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8章 另起朝廷中枢台

有些时候放弃一些东西是非常困难的。

这些年来有无数的人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一直都在强迫自己一直走自己心中的欲望,然后就会放弃更多的东西。

故事有很多,但却不是对每一个人都公平,大明帝国到了如今这样的地步,已经不是简简单单几个人的事情。

曾经有一段时间,建文皇帝朱允文以为是他理解错了,但是后来他却确实发现,大明帝国的朝廷中很多臣子和之前不一样了,这种不一样不是说。他们一下子就变成好人了,只是说在某种状态下,他们更多的时候学会了妥协,也想用妥协来让更多的人和他们站在一起。

更多的人恐怕从一开始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但如今他们也已经被拉进来了,也就是说现如今朝廷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与他们有关系。

既然逃不过,那就要帮助做事情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当个人的实力和能力,你已经不足看了之后,那么就必须紧跟大师,从其他人的优势中,或许跟自己有关。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发展,所以大明帝国变得和之前不一样了。

朝中大臣们的想法就算是最开始,那些人不明白,可是等渐渐的事情发生了之后,他们也渐渐的回醒过来,再加上有一些期盼的起点,朝廷的不断宣传也让他们明白了,洁身自好恐怕是如今他们能够成长和向上攀爬最好的方式。

建文皇帝,朱允文给每个人机会,也想方设法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公平的竞争下获得最终的胜利,所以这些年来,正是因为他们都懂得这个道理,才让更多的事情变得和之前一样简单。

这些年来不是没有真的也不是没有各种各样危机状况出现,只是朝廷中的危机被把控在一定的范围内,所以更多的人是不知道的,那些身处其中的人也并不知晓到底有什么问题。

所以按照道理说他们不清楚,也就更别说去改变什么了,只能随波逐流,好在如今他们的领头羊不错,帮助他们做了不少的事情,让他们减少了后顾之忧,所以一门心思向前看也是他们的b做的事情之一。

大殿里的建文皇帝朱允炆,越看越觉得满意,对于现如今的这种方式,他其实是已经很方便了,不仅方便了他自己也方便了,那些大人物们事先把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好,这个时候相当于再进行一次公开的讨论和征求意见,如果大家同意,那么这件事情也就算是通过了,如果大家不同意,那我就得打回去重新做,这也节省了很多争论的时间,也减少了别人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而加以阻挠的可能性。

好在如今各个部门一一相存,里面有些部分是重合的,也是为了让他们便于相互监督,而不是什么都是一个部门说了算,这些年来这种状况已经相对的来说少了许多,因为更多的监督让他们也不得不用心考虑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合理,又是否能够经得住其他部门的审查。

帝国的发展和很多人所考虑的是不一样的,如今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不得不用自己所思考的方式来判断所有事情的进行中大方面的思想是存在的,同时不同也是存在的。

求同存异,是他们宣传的一贯主张,朝廷里最终还是要让一些事情做下去的,所以少数服从多数也是如今他们所坚持的一贯主张,更多的人支持这件事,是因为他们觉得,如果自己的建议能够获得更多人的支持,那么也给自己增添了信心,代表自己的事情在这上面是有好处的,不然他们也不会获得其他人的支持,毕竟在朝廷上明确的表明自己的态度还是有一些风险的。

越是这样他们就不得不考虑一些其他的事情,毕竟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讲,很多事情做和不做是不一样的,如何做怎么做,怎样做的好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因为事情已经到了必须要做的地步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们之前错过了很多时候,在一些必要的时间他们忘记了或者是把一些事情没有处理好才造成了现在的后果,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之前不愿意看到的。

议事长齐泰齐大人一条一条的说着自己的打算,同时对于这些事情的看法,其他的大臣们想到了也会补充,毕竟他们事先也得到了相关的讨论资料,所有的事情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讲,要么提出自己的要意见,要么针对别人的意见提出自己的反驳意见,然后给出解决办法,有问题才是正常的,如果朝廷的统治完全没有问题的话,那也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了,所以他们相信每一个人都是有问题的,既然有问题那就要解决。

所有的一切变得和之前不一样了,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因为每一个人心里都清楚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又需要通过什么来把所有的事情做好看起来没那么容易听起来也并不简单。

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不是依靠之前所发生的一丁点的事情来解决的,大明帝国走到如今这个地步,所有的政策都在不断的完善之中,虽然也有可能出现更多的出入,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做现在这些事情,潮汐能够走到这一步,除了一个时代的必然性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改变,懂得吸取之前的教训懂得知道自己的错误之后又该怎样的去弥补。

