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我们先看戏

李世民对李业诩说了一通有关世家的事,征税是第一步,后续还有一系列的对策,李业诩也是含糊应之,并没明确表态,对此李世民也没什么意外。

关于世家的事说了大半天后,李世民又对李业诩这段时间在做的关于军队管理制度化的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如今正规编制的大唐军队数量已经逐渐增多,成建制的卫军已经有十二个,在安东大都府辖境内,第十三、第十四卫军在留驻的几个近卫师的基础上,也正在组建。

军队正规化已经有了初步成效,如何对军队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使得皇帝对其有绝对的控制权,这是李世民眼下考虑更多的问题。

大唐的天下有大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这位在马背驰骋了多年,指挥了大小不计其数战役的皇帝,也最是知道这方面的重要性。

军队战力提高了,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将领,对中下级军官如何管理,这是李业诩回朝后李世民交给他的事务。

只是李业诩病了,除了前面已经开始在做的那些事儿,后续的事也不得不暂缓下来,这让李世民挺是着急。

如今大唐的疆域过于广大,军队分布非常的地域大,无论是将领的调任,军队的换防,及后勤方面的供应,原来那些沿用的方式都已经不太适应了,许多弊端在这次出征辽东时候就暴露出来,必须更加以改进,制定更有效的管理手段。

李世民说了老半天,末了也是一副挺着急的神态说道:“贤侄,待你身子好一些了,你要把军队里面管理的各种制度都写出个草稿来,朕想尽快将这些制度以政令的形式发布出去!”

“陛下,臣在府里休养的时候,只要身体允许,一定会将这些东西写出来,送您过目!”对于李世民给予自己的这个重任,李业诩没法推辞,如今所有职务都除去了,李世民却依然把这任务交给自己,李业诩只得再次应命下来。

对于这些制度方面的东西,李业诩脑中当然有现存的东西可以套用,那就是后世解放军的那一套东西,只要一些方面加以改进,结合如今的态度写出来,再让李世民这个皇帝自己琢磨着修改,那就差不多了。

“朕知道你身子还未痊愈,只是这事交给其他人朕不放心,也知道唯有你,有这个能力将之写好,朕会提供一切便利与你!”李世民脸上露出一副非常信任李业诩的神态说道。

虽然知道李世民这般神态有些假,但李业诩还是装出一副很感动的样子,“陛下如此信任,臣一定尽心尽力而为…”

李世民又在其他一些事上吩咐了李业诩一回,即很满意地离去,离去前还说,他会时常派太医来为李业诩诊治的。

李世民走后,李业诩也即悄悄地跑到了卫国公府,将李世民来访的情况,还有与他所说的话,都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李靖。

李靖没有出声地听李业诩讲完,再沉思了良久,这才说道:“皇上的想法还是有些出乎老夫的意外…”

李业诩没有插话,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如今我大唐边患基本解决,东、北、西几面都已经是我国土,西北边除了更远的波斯、大食外,已经没有其他势力对我大唐构成威胁,波斯与大食纷争不断,也暂时对我大唐不会构成威胁,南面,诸国势力都较弱,多年来一直听服于我大唐,所以老夫以为,这些年来,我大唐不会有较大的对外战争,外患平了,皇上是想将魏晋以来,一直困扰各朝皇帝的事,也就是世家大阀对皇权威胁的事解决掉…”

李靖也娓娓了道来了有关世族的许多问题:自魏晋以来,饱学之士无不出自世家,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个人的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世家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抗衡,甚至超越皇权,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文化上都居于主导地位,把持了国家的一切,到了如今唐初,其影响力虽然小了一些,但也是不容小视,就如李业诩所知道的,当初李世民想纳崔氏家女为妃,竟然被拒,这是对皇权一种赤luo裸的挑衅,身为皇帝的李世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

“如今皇上所力推的科举制度,正是对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度的一种有力挑战,看当今的朝势来看,皇上已经牢牢地掌握了一切,对世家门阀的权威已经有了不小的打击,就如当初重用平民马周,还有那么多通过科举上来的官员,他们都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皇上的举措是正确的…”

李业诩自是知道这位如今已经居中书令职的平民宰相马周的情况,以“一步登天”来形容马周的仕途一点也不为过,十几年时间,从一介寄人篱下者,到如今身居大唐相位,为大唐这些年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马周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庶民中也自有不凡才能者。

还有李靖一手培养的苏定芳,如今也身居高位,领安东大都护职,为皇帝守着大片的江山,还有那些经李业诩手提拔起来的中高级军官,刘仁轨、薛仁贵、席君卖等,他们都用自身的能力证明了出身庶族的人不比身份高贵的世家子弟差,当然还有这些年经科举考试产生的一批绞绞者,也在慢慢成长。

见李业诩领会他的意思,李靖继续说道:“如今我大唐国力强盛,百姓安乐,四夷尽服,皇上的威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放眼历朝,取得如此成就的帝王,还真是没有,如今没有外敌在侧,皇上正是可以放手解决这个对皇家权威最大的威胁了,只是如今朝中官员大半还是出身于世家,皇上要采取的政令会侵害绝大多数世家的利益,皇上若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实施这税法,遇到的阻力还会非常的大,很有可能皇上也抗不住众臣的反对,而将此事拖延…”

“依老夫看,皇上此番来和你说这事,正是想让你出头,以你的军功和名望,还有如今身居的高位,用你这不一般的影响力,来提出世家门阀和普通百姓一样征税的事,这事若是成功,对朝廷来说,利益将会是非常巨大的,但对于提出者来说,那是要遭到万人唾骂的,特别是世家门阀,要将你恨之入骨,更不要说这事万一失败,那你就基本没有出头之日了。所以啊,老夫觉得,你不能去担这个任!”李靖面容严肃地说道,“若是你提出这方案,但因为遭到反对的声音太大,皇上最终放弃了这一做法,或者无限期推迟,那最后被抛弃的就将是你,皇上会将你拿来做顶罪羊,所以啊,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看戏,看皇上和太子是如何出招的,看看众臣是如何做出反应的,你也得继续病者,而且这病情还要反复几次,让皇上觉得你暂时无法出去主持事务,不复你职才可!你可明白?”

