基础,其中之一便是刚才所说的事:东林党人要有自己的目标和施政纲领。“

”叶师是老东林了,给东林里的人传个话,朕要的是办实事的人,如果朕给他们一些权力,朕不想看到他们争论谁是小人,谁祸国殃民。大明自有法律,评判一个人有法官,不劳东林诸贤。“

”但如何让民众产更多的粮食,如何改善民众的生活,如何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识字,读书,这才是他们要操心的事。他们如果除了嘴皮子灵活以外,还能够办一些实事,象杨尚书一样让耕者有其田,让左侍郎一样让大河为民所利。东林人都这样了,朕并不介意给他们权力,给他们一个建设大明的机会,来证明东林人是好样的。“

叶向高施礼道:”陛下的话,臣会带到。老臣要让他们明白陛下的苦心,东林定不负陛下之望。“

朱由校笑道:”朕不是光给东林人机会,朕会给天下所有的官员以机会。首辅会将同样的话带给其它官员,朕听过一句话,不大好听但是实在: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各种求,谢谢支持!从来没有哪一个党派全是坏人,也不可能哪一个党派全是好人。标签化的作法,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知道是不可取的。东林之弊端在于空谈,正确的引导,未必就不能转向实事。本篇只是先给一个引子,本书中想要实行君主立宪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重要的是,外部敌人消灭之前,皇帝的独大是极有必要的。谢谢能够看到这里的书友,作者读书少,有很多地方没有想透彻,能得到你们的支持,是我的荣幸。谢谢你们!

第五十七章 有关议院的设想第三十二章 经抚之争第两百零四章 收复河套(九)第一百一十三章新州府第二十五章 西南不稳第七十四章 查抄余波第七十二章 安南(七)第两百八十七章 缅甸归顺第两百一十四章 收复河套(完)第四十五章 苏州抗税(一)第两百七十九章 云南备战第三十八章 以血还血第一百五十七章 虾夷和苦夷第两百一十一章 收复河套(十六)第三百零六章 围攻府衙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皇家海军学校第两百七十章 严峻刑法第七十四章 查抄余波第三百章 史可法知海西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遇哥萨克第二十章 辽事第一百四十章 宗教与教育第七章白莲教乱第四章 平定西南(谢谢各位支持!还有一章专门感谢第一盟主!)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主宰第三百零六章 围攻府衙第三百四十三章 移民新规讨论第两百七十章 严峻刑法第三百四十五 强制移民第七十章谈判(一)第一百零八章德川家光的决定第两百一十九章 殷地安(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孔府低头第二十三章 京营现状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复河套(四)第三十七章总参谋部的熊先生第一百零三章朝堂议日和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复河套(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当官不如为娼,为娼不如从良第六十九章 范永斗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结局(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再败西班牙人第两百四十四章 开始谈判第一百四十一章 议院(上)第一百五十章 意外收获第六十七章南海有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龙抢占云阳堡第一百二十章 安定宫内第三百四十三章 移民新规讨论第四十四章 一个国家,一个领袖第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三份和约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穷得有道理第一百六十一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三十四章 收税准备第一百三十九章 戴春风的演讲第十七章 游击战第一百三十章 失败的伏击第一百五十四章 教育法第三百三十五章 小岗学堂调查第两百三十九章 远交第一百四十三章 直面贫穷第一百八十七章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第二十章 火车火车第三十二章 经抚之争第两百六十七章 贼不走空第两百零六章 收复河套(十一)第两百二十八章 太子上学(一)第三十四章 研究院的新科目第三百一十一章 卡斯锐利亚第一百三十七章 朕要微服私访第四章 移宫案余波第一百零三章 新的币制第八十章济州岛(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小岗学堂调查第一百五十三章 赌博第两百零一章 收复河套(六)第两百七十六章 金洲和渤泥第两百六十八章 传国玉玺第三百三十九章 驿站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村新貌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荡漾魏公公第三百五十章 出使欧洲第七十一章谈判(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穷得有道理第一百八十二章 查税(八)第六十章 秦军第五十八 北虏犯延安第四十三章 战成 都第两百九十七章 与权阉的对话第三十三章东林分裂迹象第一百一十章 中体西用第七十八章 失广宁第两百三十二章 太子上学(五)第十五章 年前杂事第十九章 三观不合(先更一千,下午三千)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思第三百一十三章 惨胜第两百零三章 收复河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