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举人

“科举舞弊案!”

此消息传到了开封城之后,整个大宋政坛不由为之一震,要知道科举可是为大宋选拔人材的工具,朝廷可是说对其极为重视。

为了预防科举舞弊,宋朝所有科举实行糊名法,以免有人以权谋私,任人唯亲。

然而糊名并没有阻挡科举舞弊,有人故意在自己的考卷上做上标记,或者是特殊的笔迹可以一眼看出,于是就出现在更加严格的誊录制,将考生的试卷糊名之后,再让小吏抄录,最后再批改。

至于考题保密,多套考题随机选择,更是常规操作。

大宋朝堂自认为对科举考试已经极为严格了,却没有想到两浙路又出现了科举舞弊,这岂能不让朝堂震惊。

“妄增举数入官!”

当调查结果出来之后,满朝大臣不由愣在那里。

“科举舞弊,无孔不入呀!”

范纯礼不由叹息道。

满朝官员心有戚戚的点了点头,他们自认为早已经解决了科举舞弊的问题,却没有想到张汝舟这样的投机分子竟然又找到了科举考试的漏洞。

章惇冷哼道:“启禀官家,微臣恳请严惩张汝舟等一干人等!同时废除举数入官之策!”

“然也!科举考试考上就上,考不上就是考不上,类似张汝舟这类的之人就是为官也是国之蛀虫!微臣恳请废除此策!”苏轼也上书附合道。

一直以来,科举考试都是礼部负责,举数入官原本是朝廷对落榜之士的恩惠,如今竟然成为那些落榜之人钻漏洞的方法。

“不可!尔等可知张元前车之鉴!”苏颂摇头道。

任谁都知道举数入官乃是防止类似张元之类的落榜士子投降他国,文人投敌造成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大宋也是深受其害。

“然也!如今仅仅是妄增举数,张汝舟等人考上进士也是凭借其文采,并非弄虚作假,以老臣看,日后只需加强对此策严查即可。”范纯礼也反对道。

苏轼冷哼一声道:“诸位大人有所不知,大宋科举取士虽然位居历朝之最,然而大宋文风鼎盛,每年落榜之人太多太多,符合落第举数的官员数不胜数,礼部早已经不堪重负!”

苏轼原本就对举数入官的政策大为不满,因此,礼部每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今终于爆出妄增举数入官的科举舞弊案,苏轼趁机将此策废除。

“礼部不堪重负!”

当苏轼将逐渐增多符合落第举数的士子名额一一道来的时候,整个朝堂顿时陷入了一片沉默。

大宋文风鼎盛,士子数量连年增多,再加上活字印刷术出现让读书成本大降,再加上大宋正在推广的全民教育,日后的士子数量必将会以几何倍数量增长,非但礼部承担不起,就连各路各府也恐怕承担不起如此恐怖的士子数量。

满朝大臣顿时无语,经过苏轼爆出来一个个数据,满朝大臣纷纷明白,举数入官之路弊端已经大显,再不废除,日后朝廷必将不堪重负。

赵煦看着一众沉默的大臣,一锤定音道:“既然举数入官此路被废乃是迟早之事,与其日后弊政爆发,不如提早决断,此次科举舞弊案正是一个契机。”

“官家英明!”

苏轼重重松了一口气。

范纯礼眉头一皱道:“官家三思,若是废除举数入官,恐怕天下士子人心不稳。”

举数入官乃是朝廷给那些落榜士子留下的一条退路,以防那些士子屡试不第,心灰意冷之下投降他国,然而贸然断绝举数入官,毕竟会让天下士子心寒,一不小心将会酿成大祸。

三大宰相纷纷点头,此事牵扯甚大。

赵煦环视四周道:“不错,若是全面废除举数入官,定然会引起士子的不满,若是废除举数入官从两浙路开始,则顺理成章,正好两浙转运使范正再次上书变法科举之策,诸位爱卿且看如何?”

“从两浙路开始!”

“邪医范正再次上书变法科举!”

满朝百官不由眉头一皱,两浙路爆发出妄增举数入官之事,的确是废除举数入官的契机,然而变法科举又岂能是容易之事。

“县试,府试,解试!”

“童生,秀才,举人!”

然而当他们看到了范正的变法科举之策,顿时惊若天人!

“实乃绝妙至极!如此层层选拔,将科举压力分担到各路、各府、各县,哪怕日后大宋科举人数再多,依旧可以从容不迫推行科举!”苏轼拍案叫绝道。

在大宋现有的科举体制下,只有两级,整个府的士子都集中在一起参加解试,人数过多,必将引起混乱。

将解试一分为三,层层选拔,足以让科举人数分流,让各府的科举人数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更重要的是朝堂对举人和秀才进行优待,让其哪怕考不上科举,也可以入学舍当夫子,足以取代妄增举数入官的优待。”苏颂也是点头称赞道。

“这个逆子,总算出一道正方!”

