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藩王领军

第112章 藩王领军

宁王要重回大宁领兵?这怎么可以!

奉天殿内的文武百官虽说大部分都不是朱棣靖难起兵的老班底,但能够在永乐朝混上奉天殿赐宴席位的,都不是什么尸位素餐的无能之辈,更不是连这么一点形式都看不明白的蠢货。

藩王重新领兵,这无异于是给了藩王们效仿朱棣靖难的机会。

之前朱棣削减各家藩王的兵权,朝臣们可是非常赞同和支持的,都没人拿朱元璋的《皇明祖训》出来说事,现在想要再变回去?怎么可能!

藩王对于国家来说就是个祸害,是潜在的威胁,这一点早已成为永乐朝文武百官之间的共识。

毕竟藩王再怎么说都是朱家人,天生就有资格坐那个位置的,他们就算是起兵造反那也不能叫造反,只能叫靖难。

如果任由藩王掌兵,那将来大明的皇位传承就会变成五代十国那种“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场面,每次皇位更迭都要来一次靖难,把整个大明打的十室九空,民不聊生。

朱棣开了个坏头他们没有办法,但是现在必须断绝一切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可能。

于是有人赶忙站了出来,对着朱棣谏言道:“陛下!宁王千金之躯,怎可置于边疆?万一和蒙古人作战有什么闪失,是会动摇国本的啊!

陛下忘了淇国公乎?万一宁王也和淇国公一样战死沙场,难道还要陛下再次披甲,御驾亲征吗?”

因为是临时遇到这种情况,站出来的这位大臣说的话多少有些不够完善,但他的意思还算表达的清楚,同时也没有直说藩王不能领兵。

他只是找准了宁王是藩王身份尊贵这一点,着重强调若是宁王兵败被俘或者战死,对于朝廷会带来多么恶劣的影响。

但这个话对于朱棣来说,却毫无意义。

“这是什么话!当年皇考命朕同众兄弟镇守边疆,说的就是藩王享受国家供奉,自然也要为国出力!我大明就该君王死社稷,藩王守边疆!”朱棣大声驳斥着这种观点,同时也在拿他自己说事:“朕乃洪武高皇帝与孝慈高皇后亲子,朕之兄弟亦是洪武高皇帝的苗裔,哪一个不是尊贵非凡?

当年朕镇守边关,也曾亲自带兵远逐漠北,朕的兄弟又有哪一个不曾领兵亲冒矢石上阵杀敌?

宁王,你来说,你当年镇守大宁,和蒙古人打过多少仗?还有辽王、韩王,哪一个没有在战场上受过伤?”

朱棣如此质问着,而坐在堂下的一众藩王脸上都露出了追忆往昔的怀念。

虽说作为藩王,他们确实享受了极大的优待,但同样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他们是真的在边疆真刀真枪的和蒙古人拼杀过的。

即便是宁王,当年也是靠着手上的朵颜三卫,狠狠的压制过蒙古人的。

要知道当年朱棣可是镇守大明边疆的藩王,他敢裹挟宁王一起起兵靖难抢皇位,而不担心自己的老家被蒙古人掏了,只能说明当时的蒙元是真被打趴下了,根本没有能力在这个时候对大明做些什么。

不然的话,趁着朱棣和朱允炆这两叔侄内斗,大明主要的兵力都被牵制住的时候进攻大明,对于蒙元来说就算没办法复兴元朝,但是对大明边疆持续性的骚扰,或者造成一定程度的重创还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当朱棣说出这种话的时候,藩王们都可以拍着自己的胸脯说,当年咱们也是亲自提刀上马真刀真枪杀过敌的。

然而官员们当然不可能任由朱棣这么说下去,不然真要让藩王重新掌兵,大明的朝堂就又要震荡起来了。

只是这些官员才刚说了几句,就被朱棣大手一挥的打断了:“不用再讲了,朕的兄弟都不是故宋那些长在深宫里的柔弱之辈,藩王领兵镇守边疆,这是皇考定下的国策!

建文小儿不孝,听信黄子澄、齐泰、方孝儒之流的奸佞之言,妄图削藩,逼死湘王,残骸宗室!

就连朕也被逼得当年在北平装疯卖傻才得以活命,所以削藩之言不必再提!