好在如今所有的事情都在掌控之中,至少不会让更多的人受到影响,他们会通过自己的事情来把控衡量在以后要怎样做?大明帝国走到现在这种状态他们都功不可没,这是建物皇帝朱允文和天下百姓都认可的。

工部尚书郑赐站起身来,“陛下,今日臣来还有另外一项议题,想请陛下和诸位同僚看一看审一审。”

之前的政务都是一些比较熟悉的,同时又牵扯到各个部门的,所以他们都在努力的为自己的方案和提案进行解说,相当于是把自己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和展开,让更多的人了解各部门到底做了哪些事,又在哪些事情上做出了大的改变和作为。

其他人一听,嗯也愣着了,毕竟现如今议事本上面什么都没写,也就意味着工部尚书郑赐这一次的提议恐怕也是工部的事情,没有在之前进行讨论过。

这倒是让他们提起了兴趣,到底是什么事情值得他这个时候提出来,甚至在之前都没有跟其他人讨论过,也就是说这件事情恐怕非常的重要,只有在这个时候提起才能让更多的人达成共识,也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恐怕会起一些冲突。

这越发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他们也在想着到底是什么事情值得他如此的兴师动众,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至少在这个时候提出来意味着是和之前不一样的,他们恐怕还有更多的想法没有提出来。

建文皇帝朱允文看了看他笑着说道。

“先生请说。”

建文皇帝朱允炆很清楚,能在这个时候让他如此郑重的提出来的一定是一件大事。

他们也非常的清楚,这些年来很多事情都与他们有关,现在能够做到这一步,怎么说呢也是和之前不一样的,朝廷既然能够允许他们做这些事情,也就意味着在目前来说这些审核都是通过的。

不管怎么说,现在只到了这一步,那就是多多少少还有是有一些问题。

“陛下,这些年来曾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的解决一个问题,那就如何在简单的方式下让议事大会变得更加的郑重和覆盖面广。

经过多方论证,讨论咨询臣和工部诸位同僚设计了一座建筑,还请陛下看看。”

工部尚书郑赐看着剑舞皇帝朱允文又看了看其他人,缓缓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确确实实这些年来他做了很多事情,不仅是在公布的任上,还是如今皇家科技学院的认识,他都做了很多的事儿,推动了大明科技的发展,可以说近两年来所有与大明科技有关的东西都与他有关,他出了不少的力。

正是因为如此,民间的百姓很多人都特别的尊敬他,觉得他改变了大明百姓的生活,甚至在某些事情上超越了建文皇帝朱允文所扮演的角色,当然大家对于皇帝这个角色还是能够接受的,毕竟没有他的支持。

他们这些人没有权力也不敢做到这一步,这是现如今百姓们的想法,对于这种想法其实还是能够理解的,毕竟百姓依然是百姓,他们没有那么高的远见,也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他们要做的就是好好的过日子,刚好工部尚书郑赐和他手底下的团队做好了这些事情,所以受到他们的爱戴也是非常正常的。

覆盖面广是什么意思?如今朝中议政在京师有品级的官员都是可以参加的,奉天大殿就是为了这样的会议存在的,所以他们其他人听到这句话就在想到底是什么问题,他要解决什么问题。

似乎非常理解大家的疑问,工部尚书郑赐,看着他们笑着说道,陛下请看。

说着他拿出来一款图纸上面有着大量的建筑图形,左边看俯视图,仰视图,各种各样的图画,一一向建文皇帝朱允文和其他大臣们展示。

“陛下,您看,这是这座建筑的主体,整体成椭圆形,里面有大量的席位,可以容纳更多的人进入议事大厅,同时因为这些座位是环状的,所以依依盘旋可以让更多的人听到,主位上的人谈话。”

工部尚书郑赐,一边讲述一边演示他所做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建筑。

这是他这几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是搞经过了不断的消化脸上,除了公布内部的高级别官员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这座建筑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这些年来他们也没有对其他人讲过,就算是内部的那些参与这件事情的工匠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的上次要做些什么,没想到居然是做一个议政大楼。

“这个事物看起来似乎比较新奇,而且与我朝历代传统似乎不太一样。”

议事长齐泰齐大人开口发言了没有,说他不好,也没有说他好,只是从传统的角度上来看,这确确实实与现目前的建筑是不一样的。

“议事长请放心,这座建筑确确实实与现在的建筑不一样,它主要是如今最新的石料,水泥与钢筋的混合体,当然也有大量的木材,只不过我们的目的是建造一座更大的,能够容纳更多人的异世大楼,也就意味着以后陛下一世不会拘泥于奉天殿,反而会在那里成为一个主要的议政场所。”

