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飞跃

听到翻译转述之后,托马斯·纽科门多少有些惊讶的感觉,他没有想到一个皇帝能够将自己认出来,这实在是有些令人难以置信。

“陛下,我是托马斯·纽科门,一个英国人,受到恩斯特先生的邀请,来到了遥远的中国。”

宁渝轻轻点了点头,他对于这个人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有一点他很清楚,那就是托马斯·纽科门在十几年前,制造出了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第一台能够进行实用的工业蒸汽机,堪称是划时代的创造。

在恩斯特去西方之前,宁渝虽然说专门让他去寻找这位纽科门先生,可是在这个时代,恩斯特到底能不能找到,找到了能不能让他来中国,这些都是未知数,因此也只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却没想到真的给弄来了。

“托马斯先生,你能从遥远的英国来到中国,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朕虽然没有第一时间去接待你,可是也在关注着你和你的同伴们,相信你们在中国,将会得到相应的待遇!托马斯先生,朕会给你良好的研发环境,只要能够研制出来可以实用的蒸汽机,朕会给你授予爵位!”

宁渝的一番盛赞,却是让托马斯·纽科门有些感动,他的嘴唇有些颤抖,激动道:“恩斯特先生说您是一位仁慈的皇帝,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我今天真的很高兴,当初做了这么一个正确而决定。”

一番互相吹捧后,大家也就到了今天理论上的主角面前——那是一台比宁渝年前见到的更加傻大黑粗的机器,它正发出机器的轰鸣声,浓浓的白烟在上方不断升腾,还有一些人正在往燃料口添加煤炭,似乎是一个工业怪兽,正在吞吃着大量的资源。

众见到这一幕自然都是目瞪口呆的模样,就连宁渝眼下也有几分激动,正在一旁的雷驼子连忙介绍道:“陛下,这一款蒸汽机是在原来纽科门蒸汽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相对于托马斯先生十几年前的蒸汽机,进行了多方面的改善,这个托马斯更加熟悉,就让他来给皇上介绍吧。”

“也好,那就请托马斯给朕讲一讲,这新的蒸汽机在各方面表现如何......”

托马斯连忙走到蒸汽机前,带着一种颇为骄傲自豪的态度,高声道:“大皇帝陛下,这台新的蒸汽机堪称这个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蒸汽机,在雷的帮助下,我已经将蒸汽机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升级,还请陛下看这里。”

“在之前的时候,蒸汽机是通过将蒸汽引入气缸后关闭阀门,然后让冷水被撒入汽缸,蒸汽凝结时造成真空,活塞另一面的空气压力推动活塞。但是我们后来发现这种操作实在是太过于低效,便将气缸与凝结缸通过一个阀门分开,不仅能够提高蒸汽机的效率,还能让操作更加轻松。”

“还有一点就是,之前的蒸汽机在蒸汽进入汽缸时,蒸汽容易在刚被水冷却过的汽缸壁上冷凝,导致损失掉大量热量,从而降低了热效率,因此我们正在着力于解决安装一个抽气泵,从凝汽器中抽除凝结水和空气,减少冷凝损失。”

托马斯·纽科门作为当年发明纽科门蒸汽机的创造者,对于自己当年的成果最为清楚,也是最了解它的优缺点的人,因此在加入了癸卯一基地之后,很快就融入了进去,并且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连同雷驼子等人,拿出了新的成果。

对于宁渝而言,这自然是一件大大的好事,这也就意味着蒸汽机再经过一些改进后,就完全可以进入初步的量产,然后投入到矿产生产等领域当中,通过蒸汽机完全可以实现提高产量,等到了蒸汽机技术进一步成熟,就可以尝试在在冶炼、纺织、机器制造等行业中推广。

当然,对于工业革命的真正开启源头——珍妮纺织机,宁渝也不会忽视,因为工业革命的诞生本质是以珍妮纺织机为代表的工作机开始,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此外,珍妮纺织机的诞生,也意味着由技术革命的兴起,而导致相关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变革,以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因此珍妮纺织机的重要性是非常高的。

