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孟家上学读书受教育情况

第五节 孟家上学读书受教育情况

我家虽然是中国儒学大师孟子的后代,也不知从那代远祖时就离开书香门第,改作工匠手艺了。但是思想信仰上还是传统的儒家思想。

我们三大户孟家的几代人中,没有吃斋念佛的,也没有信“洋教”(天主教、基督教)的。供祖宗不供菩萨,逢年过节,给“祖宗牌位”烧香上供,上坟烧纸,不到庙里烧香拜佛。他们以忠孝节义为道德标准,既不是有神论者,又不是无神论者。他们对生命的看法是:“人死如灯灭”,也就是说人的肉体如过去油灯的“灯碗”,性命如“灯油”,灯油耗尽了灯就熄灭了,只剩下空碗。人的性命精力耗尽了,人就死了,只剩下肉身。对神鬼的看法是:“信则有,不信则无”,鬼神存在于人们的心里,而不是存在于客观世界上。他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神敬善人,鬼怕恶人”等民间格言。这种朴实又有些愚昧的世界观,也是旧中国众多老百姓精神状况。

对于文化学习,从我们孟氏家族来说也是比较重视的,是希望让自家的孩子读书成才的。但是,过去的读书的目的和现在是不同的。

过去的中国是小农经济社会,广大农民是没有文化不认识字的,因为当时从事农业生产也不需要读书识字。那时上学读书就是为了脱离农业生产,优秀者通过县内考试,取得县政府授予的“秀才”学位,类似现在的初中毕业生。“秀才”中的更优秀者通过省里的考试,取得省政府授予的“举人”学位,类似现在的高中毕业生。“举人”中最优秀者通过中央政府的考试,取得国家授予的“进士”学位,类似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取得“进士”学位后,国家就给安排工作,成为“朝廷命官”了。如果再能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就等于是有工资的“研究生”了。如果再能进入翰林院,那就等于进入科学院当研究员了,若能获得“大学士”的官职,就等于是“院士”头衔了。而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等于是优中选优再选优,经过几次淘汰,进入最后一关是非常困难的。当朝廷缺少官员时,有的举人也可能被“提前录用”安排工作,而秀才是不能成为朝廷命官的。有些举人和秀才,也可以从事官府雇佣的“书吏”、“师爷”一类的事务性工作,俗称“做事的”,但在社会地位上属于临时工。有的秀才成为富豪家庭雇佣的管家、账房先生或教书先生,也有的成了乡村的私塾老师。还有举人和秀才,不甘心落榜,一次一次的总去“应试”,结果一事无成穷困潦倒,以失败告终。

在这种激烈竞争的考试文化中,老百姓中多数人对“读书做官”、“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是望而却步的,他们觉得与其供子女上学成为“孔乙己”式的人物,还不如直接就让子女当“闰土”式的农民。所以,先把小孩子送到私塾或学校念点书,检验一下孩子的智商,一看学习成绩平常,不可能成为学习尖子,也就不再供他们上学了。这些孩子自幼受到家长这种思想的影响,在学校学习成绩一般,不能名列前茅,自己也就没有进入仕途的信心了,也就自认天生不是靠耍笔杆子吃饭的材料,认命干庄稼活了。

听老人们讲,在清朝时农村没有学堂,只有私塾。而且也不是村村都有,许多世代务农的家庭,没有让孩子读书写字的要求,教书先生也就没有更多的市场。那时国家没有普及教育一说,私塾老师的工资,是学生家“摊”的,给钱给粮食都可以。富裕人家多给些,穷苦人家少给些。平时吃饭也是各家轮流吃,住宿就在学校里。一个村十几家、或者二三十家供养着一个老师,问题也不大。而且私塾先生的教学方法灵活,因人施教。没有明确的学期和年级区分,老师对学生只有作业没有考试,当然这些因人而布置的作业也等同于单独考试。农民家的孩子,可以在冬季或农闲时去念书,农忙时就下来在家干活。所以穷人家的小孩子,一般是男孩子都可以上一两年私塾,学一些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之类的初级文学知识,和背诵小六九、打珠算、丈量土地一类的数学知识,大概属于启蒙教育吧。再往上学什么四书五经之类的高深知识,准备考秀才、中举人的就少了,考进士中状元等就更不敢想了。一来是家里穷,只要能劳动了,就要去干活,没空念书。再有也是多数人智商低,高深知识学不进去,虽然私塾先生因人施教,但是如果完不成老师布置的背书、释义、写大字(毛笔字)、做文章的任务,也是要打板子(用戒尺打手掌)的。小孩子常由于不会背书怕挨打,也就不愿意再上学了。家长一见自家的孩子常挨打,就知道孩子不是读书的“材料”,走不通“学而优则仕”的“读书做官”之路,也就不再花费钱粮供孩子继续上私塾读书了。