范纯礼冷哼一声。

然而满朝本官哪里听不出他口中浓浓的骄傲之意,不由心头发酸。

这一次,范纯礼的儿媳亲自发现科举舞弊案,儿子范正又上书变法科举的良策,让范纯礼脸面大增。

其他百官想了想,微微点头,范正的变法科举之策的确是正方,非但一举解决科举的弊端,更兼顾优待士子之策。

“传旨,对张汝舟舞弊案一干人等重罚!同意两浙转运使之策,以两浙路作为试点,变法科举制度!”

赵煦大手一挥道。

“官家英明!”

百官纷纷领命。

……………………

“官家有旨,张汝舟妄增举数入官,贿赂学政,欺君罔上,理应死罪,然而大宋素来刑不上大夫,特免其死罪,除其进士功名,免其官职,徒柳州!”两浙转运使内,范正郑重宣判。

大堂下,张汝舟闻言顿时如遭雷击,他没有想到自己为了虚名,想要踩着邪医范正出名,却没有想到连邪医范正都没有出招,他就惨败在李清照的手中。

“其他涉案官员一律免职,所有妄增举数的士子五年内不得参加科举,两浙路废除举数入官之策!”范正再道。

“什么?”

两浙官员一片哗然,对于涉案的官员和士子处罚并不出乎他们的意料,然而废除举数入官,却让他们群情激奋,一旦如此,将对两浙之地的士子打击极大,对两浙官场也将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范大人,你深得官家的信任,还请你为官家求情!放我两浙落榜士子一条生路。”

两浙官员纷纷上书,此事若是传出,两浙士子必将一片哀鸿。

范正状似无奈道:“本官乃是两浙转运使,自然会为两浙士子考虑,然而两浙发生科举舞弊案,官家震怒,本官也无能为力呀!”

两浙官员不由一叹,不由闪过一丝无奈,正如范正所言,两浙路发现了科举舞弊案,没有惩罚也是不可能的!

范正话语一转道:“然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两浙路爆出妄增举数入官的科举舞弊案,足以暴露出举数入官的弊端,本官已经上书朝廷,决定以两浙路为试点,变法解试,将其一分为三。”

“县试,府试,解试!”

当范正将自己的变法思路全盘托出,一众官员顿时心中一动。

在此之前,解试都是三年一次,三年内,所有的士子都集中在杭州府考取解试,参与人数逐年增多,这让杭州府苦不堪言,如果能够将各县各府为两浙路分担科举压力,的确大大减轻两浙路的科举压力。

范正继续道:“每年解试的考生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如果采用童生、秀才、举人,三级划分,层层选拔人才,一来可以让士子参加科举不至于长途跋涉,增加家庭负担,二来也可以选拔最精英的人才进京赶考,以壮我两浙路官场!”

两浙路官员心中一动,科举考试路途遥远乃是举世公认,两浙官员都曾参加科举,自然深有体会。

进京赶考暂且不说,普通家庭到府城去科举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是能够在本县就参加科举,一来可以节省士子的花销,二来可以让层层分担科举压力。

谭洪眉头一皱道:“如今我两浙路刚刚发生科举舞弊案,若是将科举分流在各县,我等无暇监管,万一再…………。”

谭洪此言一出,两浙路刚刚发生科举舞弊案,若是再举行县试,以底下官吏的百姓贪婪,要是再发生科举舞弊案,恐怕两浙路将会再次颜面无存。

范正朗声道:“想要杜绝科举舞弊,除了坚持传统的糊名法和誊录法,本官决定采用县试异地监考,异地批阅等等。”

“对于此次科举考试中的妄增举数入官的弊端,本官决定采用乡里举保、生员互保和官员保结为主,确保县试保举品学兼优的生儒参加科举考试,同时防范冒籍、匿丧等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应试。”

范正将后世应对的科举舞弊的方法一一道来,顿时让一众两浙官员大为惊叹。

谭洪眉头一皱道:“此事是否太过于繁琐了。”

不少官员微微点头,虽然将解试一分为三,然而范正又增加预防措施,同样增加了科举的工作量。

范正毫不客气道:“我两浙路刚刚发生科举舞弊案,我等再谨慎也不为过。”

“大人所言甚是!”

一众官员最终点头。同意了范正此策。

谭洪依旧质疑道:“若是两浙路失去了举数入官之路,恐怕会引起士子不满。”

范正冷笑道:“落第之人本就是解试落败之人,通过解试的士子依旧难以考中进士,更何况落第之人,两浙路这些年也不过出现一个张汝舟,屡次落第之后考中了进士,结果也被爆出科举舞弊。”

不少官员顿时连连点头,他们本就是科举成功者,自然知道科举的艰难,解试落第想要高中进士可谓是千年万年。

范正话语一转道:“当然对于落第之人,虽然已经失去了朝廷举数入官的优待,但是却会两浙路却可以对其一定的优待。”

“两浙路对其有优待?”