不过目前西方并没有所谓的珍妮纺织机,就连珍妮机的关键工具——飞梭,到目前连个影子都见不着,而这个部件是能够真正有效提高效率的神奇物品,也是珍妮纺织机的灵魂所在。

宁渝心里明白,在珍妮纺织机还没有发明出来之前,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织布都是一个极度复杂而繁琐的过程,许多相当多的工序,以目前宁渝的了解,眼下这个时代里,人们在织布时通常使用手摇一锭纺车,这种纺车需要连续纺织十个小时,才能纺出四两的纱出来,而最熟练的织工,每天也只能做成10码长、一尺宽左右的布匹。

这种织布的效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去,成本也十分高昂,因此布料价格长期居高不下,甚至百姓之间还经常会以布料来充当货币使用。

然而等到飞梭被英国人发明出来之后,这种模式就瞬间被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什么是飞梭呢?其实就是指安装在滑槽里带有小轮的梭子,它在滑槽两端装上弹簧,可以使梭子极快地来回穿行,这种梭子最大的作用是可以让织布布面大大加宽,还能从原来的两个人织布变成一个人织布,

因此,在拥有了飞梭后的珍妮纺织机,几乎在原来旧有的纺纱机的基础上,提高了八倍的功效,虽然还需要人力,可是所需要的人力却比过去少了太多太多。

当然,由于飞梭还没有面世的缘故,因此珍妮纺织机的设计,主要还是由癸卯一基地的人员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宁渝也提供了许多的帮助,至少像飞梭的思路,他还是很清楚的,再加上珍妮纺织机本身的技术难度并不高,因此十分顺理成章地研发出来了。

在雷驼子的带领下,很快就将宁渝等人一路引到了另外一间大规模的试验场地,很快就见到了原始意义上的珍妮纺织机,它的整体结构十分精细,上面有一个纺轮,带动着八个竖直的纱锭,正在一个研究人员的操作下进行高效纺纱。

看着飞梭带动着纱锭的场景,宁渝的眼里闪过一丝惊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的纺纱技术在珍妮纺织机问世前并不算落后,有相当扎实的棉纺工艺,像棉去籽工艺在宋代的时候就由黄道婆所发明出来,而这一技术领先西方足足数百年。

因此,有了这方面的深厚底蕴,再加上珍妮纺织机工艺并不算复杂,在宁渝的相关提点之后,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研制后,就拿出来了足以实用的成品,其效果确实比起传统的纺纱机要强出将近八倍左右。

雷驼子脸上带着几分兴奋之色,指着纺织机高声道:“陛下果然是天纵之才,没想到连这纺织技术都这么了解,这新式的纺织机在效率上却是比起过去的要强上太多,而且已经可以直接走进实用阶段,其各方面的性能都可以进一步测试。”

“不错,此次诸卿都有功劳,朕会给你们响应的赏赐,不过切不可自满,这些都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蒸汽机朕就不多说了,纺织机下一步可以考虑进行水力驱动,研制水力织布机,等到蒸汽机能够拿出更成熟的结果后,就可以将蒸汽机应用到织布机上面去。”

宁渝脸上带着几分微笑,他已经可以预见到在江南遍地分布的水力织布机了,有了那些初步的工业产品,就可以开启工业革命的大时代了!

雷驼子此时脸上却有些犹豫,轻声道:“陛下,这蒸汽机还有纺织机还未命名,还请陛下赐名。”

所谓的珍妮纺织机都是后世的命名,因此在如今这个时代自然是没有了,宁渝心里细细思索了一番,轻声道:“直接按照年号来称呼吧,蒸汽机就是革新二年蒸汽机,纺织机也是革新二年纺织机,这样称呼起来也比较简单。”

“是,陛下。”

.......

蒸汽机和纺织机的研制成功,让宁渝显得颇为振奋,直到目前为止,他所筹谋的这些都在以极为顺利的姿态发展着,可以想到的是,来自于东方的工业革命,将会在这个时代以另一种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至少在遥远距离和技术封锁的相关影响因素下,西方并不会因为宁渝的因素,而提前迈上工业革命的道路,而根据原本时代的轨迹,西方真正迈入工业革命的节点是在18世纪中叶,距离现在至少还有三十年以上。

要注意,这是西方开始展开工业革命的时间点,但是真正大规模大规模推广基本上是到了18世纪的下半叶,到巅峰时期更是要到19世纪,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束几乎要到19世纪的中叶,可以说持续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

可是以目前宁楚的进度,宁渝完全有信心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彻底发展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巅峰时期,并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相对领先西方足足一百年。