“听起来似乎不错,不过,不过有些劳民伤财,况且如今奉天大殿已经足够用这样做起来似乎有些不太好。”

户部和财政部的官员都有着相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这样的建筑建造起来太花钱了,而且短时间内不知道能否起作用,这更加让他们来质疑了,这一种情况的存在性。

工部尚书郑赐捋了捋自己的胡子笑着说道。

“现如今,如果见到这样一所大楼,朝廷的财政支出是非常少的,而同时如果这座大楼建造起来也是向朝中的官员还有百姓的宣告,朝中如今,讨论事情是非常的实事求是的,而不是胃炎强迫他们做任何事的可能性出现。

陛下,皇宫毕竟是皇室的象征,如今来来往往又要考虑宫禁,又要有各种各样的支出,实在是不太妥当,因此臣认为另起一室大楼,专做议政,作为大明朝廷的统治中枢是非常必要的。”

工部尚书郑赐扭过头来对着建文皇帝朱允炆说道,这确确实实他考虑的比较清楚,毕竟这些年来公里还是我出过不少次事情的,如果他们能够把这件事情解决的话,另外起一个议政大楼,让大臣们都去那里议政还是比较靠谱的。

灯笔

第0695章 代天巡狩人人忙第0776章 教育事业的发展第0170章 学问大还得学习第0058章 钉子埋得深(求收藏)第0211章 就想搞点大新闻第0645章 帝国时代的来临第1245章 复杂的朝廷趋势第1095章 政策的改变因果第0167章 徐州城外的炮声第0565章 年轻一代的争锋第1003章真相没有很神秘第0442章 梅驸马爷的担心第0417章 碍事的定斩不赦第0211章 就想搞点大新闻第1201章 郑重的踏步不前第0297章 出来混迟早要还第0569章 长刀漫漫权势多第1067章 沉思之后的故事第0428章 是他背后的男人第0854章 帝国善待有功人第1188章那是活着的本事第0882章 你以为的就是吗第0434章 一起将事情做好第0113章 小孔能成像第0934章 心中有鬼的皇帝第0736章结局开始就注定第1009章太监也是有骨气第0495章 达成一致的统帅第0516章 真命天子的归属第1101章 消息真回京来了第1123章 到底在乎不在乎第1121章 皇帝的笑容满面第1084章 经济好坏的差别第0817章 规则到底是谁定第0699章 皇明喉舌亦难当第0024章 民间的变化(求推荐)第0991章正大光明敲鼓人第0598章 是后遗症出现了第0261章 君臣父子的转换第0670章 大明战兵保家国第0187章 云里雾里的交锋第1049章 在位久天下有碍第0609章 有钱就是能任性第0378章 到处播种锦衣卫第0677章 思考利益最大化第0231章 先生忍得好辛苦第1051章 人心浮动读不懂第0421章 一饮一啄皆天定第1047章 南巡路上心痒痒第400章 泼皮无赖锦衣卫第0536章 什么都考虑清楚第0555章 看年轻人的天下第1199章妥协后一直卧倒第1059章大明海军的改变第0738章 孤要做真正的王第0951章 成年人的博弈论第0098章 开创新时代第0973章庆幸自己没拒绝第1206章 大家都会害怕的第1207章 皇帝所知道的事第1103章 发展的机会平等第0217章 那一夜无奈故事第1042章 解决问题的本质第0635章 一饮一啄自天意第0068章 要雨露均沾第0336章 大明最真的讲究第0375章 晋藩的天太小了第1220章 能人辈出帮帮忙第1092章 多吃苦就能成长第0109章 这就尴尬了第1007章能人就是辛苦命第0144章 母仪天下的打量第1113章 怀念镇江府时刻第0625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第1168章 沉默中的大多数第0731章 一言一句论大明第0660章 此去仍是少年郎第1098章 另起朝廷中枢台第0144章 母仪天下的打量第0940章 南辕北辙一直跑第0004章 外出逛逛街第1015章孔家家主的后路第0049章 还是个姑娘(第二更)第0098章 开创新时代第1042章 岁月从来不饶人第0216章 举伞持刀的禁忌第0976章浑水摸鱼的技巧第1053章 与疯子相处的日子第0501章 大明狐重新出现第1042章 岁月从来不饶人第0158章 猪队友坑死了爹第1197章 老顽童的小心眼第1172章 百姓的自我救赎第0265章 造化弄人说不清第0929章 陪伴最美的长情第1115章 世界情势的缩影第1148章 看起来都有道理第0339章 请叫我那个三胖第0414章 脚踏实地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