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兵贵胜,不贵久(上)

高俊的筹划晚了一些,现如今,师靖已经被困在了北清河北,那日劫掠完送往胶东的给养之后,北清河流域的蒙古军队开始集结追击他们,纥石烈师靖数日来人不卸甲马不释鞍,连战连走,向西南而行,沿着河堤,从脂角镇杀到仁丰镇,又从仁丰镇抵达济阳县,但始终不能摆脱敌军的追击。

现如今只有尽快过河,得到高俊的支援,争取退入长白山以东的山区,才有可能获得喘息之机,但是北清河也不是抬个腿就能跨过去的小沟,观州军马奋力冲杀,却怎么也得不到渡河的时机地点。

蒙古人同样紧张非常,这段时间以来,各处的蒙古军放弃城镇,集结起来攻击这只观州军马,没有想到各处立刻就出了乱子,遥墙镇有人作乱,盘水镇、老僧口镇也先后被他们所占据,北清河到小清河之间的地带已经是乱军横行,他们到处劫杀蒙古残兵,并且对蒙古治下的官吏进行报复,为蒙古人收过税或者抢过女人的,常常是全家活口不留。

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军要坚决阻挡这两支人马汇合,因而在济阳县一带布下重兵,驱赶依旧在其治下的汉人百姓为他们挖掘沟壕。

黄承旧已经献上毒计,一旦事有不谐,就掘开北清河河堤,把遥墙镇以南的地区化为泽国。

屋漏偏逢连夜雨,走到济阳的时候,高守约的病情已经极度严重,再经不起旅途颠簸。纥石烈师靖黑着脸,下令全军在此休整,暂时先不动地方,让高使君先好好休息,等到恢复之后再走。

齐昭以下的所有人都被这个命令吓了一跳,这简直是破罐破摔,高守约危在旦夕,而这里没医没药,怎么可能养得好,在这里再多留几天,又能有什么好处?

师靖那股子烦躁的劲头又起来了,确实,渡北清河太困难,他也因此有些自暴自弃,还是留在北清河以北,跟蒙古人痛痛快快的打一场算了,至于其他的,不做多想。

观州来的军马就这样战战兢兢的留在济阳县一带,而蒙古人也发觉了敌军的窘境,他们催促着掳来的汉人尽快挖掘壕沟,一点点的缩小防线,并且在合适的时候发动进攻——敌军没有多少粮食,坚持不了几天。

与此同时,高俊和潘正在登州开始布置下一阶段的作战计划,这是关门会谈,完颜合达等人并不在场。

在赞州和莒州的胜利让军队恢复了信心,虽然太平军曾在山口惨败,但随即就反咬敌军一口,之后又用一连串眼花缭乱的操作秀翻了察合台和窝阔台,战场形势为之一变。

尽管蒙古援军源源不断的赶到,但战场形势相较于前不久已经大为好转,高俊也开始着手布置恢复实力。

“之前我说过,要在根据地征六十个旗的兵力,现在来看,这个数字似乎稍显保守,我看,八十个旗是没有问题的。”

几名军将一下子睁圆了眼睛:“80个旗?那是三万多人,郎君,咱们根据地哪有这么多人可以征调?”

“可是我们的根据地也扩大了。”高俊点了一下地图:“咱们太平军的起源在赞州,在东平府一带,这里也算得上是繁华去处,然而,和济南周边比起来,还是差了一点功夫。后来咱们占据的地区,大多山高林密,地狭人贫,虽然有良好的军事条件,并且能出敢战之兵,却不能提供充足的人力物资。但是现在,北清河流域已经落入蒙古人之手,当地百姓思得解放,我们如果从他们当中征兵,当地人岂会不趋呢?”

大家抬起头来,按理来说,北清河流域的各州并不归高俊管辖,但是眼下此地既然已经落入蒙古人之手,也怪不得高俊向这里发展了,一切都是为了抗蒙大业,还不允许高俊建立个敌后根据地了?”

“济南周边地区人口众多,而且深受黑鞑的摧残,赵永已经前往这一带,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拉出一大批队伍来,我们应该授予其印信,并且选出其中得力的人马来进行改编,加入我们太平军内。凑齐80个旗的正军,倒也不是不能办到。”

“妙啊。”王浍看着地图:“北清河既然已被蒙古所取,那么我军攻取之管理之并无不妥,就算是开封朝廷知晓,也只消说事急从权,就算他们要派人前来接管,也要看有没有人敢来。”

“以前咱们走的是精兵路线,不敢大规模的扩军,毕竟咱们还要顾及在朝廷上的名分,扩军过盛,那是要被怀疑有异志的。现如今咱们可以放心大胆的扩军了。”高俊招招手,让大家靠拢一些:“我和王先生已经商议过,我们猜测,这次山东受了这般大的兵火,朝廷也能意识到亡国之危,对咱们的限制会大大减少。”

