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事到临头 明哲保身

于成龙突然要弹劾明珠,让康熙有些吃惊,遂既却摆手道:“你现在是江苏巡抚,也是封疆大吏了,弹劾朝官的事情你就不要插手了,这事自有御史会办,你退下吧,回去好生想想怎么才能尽快把粮食给朕筹下来。”

“皇上!明珠贪财纳贿,卖官鬻爵,结党营私,打击异己!今又葬我数万北征将士性命,臣身为大清臣子,岂能视闻不见,臣请皇上下旨查办明珠,以正朝纲!”

于成龙咚咚的在地上磕了几个响头,将自己所知道有关明珠贪赃枉法的事情说了出来。

康熙听后只是轻叹一声,并未动怒,而是面无表情的问于成龙:“于成龙,朕问你,你来京城几日了?”

于成龙不知皇上问自己这个做什么,老实回道:“回皇上,臣来京城已有十多日了。”

康熙听后轻点一下,盯着于成龙看了一眼,淡淡道:“为何你在江宁的时候不向朕上折子弹劾明珠,这会却要弹劾他呢?为什么又要非捡在今天而不是昨天或者明天呢?”

“这…”

于成龙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开口。若非郭琇昨夜找到自己,自己何尝想到要在今日在皇上面前揭发明珠呢。

康熙见状,微一摇头,开口说道:“于成龙,你是忠臣、净臣,这一点,朕从不怀疑你。但你有一个大毛病,就是心地偏狭、好名、好胜,总想保自己的名声,总想胜过别人,这就不好。做大臣的,心地宽一点,看得远一点,多存仁恕之心,多讲点慎独之道,还是很要紧的。明珠是当朝重臣,替臣做了多少事,办了多少差,省了朕多少心,你知道吗?北征之事,也不能全怪在他头上,朕也有错,这事情不能把鞭子打在一人身上。至于你说的那些贪污之事,不过道听途说,可有真凭实据?如果没有,你就先跪安吧,回去好生当你的江苏巡抚,你要知道,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是替朕筹措军粮,别的事情你不用管,也不须管,朕心中是有数的。”

“皇上!...”

于成龙见康熙并未下旨查办明珠,言语甚至有替他掩饰遮盖之意,不禁性子来了,决定要一谏到底。正要开口时,却见高士奇和张玉书进了书房内。

康熙对明珠是有不满,也知道他和索额图二人都在结党营私,平日里收了不少贿银,六部衙门,各省官员中不知插了他多少亲信,甚至连宫里的事情都要通过内务府横加干涉,真要查起来,砍他十个脑袋都不够。但眼下关外战事还要明珠去办,哪里能将他办了,放眼朝堂,也就明珠一向合自己的心意,换成别人来接这烂摊子,天知道会让自己添多少堵。而且朝廷里还需要明珠去制衡索额图,否则索额图一党独大,对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事。

于成龙所说的这些,康熙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但现在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查办明珠的,所以他便想打发于成龙回去,办好自己差就行。但看到高士奇他还是忍不住劈头盖脸地问了一声:“高士奇,明珠结党营私,嫉功害贤,贪赃枉法,欺骗朕的事儿,你知道吗?”

高士奇被这突然的问话闹愣了,一时间,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回答。张玉书也呆在了那里,不断的抽动脸颊,心思急转着。

康熙转身对于龙成吩咐道:“把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与他二人听。”

于成龙只好把明珠的种种不法事情又说了一遍,高士奇这才知道原来是是于成龙告明珠的御状来了。他偷偷地瞟了康熙一眼,见皇上面色不善,知道康熙已经动怒了,权衡利弊,决定保住自己再说,便不敢隐瞒,如实答道:“回圣上,这些事,臣知道。”

一听这话,康熙勃然变色:“知道为什么不向朕奏明?”

高士奇吓得连忙跪下叩头:“圣上,明珠之奸情,举国上下,无人不知。可是…人生在世,谁不怕死?索额图、阿兰泰、张英他们尚且不敢明奏,臣职位低卑,更不敢…”

话还没说完,康熙突然站起身来,怒声斥道:“混蛋!你懂得什么叫事君惟忠吗?既然怕死,就不要在朕跟前做事!”

高士奇自从来到康熙身边,这还是头一回碰上了这么硬的钉子,也是头一回被康熙问得无言可对,吓得他脊梁上冷汗直流,低着头一声不响地跪着,听候发落。他一向与明珠走得近,外人看来也都当是明珠一党,现在于成龙告了明珠的御状,惹得皇上动怒,他也只能想方设法保住自己,否则这“汉相”就算当到头了,一世努力也要尽做落花流水去也。

在一边的张玉书看见康熙把对明珠的怒气,全撒到高士奇身上,觉得有些不公平,上前跪下奏道:“皇上,明珠欺君罔上,心术不正,结党拉派,他手中的权力足以陷害忠良。如果抓不着真凭实据,就是奴才也不敢妄奏,何况高大人呢,皇上若要治罪,奴才也自请受罚!”

