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海上

第146章 海上

随着朱瞻埈的北上,整个征倭的计划也开始执行。

南方各省开始将存余的去年秋粮汇聚到南京,然后由郑和的船队运输北上。

提前数月回到自己封地的宁王和辽东三王也带着已经重新集结整备完毕的军队向着天津进发,他们将会在天津登船,然后兵分两路向倭国进发。

南面一路经由小琉球,北面一路走济州岛,分成两路的船队除了负责运输大军前往倭国之外,还会负责在小琉球和济州岛建立据点并且驻军,以此来确保和维护航道的畅通。

奴儿干都司的朱高燧此时也已经带着他的燕山三卫和皇帝拨给他的船队从封地南下,只是除了朱瞻埈之外,没有人知道这第三路大军将会从何处发起进攻,只是知道他们的目标肯定包括了佐渡岛和虾夷岛。

至于朱瞻埈,他则会带着青玉卫抵达天津,视察过自己的封地外加等来其他四王的军队之后,便会和郑和的船队一起出发,然后进攻倭国九州岛。

与上次出海清缴倭寇时不同,朱瞻埈向龙江造船厂订购的所有船只,除了最大的一艘两千料的大船和朱瞻埈提供图纸的箭舟还没有造完之外,十二艘一千料的海船全都已经建造完成。

现在这十二艘海船正搭载着朱瞻埈和青玉卫的士兵,航行在海面上。

此时还是五月的天气,风向并不适宜向北航行,海上的风浪也并不算小,甚至比起朱瞻埈之前带着青玉卫清缴倭寇时更加剧烈,就连朱瞻埈自己所乘坐的座舰也在风浪中不断的上下颠簸,摇晃的厉害。

朱瞻埈自己倒是无妨,船上的青玉卫士兵有过之前三个月的适应也对这种海上风浪司空见惯,所以这一次朱瞻埈并没有出手止息风浪,也没有为舰队提供顺风,而是任由他们去自己和风浪搏斗。

至于胡善祥和其他划拨给郑王的宫女、属官等人物,则并没有选择坐海船,而是乘坐运河航船,走京杭大运河去天津。

本来朱瞻埈自己是没有想到这些的,还是临出发之前,张氏做出的安排,以免这些宫女不适应海上的风浪,不能伺候好朱瞻埈。

不过张氏虽然心疼儿子,却也知道军中不适宜有女眷,所以在朱瞻埈的船上依旧和之前一样,是由几名有海上生活经验的太监负责伺候。

可别小看了这几个太监,他们都是之前跟随朱棣北伐去过漠北的,都有武艺在身。

真要是遇到什么危险的情况,这几个太监就是朱瞻埈面前的最后一道防线,以及人肉盾牌。

他们可是真的会拿命去给朱瞻埈挡刀子的。

尽管在朱瞻埈看来这非常的没有必要,但谁让他是郑王呢?一位藩王该有的排场和讲究,还是要有的。

不过即便如此,朱瞻埈还是不太喜欢有人整天跟着自己,所以他经常是一个站在船头,让这些太监离自己远一点,在保持一个王爷该有的体面之余,也保证自己能有一会清净。

看着此刻正扯满了帆在与风浪搏斗的船队,朱瞻埈忽然有吟诗一首的冲动。

虽然他并非是什么大诗人,真要在正式场合吟诗多半还是做文抄公,但此时朱瞻埈是真的来了诗兴,要自己赋诗一首。 然而还没有等他想出个开头,一个声音就忽然打断了朱瞻埈的兴致。

“末将参见王爷!”樊忠来到朱瞻埈身边,拱手行礼之后开口说道:“殿下,根据船工的测算,以咱们如今的速度,可能要十天左右才能抵达天津。”

朱瞻埈有些无语的看了一眼樊忠,叹了口气说道:“樊忠你就不能晚点来么?孤刚有一点诗兴,想要赋诗一首,被你这么一打岔,什么灵感都没了。”

听到朱瞻埈这么说,樊忠赶忙低头,口中称罪。

青玉卫中,朱瞻埈治军之严已经深入人心,毕竟两个王爷都在青玉卫里被折腾了三个月,该打的板子是一下没少,这足以让青玉卫上上下下都把军纪印入骨子里了。

同时,对于朱瞻埈这个王爷更是充满了畏惧。

这一点就连樊忠这个朱棣派来的副将也是如此,尽管他现在已经是青玉卫指挥使了。

“算了,孤要写的也不是什么千古名篇,写出来也多半只是自娱自乐,就不怪罪你了。”朱瞻埈摆了摆手,随意的说着的同时,却也向樊忠问道:“樊忠,孤问伱,你对咱们这次征倭怎么看?”

