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石砫秦良玉

当义军刚开始休整,探马便前来禀报:石砫兵先头人马约计三千人,已离竹菌坪五里,秦良玉知道竹菌坪战事紧急,亲自督兵前来。

张献忠望着罗汝才笑着说:“这位老娘们,果然对张令不放心,急急忙忙赶来啦,罗哥,你看咱们怎么办?”罗汝才嘎嘎笑道:“这娘们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赶到咱义军义气最盛之时,咱就乘胜攻击,趁着这股子士气,捎带着把她收拾啦吧。”

张献忠见罗汝才也主张不避秦良玉的锋芒,直接迎上,便留下孙可望和一个曹营将领带着二千人马守寨,同时负责清理战场上被敌人遗弃的粮草、骡马、武器、盔甲等各式军资,而他同罗汝才一道率领大军乘胜向西,迎击石砫兵。

他吩咐以后,又对大家进行了一番鼓劲:“大家多辛苦一点,收拾了秦良玉以后休息。这老娘们如果早来,张令不至于轻敌败亡,竹菌坪不至于失得这么容易;她若来得晚,可以停在离竹菌坪远的地方,占据地利,凭险坚守,咱们就要费劲儿啦。如今她来得恰好,而且还只带了三千人马,大家一定要努把力将她的白杆兵全数吃掉,机不可失!”

按原来行军计划,秦良玉的主力人马需要一天以后方能来到竹菌坪。昨日中午,当她得知张献忠和罗汝才合攻张令,深怕张令有勇无谋,轻敌致败,所以不顾将士连日行军疲劳,催促赶路。她自己本来在后督队,因估计到张令今日可能忍不住出寨厮杀,决非用兵诡诈的张、罗对手,就率领五百亲兵来到前队,驰援张令,连中午也没有叫人马停下生火做饭。

离竹菌坪不到五里,秦良玉得到禀报,知道张令阵亡,竹菌坪已经失守。她大吃一惊,立刻命令人马原地停步,整队待命,准备迎战。

秦良玉这次从重庆带来了二万人马,号称三万人马,绝大多数都是从石砫临时征召来的农民,鲜有盔甲战袍,都穿着农夫的衣服,破衣烂衫,武器也不齐整,各色各样,看样子也只草草训练了数天。当然秦良玉也不指望这些农夫,她自有三千精兵。她依赖这三千精兵,为朱明朝廷屡立战功,积功至石砫宣抚司使、总兵官挂都督衔、钦赐二品冠服。

这三千精兵便是享誉海内的石砫“白杆兵”。

所谓“白杆兵”,就是以持白杆长矛为主的部队,这种白杆长矛是秦良玉根据石砫当地的地势特点而创制的武器,它用结实的白木(不需要染色)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非常适宜于山地作战。

万历二十六年,播州宣抚使杨应龙勾结当地九个生苗部落举旗反叛,围攻成都城。他们四处攻击,烧杀抢掠,残暴至极。播州(贵州遵义)一带,地势险峻,山高水险,叛军依仗着天然屏障,猖獗一时。朝廷派遣李化龙总督四川、贵州、湖广各路地方军,合力进剿叛匪,秦良玉与其夫马千乘率领三千白杆兵也在其中。由于白杆兵特殊的装备和长期严格的山地训练,因此在播州一战得心应手,经常给予叛军出其不意的打击,不论怎样山峻岭高,白杆军都能出奇而至,宛如神兵从天而降,令叛军闻风丧胆。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女真酋长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辽宁新宾)建立“大金”(后金),开始连连发动对明朝的进攻。两年后,萨尔浒一役,明军惨败,诸营皆溃。自此之后,驻辽明军几乎是闻警即逃。东北告急,明廷在全国范围内征精兵援辽。秦良玉闻调,立派其兄秦邦屏与其弟秦民屏率数千精兵先行,她自己筹马集粮,保障后勤供应。为此,明廷授秦良玉三品官服。沈阳之战中,秦氏兄弟率“白杆兵”率先渡过浑河,血战满洲兵,大战中杀辫子兵数千人,终于让一直战无不胜的八旗军知晓明军中还有这样勇悍的士兵,并长久为之胆寒。由于众寡悬殊,秦邦屏力战死于阵中,秦民屏浴血突围而出,两千多白杆兵战死。但也正是由此开始,秦良玉手下的石柱“白杆兵”名闻天下。

崇祯三年(1630年),皇太极攻榆关不入,便率十万辫子军绕道长城喜峰口入侵,攻陷遵化后,进抵北京城外,连克永平四城,明廷大震。清兵趁机直奔向通州,京师形势十分急迫。明朝廷再次诏今天下诸军镇边勤王,秦良玉接旨后,带领她的白杆兵,日夜兼程赶往京师,并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作为军饷,以补朝廷因连年应战而造成的军需不足。秦良玉的部队与清兵在京师外围相遇,还没来得及安营扎寨,就开始了全面进攻。年己五十五岁的秦良玉,手舞白杆长矛,好似瑞雪飞舞、梨花纷飘,锋刃所过之处,清兵不是头落地就是手脚分家;所有白杆兵将士,无不以一当十,威猛如虎,打得清兵落荒而逃。很快,秦良玉接连收复了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解救了京城之围。崇祯帝大加感慨,特意在北京平台召见秦良玉,优诏褒美,赏赐彩币羊酒,并赋诗四首以彰其功。