朕现在只问一句,众位兄弟,可还提得动刀?可还记得皇考的教诲?可还愿为我大明镇守边疆?让你们的子子孙孙都为我大明江山社稷披荆斩棘,开疆拓土?”

“陛下,臣弟就算老迈,如今也还提得动刀,骑的了马!愿为我大明江山社稷万死不辞!”宁王率先表态,前襟一撩便单膝跪在了御阶之前。

其他藩王此时已经回过味来,自然也都单膝跪地,就连那些被带来赴宴的藩王世子也都明白过来,皇帝这是要恢复藩王掌军的旧制。

朱棣之前所颁布的两条政策这下也好理解了,让藩王每两年进京一次,是为了让藩王不能够长时间的待在地方,削弱藩王对地方的影响,降低他们造反的可能。

世子入京为质,就更是为藩王领兵加上了一道保险,毕竟藩王不可能说舍弃自己的嫡长世子。

但无论是对于藩王还是这些未来会继位的藩王世子来说,能够重新领兵,这是他们所不能放弃的。

要知道如今奉天殿里的这些藩王,可都是大明的第一批藩王,他们是过过那种手上有兵号令地方的舒心日子的,同样他们也经历了建文削藩的惶惶不可终日,以及朱棣削藩的憋屈。

对于这些藩王和藩王继承人来说,能够重新执掌军队,做回一个实权的藩王,些许交换和代价,是可以接受的。

而朱棣看着面前跪倒一地的藩王,脸上自然也浮现出了喜悦的笑意,满意的说道:“果然不愧是朕的兄弟!咱们大明的皇室,咱们朱家人就该有这样的担当!

战死沙场算什么?兵败被俘又算什么?我大明的亲王,我朱家人就该死在马背上!而不是窝囊的死在床上!

传朕的旨意,自即日起恢复藩王统兵治权,各藩藩王三卫王卫皆遵循洪武旧制恢复,各藩封地亦将恢复昔日皇考的分封,重启我大明藩王镇守边疆的旧制!”

(本章完)

第190章 超发第49章 奉旨练兵383.第380章364.第361章 青鳞领军第297章 飞回大明324.第321章 招募第82章 黑土地335.第332章 种地?越种越穷第126章 征倭方略第258章 铸九鼎360.第357章 金丹九转331.第328章 借兵第82章 黑土地第135章 三路攻倭340.第337章 伐毛洗髓第309章 忍者爬绳子第243章 刺杀第314章 召见徐滨第115章 真龙现身371.第368章 小兵卫第186章 我回来第245章 圣旨?给他写一张第267章 收拢人心第171章 临时凑合的管理372.第369章 京都开城第87章 朱瞻基的质疑第16章 太极拳第80章 朱棣的心思请假条第72章 罗盘造价339.第336章 郑王庶长子朱祁钧第123章第21章 朱棣的恼怒第103章 星槎拓海请假条318.第315章 郑王党第47章 分筋错骨手328.第325章 云南沐家第295章 南海龙王369.第366章 斩断倭国龙脉第294章 朱瞻埈到来361.第358章第225章 日月所照第30章 背后的靠山378.第375章 大军回京第146章 海上335.第332章 种地?越种越穷第224章 灵丹与灵石第140章 眼界不够开阔第187章 坤载复魂第310章 不值钱的人命第20章 亡国之祸341.第338章 本州岛上第180章 归国第19章 殿兴有福?第53章 义乌兵342.第339章 银子和黄河342.第339章 银子和黄河第266章 抄家第167章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第63章 天下岂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28章 不当皇帝的逍遥王爷第72章 罗盘造价362.第359章第136章 务实与国运第297章 飞回大明373.第370章 处置俘虏第101章 赵王买药第162章 福冈城下第165章 猴子骑狗第87章 朱瞻基的质疑第46章 北镇抚司第123章第30章 背后的靠山第37章 开炉炼药第47章 分筋错骨手第59章 父子不着家第226章第191章 通缩与通胀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第39章 初试成药第252章 曲阜县令第247章 谣言第67章 欲求长生法第192章 龙女传法第190章 超发第63章 天下岂有六十年之太子乎?363.第360章第27章 倭国金山第61章 朝廷的信誉第7章 大明天朝计划第239章 迁都之议第16章 太极拳第100章 挑选法宝第199章 掏袖子第96章 准备“化龙”第6章 皇帝封赏368.第365章 改天换地第239章 迁都之议347.第344章 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