“听祖父一席话,孙儿茅塞顿开了!”李业诩终于明白了其中的情况。虽然说李世民刚刚的这番言语对自己表示了不一般的恩宠和信任,但也是想把自己当枪使,去对付如今势力还非常强大的世家门阀。

李业诩也知道,虽然说自己这些年来名声巨响,在朝中也是身居高位,年纪轻轻就位居要职,并晋爵为国公,在世族间影响力也是巨大,但要去做损害世家利益的事,那这些世家门阀也是会联手来对付自己的,如今出身于世家的朝中官员多得要死,自己若是要提出这样的东西,即使有皇帝与太子的支持,那结局是如何,还是很难预料的。无论这条政令能否行得通,提出意见的人名声受到的损害都是很大的。

若是一位世家不敢惹的人提出来,那事情又是完全不一样了,想到这,李业诩忙对李靖说道:“祖父,若此事由太子提出来,哪又如何?”

听李业诩如此说,李靖的眉头不自觉地跳了一下,“唔,他是提出此计最好的人,只是你能说动太子吗?”

“祖父,孙儿可以一试!”得到李靖的认同,李业诩很是高兴。

“这事你要慎重,不急,慢慢来!”李靖皱了皱眉头道,接着又露出戏谑的笑,“老夫想啊,你还是把皇上交付给你有关军队制度的事先弄好,这事很是烦人的,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很容易让人心神憔悴的,呵呵!”

“孙儿明白!”李靖的意思李业诩如何不明白。

“如今我们李家一门两国公,这已经让同僚羡慕与眼红的事了,老夫希望,我们李家能一直平安下去!所以凡事都要三思而行,”李靖眯着眼,有些得意地说道,“老夫活动这把年纪也已经很满足了,有你们这样两个出色的孙儿,这辈子也没什么遗憾了!只希望太子当了皇上后,不能对我们李家如初!”

“祖父?!”李业诩有些不解。

“皇上自辽东回来后,身子时好时坏,他如今做的这些事,都是为太子扫除障碍,有可能皇上是怕有个万一,他不在了,许多事太子不敢做,也做不了,而先做了!”李靖压低声音道,“皇上有可能还会选定辅佐太子之人,所以啊,我们现在就重要的还是看戏,看看皇上是如何演这一出戏的!”

“孙儿明白祖父的意思了!”李业诩听了李靖所说的,不得不佩服这位老祖父,李靖虽然整日在府中,似不管外面的事,但朝中大多的事,他都清楚,并且为自己这个孙儿谋划,作为李靖的孙儿,李业诩还真的感到不一般的幸运…

第180章 我们四面都是强敌第78章 为何如此第209章 放了黑齿常之第8章 凯旋之师第66章 胡无人,汉道昌第269章 太子的奏议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130章 松州之战(四)第34章 血战赤海(二)第4章 蜀王李恪第237章 愿内附归唐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汉人秦飞羽第5章 平康坊头牌红姑的身价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45章 吐谷浑复国第92章 酒后乱性第242章 大军出征倭国第65章 侯君集的临别赠言第148章 有人上门来敲诈第78章 为何如此第132章 军事学院开学典礼(下)第46章 火药第134章 松州之战(八)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125章 轩然大波第166章 百济伏兵撤走了第19章 一群公主来闹腾第3章 组建军事学院的重要性第38章 寿辰(中)第9章 这是爱情吗?第31章 重兵出击第13章 征兵要提早开始了第8章 凯旋之师第127章 松州之战(一)第130章 松州之战(四)第198章 新罗君臣的密谋第56章 争功第178章 看望美人儿第111章 迟到的封赏第148章 有人上门来敲诈第42章 善后事宜第226章 李世民亲自指挥攻击平壤第5章 给李恪的忠告第83章 薛延陀汗国覆灭已成定局第184章 击溃高丽援军第6章 李靖辞相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76章 千刀血第162章 熊津江口之战(下)第8章 凯旋之师第60章 其乐融融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么?第38章 寿辰(中)第149章 有佳人第273章 没开始就结束了第70章 攻击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汉人秦飞羽第28章 军事屯田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35章 玉门关分兵第52章 双河之战第7章 郑氏兄妹第35章 特种训练(上)第205章 朕决定:大军直击平壤第74章 要将兵法传于后世第76章 太子的事第36章 收留第97章 李世民的大举动第230章 如何攻击倭国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80章 不堪一击的颉利苾部第94章 那是曼苏愿意的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25章 绝对不能出卖战友第124章 伏击战(下)第37章 不可思议的第一战第90章 抵达灵州第52章 双河之战第142章 长安,我回来了第41章 占领柳谷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1章 这是在哪儿?第181章 百济王扶余义慈被俘第132章 军事学院开学典礼(下)第28章 无可奈何第28章 军事屯田第15章 再次相遇第9章 战神李靖第49章 过年了第233章 有些暧昧第56章 争功第176章 新罗女王金德曼毙,新女王金胜曼立第122章 关于吐蕃的事第21章 吐谷浑人的火攻第268章 托孤?第233章 有些暧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