“回王爷,末将觉得倭国蕞尔小国,在我大明天军面前,必然如同土鸡瓦犬,不堪一击。”樊忠此刻当然是秉承着一个优秀的下属该说的话,称颂着这次的征倭之战:“我军必可破其军,灭其国,扬我大明国威!也定可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郑藩的实力!”

“一堆废话!不过你说的倒也对,区区一个倭国,要是不能破城灭国,丢了咱们大明的威风,我估计就是凤阳高墙内度过一生,樊忠你的脑袋就要用盐腌了挂在旗杆上风干了。”朱瞻埈无奈的摇了摇头,对于樊忠的这番套话实在是无语。

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大明军人来说,除了北方的蒙元铁骑能让他们当个对手之外,其他的小国也确实不能被大明放在眼里。

要知道如今的大明确实是世界上最富足、最先进,同时也是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是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周边这些小国真没有哪个能扛得住大明动真格的。

当然,受限于冷兵器时代的时代背景限制,大明也确实不可能动用倾国之力去攻打周边国家。

然而即便如此,只是六个藩王动用的王卫外加郑和船队的水军,也足以攻破倭国,将这个国家拿下了。

所以朱瞻埈也懒得再和樊忠讨论这个话题,他只是对他问道:“那我问你,以后你是愿意留在天津呢?还是愿意去倭国?”

“末将跟着殿下,跟着殿下有肉吃!”樊忠露出了他憨厚的一面,同时也不着痕迹的向朱瞻埈表露着忠心。

朱瞻埈伸手虚点了他几下,随后便说道:“老是跟在我身边可没什么出息,回头等我们打下了倭国的九州岛,我保举你做个九州总兵官,给我看着那些倭人,免得他们作乱。”

(本章完)

第153章 朝鲜的廷议第81章 鱼和熊掌第310章 不值钱的人命第11章 打赏的红宝石第241章第218章 夜话商税第245章 圣旨?给他写一张323.第320章 锦衣卫第254章 4k二合一第109章 大宴仪第293章 洛水巨蛇第189章 分歧第32章 想学武的朱瞻基第163章 一鼓而下第50章 永乐大典第89章 青璃增阳丹第149章 风调雨顺第55章 修建码头第80章 朱棣的心思第247章 谣言第68章 长生久视之道第16章 太极拳第101章 赵王买药第179章 女倭王第81章 鱼和熊掌第134章 小琉球国第14章 皇帝遇刺第172章 农税和商税第86章 朱高煦的惊讶第19章 殿兴有福?第297章 飞回大明第42章 教授武艺第14章 皇帝遇刺第43章 朱瞻基想练兵第296章 收服阿青第295章 南海龙王第173章 菱刈金矿第170章 年轻武士第111章 宁王请缨第46章 北镇抚司第194章 凤阳朱 小家气第108章 尚服局第174章第231章 互相算计第113章 朕意已决第107章 风雨欲来362.第359章第165章 猴子骑狗329.第326章 文武相制第62章 夜谈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第10章 小宫女胡善祥第264章 神道之说第186章 我回来第42章 教授武艺第289章 虚无僧第147章 天津卫第58章 官员的俸禄第182章 没兴趣第102章 卖了封地第38章 丹药出炉第148章 种水稻第252章 曲阜县令第42章 教授武艺第108章 尚服局351.第348章 交趾战事第2章 朱家麒麟子第246章 时代变了第286章 蓝琪儿寻夫342.第339章 银子和黄河382.第379章第166章 龙珠第20章 亡国之祸第122章 造船第130章 郑和与候显第199章 掏袖子第224章 灵丹与灵石第249章 锦衣卫指挥使第108章 尚服局第167章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第43章 朱瞻基想练兵第210章 庆功第22章 皇帝召见369.第366章 斩断倭国龙脉373.第370章 处置俘虏第108章 尚服局第231章 互相算计第278章 返程之议第129章 郑和舰队372.第369章 京都开城第175章 迁徙和分地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357.第354章 净天地神咒第116章 天雷降世328.第325章 云南沐家第22章 皇帝召见第87章 朱瞻基的质疑第7章 大明天朝计划第151章 仁川登陆第284章 倭人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