一百年所形成的科技与工业实力代差,足以让宁楚成为世界巅峰大国,到了那个时候,所谓的大英帝国自然也就没有出现了必要了。

宁渝在视察完了癸卯一基地之后,恩斯特再一次前来觐见,而他也给宁渝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作为新发行的宁楚金银铜币,已经出了几个样品,等到宁渝确定之后,便可以正式通过大楚中央银行进行发行。

一枚黄澄澄的金币,一枚闪闪发亮的银币,再加上一枚内敛无华的铜币,此时正躺在了宁渝的手心里,触感冰凉细腻,上面的花纹更显出几分精致感。

金银铜币的正面都刻画着宁渝的侧身像,上面的宁大皇帝穿着礼服,嘴唇上留着短须,目光炯炯地望着对面,脸上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整体的形象气质都十分不凡,很显然是用过心的。

宁渝纵使不好名,可是见到自家肖像出现在上面,脸上也露出几分微笑,随后将钱币倒转过来,背面的图案则大为不同,其中金币的背面刻画着一朵雍容华贵的牡丹,而银币背面则是一朵清幽淡雅的菊花,至于铜币背后,则是一朵傲雪欺霜的梅花。

除了花朵之外,上面还刻着一个‘一’字,下面刻着四个小字‘革新二年’。

总体来说,这三枚金银铜币的外观,还是让宁渝颇为满意的,至少拿出去绝不比那些西人的钱币差,而且其意境也深合华夏本意,因此对于外观上,宁渝已经没有任何的可指摘之处,当然对于钱币而言,这也只是其中一部分。

“金银铜币之事,一来要考虑其外观之精美,二来也要考虑其成本问题。不知这金银铜币造价几何?”宁渝手里握着钱币,脸上带着几分疑虑。

恩斯特脸上带着几分凝重,轻声道:“金币重一两,成色九钱七,三分的利。银币同样重一两,但是只有九钱的银子,一钱的利......朝廷以此重量铸造,一枚金币可换白银十二两,一枚银币换白银一两,还有利可图。”

“百姓们可愿意?”

“启禀皇上,新铸造的金银币在成色上是要高于眼下的白银,因此不愁不会兑换。”恩斯特轻声道,眼下市面上的白银纯度并不高,用这种重一两的银币去跟百姓换,很显然是能够兑换出来的,而朝廷也能赚取一部分铸币的利钱。

宁渝轻轻松了半口气,他明白只要能够在流通上实现目的,就不会出现问题,最怕的还是百姓不认这金币银币.......到那个时候,怕是整个造币计划都会受到颇大的影响,特别是朝廷的信誉度,可是就彻底崩塌了。

不过说到这里,宁渝对于铜币也多上了几分心,毕竟金银币跟老百姓的生活关系并没有那么大,可是铜币却是百姓日常使用之钱币,因此更加需要小心几分。

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军第五百七十八章 严正抗议的大英帝国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里还有君父吗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八)第四十九章 白鹤道第一百五十章 伤亡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五百七十四章 当大王的机会第三百一十三章 捞钱是王道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决战之汉臣处境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难道错了?第三十六章 拿破仑炮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处理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兰阅兵第五百五十五章 战前准备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广决战?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准格尔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国之道第两百零三章 坚城不可拔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计划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视制度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五百八十一章 颠覆俄罗斯帝国第一百二十四章 相持第七十七章 大胜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三)第十八章 收徒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师的末日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祯第五百二十章 归化城第五十五章 梦绕神州路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诈勒索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战余音第一百二十八章 还能怎么打?第五百四十四章 竞争上岗第四百二十一章 达成协议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军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宝盆第八十一章 监察院第二百三十七章 战康熙(七)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里还有君父吗第二百零四章 汉阳造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五百七十一章 统合漠北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难道错了?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战起第五百五十章 大帐惊变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敌人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来使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归降第一百八十八章 临战大祭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四十五章 湖广商会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个买卖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四百七十章 大决战之生死博弈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当大汗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机的野望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一百零四章 源头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七十章 震动天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开始收网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后一击第三百二十三章 枪和骰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药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变世界第三百六十四章 陈采薇有喜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一百九十四章 战前摩擦第七十六章 设伏第四百零一章 马种改良计划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尔丹第四百零四章 顶不住就是死第五百六十七章 战漠北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尔丹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敌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决战之血雨山海关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决战之不惜一切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扫干净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变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决战之大战宁锦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来到的决战第一章 梦里梦外