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深化军事改革(上)

麦子一天天的长了起来,正是农忙时节,民兵们都各自要顾家,太平军正处于根本无法向外界投射力量的时期,正好专注于改革,在去年就定下了军改的方针,今年要一一付诸实施。

从队开始,太平军开始实行三三制改革,一个旗掌管三个都,而一个营只掌管三个旗,这样下来,原本至少要掌握20个都的营现如今只剩下了9个步兵都,所需要的指挥官能力也大大下降,高俊的夹带里面虽然也没什么盖世名将,但能把一千多人管理得不错的人还是有那么一群的。

步兵改革有序进行,影子统制们也在不断学习本领,随时准备接过指挥权,等十二个营基本建立之后,太平军步兵改革就度过了最关键的阶段。

按照高俊的设想,太平军在山东的军队将不会超过两万五千人,所以,十二个步兵营已经完全足够用了,但是,未来太平军可能还要拨出一部分部队去支援其他地方,所以可能还要陆续再成立五六个步兵营。

相比于步兵,真正的困难在于骑兵,好的步兵六个月就能练出来,好骑兵至少要练三年。

在过去几年时间,尽管资金不足,但高俊还是想方设法的培育了一批骑兵苗子,其规模已经达到了上千人,经过几次分兵,根据地还有数百人,他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骑兵营。

战马的培育则令人感到骄傲,现如今淮北地区能提供的合格成年战马已经达到了8000匹左右。

即便是骑兵至少要求两马一人,也能保障4000名骑兵自由奔驰,除此之外,根据地各处养马场还有驽马驭马数千匹,以及供拉车的牛、驴数千匹。

但是,此时真正困难的是如何确定骑兵的编制,目前,高俊手下有三种类型的骑兵:重骑兵,轻骑兵和通用骑兵,他们各自担负的任务不同,装备也有差距,按照李铭的建议,每一名骑兵都应该精通各类武器,并且随时更换装备,充当不同种类的骑兵,完成相应的战场任务。

但是也有不少中层的骑兵军官认为,太平军想要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群铁血战士实在是太困难,倒不如学习一下宋军的花队法,轻、重、通用骑兵分类培养,各自完成自己的战争任务,并不混用。而太平军总部应该确立相应的编制,配齐各类骑兵人员。

两个意见针锋相对,各自都有理由,高俊也曾经去资格最老的几支骑兵部队看过,不得不说,李铭的想法是有依据的,虽然不能保证每个骑兵都精通所有技术,但是军官对他手下人马的能力都心里有数,他需要的时候,只要一声令下,相应的人手就会立刻出现。

也许他身后的50名骑兵中只有26人能够齐射,但他只要打个手势,这26个人就会立即心领神会,掏出弓箭来站到另一边去,以骑射手的身份继续作战,而他再打一个手势,这帮人又掏出刀枪来,回到骑兵的阵营当中。

无怪乎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只有跟士兵同甘共苦很多年的军官才知道自己哪个手下射箭最准,哪个手下最能探路,一旦有任务就能选出最合适的一批人。

但是,时代毕竟不一样了,高俊也实在没有办法支撑这样的训练,所以最后他采纳了那些中层军官的办法,将轻、重、通用骑兵分类,各自执行相应的任务。

太平军最早区分轻重骑兵的时候,是将自己训练的精锐放在重骑兵,以少数民族骑兵为主的熟悉马性的骑射手们定为轻骑兵,前者重甲,后者轻甲。

现如今,太平军开始以战场任务定兵种,由于任务需要,无论是冲锋陷阵,长枪对敌的重骑兵,还是两翼齐张,万箭齐发的轻骑兵,都需要足够厚重的装甲来保护自己,这样一来,轻重骑兵的名字就显得名不副实了。

军中有不少文人,其中也有喜欢畅谈兵事的,他们给高俊上了一个意见,主张以古代著名的骑兵兵种来为太平军命名,可以将冲锋陷阵的重骑兵称为突骑,而弓骑兵们则称为飞骑,除此之外还有虎豹骑等等。而且还主张以民族和地域,将部队分为若干单位,这样的话,一支部队里的士兵都是同乡,语言相通,同仇敌忾,一定会更加强大。

高俊对这个意见不以为然,与之相反,他决定采用土嗨命名法。

将太平军重骑兵命名为具装枪骑兵,而原本的轻骑兵则命名为具装弓骑兵。

通用骑兵则按照偏重分为通用枪骑兵、通用近战骑兵和通用弓骑兵。通用骑兵依旧保持“通用”的本色,必要时随时转换武器(但是不必精通)补充具装骑兵。

而且,骑兵——以及太平军的所有兵种,都在营级以下实行混编制度,无论民族,无论地域,出于方便方言使用者沟通的目的,在同一个都内也许会编入同乡,但是在此以上,必须混编。

