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天津卫

第147章 天津卫

十天时间转瞬即逝,虽然没有朱瞻埈的帮忙,船队也还是顺利的抵达了天津。

虽说距离天津成为朱瞻埈的封地已经有一段时日,他也将朝廷拨付的用于修建王府的钱粮都投入到了对城市的扩建当中,但如今的天津城着实透露着几分萧索和贫凉。

除了新修建的码头港口,以及正在扩建中的城墙之外,天津城里并不见怎么繁华。

这并非难以理解,尽管蒙元时期将京杭大运河彻底修通,将南北贯通起来,让天津作为昔日进入元大都的交通要道,但元朝拢共都没有存在一百年,天津其实并没有发展得多么繁华。

当然,这里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而这点基础也就是如今天津城的底子。

随着蒙元的覆灭,元大都被徐达和常遇春领兵攻克,自此改名北平,这里也就随之萧条了下来。

毕竟灭掉了蒙元的大明首都是南京,无论经济和政治中心都在南方,海运和漕运也都停了,天津这地方虽然得益于朱棣从此南下靖难而得名,并且还建立了城市,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和当年作为三合海口,进入元大都的水陆交通要冲相比,如今的天津是真的落寞了。

它想要再度兴盛起来,还需要等到朱棣营建北京城,将大明的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之后,才能获得再度发展兴盛起来的机会。

如今营建北京的工程虽然已经开始,去年朱棣还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但这也只是一时的,并没有让天津获得多少好处。

也就是朱瞻埈要来了这里作为封地,并且准备以此作为基地来征讨倭国,才让天津城如今还有几分生机,不然的话这座城市就和如今北方的大多数城市一样,充斥着萧索和贫凉。

要知道蒙古人当年征服之初,与金国之间的战争对北方造成了极其巨大的破坏,无论是经济还是农业都遭受了重创,人口也大为减少。

金朝后期,其户籍人口大约是5300万,然而金国灭亡后只剩下了1000多万。

蒙元早期对于农业根本不去重视,那些打进了中原的蒙古贵族更是想着将整个中原都变成他们的草场,因此对于北方的农业也进行了相当程度的破坏。

虽然在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期,元朝执行过一系列的政策来恢复北方的农业和经济,但这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元朝时期总人口大约达到了9800万,但宋金时期却是1.2亿,可见即便执行了恢复性的政策,元朝时期国家也没有从战乱当中恢复过来。

加之元朝中后期北方地区黄河的泛滥所造成的严重灾害,以及元朝本身的腐败等问题,经济严重凋敝,人口也再一次出现了大幅度的减少。

朱元璋要不是因为在元末饿死了全家,他也未必会去投义军造反,成为后来的洪武大帝。

而明朝建立之初在北方的战争,也同样对本就已经脆弱不堪的北方又施之以重创,直到朱元璋将自己的儿子封到北方做藩王,明朝在北方的统治稳固,北方的经济和民生才得到了恢复和好转。

但好景不长,洪武年北方经济所恢复的那点东西,在靖难的四年里又被打的稀烂。

几十万大军的征战,几乎是将作为主战场的山东、河北等地打到了十室九空,甚至很多地方都成了白地。 永乐以来,朝廷虽然重视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却也不是这短短几年时间就能够见效的。

对于如今天津城的情况,朱瞻埈并没有觉得奇怪或者惊讶,早在三个月之前他带着青玉卫出来清缴倭寇的时候他就来过一趟自己的封地,除了对封地进行调查和了解之外,也是为了训练天津三卫。

天津三卫并不是像青玉卫一样募兵进行训练的,而是朱棣从周边地区调来的军队。

原本朱瞻埈还想要像训练青玉卫一样招募新兵来训练,但朱棣和朱高炽都劝他直接从周边调兵更方便。

毕竟整个征倭计划推行的太快,虽说不是不能训练新军,但很显然招募新军远没有直接调用周边的军队来的快捷。

事实上不光是朱瞻埈的天津三卫,宁王和辽东三王的兵马也都是这么来的。

他们虽说当年手上都握有重兵,过去打仗的时候也调动和统帅过封地的卫所士兵,但靖难之后被内迁,这么些年过去了,手上的兵早就老的老换的换,短时间内想要凑出一支能打仗的军队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即便朱瞻埈手上有着道兵的速成之法,他也没有乱来,只是在年初的时候带着樊忠和一部分青玉卫来到了天津,让他们对天津三卫进行训练。