也因之前这诸多战事,秦良玉和她的石砫白杆兵闻名天下。

秦良玉一方面是抗清英雄,一方面她和她的家族却是石砫地方的土皇帝,平素作威作福,从不把平民百姓和农民奴隶放在眼里,所以她看不起甚至深恶痛绝张献忠这等草莽出身试图造反谋夺江山的人物,套用后世的说法,秦良玉对张献忠等义军有阶级仇恨。另外,她跟张献忠等义军还有家仇。她和她的儿子马祥麟和儿媳马凤仪在崇祯初年就同“流贼”作战,她媳妇马凤仪在怀庆府地方同王嘉胤、王自用作战,孤军深入,死于阵上。

所以不论为国为家,秦良玉都与“流贼”不共戴天,更不愿看见张献忠西过夔关一步。

虽然秦良玉灭流贼之心甚急,但她却很清楚靠着自己这三千白杆兵非但不足以灭流贼,甚至有可能会被流贼所灭。其一,她的石砫白杆兵在两次抗清战争中伤亡殆尽,目前的这些白杆兵大部分都是新招的,没有经历过什么像样的战斗,基本上都算是没啥经验的新兵虽然尚堪一战,但跟往年相比却大大不如。其二,秦良玉虽然尚能骑马杀贼,但毕竟是年近七十的老妇,精力大不如前。其三,她秦家和马家的战将在近些年都为大明朝廷相继捐躯,硕果仅存的几个都被朝廷调往其他地方镇守,如今秦良玉手下已无得力干将。

第97章 ,意外2第51章 ,才子们的喜与忧第174章 ,大通银庄第52章 定亲第19章 ,请太子亲往第55章 ,不臣之心第102章 救出军师潘独鳌第43章 ,教而后诛1第233章 ,虞凤的心第152章 ,各回各家第87章 川中四怪(一)第20章 ,小鸟依人第96章 ,皇帝演文!第21章 ,布局平台关21第83章 ,今晚还来我房里吧?第171章 ,学习第93章 招揽偏才第43章 ,教而后诛1第169章 ,家常早饭。第70章 神弩将张令第60章 ,河南府6第166章 ,淡淡的离思第89章 川中四怪(三)第209章 ,劝供第120章 ,培训结束!第127章 ,出事第141章 ,打击!第26章 ,平台关之战4第237章 ,京人或将南下?第151章 ,民啸第104章 ,战机2第111章 ,太原城之战2第178章 ,许伟的小算盘第71章 算计张令第39章 ,赌诗会(三)第140章 ,情报节略第25章 ,志远镖局第192章 ,唱歌与唱曲的区别第132章 ,君威难测第224章 ,情敌。第124章 ,索里图遇刺第65章 ,殿试!第38章 ,布局6第37章 ,布局5第49章 ,回城第228章 ,文人的盛典2第2章 真的是明末第186章 ,对不起,打个劫!第207章 ,原人第95章 ,敌我态势第189章 ,筹划之中第110章 ,太原城之战第176章 ,异常第20章 整肃军纪第67章 ,两万匹军马第125章 ,美人当前第70章 神弩将张令第43章 ,赌诗会成诗会!第83章 农民军更要玩情报战第29章 ,皇上要微服出宫第68章 ,侍卫统领查大人第68章 ,侍卫统领查大人第251章 ,琼林宴10第111章 ,培训!第200章 ,原人使团(4)第233章 ,虞凤的心第183章 ,谣言第74章 ,思想工作第102章 ,意外7第37章 ,赌诗会(一)第220章 ,乐儿第20章 ,小鸟依人第237章 ,京人或将南下?第242章 ,琼林宴1第79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136章 ,开明的皇帝第57章 ,赵允的疑心第24章 兄弟暂时合作第47章 ,赵广的心思第106章 杨嗣昌之死(三)第105章 ,上朝第31章 叛徒闯塌天第200章 ,原人使团(4)第68章 ,偷袭太原第156章 ,有个故事第119章 ,谁好色?第35章 ,苏三的猜想第176章 ,异常第13章 ,毛遂自荐第212章 ,醉仙楼第266章 ,风云变幻3第111章 ,太原城之战2第7章 训导孩儿营第197章 ,原人使团(1)第51章 ,才子们的喜与忧第13章 ,毛遂自荐第112章 ,太原城之战3第7章 训导孩儿营第43章 ,赌诗会成诗会!第71章 ,如儿戏般的审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