当然,过去也有穷家的孩子智商高,小时候半农半读,成人后白天务农,晚上读书,靠学习成材的。据说中国古代社会,为了鼓励穷人家的孩子读书成才,也是有国家“助学金”的。穷人家的孩子考中“秀才”,就可以到县办的书院去读书,准备日后考取“举人”。穷秀才去书院读书了,家里没人种地了,县衙门每月给几两银子的生活补贴,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养家糊口。穷秀才考上“举人”后,到省里的书院去读书,国家给的助学金更多了,同时也可以得到一些乡绅的赞助。如历史上的朱买臣、吕蒙正和戏曲里的陈世美等人,都是穷人家出身的。当然,穷人家的孩子想读书成才,除了天资聪明之外,还要有“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等刻苦学习的精神。所以,古代社会那种穷家出身通过读书当官的人,是非常罕见的。

辛亥革命后,虽然有“拆了大庙改学堂”的举动,但那时国家办的小学校是很少的,还没有中学。经过“五四运动”“打到孔家店”,以后,私塾也少了。那时的老师是国家发工资的,学校是要收学费的,而且除去寒暑假、礼拜天、都要按时到校上课的。所以,穷人家的孩子还是去不了“学堂”读不起书的。

据《蓟县志》记载: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蓟县就把过去的渔阳书院改建成“两等小学堂”,设文学、数学、地理、历史和体操等课程。辛亥革命后,城里又陆续建立了兴隆庵、龙泉庵、白塔寺等初等小学,1928年城内的“两等小学”改称“县立第一完全小学”。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蓟县的国办小学越来越多了。在日伪时期的1941年10月,蓟县城里在“渔阳书院”旧址(现在的“蓟县一中”校区内),建立了“蓟县初级中学”,每年招一个初中班,学生42人。到1945年,招收四个初中班、一个高中班,也就是原来的初中三年级班升为高中一年级班,等于有了一个高中班。日本投降后,蓟县被共产党接管,1946年国民党占领蓟县城区后,蓟县中学撤离蓟县城,与玉田县、平谷县的中学合并为“联合中学”,进行打游击式的流动教学。1949年1月,平津战役后,联中分开,各自回到本县。蓟县中学回到县城旧址,改称“河北省立蓟县中学”,但只是有初中班,没有高中班。

解放后,国家号召男女儿童都要上学读书,而且学费也不多(我读小学时每学期一元钱学费),穷人的孩子也念的起书了,但是在本县只能念到初中毕业。解放初期,蓟县的初中毕业生还要到通县陆河中学去读高中(当时蓟县隶属河北省“通州专区”管辖,后来通州划归北京市管辖,蓟县改归河北省“天津专区”——后改称“廊坊专区”管辖)。

1955年“蓟县一中”才设立高中班,以后初中毕业生就在本县读高中了。

到1966年时,蓟县的学校分布情况是:一般的村里有初级小学(一至四年级),乡(后改为公社,全县38个公社)里有高级小学(五六年级),区里有初级中学(区后改为工委,那时全县分八个工委,只有城关工委片有“蓟县一中”和“敦庄子中学”两所初中学校,其他工委片各有一所初中学校),县里有两所高中(“蓟县一中”和“上仓中学”),一所中专(“杨津庄水电班”,不是国家办的,不包分配,类似现在的培训班)。天津专区(蓟县那时属河北省天津地区专员公署管辖)有廊坊师专(大专)、廊坊农机化学校(中专)、杨柳青卫生学校(中专)、杨村师范学校和蓟县师范学校(中专)。那时只有大城市里才有省办或者国家办的大学。不是特优秀的小学生,很难经过层层筛选,考进更高级学校的。我和堂弟孟凡荣读小学时,蓟县已经达到普及初级小学的程度,所有的学龄儿童都能报名上学。但是能考上高级小学的也就一半左右。到高小毕业升初中时,又要淘汰一大半,到考高中时淘汰的就更多了。1962年我考上初中一年级时,全班50个学生,后来通过留级降班,及有的升学无望的学生中途退学,到1965年我初中毕业时,全班还剩38个学生。我们这38个参加中考的学生中,只有八个人考上高中,三个人考上中专,一个人被选调上了海军学校。从我们西南隅和南关联合小学1960年毕业的三十多个同学来看,只有陈德光我们两个人初中毕业后升学了,通过上学由学校代表国家为学生分配工作的则只有我一个人,其他人全部被分批淘汰出局了。