高士奇听了张玉书这话,心中一亮,唉!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些话呢?看来张玉书这老家伙确实比我高出一筹。他正在胡思乱想,突然听见康熙纵声大笑:“哈哈哈,明珠,朕一手提拔了他,给了他今日地位,难道朕就除了不了他吗?当年鳌拜那般欺朕,朕不过一少年,也将他拿下了,现在朕贵为大清天子,难道还不如从前年少时吗?”

高士奇最善于钻康熙的空子,一听这话,马上接口就说:“皇上圣明,鳌拜是明火执仗,而明珠却是打着皇上的旗号胡作非为。皇上要想除明珠易如反掌,可是要让奴才等除他,那就是蚍蜉撼树了。”

这个马屁,拍得正是时候,也正是地方。康熙仔细想想,高士奇说的也是实话。于成龙听了却是暗骂高士奇狡猾,他本是明珠的亲信,现在却如此撇清自己,当真是无耻得很。不过又见高士奇并不替明珠遮掩,便放弃了告高土奇的想法,对康熙说:“皇上,高大人所言有理,巨若不是今日得见天颜,想来也是不敢弹劾明珠的。”

不过康熙哪里会这般就信了高士奇,冷哼一声,扭头看向于成龙:“于成龙,你胆色过人,但朕却不能准你的本。”

这句话一说出来,于成龙愣了,高士奇和张玉书也全都愣了,只听康熙缓缓说道:“宰相换得勤,不是个好事。南宋祥兴年间一年里换了几个宰相。前明的崇祯,在位十六年,换了五十四个宰相,结果不都亡国了吗?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是兴旺之象,明珠固然不成材,可这些年来,也干了不少好事,功大于过。朕要再看他一段时间,如果仍然如此,朕就拿掉他!嗯,于成龙,你把今天说的事,写成奏折,送到高士奇那里存档。除朕之外,任何人不准调阅。此外,今天的事,谁要是敢说出去,朕就立即砍掉他的脑袋,听明白了吗!”

张玉书、高士奇、于成龙一齐跪下答应:“喳!”

又听康熙说道:“你们都退下吧,宣明珠来见朕,朕要好生问问他关外这是到底怎么了!朕出京的这些日子,他都干了些什么!”

第五十一章 恶战(一)第十四章 酷刑(上)第二章 新君登基(二)第一百零四章 征服之血(三)第九十一章 强征扩军(二)第九十三章 强征扩军(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临城下(四)第三十三章 兵进尼布楚(八)第九十章 强征扩军(一)第十二章 清算汉奸(五)第八十九章 水晶之夜(二)第十九章 兵进宁古塔第一百零七章 征服之血(六)第六十章 婊子有情第三十三章 清原保卫战(十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十五)第十二章 尚阳堡暴动(五)第四十一章 康亲王出关(求红票)第六十三章 大跌眼界的夺堡之战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远作战(八)第八十二章 北上平乱第十四章 酷刑(上)第九章 高士奇第九十三章 水晶之夜(六)第十三章 清算汉奸(六)第二百四十章 南下劫粮(七)第十二章 狗肉(求红票)第九十二章 水晶之夜(五)第四十章 罪己诏 御驾亲征第六十九章 关宁军旧制第五十二章 保定屠官(上)第四十五章 夺取瑷珲城(上)第四十八章 逼宫 大喜第二十八章 兵进尼布楚(三)第二百三十一张 取财有道第二百四十一章 南下劫粮(八)第二百四十章 南下劫粮(七)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远作战(六)第一百六十二章 紧锣密鼓第五十三章 巴海完了第二十五章 尽屠 不封刀(下)第二十四章 尽屠 不封刀(中)第四十五章 明争暗斗第三十六章 清原保卫战(十三)第八十八章 兔儿岭之战(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总结与整编(上)第四十七章 夺取瑷珲城(下)第五十六章 雅克萨大屠杀(七)第二百一十三章 英宗故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防寒保暖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临城下(七)第四十一章 报名第一百五十章 定远作战(二十四)第四十一章 解人之忧(上)第七章 满人不降者,照此办理第四十八章 事到临头 明哲保身第二百零五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十六)第二百五十四章 东进支队的战果第二十二章 横行不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定远作战(十九)第一百二十六章 建设(四)第六章 火器制胜第十章 伙食(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粮草大营第三十八章 好一群汉子第三十四章 城下之盟(上)第五十五章 雅克萨大屠杀(六)第十八章 她不能管,我能管吗?第三章 犯官子弟第八十四章 啃不下也得啃!第一百三十章 定远作战(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天才戴梓第五十章 进攻吧,勇士!第五十四章 雅克萨大屠杀(五)第四十八章 罗刹人来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口统计第二十九章 刑犯第四十七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九十六章 强征扩军(七)第六章 同队皆斩第二十二章 横行不法第一百九十九章 杜吉根思克会战(二十)第二十六章 清原保卫战(四)第四十章 一文银难倒英雄汉第四十二章 清原保卫战(十九)第四十三章 鸟铳第五十五章 吃饱喝足上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老瓜贼与天地会(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东进支队的战果第四十八章 逼宫 大喜第十四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第四十八章 逼宫 大喜第一百五十二章 定远作战(二十六)第二十四章 冯小姐(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临城下(七)第四十六章 北迁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远作战(二十一)一更第十四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第十八章 大逃亡(三)第三十九章 暴跳如雷(求红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