如今三个月过去,这只军队虽然和青玉卫相比还差着一截,但也足以堪称一支精锐了。

“王爷,如今青玉卫和天津三卫都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开拔前往倭国。”樊忠带着天津三卫的三个指挥使来到了朱瞻埈的面前,向他禀报着,同时也是让这三人在朱瞻埈面露个脸。

朱瞻埈看着三人,并没有多说什么,自我介绍什么的上次他来的时候就已经听过了。

而军队的战斗力方面,朱瞻埈并不担心,他手上的核心力量还是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青玉卫。

天津三卫他只是打算当成辅助军来用,因此只要他们不是太烂就能可堪一用,就更不用说他们还经历了青玉卫三个月的训练,多少已经算得上精锐了。

所以这次出征,朱瞻埈并未对自己手上的兵力有什么疑问。

比起这个来,他更关心的是另一件事情。

“章长史,孤年初吩咐你做的事情办得如何了?”朱瞻埈的目光看向了一旁的王府长史。

按照规制,亲王就藩应当有左右两位长史,眼前这位是王府的右长史,至于左长史则和其他王府属官以及胡善祥等女眷还在大运河上走着,没有到天津。

听到朱瞻埈的询问,这位被太子派来给朱瞻埈当长史的文官赶忙汇报道:“回王爷,年初的时候卑职已经按照您的吩组织民力对天津城外的滩涂进行了开垦,共开垦良田一千两百顷,赶上了今年的春耕。

并且按照王爷您传授的种植方法都播种了水稻,目前长势喜人,到秋天的时候应当会有不错的收成。”

(本章完)

第225章 日月所照360.第357章 金丹九转第235章 边疆治理第127章 朱高燧的心思第192章 龙女传法第54章 修运河第179章 女倭王第241章第21章 朱棣的恼怒375.第372章363.第360章第86章 朱高煦的惊讶331.第328章 借兵第289章 虚无僧第53章 义乌兵第307章 卷起来了第306章 口腹之欲第168章 宁王借兵第138章 意外第114章 弹劾第254章 4k二合一375.第372章第153章 朝鲜的廷议第18章 秦淮听曲第44章 女反贼孙若微379.第376章 煊赫之威第8章 进献朱果360.第357章 金丹九转372.第369章 京都开城第133章 海上强军第180章 归国第151章 仁川登陆380.第377章 皇帝 藩王闲话储位348.第345章 不输不入第153章 朝鲜的廷议第186章 我回来第158章 登陆济州岛381.第378章 对错之分第62章 夜谈346.第343章 忙不完的审计第53章 义乌兵第274章 准备大婚(4K)第250章 笑看风云第189章 分歧380.第377章 皇帝 藩王闲话储位第30章 背后的靠山第294章 朱瞻埈到来第37章 开炉炼药第312章 知无不言336.第333章 开放海禁337.第334章 自负盈亏第155章第69章 人道封神322.第319章 神灵属官第85章 贬为马前卒第268章 交给太孙第18章 秦淮听曲第309章 忍者爬绳子第105章 御门前的气运罗盘第236章 郑王侧妃第286章 蓝琪儿寻夫第273章 4K,二合一第92章 亲叔侄第237章 骑马第57章 十万两白银第223章 招降第62章 夜谈第263章第250章 笑看风云第141章 再入诏狱第250章 笑看风云第299章 重训锦衣卫第186章 我回来第221章 都家班第152章 “世宗大王”第2章 朱家麒麟子第275章 大婚前夜第32章 想学武的朱瞻基第256章 婚礼之议第62章 夜谈332.第329章 南洋战略第11章 打赏的红宝石第274章 准备大婚(4K)368.第365章 改天换地第35章 兑换准备金第72章 罗盘造价第42章 教授武艺382.第379章第242章326.第323章 气运制约375.第372章第197章 孔家之乱第232章 蓝琪儿第300章 后续安排第260章 敢缚苍龙第1章 欢迎收藏322.第319章 神灵属官382.第379章第249章 锦衣卫指挥使第227章 威压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