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在以士兵盔甲轻重来区分的话,原本的重骑兵和轻骑兵现如今都是真正的重装骑兵了,只有通用骑兵还相对轻装。

毕竟,中国历史大部分时间还是相对统一的,而用满身盔甲的重装骑兵来对付游牧民族的部落射手,也未免太过愚蠢,所以,尽管初唐时期有那么多具装甲骑,但是,等到唐玄宗时代也就只剩下南衙万骑而已了。

高俊所处的时代则是重骑兵的第二次绽放,富庶的中原大地被不同的国家所占据,大家都有意愿并且有能力发展各自的重骑兵,大辽有铁林军,大宋有背嵬军,西夏有铁鹞子,金朝有铁浮屠。

现如今,在重骑兵的神圣殿堂里面又加入了高俊的手下们,这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很快也将驰骋于中华大地之上,并将他们的旗帜插上中国骑兵史上的光荣之巅。

第十一章 郑昭先两觐见圣主(上)第十七章 爱是无法解释的死结(上)第六章 走在情感与理智之间(下)第十六章 孤悬敌后,危机四伏(下)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胜!(上)第十九章 李铭(上)第五章 大兴府(上)第十章 食盐法令(下)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二十二章 烧不尽的野火(下)第十三章 老将知兵,宿臣善政(上)第七章 无论你肯或不肯 我都选择等(上)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十七章 吐蕃的帮助(上)第十三章 散(上)第九章 郁闷的军使(上)第十四章 高墙深垒(下)第十二章 也王爷掘地三尺,真定府毁家输军(下)第十一章 前营骑兵(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尾声尾声第八章 西军营(下)第十五章 控扼胶东(上)第二章 通讯兵(下)第十二章 中战整顿(下)第八章 木柝传,金鼓振(下)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决战的最高战略(下)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隐悲茄(上)第二十二章 心念忉忉(下)第二十一章 出击扰乱敌军(上)第二十一章 总有一天 我的谜底会揭开(上)第五章 步兵进攻(上)第十六章 孤悬敌后,危机四伏(下)第五章 散兵(上)第十四章 石横镇强攻战(下)第十二章 麦田伏击战(下)第三章 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上)第十三章 苦斗营州孙总裁(上)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歼灭战(下)第十五章 崩溃(上)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第十七章 从天之义:手把手教你带节奏(上)第九章 勾肠债务(上)第十三章 在宽大机动中大量消灭敌人(上)第六章 掌新兵军马同西走,隔长河鲁豫大交兵(下)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十七章 时全出现(上)第一章 联虏平寇:完颜珣的选择(上)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决战的最高战略(上)第九章 正与奇(上)第二章 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二章 彭义斌元氏就义,高太尉开州点兵(下)第二十章 盐粮事发,高毕相竞(下)第二十三章 战争与和平(上)第二十四章 风雷还,雷霆破(下)第十四章 鱼(下)第八章 血染边关路(下)第十三章 让我们自以为有共识(上)第六章 邢州的合围(下)第一章 幸运与善良无关(上)第二十三章 千万人的复仇(上)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十五章 猪(上)第十章 四方馆(下)第八章 再动旌旗催阵鼓(下)第二十章 敌与友(下)尾声第九章 华东庄(上)第十章 帘卷西山硝烟盛(下)第六章 犯错(下)第十九章 间隙生同床(上)第十八章 密谋(下)第六章 惊心妫川道(下)第四章 三段连环高郡王(下)第四章 高中(下)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十三章 吓不退的计划(上)第十七章 烽火扬州路(上)第十一章 中战整顿(上)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阴谋(下)第五章 猫(上)第二十章 水可以绝,不可以夺(下)第七章 晒网村逆击战(上)第十三章 火烧临安城(上)第三章 商业(上)第十五章 爱恨河坊街(上)第二十二章 马(下)第二章 粮食法令(下)第八章 血战小清口(下)第二十三章 告别所有旧的想法 别害怕 不像话(上)第八章 东真的遗产(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七章 铁血日张惠战滩地,风雪夜孤军袭宋州(上)董二十一章 广开言路:治国不靠奴才!(上)第十四章 合撒儿的态度(下)第十七章 徐参军六里败退,完颜珣一下金牌(上)第十六章 左翼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