从我们老孟家到蓟州后的情况看,“继”字辈的老哥仨在山东老家时念过私塾,能写字绘画,略有些文化,这也是作油漆彩绘工匠的工作需要。来到蓟州落脚谋生后,“广”字辈的和“昭”字辈的也念过私塾,有些文化,会写会算。当然,绘画和裱糊的手艺是祖传的,不是从私塾先生那里学的。

但是辛亥革命后,到了孟昭信的儿子这代,就供不起孩子全去学校念书了。因为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废除科举考试之后,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的,灵活办学,可以临时就读的私塾没有了,县城里的新式学校少,招收学生不多,收的学费较高,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上不起学。二来是新式学校上学很正规,上学的孩子只能专心上学,除了星期天、寒暑假之外,不能随便旷课。穷人家的孩子想农忙季节在家里干活,冬闲时候去念书的习惯行不通了。再有就是从清末洋务运动开始,传统的佛教、道教等寺院香火减少,无力维修寺庙雕梁画柱的油漆彩绘,孟家祖传的手艺无处施展,孟昭信改行了,开始置买土地维持生计,儿孙们都是种地的农民了。而农民种地对读书识字也没有迫切要求,所以,孟宪成(1909年出生)和孟宪增(1914年出生)都没读过书,十多岁就开始跟着大人下地干活。

1928年后,蓟县城里的小学校多了,城内的四个“隅”都建了小学校,收的学费也低一些了,招收的学生也多了。这时孟昭信的三子孟宪奎(1920年出生)和次女孟宪春(1925年出生)就在白塔寺初级小学上学了。孟昭信的孙子孟庆云(1925年出生)、孟庆华(1928年出生)、孟庆余(1933年出生)、孟庆宇(1938年出生),都在白塔寺小学念过几年书。这几个人中,只有孟宪奎学习成绩好,在蓟县城里读完高等小学,1935年又去北京读中学。孟庆云、孟庆华和孟庆余都是只念二三年,没到小学毕业就退学了。孟庆雨在白塔寺小学毕业后,没有考上高小才在家务农。

孟庆云等三兄弟未能小学毕业就不念了,按照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天资不足,没有读书成才的信心。1928年后,孟昭信让自己的儿子孟宪奎、女儿孟宪春以及孙子孟庆云、孟庆华都去白塔寺小学上学,也是希望他们通过学习出人头地的,可惜女儿和孙子的学习成绩一般,看不到发展前途,才没有供他们到小学毕业。他们自己也是对学习没有信心了,才中途退学的。

二是家庭困难造成的,由于家里缺少男劳力,孟庆云、孟庆华、孟庆余都是很小就跟着大人干农活,对读书没有多大兴趣,所以才只念二三年就不上学了。

孟庆云和孟庆华自幼丧父,虽说在大家庭中,与母亲一起和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共同生活,但家境并不富裕,当然要帮着大人干些农活了。

孟庆余十三四岁失去母爱,父亲给人打工或下地干活,需要他在家做饭和照料弟弟,自然也就没有心思读书了。

孟庆宇是在1946年后才上学的,能读到小学毕业,是由于赶上好年代。可惜孟庆宇也缺少学习文化的天资,初级小学毕业后,没有考上高级小学。这也符合多数农家子弟的正常情况,因为天资聪明的学习尖子,成绩优秀出类拔萃的学生毕竟是很稀少的。

1948年之前,蓟县的国办小学虽说越来越多,但也不是每个村都有,乡下的许多小村里没有学校,农村里许多穷家的孩子都不能上学。像孟庆云孟庆华居住乡下的岳父、妻兄们都是因本村没有学校而没上过学的文盲,女孩子更不能上学读书了。

解放前蓟县许多老百姓家的姑娘、媳妇们都是大字不识的文盲。那时城里虽然上学方便,许多家庭也不让女孩子上学读书。因为那时期女人很少参加社会工作,绝大多数都是家庭妇女,从事家务劳动,而家务劳动也是不需要读书识字的。那时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针线活,俗称“女功”,同时还要学习洗衣做饭,这才是女孩子的“真本事”。女孩子十五六岁或十七八岁就要出嫁,到婆家如果不会做针线活,洗不干净衣服,做不好饭菜,是要被婆家和邻居们看不起的。至于你有没有文化,认识不认识字,则是无关紧要的。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老百姓家里的女孩子上学读书的就很少了。我母亲、二婶、姑姑都没有上过学。

