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补缺口

为了让五千户百姓更好地做出选择,范宁把决定时间推迟一天,经过官员们的广泛宣传,五千户百姓基本上都了解三个地方的利弊,在两天后的下午,五千户百姓开始登记各自的选择。

答案很快便揭晓了,两千六百户百姓选择了吕宋户,一千八百户百姓依然选择琉球府,另外六百户百姓选择了小琉球岛的琉璃县。

坦率地说,这个答案让范宁有点失望,他是希望第一批去吕宋岛的百姓能达到三千户,还最终还是有四百户的缺口。

不过最极端的事情没有发生,没有人选择回去,也没有人选择留在泉州,回去不现实,该卖的都卖光了,回去生活没着落不说,还被人嘲笑,大家丢不起那个脸,至于留下来则更不现实,除非泉州也提供土地,谁也不愿意当佃农了。

“使君,其实我倒有一个建议!”幕僚公孙玄策笑着对范宁道。

“先生请说!”

公孙玄策捋须道:“我在考虑,为什么我们不从福建路和广南路招募百姓去吕宋?你说几万户可能招不到,但一两千户我觉得没有问题,很多住在山里的百姓,生活贫困,可以把他们迁移出来,另外,吕宋气候炎热,福建路和广南路的百姓反而更能适应,使君觉得呢?”

范宁苦笑一声道:“只怕地方官府不肯,我说要把泉州百姓迁去吕宋,苏亮那小子肯定第一个跳起来。”

“那就让朝廷下旨好了,用自愿的方式。”

范宁负手来回踱步,其实这是一个好办法,后世下南洋的百姓也主要来自福建和两广,应该有很多人愿意南下,而且很多渔民南下后,会常常往返会吕宋和泉州,便会带来大量信息,时间久了,就会成为一种自发的移民潮。

范宁终于点点头,“那就让朝廷下旨给福建路和广南路各州,我们可以尝试一下,看看能招募到多少人。”

.........

入夜,范宁疲惫地回到府中,直接进了自己的内书房,他坐下闭目休息了片刻,门轻轻开了,妻子朱佩端一盏茶走了进来。

“明天就要走吗?”朱佩低声问道。

范宁点点头,握住她的手歉然道:“等吕宋府走上正轨后我就不用去了,现在刚开始,比较关键,我没法走开。”

“夫君,我没有责怪的意思,我们都知道你忙,只是觉得你很辛苦,怕你累坏了身体。”

“我的身体没有问题,这段时间我不在,倩姐身体怎么样?”

欧阳倩已经确诊为喜脉,这几天的妊娠反应也缓和了很多,朱佩笑道:“生过一个孩子后,第二个孩子就会好得多,今晚你好好陪陪她,明天还是让阿雅陪你去吕宋,有她照顾你,我们都放心,否则总是担心这样,担心那样的,”

范宁点了点头,又问道:“你二叔有消息吗?”

朱佩从书架上取出一份报纸,抿嘴笑道:“这是我专门放在这里的,我估计你就没看。”

“是什么?”

范宁接过报纸,原来是十天前的《信报》,《信报》与时俱进,现在是两份了,一份是娱乐版的消息,上面各种大宋娱乐新闻,比如‘东京蹴鞠联赛,齐云社誓夺五连冠’,齐云社主力黄如意养别宅妇,妻子怒与其离婚,再比如‘象棚新红妓,王莲儿倾情演唱《紫苏丸》’,再比如‘东坡出新词,《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万楼齐盼等等。’

而另一份是商业新闻,这也是大宋百姓最关心的内容,东京炒菜十强榜,贺清风酒楼虹桥分店开张,全场八折,梅园水每桶涨价一文,还有整版的各种小广告。

范宁一眼便看到了他想看到的内容,头版第二条重要新闻,京口古船行易主,江南朱氏专造万石海船,还有第三条新闻也是关于朱家,吴江万机坊横空出世,天下第一绸缎纺织巨商。

第七条也是关于纺织工坊的招募广告,钱氏纺织工坊诚募四千少年娘,日钱八十文,京城户籍优先。

朱佩在旁边道:“这是江南钱家的第三家工坊了,在杭州和常州各有一座,杭州是剿丝工坊,常州是丝绸工坊,都是三千张织机,而京城这家是织布。”

“三家都是从今年开始的?”

朱佩点点头,“准确说都是这两个月开始的。”

说到这,朱佩眼中有些好奇问道:“这件事,我前几天还专门问了二哥,他说今年出现了很多大工坊,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忽然四处冒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范宁笑道:“其实也不能说大工坊突然出来,以前一直就有,像京城的绫锦院、内染院、文绣院,还有各地的绞锦院、绣局、锦院等等,都是几千张、上万张织机,只不过都是官办的,今年出现的是私人纺织院,这应该和朝廷鼓励外贸有关,还有我出任海外经略使,很多有眼光的人都意识到,大宋对外贸易将迎来大发展,都在迅速布局。”

“只是可怜了那些纺娘,她们哪里争得过大工坊!”