一众两浙官员眼睛一亮,如果两浙路对士子优待,定然可以大大减轻其的这失去举数入官的怨气。

“还请转运使大人明示!”谭洪询问道。

范正朗声道:“但凡考中童生者,选其中的优异者,可以享受每月六斗米的待遇,用来鼓励童生用心读书,减少生计操劳,当然名额有限,每个县只有二十人可享受。”

“每月六斗米,鼓励童生用心读书?”

不少官员微微点头,六斗米足以让一个童生能够温饱,让其专心求学,而且别看只有二十人,日后能够考上秀才的恐怕就在这二十人之中了。

范正再道:“童生优异者一旦考中秀才,其优待自然更多,第一,其可以见官不跪,第二免除其本人的徭役,第三,有资格担任夫子,获取一份生计。”

后世的秀才拥有免除田税的特权,往往会造成很多本地的百姓投献土地逃避赋税,造成朝廷赋税流失,而范正变法科举自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免除其本人的徭役,再添加上夫子的名额,足以弥补田赋的损失。

“秀才!”

一众官员心中一动,如此一来,秀才的含金量和地位大增,就算考不上举人,也能活的很滋润,比惠而不实的举数入官强得多,毕竟如果就算凑够了落榜次数,考不上进士也是枉然。

“最后的举人则是由两浙学政负责举办,两浙路全部秀才皆可参加,士子考取举人之后,就已经步入官吏的行列,除了可以享受秀才的全部特权,还有进京赶考的权利,两浙路会负责其进京赶考路费和花销。”

………………

范正将变法的科举一一道来,两浙路的一众官员纷纷点头。

两浙路新变法的科举制度,虽然减少了举数入官的特权,却给一众秀才和举人大量的优待,更是层层选拔,又避免了科举舞弊,可以说是目前最完美的科举制度,足以平息两浙士子怨言。

更重要的是一旦两浙路变法科举制度成功,定然能够天下各路之首,他们定然可以戴罪立功,将坏事变成好事。

“转运使大人高见!”

一众官员纷纷敬佩道。

谭洪见状,无奈低下头来,范正成功化解科举舞弊案的危机,非但安抚好两浙士子,又让两浙官员心服口服,日后范正必将在两浙路一言九鼎。 

第144章 医家灭虫灾第430章 螃蟹效应第364章 苏青天第157章 持久战第99章 太医范正(二合一章)第181章 变法马政第152章 耶律公主第195章 司马光四大罪第204章 儿科之圣钱乙第401章 如儿戏的皇位第181章 变法马政第207章 炭毒实验第51章 踢馆开封府第354章 李清照怀孕第177章 宋辽夏和谈(一)第248章 范正为首功第82章 此情无计可消除第386章 及时雨宋江第13章 独一无二李清照第373章 商部第337章 高太后驾崩482.第482章 第480 邪医挂帅第256章 范纯礼的无奈第386章 及时雨宋江第86章 逆反心疾472.第472章 《白蛇传》第361章 最强赘婿苏遁第249章 大迂回战略469.第469章 摩尼教现第383章 组建商部第313章 童贯下西洋第122章 赵煦有后第424章 龙首关降第75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第444章 辽国的抉择第161章 震天雷第410章 石城关破第266章 火灾险大兴第228章 律法和誓言第202章 变法的真谛在于‘变’第49章 踢馆太医局第140章 范家再次变法第355章 女医大兴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伦理之争第397章 年号:元符第380章 抗洪邪方第435章 千年人参是毒药第44章 开创兽医一脉第235章 最后的赢家是医家498.第498章 汴东新区第279章 曲剧现世第104章 又见邪方(二合一)第163章 范正:监军平夏城第142章 ‘正方’即时候补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第236章 祝由术大兴第73章 赵挺之的毒计第277章 赵佶和李师师初见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140章 范家再次变法第286章 天波府的荣耀第356章 绍圣四年第150章 西夏来袭第260章 范衙内第164章 夏日绝句第138章 中策摊役入亩(二合一)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机第139章 变法再起第162章第60章 起死回生第179章 保马法第383章 组建商部第424章 龙首关降453.第453章 养廉银456.第456章 转运使范正第306章 灭辽毒药人参第167章 西夏反应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143章 旧党也要变法第324章 天下反应第278章 曲剧一出,文坛震动478.第478章 种马赵煦第37章 变法小成第109章 为众人抱薪第318章 良药:绿豆芽和海带第303章 军中反应第152章 耶律公主第172章 无解的震天雷第40章 变法 保守 中立第114章 赵煦变法,小试牛刀(二合一)第23章 携美出游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机第432章 大宋雄主第262章 医疗保险第176章 范正归来第399章 邪方:解救农奴第265章 开封火灾第247章 无处不在的邪方第203章 赵煦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