王浍在旁边点点头,潘正等人若有所思,在座的人都是高俊最亲近体己之人,对于高俊的想法多多少少也能了解一些。如果说高俊的目标是当大金朝的忠臣孝子,这帮人是十万个不信。

“除此之外,我军还要建立更强大的骑兵队伍,这几次战斗骑兵的表现不错,但是现在我军骑兵太少了。具装突骑也不过200人而已,我记得当初李铭筛选骑兵的时候,因为我军马匹实在太少,所以精益求精,只选了这么些人,应当还有不少在水平线之上的依旧在做步军,把这些人找回来,我们这次缴获了这么多马匹器械,应当全都利用起来,我要把骑兵的规模扩大四倍,把两个骑兵都变成两个骑兵旗!”

“好啊,李铭开心了。”冯达微笑起来。

“我军现在已经有了不少火药武器,而且还能进行穴地攻城,必须要有一支专门的队伍操纵这些东西,而且建立营寨也需要专业人员加以指导,普通步兵才能干得又快又好。我计划挑选这方面的人才,先建立两个工兵都。”高俊早就写好相关计划了,他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重新看了一眼自己原本制定的规划:“高级军官的培训班里面也要有专门的工兵专业,工兵算作是战兵。使用青色旗帜和标志色。”

潘正说:“郎君,扩军当然好,但是,您说铁木真的目标是咱们在东海县的粮仓,这我也同意,既然如此的话,我军为了保卫粮仓,还要进行连番恶战,不可能有休整的机会,那怎么扩军呢,难不成要在根据地内建立纯粹新兵组成的都吗?”

这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靠老兵来带动新兵,练兵的速度会很快,夏季征收的新兵虽然损失惨重,但是经历了几轮战场筛选,再加上老兵的言传身教,目前活下来的都是呱呱叫的老兵,充满了人生经验。

第四章 白刃纷纷(下)第十四章 东风恶(下)第一章 炮火准备(上)第二十三章 赵公旭牵引滔天计(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乱(上)尾声第五章 工厂(上)第五章 血战房山两元帅(上)第十五章 爱恨河坊街(上)第三章 迟疑(上)尾声第四章 众将士洒泪别亲,大本营图画中原(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十三章 险象环生的渡河(上)第十三章 老将知兵,宿臣善政(上)第十三章 火烧临安城(上)尾声第七章 血战小清口(上)第二十四章 王克俭(下)第六章 省中啼鸟吏人稀(下)第十一章 雪之进军(上)第五章 猫(上)第十四章 血染石墙(下)第二十二章 血红色的曙光(下)第二章 数数钞票永远都比标签少(下)第十四章 险象环生的渡河(下)第二十二章 军语法令(下)第三章 临安暗流 宿迁烽火(上)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三章 白刃纷纷(上)第一章 说不出的话语(上)第十六章 孤悬敌后,危机四伏(下)第十八章 段钟(下)第十四章 木华黎重拳出动,太平军设兵邯郸(下)第十八章 再度交兵,反败为胜(下)第五章 东头村(上)第十章 四方馆(下)第十九章第二十二章 龙吟虎啸一时发(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无路,忠义无法(下)第八章 民主国家兵工厂(下)第四章 独骑能当百万兵(下)第二十三章 亭亭山歼灭战(上)第十一章 前营骑兵(上)第十四章 老将知兵,宿臣善政(下)第三章 狗(上)尾声第二十三章 大军直下河北(上)第五章 二郎君遇险州城外(上)第十八章 段钟(下)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第九章 全面稳中求进(上)第四章 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骑兵(下)第八章 彭义斌坚守泗州城(下)第十章 牛马(下)第二十四章 后与前(下)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十二章 郑昭先两觐见圣主(下)第十九章 梁山鏖战(上)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十七章 进与守(上)第一章 幸运与善良无关(上)第十章 食盐法令(下)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十二章 回鹘的士兵(下)第十一章 新春乐(上)第二十章 挣不脱的锁链(下)第二十四章 沧州的解放(下)第十五章 黑暗时刻(上)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阴谋(下)第十五章 一堆苍烟收不起(上)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头领(下)第十章 后辽的陷阱(下)第九章 四方馆(上)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十四章 妥协(下)第十三章 石横镇强攻战(上)第九章 四边扰(上)第九章 帘卷西山硝烟盛(上)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十四章 李镇抚搅乱盱眙县(下)第八章 东真的遗产(下)第二十三章 千万人的复仇(上)关于金朝中后期军事制度的介绍第十章 威震应州李云龙(下)第十三章 高墙深垒(上)第二章 殷有祯(下)第二章 殷有祯(下)第二十章 纵马岭(下)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十二章 今与来(下)尾声第六章 河桥争夺战(下)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变化(上)第十四章 大练兵高俊卫山东,短言语潘正说西夏(下)第二章 彭义斌元氏就义,高太尉开州点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