“这个真没办法,迟早会这样,现在输入粮食越来越多,种粮食已经不赚钱,很多本钱雄厚的权贵就会把目光从土地转到手工业和采矿业,如果纺娘自身技术熟练,也可以去大工坊,一个月五六贯钱能赚到的,不比她们在家里自己织布赚得少,就是比较辛苦。”

朱佩叹了口气,起身走了。

范宁又看了会儿报纸,想起今天明仁给他说的事情,曹家不声不响在景德镇买下了五座窑口,一年产瓷上百万件,准备全部卖掉海外,曹家同时也在买大船,光万石大船就买了二十艘之多,工坊肯定也在开始做了。

范宁有一种直觉,宋朝的大资本时代来临了。

...........

两天后,船队分为三路出发,一支船队前往小琉球岛,一支船队直接前往琉球府,另一支船队则南下,前往吕宋岛,范宁则随船前往吕宋岛,他给副使李慕和判官罗江再三交代了日本劳工之事,一旦日本劳工抵达泉州,可以休息一天后继续转往吕宋。

无论小琉球岛还是琉球岛,大宋都已经在岛上经营多年,有一套完整成熟的安置方法,事实上,新去琉球岛的一千八百户民众,他们就算不成立新县城,直接补充琉球县的人口也足够了,范宁也一点都不担心。

他最关注的还是吕宋府,吕宋府能否开发出来,第一步尤为重要。

船舱内,范宁和明仁相对而坐,阿雅则在一旁给他们兄弟煎茶,明仁喝了口茶赞道:“难怪阿宁不喜欢在外面喝茶,有三弟妹的茶艺,谁还稀罕在外面喝茶?”

阿雅听他叫自己一声三弟妹,她顿时俏脸通红,白了明仁一眼道:“做人要有原则好不好,这水已经放了三天,还能煎出好茶?”

范宁笑道:“你别理他,他粗人一个,都是喝两文钱一碗牛茶,他懂什么?”

明仁听得直翻白眼,合着自己喝的是两文钱一碗的茶,自己有这么贱吗?

阿雅却不懂,浅浅笑问道:“官人,什么叫牛茶?”

“就是牛喝的茶,你想想老家牛怎么喝水就知道了。”

阿雅细细一想,忽然掩口失笑,她又给夫君斟了茶,这才退下去,不打扰他们说话。

明仁叹口气道:“其实我发现日本小娘子也蛮有味道的,今年我也想娶一房日本小妾,出海专门带在身边伺候。”

范宁有些不悦道:“你现在喝的是茶,不是酒,阿雅就在外面,你不要乱说话。”

明仁才意识到自己失言,他吐一下舌头,不敢吭声了。

范宁敲了敲桌子问道:“我记得你曾经告诉我,你打算向吕宋国王买一座岛作为贸易中转,是什么意思?”

明仁挠挠头道:“主要是和西方人做生意,我们来的时候,西方人没有来,西方人来的时候,我们又不在,当地商人就成了中间商,他们两头压价,把很大一块利润夺走了,我就在想,我自己做中转商,买一座码头,建大仓库,大量囤积货物,西方人过来时,直接从我仓库拿货,甩掉了中间商,我的利润最少会增加七成。”

“有这么狠?”

“当地商人心黑得很,又不讲信用,我们早就想抛开他们了。”

“那为什么要自己买岛,在他们那里建仓库不行吗?”

明仁摇摇头,“在他们那里建仓库,无疑是虎口拔牙,他们从不允许,只有自己建海港,还得防备他们军队来破坏。”

范宁点点头笑道:“这次下南洋,我真要在三佛齐王国买一块地建海港,以后那里会有大宋驻军,专门给你们解决和西方人的贸易问题。”

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马车第六十二章 有了借口第七十三章 条件不符第二百二十七章 宫中来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军压境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变第九十九章 找关系要趁早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七十三章 条件不符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试辟谣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师第二十四章 石痴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问君第五百零九章 关键人物第五百一十章 庄园集结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弃第三百零八章 探矿协议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灯会(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两个学渣的抉择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争取支持第七百五十六章 离职之行第六百四十六章 绝密布防图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迹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恼第三十四章 刘院主的教诲第八十章 一号大案第三百二十一章 临时回家第三百零四章 两件大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发现第六百九十六章 远程火攻第三百一十四章 辽国来使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寿(二)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权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鲲州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确第十九章 吓煞人香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后真言第三百零七章 鲸州野马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寿(三)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选择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独行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机处理第三百九十九章 针锋相对第六百零二章 伤亡惨重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见曹女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楼遇旧第四百八十三章 莱州遇旧第四百七十一章 触动利益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银矿第四百六十四章 钱铺调研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六百零五章 完颜计划(中)第七百一十三章 苏辙上任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吕惠卿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三百九十五章 调查立案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国舅第五百二十三章 斩草除根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试第四百四十五章 调虎离山第五百五十四章 战争升级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宫面圣第五十八章 范铜钟要上进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围盐州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吕惠卿第六百八十八章 关键人物第五百二十八章 贸易谈判第一百三十二章 临行前敲打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仪式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获全胜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二百三十五章 寻找寿礼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谋第一百三十四章 两个学渣的抉择第三百一十四章 辽国来使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六十二章 有了借口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职(下)第一百零七章 闻弦知雅意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四十八章 趁虚而入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赏第二十六章 百两银子的余波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六百七十七章 战争开始第九十三章 去县学读书第三百零八章 探矿协议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残酷第七百四十七章 辽皇北撤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轮蒸汽船第七十六章 四强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