总的看,在解放前,我们从山东老家迁徙到蓟县城内西南隅的三大家五代人中,只有孟昭信家的孟宪奎一个人在1935年考到北京上中学了,而且在参加抗战后,在军队中也成为军官,遗憾的是为国捐躯了,家里没有受益。孟昭瑞和孟昭凤两大家在解放前出生的儿孙中,连上高小读书的都没有,更没有通过上学读书的途径而脱离农村的,都是西南村的农民。

总的看那时期蓟县的文化人很少,如果能够有高小毕业或者初中毕业的文化水平,就可以在县城里找到一份脑力或半脑力劳动的工作,成为“做事的”职员了。当然,在战争或政治动乱年代,也有些没有文化的人通过参加战争或政治活动而当官的,可这是一种特殊现象,和通常的依照文化水平高低,进行社会分工择业是两码事。

解放前,我们老孟家的这种读书受教育的文化状况,正是中国广大农民和城市贫民的缩影。

第八节 我祖母的故事第九节 我二爷爷孟宪增的故事第六节 曾祖母孟贾氏的故事第九节 我二爷爷孟宪增的故事第六节 曾祖母孟贾氏的故事第十节 外祖父家的基本情况第五节 孟家上学读书受教育情况第五节 孟家上学读书受教育情况第四节 孟昭信家解放前的经济状况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序言第六节 曾祖母孟贾氏的故事第四节 孟昭信家解放前的经济状况第八节 我祖母的故事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序言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序言第四节 孟昭信家解放前的经济状况第四节 孟昭信家解放前的经济状况第九节 我二爷爷孟宪增的故事第九节 我二爷爷孟宪增的故事第一节 我家远祖来蓟州后的世代传承第五节 孟家上学读书受教育情况第二节 先祖来蓟后各世代的从业状况第四节 孟昭信家解放前的经济状况第九节 我二爷爷孟宪增的故事第五节 孟家上学读书受教育情况第五节 孟家上学读书受教育情况第一节 我家远祖来蓟州后的世代传承第二节 先祖来蓟后各世代的从业状况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序言第四节 孟昭信家解放前的经济状况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序言第二节 先祖来蓟后各世代的从业状况第十节 外祖父家的基本情况第九节 我二爷爷孟宪增的故事第十节 外祖父家的基本情况第四节 孟昭信家解放前的经济状况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序言第十节 外祖父家的基本情况第四节 孟昭信家解放前的经济状况第九节 我二爷爷孟宪增的故事第六节 曾祖母孟贾氏的故事第一节 我家远祖来蓟州后的世代传承第四节 孟昭信家解放前的经济状况第五节 孟家上学读书受教育情况第九节 我二爷爷孟宪增的故事第六节 曾祖母孟贾氏的故事第四节 孟昭信家解放前的经济状况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序言第四节 孟昭信家解放前的经济状况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序言第二节 先祖来蓟后各世代的从业状况第一节 我家远祖来蓟州后的世代传承第五节 孟家上学读书受教育情况第五节 孟家上学读书受教育情况第十节 外祖父家的基本情况第六节 曾祖母孟贾氏的故事第八节 我祖母的故事第一节 我家远祖来蓟州后的世代传承第四节 孟昭信家解放前的经济状况第六节 曾祖母孟贾氏的故事第十节 外祖父家的基本情况第一节 我家远祖来蓟州后的世代传承第九节 我二爷爷孟宪增的故事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序言第八节 我祖母的故事第二节 先祖来蓟后各世代的从业状况第五节 孟家上学读书受教育情况第六节 曾祖母孟贾氏的故事第六节 曾祖母孟贾氏的故事第九节 我二爷爷孟宪增的故事第九节 我二爷爷孟宪增的故事第八节 我祖母的故事第十节 外祖父家的基本情况第八节 我祖母的故事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序言第一节 我家远祖来蓟州后的世代传承第五节 孟家上学读书受教育情况第八节 我祖母的故事第四节 孟昭信家解放前的经济状况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序言第九节 我二爷爷孟宪增的故事第十节 外祖父家的基本情况第四节 孟昭信家解放前的经济状况第一节 我家远祖来蓟州后的世代传承第五节 孟家上学读书受教育情况第二节 先祖来蓟后各世代的从业状况第十节 外祖父家的基本情况第九节 我二爷爷孟宪增的故事第三章 我家的身世序言第六节 曾祖母孟贾氏的故事第十节 外祖父家的基本情况第九节 我二爷爷孟宪增的故事第四节 孟昭信家解放前的经济状况第一节 我家远祖来蓟州后的世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